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保藏原理.pptx
《食品的保藏原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的保藏原理.pptx(3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生物因素(一)微生物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导致其质量迅速下降,最终表现为腐败、霉变和发酵三种生物化学变化。1,食品腐败 食品腐败主要是细菌将食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肽和胨等含氮有机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使食品带有恶臭气味和厌恶的滋味,并产生毒性。第1页/共335页 食品腐败主要发生在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品中 如 畜禽肉类、鱼类、贝类、鲜蛋、鲜乳及它们的制成品。豆制品如豆腐、豆乳、豆芽及含水量高的豆粒含有丰富的植物蛋自,因而也容易发生腐败变质。第2页/共335页 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类,特别是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的腐败细菌,它们主要分属于以下七个属:假单胞菌属(Ps
2、eudomonas);黄色杆菌属(Flavo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变形杆菌属(Bacter proteus);芽抱杆菌属(Bacillu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小球菌属(Micrococcus)。第3页/共335页 引起食品腐败的菌源与食品原料的来源密切相关。生鲜鱼类、贝类来自淡水养殖或海水捕捞,因而引起它们腐败的主要是水中细菌,如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小球菌属的细菌。第4页/共335页 新鲜的畜禽肉类、鲜蛋、鲜乳来自饲养场和屠宰场,容易受到土壤中腐败细菌的污染 常见的土壤细菌是好气性芽孢杆菌属、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属
3、、变形杆菌属细菌。第5页/共335页 对于加工食品而言,由于制造与加工工艺不同,因而引起食品腐败的细菌种类也有差异。例如:盐腌食品的腐败多是嗜盐性细菌所致干制食品的腐败多是耐干燥细菌所致罐头的腐败除了空气中细菌的再次污染外,也不排除罐内未被杀灭的耐热性芽孢杆菌参与腐败过程。第6页/共335页2 食品霉变食品霉变是霉菌在食品中人量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发霉变质现象。霉菌能分泌大量的糖酶,可分解利用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温度、湿度较高时,由于霉菌活动旺盛而使食品发生霉变现象。霉变食品不仅营养成分损失,外观颜色改变,而且染有霉味。如果食品被产毒菌株(如黄曲霉、染色曲霉、玉米赤霉等)污染,则会产生严重危害人体
4、健康的毒素。所以,霉变也是食品保藏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变质现象。第7页/共335页霉变主要发生在富含糖类和淀粉的食品中,如禾谷类粮食及其制品、水果蔬菜及其制品、茶叶、干花等。第8页/共335页引起食品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毛霉属(Mucor)的总状毛霉(Mucor recemosus)、大毛霉(Mucor mucedo)根霉属(Rhizopus)的黑根霉(Rhizopusnigricane)曲霉属(Aspergillus)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illium)的灰绿
5、青霉(Penicillium giaucum)等。第9页/共335页 毛霉和根霉常在含水量高的食品中生长繁殖,其菌落颜色为黑色或褐色。曲霉适于在含水量低的食品中繁殖,其菌落为黄、绿、褐、黑等颜色。青霉属的一些菌适合在含水量少的食品,并且环境比较干燥的条件下繁殖;也有一些菌适宜在含水量高的果品,并且环境湿度大的条件下繁殖,其菌落为青绿色或黄绿色。第10页/共335页3 食品发酵变质此处所谓的发酵是指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在微生物分泌的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使食品中的糖发生不完全氧化的过程。发酵对发酵食品的生产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如果发生在食品保藏或流通过程中,则是一种变质现象。第11页/共335页
6、酒精发酵是以含糖为主的食品被酵母菌污染所发生的变质现象。例如,果汁、果酱、果蔬罐头等发生变质时,常常产生酒味,即是酒精发酵的结果。水果蔬菜气调贮藏时,如果O浓度过低,使产品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组织中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到一定程度,致使产品发生变质,又称为低氧伤害。第12页/共335页醋酸发酵是低度酒和某些糖类食品被醋酸菌污染所发生的变质现象。例如,果酒、啤酒、黄酒等低度酒中的酒精在醋酸菌作用下产生醋酸,使酒味变酸而降低其饮用品质。果汁、水果罐头、果酱等含糖多的食品,在遭受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共同污染后,连续发生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结果使其味道变酸而丧失食用价值。第13页/共335页乳酸发酵是食品
7、的糖在乳酸杆菌作用下产生乳酸的过程。例如,酸乳、奶酪、泡菜、酸菜等食品的生产都必须经过乳酸发酵。但是这些乳酸发酵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酵过度,或者在流通、保藏中再次发酵,或者鲜乳和乳制品遭受包括乳酸菌在内的杂菌污染,导致产品中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含量增大,使之因酸味过重而丧失食用或饮用价值。第14页/共335页 酪酸发酵是食品中的糖在酪酸菌的作用下产生酪酸的过程。酪酸会使食品具有一种令人厌恶的气味,尤其是鲜乳、奶酪、青豌豆、酸菜等在流通、保藏过程中易被酪酸菌污染而发生变质,严重降低食品质量。第15页/共335页(二)生理生化变化 食品的生理作用泛指新鲜的果蔬、活鱼、活蟹、鲜蛋、粮食、油料等鲜活产品在
8、贮藏和流通过程中所进行的生理生化变化及畜、禽、鱼等屠宰后生鲜肉品所发生的僵直、软化等变化。食品生理生化变化的表现形式及特征在食品种类间有较大差异,它们对食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第16页/共335页1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活细胞中复杂的有机物质在多种酶系统的参与下,逐渐降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其功能是利用有机物降解释放的能量和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供生物体进行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理沦和实践证明,呼吸作用是水果、蔬菜、原粮、油料籽及各种植物种子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理活动,具有维持自身生存、抵抗病菌侵染的功能。第17页/共335页 但是,呼吸作用又是一个不断地消耗体内贮藏物质、释放热量、促使
9、自身逐渐成熟衰老的生理过程,糖类、脂类、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的消耗随贮藏期延长而增加。另外,水果、蔬菜气调贮藏时,由于呼吸作用使周围环境中 O2浓度过低或浓度过高,可能发生低氧伤害或 中毒的生理性病害,影响产品质量,缩短贮藏期。因此,呼吸对水果蔬菜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保持低水平的正常呼吸,是果品蔬菜在贮藏、流通中应掌握的基本原则。第18页/共335页2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通常是指新鲜果品蔬菜在贮藏、流通过程进行的一种生理作用,即产品组织中的水分通过其表面以气态散失到环境中的现象。蒸腾失水不但造成产品数量方面的损失,而且使果蔬的新鲜度下降,失水严重时使外观萎蔫、质地柔韧、抗病性降低、
10、丧失贮藏性和商品价值 禽蛋在贮藏、流通中也易发生失水,将这种失水现象通常称为蒸发。禽蛋蒸发失水导致重量减少、气室增大,蛋的新鲜度和食用质量也随之下降。第19页/共335页3 成熟衰老变化 成熟衰老变化通常是指水果蔬菜收获后进行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色泽、风味、气味、质地等发生的变化。另外,小麦等一些粮食收获后的一段时期也有后熟变化。水果、蔬菜的种类很多,它们分属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器官,当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收获后,在贮藏、流通中仍然进行着在田间尚未完成的成熟衰老过程。第20页/共335页 许多种果蔬如苹果、洋梨、香蕉、猕猴桃、番茄等采后发生的成熟变化,使它们的色、香、味、质地得到改善,商品质
11、量得到提高。但当它们进入衰老阶段时,商品质量却发生劣变,表现为色泽暗淡、质地疏松软化、风味和气味变差,更重要的是抗病性显著下降,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烂变质。所以,这些果蔬采后应采取措施,使之缓慢完成成熟过程,阻止其很快进入衰老阶段。第21页/共335页 但有更多种果蔬如葡萄、柑橘、菠萝、石榴、草莓、黄瓜、菜豆、马铃薯、洋葱、胡萝卜、萝卜、甘蓝、蒜薹、花椰菜、食用菌等,收获时的品质最好,收获后随着贮藏、流通时间的延长,其成熟衰老进程逐渐推进,品质不断下降,商品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第22页/共335页 质量下降的表现特征因果蔬种类而不同,例如,葡萄、柑橘表现为风味变淡,黄瓜表现为变形和肉质变糠,菜豆表现
12、为豆荚革质化和豆粒硬化,洋葱、胡萝卜表现为发芽和肉质糠心,蒜薹表现为梗端纤维化、薹苞肥大和薹条糠心。不难看出,这类果蔬收获后,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收获时的固有质量,是贮藏保鲜的基本目标。第23页/共335页 小麦的后熟变化是胚进一步成熟、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改善食用品质的过程,经过后熟期的小麦呼吸作用减弱。可见,小麦等粮食的后熟变化对其贮藏的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影响。第24页/共335页4 生鲜肉类的僵直和软化动物刚屠宰后的肉体是柔软的,并具有很高的持水性。经过一段时间后肉体变僵硬,持水性降低,即出现僵直。僵直之后继而发生软化,肌肉变得柔软多汁,并产生令人愉悦的气味和滋味。僵直和软化是肉类成熟过程中
13、的两个阶段。第25页/共335页(l)僵直 僵直又称僵硬或尸僵,是畜、禽、鱼屠宰后一段时间里发生的生化变化,由于肌肉纤维的收缩所致。其特征是肌肉丧失原有的柔软性和弹性,呈现僵硬状态。例如,手握鱼头,其尾部挺直而不下弯,就是僵直的表现。僵直与肌肉中的肌糖原酵解产生的乳酸、ATP、磷酸肌酸的分解等有密切关系。这些物质的分解都会增加肌肉中酸性成分的积累,降低肌肉的 pH,使原来呈松弛状态的肌肉因肌纤蛋白质与肌球蛋白质结合,形成无伸展性的肌凝蛋白质,因而丧失肌肉原有的弹性而呈现僵直状态。第26页/共335页 僵直出现的时间及对肉品质的影响因动物种类、致死方式和温度等不同而异。通常角类的僵直先于畜、禽类
14、,带血致死的先于放血致死的,温度高的先于温度低的。从死后到僵直的时间,鱼类为 l 一 4h,禽肉为 6 一 12h,牛肉为 12 一 24h,猪肉为 36h。处于僵直期的鱼是新鲜度高的鲜鱼,食用品质好;而僵直期的畜肉和禽肉,因弹性差、难煮烂、缺少香味、消化率低而不适于食用。但是,从肉的保藏角度考虑,僵直期的肌肉 pH 低,不利于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肌肉组织致密,主要成分尚未发生明显的分解变化,基本保持了肉固有的营养价值,因而适合于冷冻贮藏。第27页/共335页(2)软化 软化又称自溶或解僵,是肌肉达到最大僵直后,继续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变化,逐渐使僵直的肌肉变软,恢复弹性,并获得细嫩的结构和美
15、好的滋味。软化是畜肉获得食用品质所必需的成熟过程。鱼类由于含水多,组织细嫩,属于冷血动物,带有水中大量微生物等原因,软化后会很快腐败变质,因而应防止其死后发生软化。畜肉僵直l 一 3d 后即开始软化。第28页/共335页 软化是由于肌肉中所含的自溶酶使蛋白质分解的结果,又称蛋白质自溶现象。由于蛋白质和 ATP 分解,使肌肉多汁,产生芳香气味。充分软化的肉加工后,组织柔嫩,具有美好的风味,持水性也有所恢复。处于未解僵状态的肉加工后,咀嚼口感老化,风味不佳,缺乏香气。第29页/共335页 肉的软化过程受温度影响最大,高温能加速软化,低温能延缓软化,当温度降至 0 时则停止软化。因此,冷冻贮藏可有效
16、地阻止畜、禽、鱼肉的软化,延长贮藏期。此外,软化持续的时间还受动物种类、肌肉 pH 的影响,一般冷血动物(如鱼类)肉的软化时间短于温血动物(如畜、禽类)的肉;随着肌肉 PH 的下降,软化速度相应加快。第30页/共335页 从上述僵直和软化的变化可以看出,畜、禽、鱼肉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以及酶系统特点,使之成为容易腐败变质的生鲜食品。僵直和软化是畜、禽、鱼宰杀后肌肉组织中连续发生的生化变化过程。从食用品质要求而言,以软化阶段的畜、禽肉类最佳,鱼类则以僵直阶段最新鲜。但从贮藏角度考虑,延长僵直阶段的持续时间是畜、禽、鱼肉类保鲜的关键。第31页/共335页 因此,在畜、禽屠宰后和鱼类捕捞后,
17、应尽快采取冷却降温措施,使之在贮藏期间处于僵直阶段,以延缓肉的生化变化过程,这是冷冻贮藏生鲜肉类食品的基本原理。第32页/共335页5 禽蛋的生理变化 鸡蛋、鸭蛋和鹌鹑蛋等禽蛋在贮藏温度较高(25 )时会引起胚胎的生理变化,使受精卵的胚胎周围产生网状的血丝、血圈甚至血筋,称为胚胎发育蛋;使未受精卵的胚胎有膨大现象,称为热伤蛋。第33页/共335页 蛋的生理学变化常常引起蛋的质量下降和耐藏性降低 严重者会导致蛋的腐败变质。控制鲜蛋生理变化以及物理、化学、微生物变化的关键措施是降低温度,在保持蛋体完整无损的前提下,控制温度 0 左右,再辅之 80 一 85 的相对湿度条件,一般可贮藏 6 一 8
18、个月,在 10 以下可贮藏 3 个月左右。第34页/共335页 6 休眠与发芽 根茎类蔬菜如萝卜、胡萝卜、洋葱、大蒜、生姜、马铃薯、百合等,叶菜类蔬菜如大白菜、甘蓝等,干果如板栗、核桃、银杏等,各种原粮及油料种子等,它们收获后具有休眠与发芽的生理特性。第35页/共335页 有些产品的休眠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应对不良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生理特性,如洋葱、大蒜、生姜、马铃薯、板栗的生理休眠;而有些产品的休眠则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偏低所致,如萝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各种粮食、油料等由于低温而具有的强制休眠。无论是生理休眠还是强制休眠,它们对保持产品质量和增进耐藏性都是有益无害的生理作用。第36页/
19、共335页 蔬菜、板栗的生理休眠期结束后或者强制休眠的低温解除后,由于它们本身水分含量高,无需外源水就会发芽生长。发芽消耗体内的贮藏物质,使食用品质下降,严重者如萝卜、胡萝卜糠心后丧失食用价值,马铃薯发芽后在芽眼部位产生剧毒物质龙葵素。第37页/共335页 粮食和油料籽的休眠是由于它们通常处于临界安全含水量以下,低含水量使之处于强制休眠状态而得于安全储藏。但是由于它们潜在的发芽能力是长期存在的,遇到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三者共存时就会发芽。粮食发芽时赤霉素促进淀粉酶的活性增大,激动素促进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大和增殖,于是种子发芽。第38页/共335页 发芽粮食的呼吸特别
20、旺盛,呼吸消耗显著增加,发芽粮食的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严重下降,对于储藏极为不利。因此,在粮食、油料储藏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其发芽,如果发现有发芽迹象的种子,应及时采取晾晒或烘烤、降温等措施抑制发芽。第39页/共335页 7 粮食的陈化 粮食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虽未发霉变质,但由于酶活力普遍下降,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理化性状明显改变,生活力减弱,因而食用品质和工艺性状变劣。粮食这种由新到陈、生活力由旺盛到衰弱的陈化过程,是其长期储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累积的结果,是粮食储藏中的自然劣变,是一种无形的损失。第40页/共335页 粮食不论有胚还是无胚,都会发生陈化。含胚粮食如小麦、玉米、稻谷等陈化后,不
21、但品质降低,而且还表现为生活力下降即不易发芽。不含胚的粮食如大米、小米等由于无生活力可言,陈化集中表现为品质的下降。粮食的陈化与虫害、霉菌虽无直接关系,但陈化的粮食抵抗虫和霉菌的能力下降,因而更易遭受虫害和霉菌的危害。第41页/共335页(三)害虫与鼠类 害虫和鼠类对于食品贮藏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们不仅是食品贮藏损耗加大的直接原因,而且由于害虫和鼠类的繁殖迁移,以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分泌物、遗弃的皮壳和尸体等还会污染食品,甚至传染疾病,因而使食品的卫生质量受损,严重者丧失商品价值,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42页/共335页1 害虫 危害食品的害虫种类繁多,世界上有数百种,大多属于昆虫和螨类。它们的共
22、同特点是:体小色暗,不易发现;适应力强,抗高温,耐严寒和耐饥饿;食性复杂,危害广泛;食源丰富,繁殖力强;分布广泛,大多为世界性害虫。食品害虫对食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43页/共335页(1)造成食品数量的损失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粮食被害虫危害造成的数量损失在 5 以上,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有人估算,10 对谷象在适宜环境中连续繁殖 5 年,其后代在 5 年中能吃掉 4O0t 小麦。第44页/共335页(2)造成食品质量的损失 食品遭受害虫危害后,品质和营养成分严重受损。例如蛾类害虫喜食小麦胚部和麦皮,因胚部和麦皮的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被害
23、虫取食后营养成分卜降,碎屑增多,严重时害虫能蛀食到麦粒内部,使麦粒仅剩空壳,丧失商品价值。第45页/共335页(3)引起食品发热霉变 害虫大量发生时,由于它们生命活动的结果,产生热量和水分,热量和水分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蔓延,结果导致食品发热霉变,甚至严重霉烂变质。这些霉变的食品,轻则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重则只好用作肥料或销毁。第46页/共335页(4)影响食品卫生和人体健康 危害食品时,它们生活中的排泄物、粪便、蜕皮以及尸体等混杂在食品中,使食品的卫生质量严重受损,由此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例如有一种糖螨,能在甜的糕点、糖果及砂糖中生活,而且很难除治,人吃了感染糖螨的食品,常常会引起腹泻、呕
24、吐,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第47页/共335页(5)破坏性大而且面广 有些食品害虫的食性杂、取食范围广,它们除了危害食品,还对食品包装、生产工具等有很大的破坏性。例如,大谷盗除主要危害稻谷、玉米、麦类、大米、面粉、豆类、油料等食品外,还危害中药材、土产品、日杂用品等,大谷盗还喜欢潜入木板内,或是咬啮食品厂的筛绢、麻袋、布面袋、木箱等,影响厂房结构和破坏生产设备。据报道,国外曾有一艘货船,因被白腹皮蠢蛀食船底及船两侧,使船舱进水而几乎使船沉没。第48页/共335页2 鼠类 鼠类是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快及适应性强的啮齿类动物。危害食品的鼠类主要是家鼠中的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等。鼠害对食品贮
25、藏的危害极大,据 FAo 统计,全世界粮食产量约 3 因鼠害而损失。鼠类除了危害食品,还有咬啮其它物品的习性,对包装食品及包装物品均有危害。第49页/共335页 鼠类排泄的粪便、咬啮食品及其它物品的残渣,能污染食品和环境卫生,使之产生异味,严重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此外,鼠类还能传染多种疾病,例如,14 世纪欧洲的一次鼠疫流行,竟然夺取了约 2 500 万人的生命。可见,鼠类对食品及人类的危害是极大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防鼠灭鼠工作应常抓不懈。第50页/共335页二、化学因素 食品和食品原料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为有机物质和水分,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质。蛋白质、脂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保藏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