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3篇】.docx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杨慧斌老师课堂上充分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了竖式计算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运用多种方法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获取新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独立思考等新的学习方式,独立探索出简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于教材难点的处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试一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计算出简单的计算题目,然后介绍了两种方法:分成法和竖式计算,并让学生按照教师的
2、方法说一说。这样的处理,对于班级基础较差的班级,确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两个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3、层次清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楚,由易到难,先从整数到整数,这样的设计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同时我也想提出几个建议: 1、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的,可能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学生的意思,当一位学生说出了这样的方法后,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介绍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涉及到算法多样化的问题,即学生没想到的方法是否要提,书上介绍的方法是否一定要讲
3、。我的观点是: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最好的方法。 2、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由于教学时间较紧,那么最后一题是否可以不讲,而直接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一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处理是否更好。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认真倾听,抓了其中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控好教学环节。 本课紧扣教材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优秀的一节课。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
4、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5、,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3篇 数学四 年级 上册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