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考研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学微生物考研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考研复习资料.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考研复习资料医学微生物笔记总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 动植物等相互关系的科学。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1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一微生物的发现及病原微生物学的建立Leeuwenhoek-显微镜Pasteur-巴氏消毒法Koch-分离细菌,郭霍法则Iwanov sky烟草花叶病毒Loeffler,Frosch- 口 蹄疫病毒Walter-Reed黄热病毒Twort噬菌体2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抗感染免疫、化学疗法及抗生素的发现Jenner-牛痘预防天花Paste
2、ur-霍乱、炭疽、狂犬疫苗Behring-白喉抗毒素mcMHHkoB WH-吞噬细胞学说Ehrlich-体液抗体学说Wright-体液免疫、细胞免疫Ehrlich神凡纳明Fleming, Florey-青霉素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阮病毒,军团菌,幽门螺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疯牛病,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禽流感H5N1(2)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认识内源性感染,细菌耐药性,分子水平上的致病机制的研究(3)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快速、准确、简易 ELISA, PCR(4)微生物的防治措施新型疫苗的研制:核酸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一节细
3、菌、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 .细菌的大小一-观察仪器:光学显微镜 测量单位:微米(Hm)球菌(coccus)2 .细菌的形态,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二、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 并随不同细菌而异。1 .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2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组分:(1) .肽聚糖(peptidoglycan) 一一多聚糖,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粘肽(mucopeptide) /糖肽(glycopeptide)/胞壁质(m
4、urein)肽聚糖骨架-一 N-乙酰葡糖胺(N-acetylglucosamine ,G)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M)聚丙氨酸四肽侧链 D一谷氨酸赖氨酸糖D丙氨酸五肽交联桥甘氨酸5(2) .磷壁酸(teichoicacid)-一一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多个磷壁酸分子组成长链穿插于肽聚糖层中。壁磷壁酸一通过磷脂与肽聚糖上的胞壁酸共价结合。膜磷壁酸一与细胞膜外层上的糖脂共价结合。(3) .蛋白质:某些革兰氏阳性菌表面尚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 ; A组链球菌一一M蛋白3.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组分(1)
5、 .肽聚糖一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仅有12层。脂蛋白(2) .外膜脂质双层脂多糖脂蛋白-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 OMP);孔蛋白:小分子通道脂质双层一磷脂双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I .脂质A (Lipid A):糖磷脂。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 异性。II.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位于脂质A的外层,有种属特异性。HI.特异多糖(specific polysaccharide):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帀:复单位 组成的多糖链。具有种特异性。革兰是阴性菌的菌体抗原(抗原)4 .细
6、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形态。抵抗渗透压的影响。参与细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具有多种抗原表位,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粘附宿主细胞,与细菌致病性有关。5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一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作用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环 境下,仍可生存。革兰氏阳性菌一原生质体;革兰氏阴性菌一原生质球(1)细菌L型的成因:溶菌酶,溶葡萄球菌素,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等。(2)细菌L型的形态:大小不一,高度多形性。革兰氏染色阴性。(3)细菌L型的培养:高渗、低琼脂、10%-20%血清、3%-5%NaCK 10%-20%蔗糖: 生长缓慢;油煎蛋样菌落;(4)细菌L型的致病性:引起慢性感
7、染: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1 .功能:参与细菌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呼吸等生物学作用。2 .中介体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功能:扩大细胞膜面积;增加酶的 含量和能量的产生。(三)、细胞质(cytoplasm)内含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等许多重要结构。1 .核糖体(ribosome):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游离存在于细胞质中,每个细菌体内可达数 万个。沉降系数为70s (30S+50S).由RNA(66%)和蛋白质(34%)组成。核糖体RNA(rRNA)23S, 16S, 5SrRNA;抗生素作用位点.2 .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质,存在
8、于细菌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 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菌毛;细菌 素;毒素;耐药性.3 .胞质颗粒: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颗粒,大多为储藏的营养物质,包括糖原、淀粉等多糖、 脂类、磷酸盐等。当细菌生活环境中营养充足时,胞质颗粒较多,养料和能源短缺时,颗粒减少甚至消 失。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由单密闭环状DNA分子反熨回旋卷曲盘绕组成的松散网 状结构。集中于细胞质的某区域。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荚膜(capsule)-细菌代谢过程中分泌在细胞壁
9、外的层粘液性物质,能牢固地与细胞壁结合,厚度0 0.2 pm,边缘明显。微荚膜(microcapsule)-厚度 0.2 pm 者。粘液层(slime layer)边界不明显且易被洗脱者。1 .荚膜的化学组成:多糖;多肽;透明质酸。2 .荚膜的形成:在人和动物的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形成。在普通培养基上或连续传 代则易消失。3 .荚膜的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二)、鞭毛(flagellum)-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根据鞭毛的数量、位置可将鞭毛菌分成四类:单毛菌:双毛菌;从毛菌;周毛菌。1 .鞭毛的化学组成;蛋白质2 .鞭毛的功能:(1)运动器官
10、;有鞭毛的细菌在液体环境中能自由的运动。(2)具抗原性;H抗原,有特异性,对细菌的鉴别、分型有一定的意义。(3)致病性;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三)、菌毛(pilus)-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种比鞭毛更细、 更短而宜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1 .菌毛的化学组成;蛋白质2 .菌毛的种类;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 性菌毛(sex pilus)3 .菌毛的功能;普通菌毛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如;大肠埃希氏菌的I型菌毛;肠产毒型大肠杆菌的定植因子(CFA/I)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四)、芽抱(endospore/spore) 某些细菌在一定
11、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 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产生芽泡的细菌都是G+菌。不同细菌的芽抱形态、大小、位置有所差异,是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1 .芽抱的结构;具多层膜结构2 .芽抱的形成与发芽;(1)芽抱的形成一一细菌形成芽抱的能力是由菌体内的芽抱基因决定的。芽抱一般只在动物体外形成。营养缺乏时易形成。(2)芽抱的发芽当环境适宜时,芽抱发育形成细菌的繁殖体。3 .芽抱的功能:芽抱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细菌繁殖体:80水中迅速死亡。细菌芽抱:100C沸水中,可存活数小时。被炭疽杆菌芽抱污染的草原,传染性可保持2030年。4 .细菌芽抱抵抗力强的
12、原因:芽抱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芽抱具有多层致密的厚膜,理化因素不易进入;芽抱的核心和皮质中含有毗噬二瘦酸,DAP与Ca 2+结合生成的盐 能提高芽抱中各酶的热稳定性。四、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一)、细菌的能量代谢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需氧呼吸以分子氧为受氢体厌氧呼吸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二)、细菌的新陈代谢1 .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2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1)热原质(pyrogen):细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G菌细胞壁脂多糖;耐高温:121e , 20min不被破坏:250e
13、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蒸储法可除去热原质。(2)毒素(toxin):外毒素一G+菌、少数G菌产生的、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重要的致病物质。内毒素一G菌细胞壁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重要的致病物质。(3)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 肿瘤细胞的物质。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5)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亲缘关系近的细菌有杀伤作用。(6)维生素: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用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 维生素B,K.五、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1 .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1)营养物
14、质:营养物质充足,比例合适。(2)氢离子浓度(pH): pH 7.27.6温度:37(4)气体:不同的细菌对气体的需求有所差异。&supl;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需要氧分子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 能在有氧的环境下生存。如结核杆菌。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氧压大于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 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如葡萄球菌。&fracl4;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如破伤风杆菌。专性厌氧菌厌氧生长的机制:a.缺乏氧化还原电势(Eh)高的呼
15、吸酶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只能在120mV以下的Eh时生长。b.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触酶或过氧化物梅。2 .生长方式与速度(1)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无性繁殖。繁殖速度:230min/代代时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2)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细菌生长曲线À迟缓期:细菌的适应阶段。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分裂迟缓,繁殖极少。 Á对数期:生长迅速,菌数急剧上升,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 Â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减慢,死菌数逐渐增加。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性状有所改变。生成芽抱、
16、外毒素、抗生素等 代谢产物。&活菌数Atilde;衰亡期: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第二节病毒病毒(virus)是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专性活细胞寄生、 以复制方式繁殖的微生物。病毒体(virion )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1 .病毒的大小-观察仪器:电子显微镜。测量单位:纳米(nm),直径:10300nm;能通过细菌滤器;离心沉降:510万转/分。2 .病毒的形态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及功能结构化学组成功能核心核酸(DNA或RNA)病毒复制(双链/单链)决定病
17、毒的特性 (线型/环型)具有感染性(感染性核酸)(连续 /分节 段)保护核酸衣壳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维持病毒的形状包膜蛋白质、糖、脂类具有抗原性维持病毒的形状刺突包膜表面凸起的结构: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是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三病毒的增殖1 .病毒的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细胞开始,经基因组复制到子代病毒的释出,称为个复制周期。(1)吸附:病毒受体:由宿主基因组所编码、控制和表达的组能参与病毒结合、相互作用,便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组分。病毒吸附蛋白:病毒体表面能与细胞受体结合的蛋白质。病毒受体的分布与病毒对宿主动物的感染范围有关。有的受体可在多种不同种属的动物细胞上
18、存在。在同一感染动物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受体。如果没有受体,也没有与受体有关的病毒附着系统,就不可能发生感染,或感染效能大 大降低。病毒受体是影响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及对病毒受体结合方式的研究对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如: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一神经氨酸酶与呼吸道匕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N乙酰神经氨酸结 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表面结构一gpl20与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2)穿入(penetration):病毒吸附在易感细胞表面上后,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细胞内。吞饮裸露的病毒;如:痘类病毒融合一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直接进入一微小病毒;
19、如:呼肠孤病毒穿入过程中需一定的温度(2537)及能量供应(细胞中的ATP分解,释放能量)。(3)脱壳(uncoating):进入易感细胞的病毒体必须脱去衣壳,才能使病毒基因组发挥作用。不同病毒脱壳的方式各异: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如:噬菌体。 在宿主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衣壳蛋白溶解.如:脊髓灰质炎病毒。 在宿主细胞溶酶体酶及病毒特有的脱壳酶的双重作用下,衣壳蛋白才能完全溶解.如: 痘病毒。 螺旋对称型病毒无需脱去衣壳亦可进行核酸转录。如:流感病毒(4)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病毒基因组一旦释放到细胞中,就开始病毒的生物合成。生物合成一般分两个阶段:早期合成;晩期合成早期合成:抑
20、制宿主细胞的代谢。病毒基因编码转录、翻译抑制细胞代谢的蛋白质:病毒E 激活细胞内隐伏的对细胞自身代谢抑制的成分。转录早期mRNA,翻译合成早期蛋白(病毒进行生物合成所需要的酶)E 晚期合成:病毒子代核酸的复制9病毒基因组转录、翻译9产生病毒结构蛋白。9由于病毒基因组的类型不同,故其病毒基因的转录、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也不同。双股DNA病毒的复制多数DNA病毒为双股DNA。双股DNA病毒,如单纯疹病毒和腺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的RNA聚合酶作用下,从病毒DNA 上转录病毒mRNA,然后转移到胞浆核糖体上,指导合成蛋白质。A.病毒基因的mRNA转录(早期转录):病毒本身含有RNA聚合酶,可在胞浆中转录 m
21、RNA。mRNA有二种:早期m RNA,主要合成更制病毒DNA所需的酶及调控蛋白等, 如依赖DNA的DNA聚合酶,脱氧胸腺嗡唾激酶等,称为早期蛋白:B,病毒核酸复制:子代病毒DNA的合成是以亲代DNA为模板,按核酸半保留形式复制子 代双股DNAo DNA复制岀现在结构蛋白合成之前。C.晚期转录:晩期mRNA和晩期翻译:晚期蛋白-衣壳蛋白,包膜蛋白晚期mRNA,在病毒DNA复制之后出现,主要指导合成病毒的结构蛋白,称为晚期蛋白。 单股RNA病毒的更制一RNA病毒核酸多为单股,病毒全部遗传信息均含在RNA中。 又可分为:病毒RNA的磴基序列与mRNA完全相同者,称为正链RNA病毒。病毒RNA磴基序
22、列与mRNA互补者,称为负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又称RNA肿瘤病毒(Oncornavirus),病毒体含有单股正链RNA、依赖RNA的 DNA多聚酶(逆转录酶)和tRNA。A.正链RNA病毒的复制 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例,侵入的RNA直接附着于宿主细胞核糖 体上,翻译出大分子蛋白,并迅速被蛋白水解解降解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如依赖RNA 的RNA聚合酶。在这种酶的作用下,以亲代RNA为模板形成一双链结构,称“复制型 (Replicative form) 再从互补的负链复制出多股子代正链RNA,这种由一条完整的负链 和正在生长中的多股正链组成的结构,秒”复制中间体(Replicative i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微生物 考研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