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力量。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力量,与材料的组成和构造有关。 流程与方法: 1.用观看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拟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看和测量的观点。 3.增加材料循环使用,节省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 【学习重点】 用观看的方法比拟材料的吸水性。 【学习难点】 通过比拟发觉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构造有关。 【学习预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
2、、厚度尽量一样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教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学习流程】 一、导课 小嬉戏:各取所需 详细规章: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材料,并简洁说明理由。详细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教案# 导语:刚刚同学们依据详细状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响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力量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讨论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简单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一样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
3、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简单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试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助,你们准备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试验,只要求简洁设想) 3、教师补充观看、试验要点: .试验的公正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一样。 .从侧面观看水滴的变化,既要观看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局部的变化。 .留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看到的观看。 .依据观看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索: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试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觉: .纸的吸水
4、力量、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外表比拟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看 1.供应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教案# 导语:纸的吸水性,有些同学猜测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认真地来观看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展更深入的观看呢?进展观看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示学生留意观看的挨次。 3、小组观看后全班沟通。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纸的特点,均应赐予确定,要留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构造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觉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
5、进展观看。(学生观看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教案#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很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日的讨论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讨论所得有什么相像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看: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一样和不同之处? 一样: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
6、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匀称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一样。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讨论,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四周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流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看和识别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展进一步讨论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重点】 观看和
7、识别身边不同的材料 【学习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学习预备】 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学习流程】 一、观看我们四周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头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沟通记录的状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推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完毕后,在小组内
8、争论以下问题: 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沟通的根底上,全班沟通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看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四周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方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争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沟通各组的记录状况,有不同意见的准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准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
9、使用。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方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力量。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外表。 流程与方法: 1.用简洁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拟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看和测量的观点。 3.增加材料循环利用、节省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 【学习重点】 比拟材料软硬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习预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教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