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数据库概述=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pptx
《第4章数据库概述=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数据库概述=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ppt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第4章 数据库概述孙焘孙焘重点:重点:数据库的相关概念1SQLServer数据库环境2基于SQLServer图形界面的数据操作34.1 4.1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的相关概念v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v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v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
2、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4.1.1 四个基本概念四个基本概念v数据数据(Data)v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v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v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BS)4.1.1.1 数据数据v数据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v数据的定义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v数据的种类数据的种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文字、图形、图象、声音v数据的特点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4.1.1.1 数据举例数据举例v学生档案中的学生记录学生档案中的学生记录(李明,男,(
3、李明,男,1972,江苏,计算机系,江苏,计算机系,1990)v数据的形式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数据的形式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v数据的解释数据的解释语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语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别、入学时间别、入学时间解释:李明是个大学生,解释:李明是个大学生,1972年出生,江苏人,年出生,江苏人,1990年考入计算机系年考入计算机系v请给出另一个解释和语义请给出另一个解释和语义4.1.1.2 数据库数据库v人们收集并抽取出一个应用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之后,人们收集并抽取出一个应用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之后,应将其保存起来以供进一步加工处理,进一步抽取有应将其保存起
4、来以供进一步加工处理,进一步抽取有用信息用信息v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简称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4.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v什么是什么是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vDBMS的用途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4.1.1
5、.3 DBMS的主要功能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定义功能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4.1.1.3 DBMS的主要功能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实用程序)
6、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 数据库转储数据库转储 介质故障恢复介质故障恢复 数据库的重组织数据库的重组织 性能监视等性能监视等4.1.1.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v什么是数据库系统什么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简称DBS)是指在)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库。v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数据库系统的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
7、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4.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v什么是数据管理什么是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v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年代中-50年代中年代中)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年代末-60年代中年代中)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年代末-现在现在)4.1.2.1 文件系统中数据的结构文件系统中数据的结构记录内有结构。记录内有结构。数据的
8、结构是靠程序定义和解释的。数据的结构是靠程序定义和解释的。数据只能是定长的。数据只能是定长的。可以间接实现数据变长要求,但访问相应数据的应用可以间接实现数据变长要求,但访问相应数据的应用程序复杂了。程序复杂了。文件间是独立的,因此数据整体无结构。文件间是独立的,因此数据整体无结构。可以间接实现数据整体的有结构,但必须在应用程序可以间接实现数据整体的有结构,但必须在应用程序中对描述数据间的联系。中对描述数据间的联系。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4.1.2.2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v特点特点数据的管理者:数据的管理者:DBMS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9、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统一管理和控制4.1.2.2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关系(数据数据库系系统)DBMS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数据库4.1.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v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现实
10、世界的模拟v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4.1.3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续续)v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概念模型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据和信息建模。(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 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4.1.3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模型的组
11、成要素v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v数据操作数据操作 v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 4.1.3.1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v什么是数据结构什么是数据结构对象类型的集合对象类型的集合v两类对象两类对象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v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4.1.3.2 数据操作数据操作 v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v数据操作的类型数据操作的类型检索检索更新(包括插入、删
12、除、修改)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4.1.3.2 数据操作数据操作(续续)v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操作规则(如优先级)实现操作的语言实现操作的语言v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4.1.3.3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 v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储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的制约和储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
13、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容。4.1.3.3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续续)v数据模型对约束条件的定义数据模型对约束条件的定义反映和规定本数据模型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反映和规定本数据模型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例如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约束条件。例如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反映具体应用所涉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反映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遵守的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及的数据必须遵守
14、的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4.1.4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v概念模型概念模型v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v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4.1.4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v概念模型的用途概念模型的用途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v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
15、识;义知识;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4.1.4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1)实体(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2)属性(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3)码(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4.1.4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续续)(4)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 概述 创新 教育 基础 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