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3日来源:市局阅读人次:次 前 言 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提出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服务是“质量和安全年”国家质检总局、省局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在“质量和安全年”都要编制有价值的质量分析报告,提交当地政府作为参考。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省质监局部署,泰州质监局组织撰写了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08年度),现予以发布。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系统、全面的了解我市产品质量状况,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强化社会质量意识,全面落实质量兴市工作,现就我市产品质量状况作初步分析。 一、概况 泰州地
2、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现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5万。建市以来,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49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5亿元、财政总收入263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3.5%和24.1%。 自2003 年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省、国家级质量兴市先进市目标,不断加大质量工作宏观指导力度,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形成了市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11月顺利通过全国质量
3、兴市先进市省级核查验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2007年全国综合实力200强地级城市评比中,我市名列第63位,质量竞争力名列第19位。 1、全市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我市拥有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有各类工业企业总数1.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0家。我市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反映: 一是全民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深化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查、积极贯彻ISO9000标准、狠抓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宣传,深入开
4、展“质量兴市”和“质量月”活动,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认识更加明确,全社会抓质量的格局基本形成,涌现出扬子江药业集团、双登集团、光芒集团等一批在市场竞争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先进典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的根本、效益的源泉,认识到抓质量是涉及企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问题。 二是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全市中小民营企业以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为重点,提高了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省以上名牌企业包括扬子江、双登、光芒、梅兰等重点企业在贯标认证的基础上,以宣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为重点,积极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玛管理、5S管理等),加快了企业管理与国
5、际标准接轨步伐,企业质量竞争力显著提高。市供电、移动公司等服务单位以创奖为目标,组织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目前全市有16家单位荣获省质量奖称号,其中获省质量管理奖6家,省服务质量奖10家;有1762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约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13%,263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71家企业通过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获证企业数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处于第6位。 三是计量标准和质量准入不断强化。通过狠抓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三大技术体系建设,有效地夯实了企业质量基础。在标准化方面,泰隆公司牵头成立全
6、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申报5个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春兰集团、林海集团、双登集团等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11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90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累计制修订企业产品标准6200个,有标生产率达98%以上, 31个企业获得了国家良好行为企业称号,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榜首。在计量工作方面,通过加大计量测试设备投入、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优化计量检测手段,促进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1880家企业通过计量确认,61家企业通过定量包装“C”标志确认。在生产许可证和3C强制认证方面,强化了产品市场准入关,有832家食品生产企业领取QS证,671家企业领取工业生产许可证,20
7、4家企业领取3C认证证书,企业获证面达100%。 四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是质量兴企、兴市的重要力量。我们重视各类质量专业人员的培养,每年为企业培训标准化人员800人次,计量管理人员600人次,质量管理人员1200人次。同时,为壮大质量工程师队伍,共组织近1800名企业质量岗位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参加全国质量专业资格统考,共有412名同志通过考试并注册。高素质人员队伍的壮大,为提高全市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当然,质量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企业缺乏质量竞争的理念与意识。参与市场竞争还是靠价格,是一种粗放型竞争模式,具体表现企业质量监督手段较差,不
8、少企业根本没有监督质量的人员及产品检验机构;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方法落后。全市通过各种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为1700多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3%,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混乱,推进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企业凤毛麟角;三是重视职工培训不够。不少企业职工长期不参加质量培训,企业对质量法律、法规、规章不熟悉;四是缺少对质量工作的定量分析。除少数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外,其余企业质量损失分析缺乏,更谈不上对质量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五是企业缺少人才的培养机制。一些企业缺少大专以上毕业生,质量人才出现断层。有的企业对招聘来大专生使用不当,培养不足,造成人才引进渠道越来越窄。目前我市412名质量工程师中多数来自春兰
9、、扬子江、江山、双登等重点企业,有九成的企业缺少质量工程师,且已有近百名质量工程师跳槽到外地外资企业或不再注册,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人才保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2008年,国家、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抽查我市2061家企业2324批次的产品,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总体平均合格率达93.72%,比2007年提高2.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合格率为94.52%;食品合格率92.05%;实行强制认证、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3.27%。抽查结果表明,我市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总体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市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全年我市省级
10、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3.2%,产品质量指数为99.1%,产品质量指数是以产品销售额来计算的,因此,产品质量指数大于平均抽查合格率,并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不合格产品都为销售额较少的小企业生产的产品。 2)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有较大提高。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最具权威性的抽查。2008年,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8.2%,比上年高11.41个百分点,比当年全省平均合格率高一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说明,我市产品合格率在稳步上升。各市(区)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见表1,各级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见表2。 表1:2008年度各市(区)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表所属市(区)抽检批次合格批次
11、平均合格率(%)靖江市34232093.57泰兴市48744992.2姜堰市51248193.95兴化市42740695.08海陵区27326396.34高港区18917291.01开发区948792.55合 计2324217893.72 表2:2008年度各级产品质量监督合格率统计表抽查级别抽检批次合格批次平均合格率(%)国抽7566882省抽1709158492.69市抽54052897.78合 计2324217893.72 3、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情况 几年来,我市紧扣质量兴市活动的主题,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质量水平、品牌知名度为重点,集中力量扶持、保护和发展了一批名牌产品,为促
12、进全市经济结构优化、构筑地区经济竞争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额达757亿元,名牌产品销售额占全市总销售额的比重达28%。年初,我们对全市70家省以上名牌产品企业2008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在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省以上名牌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90%的企业呈现销售同比增长的态势,展示了我市通过推进名牌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全市各级名牌分布情况见表3。表3:截止2008年底名牌统计(按地区) 奖项地区中国名牌江苏名牌泰州名牌企业数产品数企业数产品数企业数产品数市直22826海陵682632高港2389靖江2229362946泰兴4413172427
13、姜堰1628910兴化1118192325合计9992137119149 4、生产许可证、3C等强制性产品认证情况 我市近几年强化了对3C、生产许可证等强制性产品监督检查的力度,尤其是通过接受群众举报加大了无证生产案件的查处,促进了企业主动自觉地申请办证,规范了企业生产行为,维护了全市市场生产秩序。1)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671家,涉及的主要产品是建筑外窗、眼镜、泵、特种劳保用品、制冷设备、砂轮、蓄电池、危化品等41大类产品。到2008年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情况(按地区)见表4。表4:截至2008年底许可证企业统计(按地区)市区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合计194177981168667
14、1 2)我市涉及3C认证产品主要是电线电缆、开关、低压电器、小功率电动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照明设备、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安全玻璃、消防水带等13大类204家企业1054张证书。质监部门对3C获证企业每年根据国家认监委、省质监局部署组织现场核查,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到2008年全市3C获证情况(按地区)见表5。表5:截至2008年底3C认证企业数情况(按地区)市直海陵高港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合计631858502922204 5、打击假冒伪劣情况 泰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稽查部门有效地开展执法打假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304人次,检
15、查生产销售单位1903家,受理举报投诉786件,查办案件726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2383.74万元。 1)以专项整治行动为中心 我市把专项整治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活动,切实履行好职能。按照国家总局、省局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地方特点,我市质监部门根据平时行政执法工作中发现的情况,针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多个专项执法行动。近年来,相继开展的专项行动涉及民生、安全、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如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节前食品专项检查、校园小卖部食品专项检查,行车、场内车辆、起重机械、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建材产品、农资产品、消防
16、产品专项检查,许可证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专项检查等,并将专项行动与日常的行政执法工作紧密联系,点面结合、长抓不懈,全面履行监管职能。 2)以大要案件查处为重点 我市质监部门坚持以大案要案的查处为突破口,严厉打击各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集中力量查获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社会反响良好。调整办案思路,引入“经营理念”,杜绝出现“大案小办”、“重案轻办”、“深案浅办”、“串案个办”的现象。2008年共查办案件726件,其中货值15万元以上或者销售额5万元以上大要案件222件,占所查案件总数的30.6。 3)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质监部门一直坚持尽心尽力处理好每
17、一起投诉,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2008年,全市系统共接到各类举报、投诉、咨询786件,每起举报投诉均登记在册,处理完结率为100%。 二、重点产品、行业和地区质量现状 1、食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质量 1)食品质量安全情况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几年来,全市质监部门积极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08年我市的食品质量经受住了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文件等特殊时期的严峻考验。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市销往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秦皇岛等奥运举办城市的食品,抗震救灾期间,大米
18、、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抗震救灾急需食品均未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局对全市6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对原材料和出厂乳制品实行批批检验,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成分,较好地保证了全市人民的用奶安全。2008年全市加工环节食品抽查合格率统计表(按地区)见表6。表6:2008年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抽查合格率统计表(按地区) 所属市区总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靖江市11811093.22泰兴市14112387.23姜堰市19117692.15兴化市20819493.27海陵区676495.52高港区201890开发区1010100合 计75569592.05 2008年食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较去
19、年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微生物指标超标、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等仍是食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桶装纯净水的质量有待提高,全年共抽查桶装纯净水84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仅为72.62%,主要问题是菌落总数、霉菌超标。 2)生产许可证、3C认证产品质量状况我市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认证管理过程中,着重抓住证前、证中、证后三个管理环节,证前做到“三个到位”(调查摸底、宣传培训、服务帮扶),证中加强试制品管理,证后加大监管力度。尤其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坚持整改、复查、处理到位;对无证生产企业及时予以查处,对涉及区域性无证生产企业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依法取缔。通过查处和整治,既促进
20、了全市企业申证进度,又严厉打击了无证生产违法行为,保证了发证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2008年许可证、3C产品平均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2.66%和95.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工业生产许可证、3C产品质量稳定。具体2008年度许可证、3C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表见表7。表7:2008年度许可证、3C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表产 品类 别抽检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国抽省抽市抽合计国抽省抽市抽合计国抽省抽市抽平均许可证产品3247214518254411448078.1393.4310092.663C产品961511218575111688.8993.4410095.87 3)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21、我市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大力开展安全薄弱环节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监管网络,真诚服务企业,努力营造安全氛围,取得较好成绩,近年来未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全市现有各类特种设备24998台,在用特种设备20417台,其中锅炉2063台,压力容器6010台,电梯2508台,起重机械7072台,厂内机动车辆761辆,另有压力管道600多公里,各类气瓶80多万只。此外,我市也是特种设备制造、气瓶充装行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现有特种设备设计单位6家,特种设备制造单位100多家,气瓶充装、检验单位100多家。在监管工作中一是多渠道对使用单位进行安全责任告知。向广大使用、制造单位负责人宣讲国家有关特种设备方面的法律法规
22、和安全使用常识,使他们充分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悉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二是深入排查安全隐患。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和制造单位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指派专人负责隐患整改的督查,实现闭环处理,不留后患。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及时向政府和上级汇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三是认真开展使用和制造单位的现场安全监察。我市每年抽取25%的特种设备制造单位、5%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100%的气瓶充装、检验单位作为年度现场安全监察重点,并按月、按季对检查计划进行分解,平均每年对全市200多家单位进行现场安全监察,确保了特种设备的制造、使用的安全。 2、我市重点行业质量状况 2008
23、年我市医药、机电、化工、船舶四大产业中, 药品检测、船舶检验则分别由药检所、船检机构承担,反馈监督抽检合格率都在100%。其它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见表8。 表8:2008年全市有关行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统计行业抽检批次合格批次平均合格率(%)化工646398.43建材29929397.99能源及其他444397.73冶金1019796.04农业424095.24机电59055393.73轻工25523692.54纺织908392.22特种防护847589.29合 计1569148394.52 1)机电行业 目前我市机电产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泵产品、家用电器、电动机、低压配电设备等
24、特色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产业集群。数控机床主要有冬庆数控、三星数控、江洲数控等骨干企业,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数控机床企业有163家,销售收入实现50亿元;泵类产品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大型工业用泵国内知名企业在本市,潜水泵、农泵、化工泵本市的生产企业占全省的大部分;家用电器企业主要有春兰家用空调,是全国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基地之一,韩国LG电冰箱,是韩国LG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之一,光芒家用电器,是国内知名厨卫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电动机主要有大中、微特利、三江、宝骊等国内知名生产企业;低压配电设备主要有泰事达、波瑞、苏中等规模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机电行业在我市有着良好的
25、技术基础和明显的规模优势。我市机电行业是新技术企业集中的产业,现有中国名牌企业5家,省名牌企业52家,占全市总数的一半强,产品质量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2)化工行业 我市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技术基础和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产品门类较为齐全。全市现有化工生产企业665家,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农药化工、无机化工、医药化工、橡胶化工、食品化工、日用化工等九大类,主要产品有燃料油、重交沥青、烧碱、氢氧化钾、甲乙酮、靛蓝、染料、化肥等,产品总数达万余种。二是经济总量初具规模。2008年,我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52家,储存企业21家;规模以上企业247家。全年化工
26、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92.67亿元,年增长25%。年石油加工能力突破300万吨,含氟系列产品规模为全国第三,靛蓝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氯碱年产达60万吨,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三是重点企业支撑有力。陵光、梅兰、新浦、中丹、光明、姜堰化肥等6家化工企业列入市“50强”骨干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一大批投资亿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四是区域布局逐步完善。全市已形成两大重点化工园区,市西北工业园区聚集了以梅兰化工、泰州石化为主的化工生产企业群,泰兴经济开发区聚集了以新浦化工、阿克苏诺贝尔等
27、为代表的20多家外资及一批内资化工企业,化工产品地域集中,便于综合管理,几年来产品质量保持稳定提高。 3)冶金(不锈钢)行业 我市不锈钢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戴南、张郭以及周边乡镇,到2008年底,已拥有工业企业1300家,年生产加工不锈钢材料和制品50多万吨,占国内不锈钢制品产量的七分之一,产品有40多个系列,6000多个品种,年产值136亿元,成为泰州市支柱产业。近年来,戴南镇不锈钢企业淘汰了50多台高电耗中频炉,取而代之的是低能耗的AOD精炼炉,产品物理指标比过去提高15个百分点,质量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要求,有近百家不锈钢企业的产品销往国外,宏泰、星火、希尔发等9个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 戴
28、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当前已基本完成产业平台的基础建设,正通过结构调整、设备更新改造、工艺流程改进、新产品开发等,不断提升不锈钢产品档次和水平。一是组建一个集团。组建戴南不锈钢集团公司,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抗击市场风险。二是争创一个品牌。申请注册不锈钢产业集群集体商标,针对戴南出口型企业多的特点,制定发展规划及推进措施,办理商标国际注册,打响戴南品牌。三是完善一个网络。打破传统模式,设立专卖店、连锁店,统一戴南集团标识,加强现代销售网络建设。四是健全一个机制。全面建立“政府指导、部门引导、执法监管、企业自律”机制,共同维护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4)船舶行业 目前泰州共有船舶工业企业430
29、多家,其中远洋船舶生产企业8家,内河船舶生产企业230多家,船舶配套企业近200家,近两年泰州船舶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新世纪、新扬子两家大型企业的迅猛发展,两家企业08年共完工277.1万载重吨,占泰州市的73.8%。近年来,我市明确“错位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船舶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逐步从规模快速扩张向素质全面提升转变。各大造船企业立足自身技术优势,明确企业发展目标,纷纷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增强自身抗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目前已形成以靖江市、高港区为基地的远洋船舶制造基地;以海陵区、兴化市、姜堰市为基地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以海陵区、靖江市、姜堰市、
30、泰兴市为基地的船舶配套制造基地。尤其是海陵内河船舶工业园是江苏省目前唯一的内河船舶产业集聚区,沿河附近现有造船企业46家,年生产能力100多万吨,年产值达20多亿元。在船舶配套业方面,形成区域支柱产品,如海陵区主要生产船用焊接材料、甲板机械、轴系、轮机、螺旋桨、电气、通讯、导航设备、系泊设备和各种信号设备等船用产品,以及为船厂配套的焊接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姜堰市主要以生产船用梯、门、窗等产品为主;泰兴市重点生产船用空调、冷藏(冷冻)装置;靖江市大力发展船用锚链产业集群,亚星锚链已成为世界船用锚链行业知名品牌。 5)医药行业 在全国制药行业,百强企业泰州有其四;在江苏医药行业,泰州三分天下有其
31、一。泰州医药板块之所以令人刮目相看,产销规模年均增长达到30%,综合效益能连续10年在全省独占鳌头。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达220亿元、利税21亿元。泰州不仅拥有全国最大医药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还是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有10多个产品夺得全国医药市场销售单项冠军。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龙头,包括江山制药、济川药业、苏中药业在内的一批企业,组成了泰州医药产业的领跑方阵。在“中国医药城” 建设过程中,泰州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一手抓医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新的载体。新建的国家医药城核心区集研发、生产、商贸于一体,它以现有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为依托,设立了医药研发中心,主要包
32、括基因库、细胞库等公共技术平台;创业中心研发大楼和医药孵化器的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小试、中试直到产业化生产的一条龙服务。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所都在医药城设立了研发机构。 三、质量实现稳定提升的主要原因分析 几年来,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总体平均合格率都在91 %以上,其中实行3C认证、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抽查合格率都为92%以上,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我市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总体较好。其主要原因有: 1、政府加大政策推动力度,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自2003年以来,市政府通过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每年召开质量兴市和名牌工作
33、会议,出台泰州市质量兴市工作奖励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制订质量兴市工作目标责任制并进行考核等举措,推动了区域质量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升了质量竟争力,为创立和发展名牌奠定了基础。此外,以315、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平台,通过举办每周质量专栏、编印宣传画册,以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简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全力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2、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着力推行先进质量管理 我市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和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层次,实施分类指导,分层管
34、理,分级推进。对具有一定质量管理能力的重点企业,企业以建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零缺陷、六西格玛等先进方法为重点;对具有一定管理基础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以推进5S管理、用户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及质量统计技术应用方法为主;对质量管理基础薄弱的小企业,以重点普及质量管理知识,落实好质量职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降废减损等活动为主,帮助构建完善质保体系、标准化体系、计量保证体系,促进其对照行业标杆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强化标准计量认证基础,严把产品质量出厂关 一是围绕质量抓计量。几年来,企业加大了计量测试设备投入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优化计量检测手段,强化计量工作的管理
35、、服务和监督,计量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二是围绕质量抓标准。抓住企业标准源头,严把企业标准备案关,消灭无标生产。同时通过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帮助企业建立标准体系,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导企业制(修)定国家、行业标准,一些重点骨干企业确立了在行业和产品领域的领头羊地位。三是围绕质量抓认证。企业重视贯标培训工作,我市获证企业数在全省地级市中处于前位。有71家企业还开展了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体系认证。服务业企业贯标认证工作也发展迅速,全市服务业(机关事业单位)通过认证的单位已达50家,从而加快了质量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四是围绕质量抓管理。广大企业认真落实好质量管理责任制
36、,把质量管理层层落实到企业每一道工序,把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员工。从原材料采购到到产成品出厂、售后服务严格控制,使企业质量管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4、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科技创新 企业技术改造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改更新生产装备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保障。2008年我市实施技改项目3141个,计划总投资931.8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63.2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743.3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567.1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15亿元,同比增长35.04%。这几年我市产品质量之所以不断提升,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得益于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力度的加大。
37、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2004年以来,全市共有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省名列前茅。目前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40家,其中,省级以上307家(国家级41家、省级266家),名列全省第七。2008年,泰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52.35亿元,同比增长24.5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9%,在江苏省名列前茅;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全市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677件、735件和1522件,其中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5.34%,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
38、44个百分点;新增注册商标1600余件,同比增长22%,新获得认定江苏省著名商标14件。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质量工作的政策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质量工作的政策与机制在某些方面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了全市宏观质量水平的提升。如质量工作还未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质量考核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质量信用机制、产品质量监督机制等仍需不断推进。尤其是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包括检测资源整合、监督抽查经费设立、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等方面。此外,服务行业缺乏比较系统、规范、科学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2、品牌战略推进有待加快 目前,我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与全市经济发展现状相
39、比还不甚匹配,全省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38个,而我市还只有9个中国名牌产品,落后于南通、扬州等地区;从质量水平上讲,我市多数名牌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太强,相关产业链较短,区域产品的集聚效应还不明显,还未能形成以名牌产品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能力。部分企业(含重点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此外,由于个别地区名牌奖励制度未真正建立,近年来对新创牌企业奖励难以到位。 3、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的质量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我市部分中小企业质量意识、法制观念不强。企业规模越小,质量意识越低。部分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式”作坊谈不上日常质量管理,对质量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一些地
40、区时有出现“不顾质量的低价竞争”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如寺巷安全网、消防水带)。已经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的企业,存在不能按照体系正常运行的现象,近5成企业认证和企业日常管理形成 “两张皮”,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商贸、餐饮、旅游、学校、医院、银行等服务行业基本未实施。 4、技术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目前推动全市质量工作主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参与,而与质量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亟待加强引导、培育和管理。我市尚无国家级检测中心,而扬州、南通、徐州等苏中、苏北地级市均建立了1-2
41、个国家级中心,国家级中心建立必将对地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组织部分成熟的省级检测中心申报国家级中心,其中戴南不锈钢国家检测中心已经申报成功,为此政府要从土地、资金、政策上予以大力关心扶持。 五、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存在的质量问题,我市各质量工作部门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质量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泰州“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的总体目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全市质量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1、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质量振兴和名牌战略 1)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区活动。建立并完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将该项工作纳入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创新“质量兴市(区)”的工作措施,注重工
42、作实效,进一步加强全民质量法制意识,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建立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质量责任及质量奖惩机制,探索推行质量工作目标管理模式,完善质量工作网络,建立政府部门间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质量振兴工作机制。 2)加快我市名牌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培育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各类资源,引导企业实施质量和品牌经营;要抓住名牌产品的培育过程,有选择地对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经济效益显著、产品实物质量较高、市场份额和美誉度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予以重点帮扶,推动发展为名牌产品的后备军。 3)探索建立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
43、评价标准。开展服务行业的质量状况调查,从总体上把握全市的服务质量状况。引导和推动服务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品牌服务活动,尤其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餐饮、商业零售、公用事业)等制定贯彻服务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2、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1)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开展质量守信企业创建活动。加速推进产(商)品质量、工程质量、城市综合服务质量的电子监管信息化建设和共享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对总体质量状况的监管力度。 2)全面推进重要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对涉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食品、药械、农产品、特种设备、危险爆炸物品和纳入
44、国家强制性监督管理范围的产品,要坚决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有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整改仍不合格的重点企业实施市场退出制度。 3)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源头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生产企业严格自律、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产品质量源头监管工作机制,探索和创新监管模式,实行安全责任制、打假责任制和源头监管责任制“三责合一”,提高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强化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整治力度,建立产商品质量监管协调机制,对生产和流通领域查处的大要案和带有普遍性、区域性的案件,有关执法部门要协同配合,联手整治,增强合力,使部门间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45、,形成快速反应和协调机制。 3、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全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1)继续强化标准化与认证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稳步加强工业标准化,积极探索服务标准化,突出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管。继续引导、鼓励企业推行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和产品认证,大力推广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和经验,推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2)加快建设质量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向上级部门建议推进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支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认证人才和服务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质量专业人才信息库,切实提高企业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注册资格人员(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特种设备操作员、安全检查员等)的管理,加大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3)继续强化技术支撑。紧紧抓住国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人民币升值、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有效投入。积极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有条件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部分企业裁员减薪的有利时机,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为创新提质积蓄人才资源。 4、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