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院校院校古代汉语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知名院校院校古代汉语考研真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分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古代汉语考试题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部分,共70分)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之词的意义,并说明该义士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20分)1、子曰:“于予典何二?”2、敢问夫了悲乎长?3、妇人疏字者子活。4、八月剥枣,九月叔苴。5、君子自强不息.6、肉食者谋之,乂何Pfl焉?7、君子引而不赞,跃如也。8、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9、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二、确认下列句中是字的词性,并说明其词义和语法作用。(12分)1、“是鲁孔丘舆? ”曰:“是也。”2、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4、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5、
2、此人果是奸细。三、古文今译。(18分)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端孔子豚。孔子伺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壅。谓孔子曰:“来!予与尔 言。”曰:“好从事而暇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日:“诺,吾将仕 矣。”四、指事、会意是“六书”中的两类结构条例,请举例说明此二者的主要区别。(10分)五、“播”的本义是“下种、撒种”,请简析该字的形音特点。(10分)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论语第一篇是,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 注。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其谁日不然? ”礼记.礼运:“大 道之行也,当三代之英,一而有志焉。离骚:“
3、纷吾既有 今,乂币:之以修能。”“绝圣弃知,大盗乃止。语出篇。2、今字“婚”的古字是。“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脾字的声符是.查康 熙字典“鄙”字在 部。3、词诠为近人 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 部。陆法言著分诗韵为206韵。4、6、王力分先秦古韵为30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 部。36个字母的牙音。“今”属13辙的 辙。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4分,共20分)1籀文2、犯孤平3、惯用语(举例)4、施事宾语(举例) 5、之为言(举例)V、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布.哪些条件?3、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
4、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2001年汉语言文字学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子日:“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孟子 “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下句是 也。礼记.礼运:“货 也,不必藏于己。”“教学相K”仇出。老子云:“天之道_ ,人之道则不然。”诗.静女:“匪 ,美人之贻。”2、今字“熟”的古字是。“历法”的“历”的繁体字是。“找”本来是的异体字.阮元所编 是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注的字典。王力上古韵部与“东”相配的阴声韵是. 36 字母的半舌音是 母。平水韵上平声第九韵是 韵。3、“永”的韵母属于 呼。“飘”的韵尾是.“久”的韵腹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
5、音是o “奇”的声母是舌面、送气、清、音。“根”属于13辙辙。二、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说文四大家2、三平调3,如字4,中原音韵5、亦声字6、零声母(举例说明)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50分)1、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其”有哪几种词性和用法?请各举一例说明。2、古代汉语常见的被动句有哪儿种类型?请各举一例说明。四、简答题(32分)4、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谈谈为什么汉字长期停留在方块的阶段。2002年汉语言文字学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春秋左传注疏为 注,孔颖达疏。2,许叔重为“转注”所下定义是是也。3,经义述闻是作者是.4、赠言至唐初成了一种文体,叫做.5、骈体文
6、用词方面的特点是 和藻饰。6、王力先秦占韵30部中与“鱼”部相配的阳声韵是 部。7、平水韵下平声第九韵 韵。8、中原音韵归106韵为个韵部。9、36个字母的半齿音 母。10、一首五律首句为“仄仄仄平平”,其颈联出句当是 o11、嘈 ”的本义是-.12、“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莫”词性为否定性的 词。13、若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 字复指。14、“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 ”15、“使老有所养,,幼有所长。”16、“养生丧死无憾, 之始也。”1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一 ,万物作焉而不辞。”18、“南冥者,天池也: ,志怪者也。”19、“我姑酌彼兜觥,。”20、“冀枝叶之峻茂兮
7、,愿 吾将刈。”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5分,共30分)1、经籍暮诂2、古今字(举例)3、流水对(举例)4、毛传,郑笺5、之为言6、粘对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名词用如动词一般出现在哪些组合环境中?请各举一例说明。2、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之”、者”各哪些词类?请举例说明。3、什么是“韵例”?请写出周南.关雎的韵脚并说明该诗韵例。4、古汉语表示反问的常见句式有哪三种?请各举例说明。四、给下列经文及注文加上现代标点符号(10分)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等差也各用起才之差学之广为谓之增习之省犹度也周礼大 可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了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汉大
8、武省西领反度大各反 兴道上许膺反下音导讽芳凤反卷音权。古代汉语一、填写古文(每处2分,共10分)1、丘也闻有国有家,不患,不患贫而患不安。2、七十者一帛食肉,黎民,然而不王者,未之1t3也。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也。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洪波涌起。二、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或语素)的语法、词汇意义(每题2分,共20分)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2、“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3、无令舆师陷入君地。4、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5、文王之面,方七十里,有诸?6、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9、。7、王日:然则德我乎?8,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9、夫子莞尔而笑。10、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三、解释名词术语(每题6分,共30分)1、说文解字2、交韵(举例说明)3、疏、正义4、读为、读日5、行状四、古汉语中的数词在用法上与现代汉语有哪方面的明显差别?请举例说明(15分)五、下列平仄形式中何句犯孤平?如何补救?(15分)六、依次写出36个字母(10分。每漏写、误写1字母扣1分,扣完为止)七、下列词语中如有简化字,请写出它的繁体字(10分。每漏写、错写1字扣分,扣完10为止)华夏复兴,龙飞凤舞,学而时习之,三国演义,王后将相,刘项不读书。八、对对子(两小题中选一个,10分。若两小题皆
10、做且合格,加10分)1、金梗无神同土木(对下联)2、断绝学,开太平,舍我其谁(对下联)九、给下列古文加匕现代标点符号(30分。明显错点、漏点1处扣1分,扣完为止)古之王者必有史官举则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诸侯亦有国史春秋即鲁之史记也孔子应聘遇自卫而归 西狩获麟伤其虚应乃与鲁君子左丘明观书于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秋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发褒 善黜恶勒成十二公之经以授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 以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之传邹氏无师夹氏存录无书不显于世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为切韵五卷析毫厘分分别黍累何烦泣玉为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 马迁之言大持
11、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愿宇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 次卒酋大隋仁寿元年也北大中文02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分析下列汉字字形的结构,并说明其本义。(14分)止亦析益盥疫除二、说明下列各组中两个字的关系。(10分)责一债罪一辜其一箕征徵余绘 三、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字,并说明它们所属词类和用法的异同。(12分)1 .古之人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韩非子)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疏)2 .青铜有余,则车轻人。(吴子治兵)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周语)3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三年)4 .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
12、也耶?(庄子齐物论)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而失其家。(史记)5 .(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儿见杀之状。(后汉书吕布传)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6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四、指出下列句中的语序特殊现象,并说明特殊语序出现的条件。(6分)1 .言以文远,诚哉斯验。(文心雕龙情采)2 .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3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谊:论积贮疏)4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5 .前事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
13、循?(商君书更法)6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王圉也。(左传)五、简要说明汉语动态助词了的起源。(7分)六、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反切被切字的普通话读音。(10分)1.博江切2.敕里切3.它古切4.祖鸡切5.胡顶切七、什么是“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有什么规律? (10分)八、解释下列占注中加横线的术语。(10分)1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杜预集解:“段不弟,固不言弟。” 陆德明释文:“弟音悌,又如字。”2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何晏集解:“萧之言施也。墙谓屏也J3 .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
14、“生读为性。”4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嗯叱咤,千人皆废。”司马贞索隐:“咤字或作吒。”5 .韩非子和氏:“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王先谦集解:“疑八上夺十字。”九、标点下面的古文,并将其翻译为标准的现代汉语。(21分)1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 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 客日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口来即明口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 日昨日之客来则乂怒日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的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门
15、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F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 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守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 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日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附注:孚者,孚,信。这里指能够得到上下的信任。(宗臣:报刘一丈书)2.秋(晋)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伯华叔向人谓叔向日子雕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日与其死 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乐王鲍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日必 祁大夫室老闻之日乐王鲍言于君无不行求救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日比由之何也叔向日乐 王船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
16、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日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晋 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船对日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卵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德 之夫谋而鲜过诲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 亦惑乎稣殛而禹兴一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 不勉多杀何为宣子悦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附注:羊舌虎:叔向之弟;室老:羊舌氏之家臣;觉:正直;卯:传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C卷:甄考古文字挚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100分)一、聚出郭沫若、唐、于省吾的古文字学著作各一部,或封其内容作曾单介貂;聚出甲骨文、金
17、文、戳械策文字的著和文褊(或字典)各一部,加分别指明其编者。(20分)二、窝出下列 各字最早的占文字字形,或掳字形解释其本兼。(20分) 保行莫北515州戎止那它 三、窝出下列形磬字的小篆字形,加分析其字形备与桶。(形燮的禊余隹偏旁要离出楷善字形)(20 分)夜春考滕戾徽敦哀徒四、卜一面的铜器工名文,然接封其巡行襟黠,或翻成楝津的现代澳言吾。(20分) 五、下面的甲骨文,然接封其谨行檄黠,寸6翻群成檄型的现代(20分)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试题一、简答(50分)1、平水韵2、叶音的主要错误3、经义述闻与说文解字义疏的作者4、分析“扮”字5、经传释词6、古汉语宾语前置7、八个字的
18、h古韵部8、什麽叫重唇音9、集解及义疏二、十个字分析六书(10分)三、十个字解释字义(20分)四、辨析词义(6分)城郭、盗贼、进入五、“本”字引申义分析(8分)六、分析“社稷”(6分)七、诗经兼葭篇之韵脚韵部(10分) 兼葭着着白露卷霜所伊人在水一方递1洞徙之道阻且晨邂游徙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所 鸽伊人在水之湄iffl泗优之道阻且路邂游徙之宛在水中JfiO兼葭采采白露未巳所翡伊人在水之唉洞 徙之道阻且右邂游优之宛在水中让八、七言律诗平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10分)巴山楚水惨凉地二十三年粢置身博蕃空吟艮皆邃赋到娜翻似斓柯人沈舟仰I畔千帆谩病树前木春今 日瞒君歌一曲暂懑杯酒是精神
19、九、诗经注疏一段文字句读翻译(30分)马秋雎娼在河之洲传典也和磬也雎娉王雎也舄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H洲后妃脱梨君子之德瓢不 和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雎嫣之有别焉然彼可以凰化天下夫娣有别刖父子貌父子貌印J君臣敬君臣 敬即朝廷正朝廷正期王化成笺云挚之言至也耦王雎之扁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窈 窕幽1用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t明雎之德是幽冏直事之善女宜卷君子之好匹笺云怨耦臼仇言后妃之德 和幽情虑深匕尊之善女能悬君子和好聚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如三夫人以下音羲2004年北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34-37、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六家”指“儒、道、()、()、()、六家。38-42、唐代五经正
20、义是()、()、()、()、()五经。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研究生考试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 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 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 直(I )、撇(,)四种或点、横、直、撇、折J )五种依次排列。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
21、0至9代表。角的 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2、康熙字典张玉仔、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 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I5的反 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对康熙字典的错误进行纠正。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 直音。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 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
22、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 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 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6、辞海1936中华打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 持。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 用孙恼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濒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 骏声说文通训定声。9、清代阮元经籍纂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
23、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诃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间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A、换成完全不同的同。B、加上词头词尾。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16、押韵分为三种:A、句句押韵。B
24、、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 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A、释词。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C、通样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21、常见古书注解术语:A、曰、为、谓之。被释词放干其后。不仅用来释义,且用于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差别。B、谓。被释 词放于其前。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谓之,被释词
25、放于其后。C、貌。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等于“的样子D、犹。释者 与被释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美系。等于.等干说“。上面单纯用于释义。E、之言、之为言。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词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 系。F、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G、读如、读若。一般用来注音。有时说明假借字。22、唐人为汉下其他古仔注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唐代李善注和五臣注萧 统文选。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23、郭象注和成玄英注庄子。24、如字,通常表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有时一个字下注“如字”,又注 别的反切或直音,
26、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25、古书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异读有时只是音调的差 异,有时不仅是声调、词义上的差异,还有词性上的转变。26、利用四声区别词义和词性,是汉语的特点之一。27、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辞集注 等。28、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 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29、阮元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横古书疑义举 例。30、姚鼐古文辞类篡把文章分为十三类。3k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语意未完而需要
27、停顿的地方,点于两字之间。句终在字的旁边。错误因 为三种情况:意义不明、语法不明、音韵不明。32、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主要特点铺陈事物。33、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分赋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种。A、汉代为古赋,又称辞赋。一般较长,多用问答体的形式,韵文中夹杂散文,句式以四六言为主。B、六朝赋是俳赋,又叫骄赋。篇幅短小,用韵。骄偶、用典,实际为押韵的骄体文。C、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押韵严格限制,由考官命题,出八个韵字,规定 八类韵脚,所以说八韵律赋。甚至押韵词序、平仄也有规定。字数有限制,不超过四百字。D、文赋,受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中唐后,古文家的赋逐渐以散
28、代骄,句式参差,押韵随意。不重铺 排和藻饰,用散文方法写赋,贯穿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十分接近散文。34、赋的结构:前面有序,中间为赋,后有“乱”或“讯”等。35、古汉语的修辞方法:A、稽古: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B、引经:正面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E、代称。a、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指。如“二毛”。b、以部分代全体。如“风雅”。c、以原料代成品。如“鱼网”。d、以具体代抽象。如“丝竹e、以地代人。如“彭泽f、以官代人,表尊重。如“王右军g、专名用作通名。如“扁鹊h、割裂式的代称。如“吞舟”。D、倒置,词序颠倒为了修辞押韵。E、隐喻,没有比喻词。F、迂回
29、,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不直言,而转弯抹脚地说出。G、委婉,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外交辞令和谦词属于委婉语。H、夸饰,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36、唐后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制古体诗又叫古风。超过八句的叫做排律。绝 句分为古绝和律绝。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37、四言诗句式一般为二二,五言诗为二三,七言诗为四三。38、句句入韵的诗歌,因相传汉武帝作柏梁台,与群臣共赋七言联句,句句入韵,故名柏梁体。如曹丕 的燕歌行。39、文心雕龙声律提到声律”的问题,南朝沈约发明四声,写作四声谱。40、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的形式,是古风的特点之一。律绝一般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41
30、、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分为十九词韵部,用集韵的韵目。42、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有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43、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曲写成中原音韵,分平水韵为十九韵部。二、名词解释。1、直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 声调,将上字的声母与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一起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 用此法。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 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 “
31、有急”,“缓”字无意义。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又引申 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 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6、假借义:如同朱验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 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
32、、月。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 象形字的结合,如及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 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 关,心与心理有关。E、转注:建类一首,同义相授。考老是也。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 那
33、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 替代,但“责任”等意义仍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 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靓。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旧写简单,笔画较少, 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橙、气氮 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彼、适逾、征徵、余绘。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
34、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 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 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二”毋二“勿二 “未二”否二“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1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词、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 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28、连绵字(联绵字、联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 徘徊
35、、参差,或没有,如螟蚣、妞婢,或同音相重复,如关关、津津。29、疏: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样正文. 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汉代毛亨传,汉代郑 玄笺、唐代孔颖达等正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指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30、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 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多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注。3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原本没有而在流传过程中误多出了文 字的现象。如“汉水以为池,水字衍3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
36、“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原本有而在流传过程中误脱落了文字 的现象。如“孔世家云:顽然而长孔下脱.子字33、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34、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干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 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称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二35、平仄;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讲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 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36、黏: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失黏:i寺歌中不合乎黏的规则的
37、现 象。37、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类型的。也就是对句的平仄对立。失对:诗歌中不合乎对的规则 的现象。38、孤平:讲歌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39、拗句: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拗救:诗人对于 拗句,往往用“救二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 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40、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另外又一种情况,只要求 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时。41、合掌:一联对仗出句与对句
38、完全或者基本同义,是诗家的大忌,叫做“合掌”。42、流水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 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3、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 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二取“寻常”本为“平常之意,但 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44、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45、词调:本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
39、概括,从 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46、杂剧: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唱词往往是剧中人唱。只有套数,没有小令,一个套数称 为一折,全剧通常四折,有时加上一个楔子。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与词的性质相近。47、小令:散曲的一和I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 来的套曲。48、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49、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50、叶音:也叫叶韵、叶句。“叶.也作“协页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周秦两汉的韵文感到不押韵,就临 时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字的读音,使韵脚和谐押韵。朱熹著诗集传全
40、面采用叶音”说。这是不懂古 今语音演变所致。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51、统言:也叫浑言、通言、散言。同析言相时。训诂学中分析同义词的术语,用以说明词的共同意义, 而不计较其细微差别。52、声训:与形训、义训并列。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主要作用是:1)追溯语源,2)探 求本字,3)说明词的通转。汉语训诂学术语。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 释词义。义训是对形训和声训而言。53、义训:古书中的注解和字书、辞书中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义训总是以通语、常言去解释不易知的 文语、古语或方言俗语。对于名物,义训经常说明其属类、形状、颜色和功用。义训的解释方式,古书 中常用“
41、某,某也”、“某谓之某”或“某日某”。54、互文:也叫互辞、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 (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例如: “追亡逐北追与逐”、“亡”与“北”是互文。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 不因,物所处 的环境)或“己”(个人的遭遇)而喜,也不因“物”“己”而悲.55、方言56、说文解字57、尔雅58、释名59、古音十大家:北师大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50分)一、用“六书”理论逐一分析下列文字的构造方法,指明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书(10分): 果(
42、)门()亦()赖()眉()涉()暴()高()徒()志()二、简要解释下列术语或名词(10分):1、隶变2,形训3、石鼓文4,尔雅5、王引之三、简述“者”所”两个特殊代词的异同关系(10分)。四、说明卜列加号各词语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10分):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3、敢使F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阈言吾容吾)4、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5、晋人患之。乃逸楚囚。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7、文帝繇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8、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以褒显遂云.9、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10、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
43、置。五、翻译下面一段古文(10分):温人之周周不纳客即封曰主人也冏其巷而不知也吏因闪之君使人冏之日子非周人而自需非客何也封 曰臣少而言黯寺爵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渣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期我天子之臣而又悬客哉故曰主 人君乃使吏出之(战国策)北师大1995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试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 汉语史:研究方向:训诂学;考试科目:中国文字训诂学一、说明下列各组中两个概念的区别,能举例的一律举例1、训诂和训诂学2、字和词3、声训和义训4、注和疏5、韵书和字书二、写出与下列篆文相应的楷书,并注明每个字在说文属于哪个部首V、阅读5面三段带注疏的古文,并回答所提的问题
44、(一)、占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绘黑注言首尾有良即身中不畏者少音羲黑居岂反又曰鹿死不撵音 注音所袜基之虞古字磬同皆相假借音羲袜虚求反窿於爆反正羲日释言云庇袜基也舍人曰庇蔽也袜依 止也郭璞日今俗呼植暖卷珠杜意言本富作基古字磬同皆相假借故傅作音言鹿死不撵庇基之虞喻已不 撵所徙之阈欲徨楚也服虔云鹿得美草呦呦相呼至於困迫耨死不暇彳复撵善音急之至也到炫优服脱以卷 音磬耦不撵音磬而出之辘杜今知不然者以傅云筵而走陂急何能择言走陂其依止之鹿以其怖急得陂 刖停不能ill?竟静茯薇之所傅文所言俞1上言其出虑所在不自磬好悲故杜不依服粪刿以卷首馨而规杜 非也小阈之事大阈也德即其人也注以德加已则以人道相事不德副其鹿也筵而
45、走急何能撑注筵疾走 貌言急欲基花於楚如鹿赴除音羲疏铤他反花必利反又悲位反本或作袜正羲曰疑文速走故四疾走 貌命之罔椀亦知亡矣注言晋命辗撷符悉敝赋以待於脩唯孰事命之注脩晋哪之竟言欲以兵距晋音塾脩 直留反竟音境(左传文公十七年)回答问题1、 依注疏卜列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几铤罔赋倏。经典释文“花,本或作茯注的的是什么内容? 杜预、服虔、刘炫、孔颖达对“音”字的解释有何不同?(二)、我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貌然卒至之貌说文云黑色犹然聊乌感反厌读为压郝懿行日貌与奄 同奄然猝乍之貌而与如古通用奄然如雷击之如墙压之皆言暴察之威所劫韩诗处传六貌作如刘台拱韩 诗处传作如雷击这此而字义亦作如王念孙日古书多以而如互用而其义则皆为如小雅都人士篇彼都人 土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至大戴记卫将军文子篇满而为满实如虚见善如不及孟子离娄篇文王视民 如伤望道而未之见皆其证(荀子强国王先谦集解回答问题:1、合杨掠注与郝懿行的说法,阐述“聊的词义及其来源。2、根据杨值注“厌”与“压”二字是什么关系?3、列出并解释王念孙关于“而如互用,而其义皆为如”的证据,并将所举证例译成现代汉语。(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注老犹敬也幼锋爱也敬吾之老亦敬人 之老耍我之幼亦爱人之幼推此心以惠民天下可运转之掌上言其易也疏注老犹至易也正义日礼记 大学篇云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