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原文ppt版).ppt
《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原文ppt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原文ppt版).ppt(2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1湖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黄艾平黄艾平 主任药师主任药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 马小军 王 辰 王 睿 王大猷 王明贵王选锭 卢晓阳 申昆玲 吕晓菊 刘又宁 刘正印李光辉 李燕明 杨 帆 肖永红 吴永佩 吴安华邱海波 何礼贤 汪 复 张扣兴 张婴元 陈 晖陈佰义 卓 超 周 新 郑 波 郎义青 胡必杰倪语星 徐英春 黄文祥 梅 丹 曹 彬 颜 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 王金环 支修益 牛晓辉 邢念增 朱康顺刘 钢 刘志敏 孙旭光 李志远
2、 李笑天 李筱荣张 伟 张明刚 赵继宗 钟明康 姜 玲 夏培元钱菊英 董 军 廖秦平 戴梦华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n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n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n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34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
3、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5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
4、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
5、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7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8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
6、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证据制订抗菌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n(一)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者可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二)给药剂量 一般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
7、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1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三)给药途径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吞咽困难者);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收的情况(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所选药物有合适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严
8、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如血流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等);患者对口服治疗的依从性差。肌内注射给药时难以使用较大剂量,其吸收也受药动学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只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轻、中度感染者,不宜用于重症感染者。1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三)给药途径 接受注射用药的感染患者经初始注射治疗病情好转并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而易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
9、位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等);眼部及耳部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较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1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四)给药次数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发挥最大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10、。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可一日给药一次。(五)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7296 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但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 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侵袭性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减少或防止复发。1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病原
11、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 种及 2 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应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4.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如两性霉素 B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其他-内酰胺类与氨
12、基糖苷类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 2 种药物联合,3 种及 3 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亦可能增多。14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n(一)预防用药目的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n(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1.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2.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3.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4.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
13、,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5.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6.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1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三)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与方案 在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有指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对象和推荐预防方案,见附录 1:抗
14、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此外,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 7 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但由于涉及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史等诸多复杂因素,其预防用药指征及方案需参阅相关专题文献。16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物选择风湿热复发 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 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高危患者,在接受牙科或口腔操作前 阿莫西
15、林或氨苄西林 青霉素过敏用克林霉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流行时托儿所、部队、学校中的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庭中的儿童 利福平(孕妇不用)环丙沙星(限成人)头孢曲松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患者家庭中未经免疫接种的4岁儿童 有发病者的幼托机构中2岁未经免疫的儿童 幼托机构在60天内发生2例以上患者,且入托对象未接种疫苗时,应对入托对象和全部工作人员预防用药 利福平(孕妇不用)17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物选择脾切除后菌血症 脾切除后儿童 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
16、脑膜炎奈瑟菌疫苗 5岁: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 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1年 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儿童(功能无脾)根据年龄定期接种上述疫苗 5岁: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 5岁 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建议至少用药至18岁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青霉素过敏者可予TMP/SMZ或克拉霉素18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物选择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 每例新生儿 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 肺孢菌病 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SMZ/TMP百日咳 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和年老体弱者 红霉素 新生儿B
17、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 孕妇有GBS菌尿症 妊娠3537周阴道和肛拭培养筛查有GBS寄殖 孕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37周早产;羊膜早破18小时;围产期发热,体温38以上者;以往出生的新生儿有该菌感染史者青霉素G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但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小者:头孢唑啉青霉素过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克林霉素或红霉素19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实验室相关感染 实验室暴露于布鲁菌高危者(接触量多)多西环素+利福平低危者(接触量少)每周2次血清试验,转阳时开始用药,方案同上 妊娠妇女 SMZ/TMP利福平 实验室暴露于鼠疫耶尔森菌多西环素或SMZ/TMP20注
18、:1疟疾、甲型流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或 HIV 患者血或其他体液组织的职业暴露等寄生虫或病毒感染时亦有预防用药指征,未包括在本表内。2高危患者:进行任何损伤牙龈组织、牙周区域或口腔黏膜操作伴有以下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1)人工瓣膜;(2)既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3)心脏移植术后发生的瓣膜病变;(4)先天性心脏疾病合并以下情况:未纠正的发绀型先心病(包括姑息分流术),通过导管或手术途径植入异物或装置的先心手术后的前 6 个月,先心缺损修补术植入补片后仍有残留缺损及分流。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
19、应用的基本原则n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n(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21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二)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 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
20、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22n1.清洁手术(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n2.清洁-污染手术(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
21、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n3.污染手术(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n4.污秽-感染手术(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23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v手术切口类别切口类别 定义 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
22、手术等 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4注:1.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而目前我国在病案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类,其类与本指导原则中类同,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类,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类。参考本指导原则时应注意两种分类的区别。2.病案首页 0 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其预防用药参
23、考附录 3。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n(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
24、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25n(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 MRSA 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7.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见附录 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26抗菌药物
25、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v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神经外科手术名称 切口类别 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脑外科手术(清洁,无植入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脑外科手术(经鼻窦、鼻腔、口咽部手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脑脊液分流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脊髓手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原文ppt版 2015 抗菌 药物 指导 原则 原文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