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上生物复习提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七上生物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七上生物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上生物复习提纲(学测用)班级姓名第1课时科学探究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反光镜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会使用显微镜并制作 临时装片(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物镜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压片夹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在 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对光: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和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放置切片标本 观察: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大幅度上升,细准焦螺 旋可以使镜筒小幅度上升,一般用于将物像调清晰。收镜:竖(反光镜)、降(镜筒)、两旁(物镜)、 两后(压片夹)。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的倍数 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P的像为d物像偏在哪边,将装片
2、继续向这个方向移动,可使物 像回到视野中央。(偏哪儿移向哪儿) 显微镜髙倍镜和低倍镜下的区别:视野亮度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多少高倍镜暗大少低倍镜亮小多(3)临时装片的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擦滴撕”、展、盖”“染”(1)用干净的纱布把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镜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4)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 央的水滴中:(5)用綴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侧先接触到水滴,然后轻轻盖 上;(6)在盖玻片的侧滴一滴碘液;(7)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侧吸引,重复23次, 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
3、时装片的方法:“擦”“滴”“刮“涂“盖”“染”(1)用干净的纱布把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 水;(3)用凉开水漱口后,再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4)把牙签 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5) 在盖玻片的侧滴一滴碘液;(7)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碘液浸 润标本的全部。2 .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 基本方法。提髙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有对照实验、控制单变量、增加重复次数。 科学探究的基
4、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这5个步 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 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变量是 水温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原则、单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对照原则: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 对照组不做处理。 单变量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 余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控制单变量)。 平行重复原则: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 值,目的是降低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
5、性。第2课时 生物与环境1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对照课本P25图片2-3.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是何种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耳的形态不 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2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P26图2-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 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 互助、捕食、寄生等。)如蝴蝶
6、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3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蛀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 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肥力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生 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保护色:变色龙、蜥蜴件态、结构的适应J 拟 态:竹节虫、枯叶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J1 警戒色:七星螺虫、箭毒蛙性理、行为的适应: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4,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在
7、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绿色植物一生产者: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生物成分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一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 用。,非生物成分: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5 .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建立适合人类长期 生存的人造环境。6,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
8、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相互交叉构成了食物网,食物链一般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A, 由绿色植物开始;B、第2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C、其他环 节的动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人们从食物链得到启发,利用生物天敌来消灭害虫叫生物防治。在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光能);所需的食 物最终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M)传递给消费者、 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 流动,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遵循着这样的规 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在食物链中传递的能量是 呈递减的趋势。也就
9、是说后面的生物能量总比前面少,在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 是植物;数量最少的是可能形成的一条最长食物链中位于最后一个环节的肉食性动物。如一条食物链:植物一昆虫f青蛙一蛇f鹰,如果蛇被大量扑杀,鹰的数量会减少, 青蛙的数量会增加。7、右图为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此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2)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水草、浮萍、水绵,消费者是鱼、虾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微生物) 。3)写出一条食物链是水草虾f鱼。该条食物链中,鱼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虹,最终来自太犯,。食物链能反应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情况。4)如向池
10、塘中投放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减少.如果该生态系统 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黑鱼_。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8、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些有害物质也随着食物链而积累起来(如DDT)。第3课时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1 .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P5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步骤: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 响);选叶遮光,光照3-4小时;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脱色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减少色素干扰);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分析结果(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
11、光处变蓝色)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 (原料)光(条件)叶绿体(场所)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产物)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 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的意义将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恩吉尔曼”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绿色植物所图5-10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叶是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氧气是空气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生物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