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看古代饮食文化(共6页).doc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饮食文化(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说文解字》看古代饮食文化(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从说文解字看古代饮食文化摘要: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现存最早而且成系统的一部字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 “饮”与“食”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方面,食主要指食物,是吃的,而饮是指饮料,是喝的。古代的饮食与现在的饮食是又区别的。中国素来以“食”闻名于天下,粮、糗、饭、粥、饼是古代制熟后的主食,另外,酒在古代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品。从许慎的说解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饮食是与祭祀密切联系的。 关键词:说文解字 ;饮食 ;粮 ;菜;酒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和领
2、域。而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俗文化的一个非重要组成部分,则是从火的时代开始的。人类最初的饮食方式,同一般动物并无多大区别,还不知烹饪为何物,古人谓之“茹毛饮血”。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1】中国自古就以“食”闻名于天下,中国的饮食不仅烹调技术独特,而且菜肴品种新奇别致,蕴涵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说文解字(一下简称说文)作为我国第一部字典,又被称为中国第一本大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一、“食”与粮 提到中国的饮食民俗文化,我们必须得知道饮食其实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那么在这一部分我先来谈一下
3、“食”,这就得从“食”字说起,许慎在说文食部中讲:“食,一米也。从 , 声。或说: 也。”“食”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盛食物的器具,上面像器具的盖子,下面是“簋”的象形字,“簋”在古代是被用来盛五谷主食的。而在小篆中,“食”字上面的盖子变作 ,是“集”的古字;下面的“簋”变成 。说文 部:“ ,谷之馨香也。像嘉谷在裹中之形。或说:匕,一粒也。”这样一来“食”的小篆构字意图就变成了把一粒一粒的米集在一起而成为食物。但是不管怎么变,“食”表示粮食所作的食物,这点信息还是保存着的。后来,“食”就泛指一切的食物。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
4、产生了原始农业。先民们从狩猎和采集生活进入到以作物栽培为主业,谷物粮食取代猎物和野果而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粮。提到主粮,我们就知道,中国是以粮食为主粮的,而粮食是取之于植物的烹食原料。大约到了商周时代,华夏先民的主粮已经相当丰富了。说文禾部:“谷,续也。百谷之总名。”段玉裁注:“周礼太宰言九谷,郑云:黍、稷、稻、梁、麻、大小豆、小麦、 也。膳夫食用六谷,先郑云: 、黍、稷、梁、麦、 也。疾医言五谷,郑曰:麻、黍、稷、麦、豆也。诗、书言百谷,种类繁多,约举兼赅之词也。”【2】从各地的作物栽培来看,大体上黄河流域是以黍、稷等旱作物为主的,而长江流域则是以水稻为主。这里所说的黍、稷、稻等就是我们常
5、说的五谷杂粮,此外,到了西汉时期黄河流域也开始种植麦子,也以麦食为主粮。 从今天的南北饮食习惯来看,南方主要以米饭为主,北方则是以面为主。但是,不管是北方的面还是南方的米,都是由麦、水稻等去壳加工而来的。当然我们现在的加工方法是相当先进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也发明了谷物去壳的方法“舂”。说文臼部:“舂,捣粟也。从持杵临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雍父初作舂。”“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米也。”太平御览引世本宋衷注:“雍父,黄帝臣也。”【3】由此可见,我们的先民们是多么的智慧。 关于“粮”,说文中写作“ ”。说文米部“ ,谷也。从米,量声。”周礼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
6、则治其与其食。”郑注:“行道曰粮,谓 也;止居曰食,谓米也。”由此可见,在古代“粮”与“食”是有区别的,粮指的是路粮,即在旅途中所带的干粮,“食”指的是家食。孔子在陈绝粮,意思是说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带的储备粮吃完了。在古代,使者出远门要带资粮,路过的友好国家作为东道主要给使者补充资粮资,是指路上的用度,粮指的是路上的食物。“粮”字从“量”,表示的是上路的干粮要事先计量好,后来泛指粮食。“粮”说文米部:“ ,干饭也。从米, 声。 “糗”是粮的一种,是炒熟的粮食,有的是成米粒的,有的是炒完后磨成粉,可以干吃,也可以用水泡开来吃,一般都是用作旅途上的干粮。所以孟子尽心下赵歧注说:“糗,饭干 也。
7、”古代行路的使臣到了友好的国家,一般都要接受这些国家的资助,资助的食物常常是脡脯(晒干的肉)和糗粮(炒干的粮食)说文米部:“糗,熬米麦也。从米,臭声。”用火炒干的米麦往往会散发出一股香气,就算装在袋子里也是可以嗅得出来的,故“糗”从臭。饭与糗不同,是蒸熟的,而且主要不是在路上吃的,而是随时煮随时吃。中国人吃饭的历史也是很早的,周书中记载“黄帝始蒸谷为饭。”说文食部:“饭,食也。从食,反声。”“饭”与“ ”是同源词,米熟为饭,肉熟为 。” “ ”又受源于“燔”,把肉烤熟需要反复翻动,故名“ ”或“燔”。而把谷米煮熟也要上下反转,故名“饭”。在黄河流域人们主要食用麦饭,即以麦(主要是大麦)做成的干
8、饭。说文解字“陈楚间相谒食麦饭”。可见,麦饭是秦汉时关东地区较为普遍的食品。麦饭的制法比较简单,不需要磨制,只要将麦去秕,蒸或者煮熟即可。做熟后的麦饭还可以暴干,以备长期保存。因其制作粗糙,所以多为平民食用,富人或者官僚地主食麦饭则被看作是节俭或者“清廉”。饼,是我国古代面食的总称。刘熙释名中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说文食部:“饼, 也。从食,并声。”“ ,稻饼也,从食,次声。”可见“饼”是指用麦类或其他谷类磨成细粉而制成的面点。【4】中国古代做饼已有蒸、烤、烙等诸多方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饼”与我们今天把圆形的面点称为“饼”不同,而是所有面食的总称。饼,最早是从外地传来的食品
9、样式,到了秦汉时代,经过人们的尝试已经出现了很多品种,包括汤饼、蒸饼、蝎饼、索饼等,皆是由其形状而命名的,如蒸饼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馒头之类,面食带汤的叫汤饼,包括今天的面条、面片、饺子、馄饨以至汤圆等等。【5】二、“疏”与菜 蔬菜,指的是由植物的根茎叶取来食用的统称。“蔬”也可写作“疏”,而后者在说文中当“通”讲,其本义是稀疏,后来引申为粗。“疏”当“粗”讲,原本用来说明不精致、不讲究的饭食,但因在古代的食物中,菜是粗食,所以后来“疏”就专指菜,加草头以作专称。先秦时期,可供人们食用的蔬菜种类仅有二十多种,多为野生采摘的,人工培植的大致有韭、瓜、葱、蒜等。到了秦汉时期蔬菜的种类逐渐增多,主要有
10、葵、芹、芋、韭、葱、芥、笋、萝卜、黄瓜、葫芦、藕、菠菜等,其中黄瓜又称胡瓜,是张骞通西域后由西方传来的,菠菜、葱、蒜等也是在秦汉时由国外传来。【6】 古代最常食用的菜是菘、葵、芹。“葵”,在古代被称作是“当家菜”,又称冬葵、冬觅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蔬菜之一。说文 部:“葵,菜也。”葵菜甘滑,后来把味感滑的菜都称作是“葵”。“菘”,又写作“葑”说文 部:“葑,须从也。从 ,封声。”古称“须从菜”,“须从”之合音为“菘”。“菘”有两种:一种是白菘,叶大,根小,根不能吃;一种是紫菘,开紫花,根似蔓箐,又称芦菔。菘既可以做素菜,又可以用盐腌制,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白菘就是今天所说的白菜,而芦菔就相当
11、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萝卜。说文 部:“菔,芦菔,似芜菁,实如小者。”后汉书载王莽末年刘盆子随赤眉军入长安,皇宫中没有食物,于是宫子们“掘庭中芦菔根,捕池鱼而食之”。这是当时人们直接食用萝卜的首次记载。 葱、蒜、姜、韭是古代常用的荤菜。这里所说的荤菜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鱼肉等荤腥之菜,而是指在嗅觉和味觉上都有强烈刺激的一种菜。说文 部:“荤,臭菜也。” “葱”是最常用的荤菜,说文 部:“葱,菜也。从 , 声。”“葱”与“窗”(天窗)、“ ”(壁窗)、“聪”(耳通)等同源,都有通的意思。由此可见“葱”正是因草叶有孔而得名。“蒜”是最典型的荤菜,说文 部:“蒜,荤菜。从 , 声。”蒜的种类很多,中国土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文解字 古代 饮食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