《旅游的概念及定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的概念及定义.ppt(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及定义一、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与变化(一)西方的旅游概念内涵的发展与变化1、TRAVEL:长途旅行,依次经过。其词源具有“阵痛、艰苦、困难、危险”的含义。2、TOURISM:离家远行,参观游览一些地方又回到原地。其词源具有“巡回、环行”的意思。反映了西方的旅游概念更倾向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中国的旅游概念内涵的发展与变化1、旅游分别表述旅:名词是“(游)客”的意思,动词是“寄居”的意思旅行游:行走,其古老含义与帝王巡视农业生产情况有关。2、旅游连用“旅游”一词,诞生在我国的南朝梁,诗人沈约写有悲哉行诗,诗云:“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结论:古人开始形成对旅行、游览、
2、旅游三者不同的概念。3、中国旅游的人文特征(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乐于游山玩水以达到自愉自适、愉悦身心之目的,另一方面在外出旅游的同时又产生异乡漂泊的悲切基调。说明了中国人注重社会伦理和个人责任的价值观。二、旅游的定义(一)旅游的“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定义最初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于1942年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一书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简称AIEST)采用,所以又称为“艾斯特”(AIEST)定义。优点:在于揭示了旅游活动的四个基本特征:异地性、
3、暂时性、综合性、业余性。1、空间的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2、时间的暂时性:旅游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3、影响的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4、业余性:目的的非移民就业特性。不足:把“昼游夜归”和商务旅游排除在外。(二)本教材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悦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1、本定义揭示了旅游的本质-寻求精神上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精神上愉快感受”指人生的自由、
4、精神上的解放和特定需要的满足,使旅游与具有功利目的的一般旅行或其他社会活动相区别。2、本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外延性(包容性)。只要在整个外出旅行计划内或者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例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二、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区别游览是“边走边看”。既可以在人们的常住地进行,也可以在异地进行。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目的广泛。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的活动。2、联系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
5、完整意义的旅游。提问:1、导游带旅游团回来,别人问他:“干什么去了?”答:“旅游去了。”这样回答行吗?为什么?2、“网上旅游”是旅游吗?为什么?三、旅游的内容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简称食、住、行、游、购、娱。1、旅行。旅游是在异地他乡从事的活动。一个人的旅游首先必须以他凭借一定的交通工具离开常住地为前提,因此,旅行是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部分旅游者而言,乘坐某一类型的交通工具是他出行、出游的主要目的,那么,旅行更是旅游的重要内容。2、游览。游览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人们通过对异地他乡自然山水的游览、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对风土人情的领略等来完成旅游活动,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达到积极的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3、饮食。吃什么,怎么吃。使原本的对物质上的需求变成在感觉上、思维上、情感上等一系列多样化统一的精神活动,因而具有审美价值。4、异地购物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与在常住地相比,都能为旅游者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和体验、感受的条件。因为旅游者置身于异地文化氛围中,通过购物、娱乐活动媒体,可以进一步观察异质文化的个性或异地文化的特色,体验在不同时空中与他人进行交往沟通的不同感受,了解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群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有利于不同价值观的沟通和谅解。因此,旅游是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内容的综合性的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