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疾病与情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血管疾病与情绪.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臟血管疾病與心臟血管疾病與情緒管理情緒管理日期:2008年6月3日講員:林博彥老師何謂心臟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和腦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死因的第一位,它們通稱為心臟血管疾病。心臟器官的疾病可分為很多種,不過由於心臟血管病是最常見的,故一般人也就泛稱之為心臟病。心臟血管疾病如何如何產產生生?心臟血管疾病基本上是由於心臟或腦部動脈內壁上形成結塊(包括膽固醇、脂肪、及血栓),造成心臟和腦部動脈狹窄,而令供應的血液嚴重減少,此情況會逐漸影響到這兩個重要器官的功能。心臟血管疾病如何產生?續最後當動脈完全阻塞時(經常是一個血塊造成),出現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最輕只是身體不舒服,但是最嚴重時
2、會死亡。倘若供應給心臟某部份血液完全停止時,該部份便無法得到氧氣和賴以保持正常運作的養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心臟血管疾病盛行率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病變及心臟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三位。全國有一百四十五萬名心臟病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則是五人就有一人是心臟病患者。以民國九十四年為例,國民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高達12,970人,即平均每42分就有一人因為心臟疾病而死亡。台灣台灣94年度十大死因排行榜年度十大死因排行榜 行政院衛生署死亡數(人)1惡性腫瘤37,22226.8-0.42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13,1399.50.33心臟疾病心臟疾病12,9709.3-0.34糖
3、尿病10,5017.60.75事故傷害8,3656.0-0.36肺炎5,6874.10.07慢性肝病及肝硬化5,6214.00.08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4,8223.50.09自殺4,2823.10.510高血壓性疾病1,8911.40.0順位死 亡 原 因占死亡總人數之百分比死亡百分比較上年增減數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1.心臟血管病變2.腦血管病變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1.心臟血管病變心臟血管病變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會引起缺血性心臟病(又叫狹心症),發作時稱為心絞痛。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1.心臟血管心臟血管病變病變通常是在運動、緊張、飽食、抽菸或天氣寒冷時發作
4、。病人會有突發性的前胸悶痛和壓迫這種硬化的情形是漸進的,年齡愈大,狹心症的病人也愈多。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 2.腦血管病腦血管病變變腦血管病變,常稱之為中風包括出血性腦中風、梗塞型腦中風、及栓塞型腦中風它的定義簡單的說是腦血管破裂或堵塞,所引起的出血或血流不暢,致使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部分失去功能而留下的神經症狀。腦血管病變的種類腦血管病變的種類梗塞型腦中風梗塞型腦中風栓塞型腦中風栓塞型腦中風出血型腦中風出血型腦中風腦細胞便得不到養分供應,而使腦細胞壞死,大量腦細胞壞死,腦功能便發生障礙,就形成我們所看見的中風,輕者可以使人暫時半身不遂或言語失常,嚴重的可能
5、當場死亡。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1.動脈高血壓:高血壓定義為血壓高於高血壓定義為血壓高於140/90mmHg正常血壓為130/85mmHg,正常偏高血壓為130-139/85-89mmHg 輕度高血壓是指血壓140-159/90-99 mmHg,中度高血壓指血壓為160-179/100-109mmHg,重度高血壓為血壓180/110mmHg 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1.動脈高血壓:高血壓相當普遍,成年人的好發率約14,且血壓隨著年齡增長而 增高;70歲以上人口患有高血壓者更高達60。高血壓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會感到倦怠、
6、發作性氣喘、頭暈、頭痛、頸部痠痛等等。高血壓的危險在於它會造成人體主要器官的損傷,如心臟方面引起狹心症、心肌梗塞、左心室肥大、心衰竭、動脈瘤形成、主動脈剝離、破裂等。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生理方面方面2.高血膽固醇症:膽固醇在血液中運輸時,會和蛋白質結合形成小顆粒。當膽固醇對蛋白質的比例過高時,會形成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後,容易沉積在受損的動脈壁上,形成粥狀瘤硬化損傷(動脈硬化)。當動脈壁開始硬化後,因為動脈缺乏彈性,無法反應血流量的變化,血壓也開始跟著升高。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生理方面生理方面3.高血糖:成人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近50至75併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無糖尿病患者
7、的2.7倍。4.抽煙5.高三酸甘油脂症(高血脂症)6.遺傳(基因傾向)7.肥胖症 8.缺乏體能活動 9.酒精濫用10.口服避孕藥 11.某些藥物不同危險因子之間的影響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效果。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心理方心理方面面憂鬱症、焦慮症會導致心肌梗塞研究結果顯示,憂鬱沮喪的心情可能也是促使心血管病患發作的隱形殺手。若患者合併有憂鬱症、焦慮症時,亦是心肌梗塞復發之危險因子。人格特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1.積極、侵略型的人格特質 (A型性格)-危險性高2.消極、平和型的人格特質(B型性格)A 型 性 格 的 特 徵(1)競爭性強個性倔強在工作及社會地位上力求表現希望大眾
8、對自已的努力加以肯定易被人與事激怒經常繃著臉握拳頭A 型 性 格 的 特 徵(2)辦事速度、說話、走路、行動及進食速度快一次做好幾件事,以力求成長對於任何遲緩都不耐煩對時間很有概念,做事趕在期限以前完成幾乎每次都準時被迫安靜時會感到心定不下來B 型 性 格 的 特 徵(1)工作及休閒時都不具競爭性態度從容,隨遇而安對於目前工作上及社會上的地位深感滿意不刻意追求大眾對自己的肯定不容易被激怒臉部表情輕鬆且不握拳B 型 性 格 的 特 徵(2)一次只做一件事,但心覺滿意說話慢,走路、行動及進食之態度從容不迫對於遲緩有耐心且不生氣對時間沒概念,不在乎期限經常遲到做事慢但有方法喜愛悠哉的感覺心臟血管疾病
9、的危險因子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心理方心理方面面在壓力的影響之下,又以心血管疾病與猝死的關係最為密切。根據國內研究發現,每年約有數千人死於猝死症,從突發性心臟病發至死亡不超過一小時,其中曾患有中風或糖尿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及老年人都是猝死症的高危險群壓力是一種心理與生理的互相衝擊過程,心理上的壓力會影響生理,當生理出現失眠、疼痛、心血管等不適症狀與病症後,可能會造成心理負擔、人際關係不良、工作效率不佳等心理問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當情況嚴重超過負荷時,可能就是猝死的來臨。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心理方心理方面面根據2003年最新統計,台灣人平均一年工作2282小時居全球之
10、冠,成為世界最勤奮的民族。至於至於工作環境工作環境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最熱門的議題則是工作壓力、工時與睡眠等,其最熱門的議題則是工作壓力、工時與睡眠等,其中源自日本社會的中源自日本社會的過勞死過勞死(karoshikaroshi)。工)。工 作需求太高、對工作內容缺乏控制、超時工作、作需求太高、對工作內容缺乏控制、超時工作、睡眠不足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睡眠不足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定期檢查一、定期接受心血管疾病篩檢針對40歲以上的民眾,衛生署提醒應定期接受心臟血管疾病篩檢。目前建議,40歲以上民眾如果第一次檢查血壓、血糖,膽固
11、醇都正常,就可以一年再檢查一次,但如果檢查有異常情形,就必須就診,並應配合醫師指示每天測量血壓,而每三個月也定期接受膽固醇檢查65歲以上民眾如果檢測三項數值都正常,可以半年至一年再檢查一次,但如有異常情況,應視情況每天檢測血壓,及每三個月檢測一次膽固醇。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定期檢查若檢查出有心臟血管疾病,定期請醫師檢查,配合病情而服用藥物,以減少心臟的負擔及防止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來維持心臟的循環,減少心絞痛發作;患者需隨身攜帶硝酸甘油舌下片。若胸痛時間過長,連續服用舌下片三片仍無法壓制,則需馬上送到醫院作進一步治療。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飲食控制二、吃出健康1.避免膽固醇、血糖過高是最重要的,其中
12、最基本就是要吃的清淡,儘量少油、少糖、少鹽,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膽固醇含量最多的食物:腦(小牛,羊)腎、肝和鵝肝醬、蛋黃、奶油、動物油、肉餅2.經常吃魚(富含omega-3-omega-3-脂肪酸脂肪酸)嘗試每週包含2-3次多油脂魚類(每次150公克)。魚可以是新鮮、冷凍、煙燻或罐頭魚類(但最好不是儲存於油中)。其餘時候,選擇瘦肉(紅或白肉)和家禽肉。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飲食控制3.減少脂肪量(看的見或看不見)不要攝食各種肉類(火腿、絞肉等)中的脂肪,尤其是久炸的油炸食物,或高濃度脂肪醬料調製的食物。4.少攝食乳酪5.不要攝食加工肉類製品因為加工肉類製品含有高脂肪(30公克加工肉類製
13、品相當於1湯匙植物油或動物油),儘量減少攝食。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飲食控制6.考慮橄欖油或油菜種子油每日要攝食相當於1至2湯匙的油菜種子油或橄欖油,或其他相當的植物油。如此可以供給足夠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維持血漿膽固醇的健康濃度,和提供足夠的每日所需必要脂肪酸。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飲食控制7.攝食更多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的主要益處是它們的脂肪含量低,且含有纖維素和一些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嘗試每日攝食2份水果和2份蔬菜,不論生食或熟食。8.攝食更多的麵包和穀類麵包和穀類同樣的脂肪含量低,也是纖維素的好來源(若是由全麥製造)。每日一份穀類(米飯、麵食、粗粒小麥粉)和
14、每餐食用麵包。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飲食控制9.限制飲酒如過要飲酒,就得適量。為了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您的飲酒量不能超過以下的建議量。男性:每日不超過250cc(2杯葡萄酒或1杯啤酒)女性:每日不超過125cc(1杯葡萄酒或1小杯啤酒)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多運動三、多運動根據美國心臟學會所報導的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健走3,200公尺(約5,000-10,000)步,就能夠降低心臟病發生率達到50,甚至更多。研究也證實運動能夠鬆弛神經、降低血壓、消耗體內過多脂肪、減輕體重、改善心臟功能,而且有助增加體內高密度膽固醇(良性膽固醇)的水平,並且可以減低血液內的三酸甘油酯,對預防心臟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如何預
15、防心臟血管疾病不吸煙四、堅決拒菸至目前為止已經有明顯的調查和研究報告證實,吸菸會令心臟的跳動加快、血壓升高、加重心臟的負荷、加速血管硬化、脂肪在血管內壁積聚,令血管容易堵塞。其實不論是不是心臟病患者,吸菸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如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生活與情緒管生活與情緒管理理五、做好情緒管理、降低生活壓力工作管理:儘量避免工作時間不定,或是長時間持續過勞工作。如果是擔任輪班制的工作,也儘量固定在某一個時段,避免白天、晚上不定輪值,擾亂生理時鐘。另外,做好時間管理也是工作管理的重點情緒管理:屬於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因為對於生活、工作要求極高,常給自己不小的壓力;試著放鬆心情看待每件事情的發生,保持開朗、積極的態度,一旦覺得自己的情緒到達極限,可透過休閒、旅遊放鬆心情,隨時保持電力滿滿,積極迎接可能來臨的挑戰。促進健康的八字箴言好動好睡好動好睡 粗茶淡飯粗茶淡飯參考資料心臟血管疾病。雀巢營養服務網站。生死一瞬間 “心”的健康不可輕忽。醫學檢驗聯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