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docx
《2022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本章由数到式,承前启后,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数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
2、算律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5)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通过由数的加减过渡到整式的加减的过程,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三)单元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运算。(2)难点:准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准确地处理去括号时的符号。(四)单元教学思路及策略(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3)类比“数”学习“式”
3、,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4)抓住重难点、加强练习。(五)学生学习易错点分析:(1)忽视单项式的定义,误认为式子 是单项式。(2)忽视单项式系数的定义,误认为 的系数是4.(3)忽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误认为3a的次数是0.(4)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 是单项式。(5)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 的次数是7.(6)忽视多项式的项的定义,误认为多项式 的项分别为 .(7)把多项式的各项重新排列时,忽视要带它前面的符号。(8)忽视同类项的定义,误认为2x3y4与-y4x3不是同类项。(9)合并同类项时,误把字母的指数也相加。(10) 去括号时符号的处理。(11)两整式相减时,
4、忽略加括号。(六)教学建议:(1)了解整式并学好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什么?整式的加减法,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本章的重点,而同类项及其合并是以单项式为基础的,所以,单项式的概念或意义是完成合并的关键。(2)单项式与多项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教材中先讲单项式、后讲多项式,然后概括为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对于单项式的系数,仅限于数字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这点务求仔细体会,切不可加以引申,而多项式没有系数;对于次数,单项式的次数指,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单项式)的次数,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是: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5、不要把常数 作为字母,单项式x的系数是1,且单独一个数(零次单项式)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对于0也是一个单项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应包含它前面得符号;单项式和多项式得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3)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先把同类项分别作上记号,然后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合并后把多项式按某一字母降幂或升幂排列;当多项式中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后为0;(4)什么是合并同类项中要加以注意的“两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深入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又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教材中通过一个探究问题(三个填空题)的引入,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得出判断同类项的 “两同”标准: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
6、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至少有两个,单项式不叫同类项。(5)其它注意事项:整式中,只含一项的是单项式,否则是多项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当然也不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多项式中每一项的系数也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形。(七)课时安排:第1课时 单项式第2课时 多项式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第4课时 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第5课时 整式的加减(3)-一般步骤第6课时 整式的加减(4)-化简求值第7
7、课时 数学活动第8课时 复习课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一、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在小学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很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坚决落实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的。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
8、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一) 10课时(二)教学任务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2课时第二章 有理数 19课时第三章 代数式 9课时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13课时第五章 走进图形的世界 8课时第六章 平面图
9、形的认识(三)教学要求。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三、 教学内容分析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
10、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
11、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四、 本学期工作具体措施为全面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组织水平,特制定本组教研活动如下:(一)备课。加强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按时参加集体备课,针对学生实际,以学法指导为中心。个人备课要做到有课必备,先周备课,备课标和说明,备教材和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的设计与辅导。努力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习题,统一课件和统一检测。加强电子备课中练习的实效性,积极与有关
12、的中考题目相联系,体现电子备课中练习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教案、学案和课件三者高度配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二)作业。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选题要有典型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落实因材施教,题目设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布置的作业尽量全批全改,下次课前尽量发给学生,对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题目要重点讲评,并充分利用好错题集。(三)检测。单元检测要先系统复习,梳理出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以及易错易混题目,精心设计题目,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阅卷要流水批阅,先做好试卷分析,然后进行试卷讲评,并做好查漏补缺。(四)合作学习。在
13、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交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换意见。强化研究意识,教师对要讲解的题目和知识,必须充分思考如何教给学生方法,讲前要先做。(五)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非常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跟好的进行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同学都有更大的提高。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一、指导思想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