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pt





《学案2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2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地地地球球球球运运运运动动动动的的的的基基基基本本本本形形形形式式式式和和和和自自自自转转转转的的的的地地地地理理理理意意意意义义义义考纲新视角考纲新视角考纲新视角考纲新视角考点新整合考点新整合考点新整合考点新整合高考新面目高考新面目高考新面目高考新面目考纲解读考纲解读考纲解读考纲解读考向预测考向预测考向预测考向预测考点考点考点考点1 1 地球运动速度地球运动速度地球运动速度地球运动速度考点考点考点考点2 2 黄赤交角及影响黄赤交角及影响黄赤交角及影响黄赤交角及影响考点考点考点考点3 3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昼夜更替和地方时考点考点考点考点4 4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
2、体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名师伴你行考试说明对本学案的要求是:考试说明对本学案的要求是: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理解黄赤交角。理解黄赤交角。3.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名师伴你行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从考试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地球的运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从考试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地球的运动特征及黄赤交角,从考查能力上看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特征及黄赤交角,从考查能力上看,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性、分析性及实用性明显加强。能力。其综合性、分析性及实用性明显加强。1.通过一些假设地球运动条件的变化,如周期变化、方向变化、通过一些假设地球运动条件的变化,如周期变化、方向变化、黄赤交角变化等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黄赤交角变化等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2.晨昏线的判读应用;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应晨昏线的判读应用;地方时、区时
4、的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应用。用。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名师伴你行考点考点考点考点1 1 1 1 地球运动速度地球运动速度地球运动速度地球运动速度1.1.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线速度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线速度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线速度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线速度(VV)可用下面公式计算:)可用下面公式计算:)可用下面公式计算:)可用下面公式计算:V V=2Rcos/24=2Rcos/24或或或或V V=V0cos=V0cos(V0V0为赤道上的线速度,为赤道上的线速度,为赤道上的线速度,为赤道上的线速度,为任意一点的地理纬度)为任意一点的地理纬度)为任意
5、一点的地理纬度)为任意一点的地理纬度)2.2.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从地球北极上看公转方向从地球北极上看公转方向从地球北极上看公转方向从地球北极上看公转方向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如上图):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如上图):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如上图):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如上图):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近日点附近时,要使面是相等的。近日点附近时,要使面是相等的。近日点附近时,要使面是相等的。近日点附近时,要使面积相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需积相等,单位时间内转
6、过的角度需积相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需积相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需较大,弧长较长,即公转角速度和较大,弧长较长,即公转角速度和较大,弧长较长,即公转角速度和较大,弧长较长,即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大。线速度较大。线速度较大。线速度较大。名师伴你行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的原因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的原因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的原因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点上的极昼天数的原因 北极地区极昼的天数为北极地区极昼的天数为北极地区极昼的天数为北极地区极昼的天数为186186天,极夜的天数是天,极夜的天数是天,极夜的天数是天,极
7、夜的天数是179179天;南极天;南极天;南极天;南极地区极昼的天数为地区极昼的天数为地区极昼的天数为地区极昼的天数为179179天,极夜的天数是天,极夜的天数是天,极夜的天数是天,极夜的天数是186186天。为什么北极地天。为什么北极地天。为什么北极地天。为什么北极地区的极昼天数比南极多区的极昼天数比南极多区的极昼天数比南极多区的极昼天数比南极多7 7天呢?这是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天呢?这是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天呢?这是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天呢?这是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造成的。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造成的。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造成的。
8、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造成的。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北半球冬半年,日地距离稍近,地球公转的速度快,公之一。北半球冬半年,日地距离稍近,地球公转的速度快,公之一。北半球冬半年,日地距离稍近,地球公转的速度快,公之一。北半球冬半年,日地距离稍近,地球公转的速度快,公转整个冬半年需时间较少,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夜。而在北半转整个冬半年需时间较少,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夜。而在北半转整个冬半年需时间较少,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夜。而在北半转整个冬半年需时间较少,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夜。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需时较长,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昼。球夏半年时,
9、公转速度较慢需时较长,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昼。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需时较长,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昼。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需时较长,此时北极地区正值极昼。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名师伴你行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据此据此据此判断下列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正确的是判断下列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正确的是判断下列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正确的是判断下列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正确的是 (
10、)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日地距离日地距离日地距离日地距离角速度角速度角速度角速度线速度线速度线速度线速度1 1月初月初月初月初(近日近日近日近日点点点点)1.4711.471亿亿亿亿kmkm61/d61/d30.3 km/s30.3 km/s7 7月初月初月初月初(远日远日远日远日点点点点)1.5211.521亿亿亿亿kmkm57/d57/d9.3 km/s9.3 km/s.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B.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C.
11、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D.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C C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名师伴你行 考点考点2 2 黄赤交角及影响黄赤交角及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空间位置,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空间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其位置变化可用图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其位置变化可用图1.2-2-3来表示,据来表示,据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条规律
12、: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条规律:确定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确定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确定直射的范围和直射次数:确定直射的范围和直射次数: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度的名师伴你行变化规律:变化规律: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 五带以回归线、极圈为界线;回归线的度数由黄赤交角决定,即回归五带以回归线、极圈为界线;回归线的度数由黄赤交角决定,即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为余角关系,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为余角关系
13、,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引起五带范围的变化。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引起五带范围的变化。(1)如果黄赤交角等于)如果黄赤交角等于0:说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地轴不仅:说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地轴不仅垂直于赤道平面也垂直于黄道平面,在这种条件下绕日公转,太阳直射垂直于赤道平面也垂直于黄道平面,在这种条件下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只能始终直射在赤道上,而晨昏线始终过南、北两极点,与经线圈重点只能始终直射在赤道上,而晨昏线始终过南、北两极点,与经线圈重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全球均等长。因此,太阳直射点将不再移动,昼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全球均等长。因此,太阳直射点将不再移动,昼夜长短将不再变化
14、,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四季的变化。夜长短将不再变化,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四季的变化。(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增大,昼夜长短变化的周)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增大,昼夜长短变化的周期将延长,四季的差异将更加明显,太阳回归运动的周期将变长。从温期将延长,四季的差异将更加明显,太阳回归运动的周期将变长。从温度带来说,直射的范围加大了,即热带的范围加大了,斜射的地区有一度带来说,直射的范围加大了,即热带的范围加大了,斜射的地区有一部分变成了直射的地区,另一部分则加剧了斜射的程度;随着直射范围部分变成了直射的地区,另一部分则加剧了斜射的程度;随着直射范围的增大,晨昏线转过的
15、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增大,的增大,晨昏线转过的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增大,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温带的面积将减少。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温带的面积将减少。(3)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就是直射的范围减小,即热带的范围减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就是直射的范围减小,即热带的范围减小,极昼极夜的范围减小,即寒带的范围减小,这样温带的范围要扩大。极昼极夜的范围减小,即寒带的范围减小,这样温带的范围要扩大。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名师伴你行对应训练对应训练读图读图读图读图1.2-2-4(1.2-2-4(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16、,回答()回答()回答()回答()()题。()题。()题。()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东经东经东经东经70 B.70 B.东经东经东经东经 C.C.西经西经西经西经 D.D.西经西经西经西经()此日在()此日在()此日在()此日在 ().3.3月月月月2121日前后日前后日前后日前后 B.6 B.6月月月月2222日前后日前后日前后日前后 C.9 C.9月月月月2323日前后日前后日前后日前后 D.12 D.12月月月月2222日前后日前
17、后日前后日前后返回主目录返回主目录名师伴你行考点考点考点考点3 3 3 3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昼夜更替和地方时 1.1.昼夜、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昼夜、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昼夜、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昼夜、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之分、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成因上的不同点:昼夜之分、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成因上的不同点:昼夜之分、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成因上的不同点:昼夜之分、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成因上的不同点: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三者都是地球
18、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因各不相同。因各不相同。因各不相同。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地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
19、特性所决定的。这一特性所决定的。这一特性所决定的。这一特性所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只不过昼夜小时。如果地球不自
20、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只不过昼夜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只不过昼夜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只不过昼夜交替时间较长,为一年。交替时间较长,为一年。交替时间较长,为一年。交替时间较长,为一年。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
21、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名师伴你行 2 2晨昏线晨昏线晨昏线晨昏线 (1)(1)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2)(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晨昏线的六个特点晨昏线的六个特点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面与太阳晨昏线平面与太阳晨昏线平面与太阳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运动 基本 形式 自转 地理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