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考研辅导2012的副本.docx
《仪器分析考研辅导2012的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考研辅导2012的副本.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仪器分析辅导教学计划和课时分配第1章绪论2第2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第3章原子吸收光谱法3第4章电位分析法2第5章电解和库仑分析法2第6章极谱和伏安法4第7章色谱分析法4第8章红外吸收光谱法1.5第9章核磁共振波谱法1.5第10章质谱分析法1总计主要参考书:24(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高教出版社,2006(2)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下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2001(3)樊型雪等编,分析化学学习与考研指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6. 4, 29. 8推荐(化学和仪器分析)(4)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高教出版社,1999.6推荐(化学和 仪器分析)(5)潘祖亭等
2、编,分析化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指导,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5. 9, 35. 0(6)周光明.分析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9,28.0(7)刘志广等编,仪器分析学习指导与综合练习,高教出版社,2005.6, 24. 9(8)刘东等编,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高教出版社.2006.5(9)方惠群等编,仪器分析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4.7, 28.0(10)武汉大学.仪器分析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4.3,23.0(11)严拯宇等编,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与试题解答,科学出版 社.2003. 9, 30. 0第1章绪论仪器分析怎样复习:主要掌握每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
3、算; 方法应用及特点;适宜测定条件;仪器框架结构及其作用.试题体型:一般有选择, 填空,问答,计算,推断或设计,其中计算题比例比化学分析少,大约占2030%。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1 .根据光谱的测量方式分为两大类光谱法(涉及到能级的跃迁)和非光谱法(不涉及光谱的测定)。2 .根据产生光谱的基本粒子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1)原子光谱一原子光谱(包括离子光谱)主要是涉及到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它 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2S+1 r光谱项原子的能量状态可以用光谱项来表征 n LJn为主量子数;S为总自旋量子数,其值可取0, 1/2, 1, 3/2, L为 总角量子数,其值可取:L=0,
4、1, 2, 3,相应的谱项符号为S, P, D, F, J为 总内量子数,J等于L与S的矢量和,即J = L+S。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 支项,光谱项符号左上角的(2S+1)称为光谱项的多重性,为光谱支项的数目。 选择定则电子的跃迁必须遵循的定则是:a 0或任意正整数;b AL= 1跃迁只允许在S项和P项,P项和S项或D项之间,等;c AS=O,即单重 项只能跃迁到单重项,三重项只能跃迁到三重项,等;d AJ=O, 1 (2)分子光谱主要是涉及到分子外层电子的跃迁,属于电子光谱。因同时发生分子的振动 和转动,它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分子除以上提到的三种运动外,分子中某些原子核能旋转,将旋转的原
5、子核 放在均匀的磁场中,自旋核在磁场中进行定向排列、原子核在磁场中的每种取 向,都相当于个特殊能级,若其取向平行于磁场方向,为低能级,与磁场方向 相反,为高能级。两个能级间能量差是十分小的,因此跃迁所吸收光的波长位于 射频区,在磁场中由自旋核产生的吸收光谱即为核磁共振光谱。3 .根据辐射能量传递的方式,可分为:(1)发射光谱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种类型。非辐射能激发电能、热能等激发基态原子即通常讲的原子发射光谱。化学能激发基态分子即为化学发光。生物能激发基态分子即为生物发光。辐射能激发(光致发光或发光光谱)被测粒子吸收光辐射能后被激发,当跃回至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发射光 谱(又称为二次发射),有:
6、荧光(包括X射线荧光、原子荧光、分子荧光)、磷 光等.(2)吸收光谱当物质(分子、原子)吸收光子能量,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产生的光谱。. 另外还有磁场诱导吸收光谱,如核磁共振。(3)散射光谱4 .根据谱线的宽窄可分为:(1)线光谱;(2)带光谱;(3)连续光谱一由固体加热至炽热状态而产生连续光谱, 谱线的宽度一般大于350nm,这种热辐射又称为黑体辐射,它是分子光谱仪 器的重要光源。如鹤灯、氢灯或笊灯、能斯特灯或硅碳棒。二、光谱法仪器仪器基本上都有五个部分组成:光源(辐射源);单色器;样品池(吸收池); 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信号显示系统。1 .光源(1)连续光源一如可见光光源鸨灯(32250
7、0nm);敬灯(20700nm);紫外光 光源氢灯或笊灯(160375nm)。红外光源能斯特灯(6000SOcnT)。广泛用于分 子光谱中。(2)线光源一发射几条不连续的光谱,如汞和钠蒸气灯,空心阴极灯等,常用于 原子光谱中。2 . 单色器(分光元件)(1)棱镜棱镜对短波的色散大于长波。(2)光栅,最常用的是平面反射光栅(闪耀光栅)。三、分子发光分析 分子发光包括荧光、磷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等。1 .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法(1)基本原理处于分子基态单重态中的电子对,其自旋方向相反,当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时,通常跃迁至激发态单重态或三重态轨道上。单重态与三重 态的区别在于电子自旋方向不同,激发三重
8、态具有较低能级。在单重激发态中, 两个电子平行自旋,单重态分子具有抗磁性,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0飞, 而三重态分子具有顺磁性,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为10“is以上(通常用s和T 分别表示单重态和三重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常以辐射跃迁方式或无辐射跃迁方式再回到基态。辐 射跃迁主要涉及到荧光、延迟荧光或磷光的发射;无辐射跃迁则是指以热的形式 辐射其多余的能量。荧光与磷光的根本区别:荧光是由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层至基态各振动能层间跃迁产生的;而磷光 是由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层至基态各振动能层间跃迁产生的,激发态寿命磷 光(10%以上)比荧光(10七)长。激发光谱曲线和荧光、磷光光谱曲线荧光
9、和磷光均为光致发光,可绘制激发光谱曲线和荧光或磷光光谱曲线。 在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中,一般最大发射波长比激发波长长。(2)荧光和分子结构的关系跃迁类型兀T兀跃迁是产生荧光的主要跃迁类型。共扼效应容易实现兀T兀激发的芳香族化合物容易发生荧光,此外,增加体 系的共粗度,荧光效率一般也将增大。刚性平面结构具有刚性平面结构的有机分子具有强烈的荧光,分子处于同 一平面。取代基效应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不同取代基对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 荧光光谱有很大的影响。给电子基团,如-H、-OR、-CN、NH2、NR2等, 使荧光增强。吸电子基团,如-COOH、-N0、-C =、卤素等,会减弱甚至会猝 灭荧光。荧光分
10、析仪为了消除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影响,荧光测量在与激发光成直角方 向上进行。方法的特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试样量少和方法简单提供比较多的物理 参数2 .化学发光分析某些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 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 这种吸收化学能使分子发光的过程称为化学发光。利用化学发光反应而建立起来 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析法。化学发光也发生于生命体系,这种发光称为生 物发光。第2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知识要卢.、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如果外界给试样提供足够的能量(热能或电能等),试样将分解转变
11、为气态 原子或离子(蒸发),原子进步获得能量(激发),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变为 激发态,约经10-8 s,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或基态跃迁,产生 光辐射,经过色散而被记录下来,就得到发射光谱。由于不同的元素其原子结构不同,原子的能级状态不同.因此,原子发射谱 线的波长也不同,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征谱线,这是光谱定性分析的依据。激发态与激发态之间跃迁形成的光谱线称为非振线。以基态与激发态之间跃 迁形成的光谱线称为共振线。以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跃迁形成的光谱线称为主 共振线,也叫第一共振线,主共振线一般是元素强度最大的谱线。2 .谱线强度谱线强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在一定的条件下,基态原子
12、数与试样中该元 素浓度成正比。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这是光 谱定量分析的依据。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基态原子数,谱线本身的性质(激发电位、跃迁概率、 统计权)激发温度等3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自吸 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而处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原 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这种现象称为自吸现象。弧层越厚,弧焰中被测元 素的原子浓度越大,则自吸现象越严重。自蚀 当自吸现象非常严重时,谱线中心的辐射将完全被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自 他。二、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分析的基本过程:激发光源原子蒸气(样品池) 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原子发射光谱法仪器设备通常包括三部分:激
13、发光源(原子蒸气)、光谱仪 (含单色器和检测器)和观测设备。1 .光源 对其要求:蒸发、激发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系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使用安全.等离子体种电离度大于0.1%的电离气体,由电子、离子、原子和分 子所组成,其中电子数目和离子数目基本相等,气体在宏观上是中性的,称为等 离子体。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高压火花及电感耦合高频等离 子体(ICP)。(1)直流电弧直流电弧的最大优点是电极头温度高(与其它光源比较),蒸发能力强;但 自吸现象严重,适宜用于岩石、矿物等的定性、半定量及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2)低压交流电弧交流电弧是介于直流电弧和电火花之间的种光源,电
14、极头温度稍低些, 放电的电流密度大,使其弧温较高,电弧较稳定。常用于金属、合金中低含量元 素的定性定量分析。(3)高压火花电极头温度较低,蒸发能力低,但弧温最高,激发能力最强。主要用于难激 发、低熔点试样的分析及高含量元素的定量分析。(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由高频发生器、进样系统和等离子炬管三部分组成。可产生高频感应电流, 产生大量的热能,维持气体的高温,从而形成等离子炬。ICP的主要特点如下: (1)检出限低;(2)稳定性好,精密度、准确度高;(3)自吸效应、基体效应 小;(4)选择合适的观测高度光谱背景小。主要用于溶液、合金中低、高含量元 素的定量分析。2 .光谱仪2.1 光谱仪的
15、分类(1)按检测方法称为目视法,摄谱法、光电光谱法。(2)光谱仪按照使用色散元件的不同,分为棱镜光谱仪和光栅光谱仪。(3)按照光谱记录与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照相式摄谱仪和光电直读光谱仪。 2.2目视法与光电光谱法看谱法一用眼睛来观测谱线强度的方法称为目视法 (看谱法)。光电光谱法一是对用光电转换元件直接对谱线强度进行光度测量的方法。光电光谱法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主要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度 高,可同时测多种元素。多通道光电光谱仪可同时测定60条谱线。2.3 摄谱法摄谱法是用感光板记录光谱。然后用映谱仪观察谱线位置及大致强度,进行 光谱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用测微光度计测量谱线的黑度,进行
16、光谱定量分析。 (1)摄谱仪的组成及作用光谱仪基本上是由照明系统、准光系统、色散系统和记录测量系统四部分组成。 光谱仪按照所使用的色散元件不同.分为棱镜光谱仪和光栅光谱仪。色散系统棱镜的色散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波长愈短的光,折射率愈大。光栅的色散原理是利用光的衍射和衍射光的干涉作用,平面反射光栅较常 用,常用的光栅刻痕密度每毫米为1200条。光栅的色散作用可由光栅公式表示, 即 (sin 6 土 sin 夕)=K A式中:d为光栅常数(mm),它是相邻两刻痕间的距离,即为光栅刻痕密度 b(mmT)的倒数;。为人射角;为衍射角;K为光谱级次,K=0, 1, 2,-; 丸为衍射光的波长。记录系统把
17、色散后的元素光谱记录在感光板上,然后再作光谱定性和定量 分析。(2)感光板的性质谱线黑度谱线黑度SoeH = Et=KIt, S定义为透过率倒数的对数,故S = lgl/T = lg i0/i 乳剂特征曲线是表示曝光量H的对数与黑度S之间关系的曲线。在光谱定量分析中,通常需要利用乳剂特征曲线的正常曝光部分BC,因为: S -y (IgH - IgH,) = y IgH - iH,是感光板的惰延量,H,愈大,灵敏度愈低,丫为乳剂“反衬度”。be称 为感光板的展度,反衬度愈高,展度愈小。反衬度高对提高分析准确度有利;而 展度宽则有利于扩大分析含量的范围。(3)摄谱仪的光学特性衡量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
18、谱仪的光学特性主要从色散率、分辨率和集光本领 (闪耀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光栅光谱仪的光学特性常用色散率、分辨率和闪耀波长来表征。色散率它表示将不同波长的光谱线色散开来的能力。常用线色散率 dl/d A (mm , nmT)和倒线色散率 dA/dl(nm , mipT)表示。dA, _ ddl Kf倒线色散率愈小,光栅光谱仪的线色散率愈大。光栅常数愈小,光谱级次愈 大,物镜焦距f愈大,线色散率愈大。但是增大K和f,会使光强减弱。光栅色 散率不随波长而改变,因此,光栅光谱为均匀色散光谱。分辨率光谱仪的分辨率是分辨清楚两条相邻光谱线的能力。R = = K N = K lbA A式中:4为两条相邻
19、谱线的平均波长,为其波长差,K为光谱级次,N为 光栅刻痕总数,b为光栅刻痕密度(mm,1为光栅宽度(mm)。可见增大K、N 或1、b,可以提高光栅理论分辨率。闪耀光栅光栅适用的光谱范围a k是有限的,与光栅的级闪耀波长 和光谱级次K有关,可由下式近似计算:=K K0.5式中Z1 k是第K级光谱闪耀范围的上限与下限适用波长。2.3观测设备(摄谱法)这些仪器(观测设备)是用来放大光谱谱线的光谱投影仪(映谱仪),测量 谱线黑度用的测微光度计(黑度计)等。三、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分析1 .光谱定性分析(1)光谱定性分析原理(2)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灵敏线指元素特征光谱中强度较大的谱线,是些激发电位
20、低、跃迁概率大的 共振线。最后线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谱线。它也 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即主共振线。但是,当试样中元素含量较高时, 由于产生谱线自吸现象,元素的最后线往往不是最灵敏线。分析线被选作分析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多是无自吸、无干扰的灵敏线、最 后线。之间关系(3)光谱定性分析方法铁光谱比较法由于铁光谱的谱线在各波段中都很丰富,故可作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 素的谱线。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2 .光谱半定量常用的是谱线黑度比较法和谱线呈现法四、光谱定量分析1 .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绝对强度法)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睡伯一罗马金公式)I = a 也可
21、用对数形式表示。b为自吸系数。a值受试样组成、形态及放电条件等的影响,在实验中很难 保持为常数,故通常不采用谱线的绝对强度来进行光谱定量分析,而是采用“内 标法”。2 .内标法(相对强度法)(1)内标法基本原理采用内标法可以减小前述因素对谱线强度的影响,提高 光谱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内标法是通过测量谱线相对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 法。则分析线与内标线相对强度比R为R = = Ach 1g /? = 1g = h 1g c + 1g A1212此式为内标法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2)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原则元素应有相近的蒸发性质;两条谱线的激发电位相近或电离电位相近, 内标元素含量必须恒定
22、。波长、强度应尽可能接近,两条谱线应没有自吸或 自吸很小。3.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的关系式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量分析时,最后测得的是谱线的黑度而不是强度。S = S1-S2 =ylgRAS = yblgc + ylgA上式为摄谱法定量分析内标法的基本关系式.4.光谱定量分析方法(1)标准曲线法(三标准试样法)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含有不同浓度被测元素的标准样品 与试样在同一块感光板上摄谱,在相同的条件下激发光谱,以分析线和内标线黑 度差5对Ige做标准曲线。再由标准曲线求得试样被测元素含量。(2)标准加入法五、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摄谱法可以同时记录一定波长范围内的所有元素光谱,适
23、宜于大批试样的多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例题解析:1 .选择(1)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矿石粉末试样定牲分析时,最适宜的光 源是()。A.交流电弧 B.直流电弧;C.高压电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2)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A.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B.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 激发C电能、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D.电能、热能对气态原子内层 电子的激发2 .填空(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定量关系式,内标法的定量关系 式 (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作为波长标尺的是 光谱。(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分析高含量组分时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称 为。这种现象严重时称为。3 .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考研 辅导 2012 副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