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物理23专题一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总复习物理23专题一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物理23专题一课件.pptx(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提升专题一 中考物理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结合北部湾经济区教学实际,在考查学生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近几年的中考中,科学方法的考查已逐渐成为热点内容之一。对科学方法的考查,从开始注重考查科学方法的概念,逐渐转向考查科学方法的实质,不少中考试题对科学方法的考查都是在具体
2、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命题形式多样,有时一道题中要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所以“活用”与“用活”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比较法、图象法、理想实验法、模型法、归纳法等。下面我们结合实例谈谈中考常见的物理科学方法及复习策略。在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非常有效的探索客观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影响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譬如说某段导体中通过电流的大小不仅和其两端电压有关,还和这段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大小及材料种类等因素有关。所以
3、要想精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特性,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单靠自然条件下一、控制变量法一、控制变量法整体观察单靠自然条件下整体观察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研究对象施加人为的影响,造成特定的便于观察的条件,即要研究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这就是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题中考查最多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必知识精析 (2020贵港)利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相等,电阻丝 R甲 R乙。实验中通过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 (填“相同”或“不同”)烧瓶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电阻相同必备知识精析 解析解析 因为两电阻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焦耳定律 Q=I2Rt 可知,电阻大的在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多,升高的温度快,故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利用此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比较通电时间相同时,甲(或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快慢。答案答案 电阻 相同 点评点评 本题通过焦耳定律的实验,重点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掌握和应用,以及考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控制变量法为物理实验
5、中的常用方法,应重点掌握。(2019 北部湾经济区)小明在旅行途中,发现大货车的轮子很宽大,看到某段道路旁有如图 2 所示的限速标志。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大货车轮子宽大的原因,并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限速行驶的原因。必备知识精析必备知识精析必备知识精析 要研究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现象时,将研究方向转到由该物质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效果上,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二、转换法二、转换法 (2019 广西一模)图 3 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必备知识精析
6、C A.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 差比右侧的大 B.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 差比左侧的小 D.甲、乙两次实验只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没有运用转 换法必备知识精析必备知识精析 解析解析 在甲实验中,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左侧容器中的电阻小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即该实验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由 Q=I2Rt 可知,右侧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高得较快,液面高度差较大,A 选项错误。乙实验中,一个 5 的电阻与两个 5 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
7、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侧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侧电阻电流相等,即 I甲I乙;两个 5 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 I右 I1+I2,两电阻值相等,必备知识精析则支路中电流相等,I1=I2,所以右侧容器中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即该实验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由 Q=I2Rt 可知,左侧容器中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高得快,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液面高度差更大,B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根据实验装直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使容器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导致 U 形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虽然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寨,但可以通过 U 形管液面高度差来反映,这是转换法的
8、运用,D 选项错误。必备知识精析 答案答案 C 点评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难以直接观察、测量,我们可以用其他容易观察、测量的变量、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与转换法不同的是等效替代法指的必须是同一物理量。三、等效替代法三、等效替代法 (2020北部湾经济区)在“探究物体的
9、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下列做法中应用了同种研究方法的是()。A.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 B.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C.探究压力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时,控制 受力面积等因素不变 D.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时,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 针数量的多少来比较磁性的强弱必备知识精析D必备知识精析 解析解析 磁性强弱和动能大小一样,难以直接观察、测量,可以用容易观寨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来替代磁性的强弱,容易得出结论。答案答案 D 点评点评 等效替代法的解题思路是等效思想。电磁铁磁性强弱无法直接分辨,实验中通过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来比较,可以
10、将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清晰地反映出来。(2020 常德)如图 4 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 A 和 B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必备知识精析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移去蜡烛 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3)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必备知识精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
11、能虚不变必备知识精析 解析解析 (1)玻璃板是透明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2)光屏能够承接到的像是实像,移去蜡烛 B,在其位直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不变。答案答案 (1)便于确定像的位直 (2)不能虚 (3)不变 必备知识精析 点评点评 由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此像实际不存在,若像的位直确定不下来,则成像特点就无法研究。实验时,用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则由等效的
12、思想可知蜡烛 B 可以代替点燃的蜡烛 A。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学生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四、比较法四、比较法 (2020河池)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 M、N(VM VN)分别放人两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 5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甲液体对容器底的 压力较小 C.甲液体中的物体所
13、受的浮力较大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必备知识精析B必备知识精析 (2019 北部湾经济区)如图 6 所示杠杆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水平平衡。现将弹簧测力计绕 c 点从 位置转动到 b 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 F 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一直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必备知识精析A必备知识精析 解析解析 该题是比较法的具体应用例子。弹簧测力计绕 c 点从 位置转动到 b 位置的过程中,根据拉力 F 与其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比较 位置时拉力的力臂和 b 位置时拉力的力臂,则可判断 a 位置时拉力的大小和 b 位置时拉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绕 c 点从“
14、位直转动到 b 位置的过程中,钩码的重和其力臂都不变,由于拉力 F 的力臂是不断减小的,根据拉力 F 与其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可知 F 一直变大。答案答案 A 点评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正确得出拉力力臂的变化是解题关键。图象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象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验中,运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内在的物理规律,具有独特之处。把数形结合、图形与文字结合起来处理数据、描述物理规律,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处理数据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
15、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的方法叫做图象法。五、图象法五、图象法 图象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还能表示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所有用公式表示出来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都可以用图象的方式皇现。(2020 贵港)小亮设计了一个水位监测报警装置,其电路如图 7 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3 V,报警器(电阻不计)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 10 mA 时会报警。监测头是一个放置于水底的压敏电阻,受力面积为 2 cm2,其阻值 R 随压力 F 的变化规律如图 7 乙所示。监测头在压力超过 28 N 时不能正常工作,该装置能监测的最大水深是 m。若要该装置在水深达
16、到 11 m 时开始报警,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g 取10 N/kg,水 1.O 103 kg/m3)必备知识精析14220必备知识精析必备知识精析必备知识精析 (2019 河池)如图 8 所示为 R1 与 R2 的 IU 图象,当 R2 两端的电压为 2.5 V 时,R2 的阻值为 ;若将 R1 与 R2 并联接在 1.5 V 的电源上,则电路的总功率为 W 必备知识精析12.5 0.675必备知识精析 1.理想实验法:又称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对未知的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推理和预见,从而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此方法主要是用于研究不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17、的规律,但把可靠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如: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推导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推导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推导电荷的种类等,均用此方法。六、其他科学研究方法六、其他科学研究方法 2.归纳法:指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规律的思维方法 初中物理中常采用简单枚举归纳法,即只根据若干事例就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如: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等规律或定律,都是反复通过几次实验来验证,然后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3.物理模型法: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典型研究方法 物理模型法
18、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物理模型都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初中物理很多知识应用了这一方法。如:液体压强、光线、杠杆、匀速直线运动、磁感线等。4.类比法: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方法 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实验和较复杂的物理知识。如:电流(电压)类比为水流(水压),原子结构类比为太阳系等。1.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C2.(2020 上海一模)下列活动中,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学习电路时,引人“总电阻”概念 B.探究物质
19、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C.用量筒和水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D.学习电流时,用水流类比电流B3.(2018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测试中,小明立定跳远的运动轨迹如图 9 所示则他在上升的过程中()。A.动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不变A4.下列实验中,运用的主要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测定物质的密度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与 B.与 C.与 D.与B5.关于对磁感线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画的一种假想的曲线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表示磁性 越强 C.磁体周围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复习 物理 23 专题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