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教学课件 模块8.pptx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教学课件 模块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教学课件 模块8.pptx(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模块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学习目标(1)熟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及组成。(2)熟悉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现场模块、中继器、总线隔离器等的工作原理及接线要求等。(3)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图的识读方法。(4)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安装调试要求。目录Contents模块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8.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图的识读8.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安装调试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1.建筑采暖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
2、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还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区域报警系统只有报警功能,无联动功能。1.区域报警系统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2.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集中报警系统具备报警和消防联动功能。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两个以上的集中报警系统组成,其适用
3、于建筑群或者体量大的保护对象。火灾报警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2)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 m。(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50 000 m3及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装置、报警装置、
4、警报装置、电源及具有其他辅助控制功能的联动装置所组成,如图8-1所示。它能在火灾初期通过感温、感烟、感光及气体探测器,把火灾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同时显示火灾发生部位,记录火灾发生时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挡烟垂壁等组成系统联动,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发出指令,控制联动设备的启停并接收其反馈信号。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报警装置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并显示。例如,火灾报警控制器为火灾探测器提供
5、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在火灾报警装置中,还有一些如中断器、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等功能不完整的报警装置,它们可视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演变或补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1.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是消防系统的指挥中心,可为火灾探测器供电,接收、处理和传递探测点的火警信号与故障信号,并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和记录火灾发生的部位及时间,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各种现场设备的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等,如图8-2所示。8
6、.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1.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或有人值班的房间和场所。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的高度宜为1.51.8 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 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 m。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的功能,当需要切断正常照明时,宜在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庭院电动大门的功能,并应具有打开停车场出入口挡杆的功能。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消防应急照明配电箱来实现。在确
7、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 s。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1.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接线端子如图8-3所示。其中,A、B为连接其他各类控制器及火灾显示盘的通信总线端子;ZN-1,ZN-2(N=118)为无极性信号二总线:OUT1、OUT2为火灾报警输出端子(无源常开控制点,报警时闭合);RXD、TXD、GND为连接彩色CRT报警显示系统的接线端子;CM+、CM-(M=114)为多线制控制输出端子;+24 V、GND为DC24 V、6 A供电电源输出端子;L、G
8、、N为交流220 V接线端子及机柜保护接地线端子。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1.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布线要求是:DC24 V、6 A供电电源线在竖井内采用BV线,截面积为4.0 mm2;在平面内采用BV线,截面积不小于2.5 mm2。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2.区域显示器每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宾馆、饭店等场所应在每个报警区域设置一台区域显示器。当用一台报警器同时监控数个楼层时,宜在每个楼层设置一台仅显示本楼层的区域显示器。区域显示器应设置在出入口等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
9、高度宜为 1.31.5 m。如图8-4所示的ZF-500型火灾显示盘,用来显示火警探测器部位编号及其汉字信息并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它通过总线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处理并显示控制器传送过来的数据。当用一台报警器同时监控数个楼层或防火分区时,宜在每个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火灾显示盘以取代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2.区域显示器ZF-500型火灾显示盘的接线端子如图8-5所示。其中,A、B为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信总线端子:+24 V、GND为DC24 V电源。火灾显示盘的布线要求是:DC24 V电源线采用BV线,截面积不小于2.5 mm2;通信线A、B
10、采用RVVP屏蔽线,截面积不小于1.0 mm2。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3.中继器1)总线中继器总线中继器(见图8-6)可作为总线信号输入与输出间的电气隔离,用以完成探测器总线的信号隔离传输,增强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具有扩展探测器总线通信距离的功能。总线中继器在现场墙上安装,采用M3螺钉固定。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3.中继器LD-8321总线中继器的接线端子如图8-7所示。其中,24VIN为DC18 VDC30 V电压输入端子;Z1IN、Z2IN为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输入端子,与控制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输出连接,距离应小于1 000
11、m;Z10、Z20为隔离总线输出端子。总线中继器的布线要求是:无极性信号二总线采用RVS双绞线,截面积为1.0 mm2;24 V 电源线采用BV线,截面积为1.5 mm2。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3.中继器2)编码中继器在消防系统中也会使用一些非编码设备,如非编码感烟探测器、非编码感温探测器等,但因为这些设备本身不带地址,无法直接与信号总线相连,所以需要加入编码中继器(编码中继器为编码设备)和终端,以便使非编码设备能正常接入信号总线。例如,LD-8319型编码中继器是一种编码模块,其地址编码采用电子编码方式。该模块用于连接非编码探测器等现场设备,在接入编码中继器输
12、出回路中的任何一个现场非编码设备报警后,编码中继器会将报警信息传给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产生报警信号并显示编码中继器的地址编号。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3.中继器编码中继器可配接其生产公司生产的JTFB-GOF-GST601非编码烟温复合探测器、JTY-GF-GST104非编码光电感烟探测器及JTWB-ZCD-G1(A)非编码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等。当输出回路中有现场设备被取下时,编码中继器会报故障,但不影响其他现场设备的正常工作。一个编码中继器可带多个非编码探测器,也可与多种探测器混用,但混用数量不得超过15个。编码中继器和终端及非编码设备的接线如图8-8 所示
13、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4.总线隔离器总线隔离器又称为短路隔离器见图8-9(a),它的作用是:当总线发生故障时,将发生故障的总线部分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以保证系统的其他部分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便于确认发生故障的总线部位。在故障部分的总线修复后,总线隔离器可自动恢复工作,将被隔离的部分重新纳入系统。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4.总线隔离器总线隔离器的接线端子如图8-9(b)所示。其中,Z1、Z2为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输入端子;Z01、Z02为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输出端子,最多可接入50个编码设备(含各类探测器或编码模块);A为动作电流选择端子,当与
14、Z01短接时,隔离器最多可接入100个编码设备(含各类探测器或编码模块)。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4.总线隔离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4.总线隔离器总线隔离器的布线要求是:直接与信号二总线连接,无须其他布线;可选用截面积不小于1.0 mm2的RVS双绞线。总线隔离器应接在各分支回路中以起到短路保护作用,如图8-10所示。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5.总线驱动器总线驱动器(见图8-11)的作用是增强线路的驱动能力。总线驱动器的使用场所如下。(1)当1台报警控制器监控的部件超过200个时,约每200个部件用1
15、个总线驱动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5.总线驱动器(2)如果所监控设备电流超过200 mA,约每200 mA用1个总线驱动器。(3)如果总线传输距离太长、太密,则超过500 m安装1个总线驱动器(也有超过1 000 m安装1个总线驱动器的情况,应结合厂家产品而定)。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装置8.2.1 6.CRT报警显示系统大型消防系统的控制必须采用CRT报警显示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的接口板、计算机、彩色监视器和打印机。CRT报警显示系统是一种高智能化的显示系统。CRT报警显示系统把所有与消防系统有关的建筑平面图及报警区域和报警点存入计算机。当发
16、生火灾时,在CRT显示屏上能自动用声光显示部位,如黄色指示灯(预警)和红色指示灯(火警)不断闪动;同时用不同的声响来反映各种探测器、报警按钮、消火栓、水喷淋等灭火系统和送风口、排烟口等的具体位置,用汉字和图形来进一步说明发生火灾的部位、时间及报警类型,打印机自动打印,以便记忆着火时间,进行事故分析和存档,为消防值班人员更直观、方便地提供火情和消防信息。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1.火灾探测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常
17、用的火灾探测器有五类: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异常温度和温差变化,见图8-12)、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燃烧或热分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的探测器,见图8-13)、感光火焰探测器(响应火焰发出特定波段的电磁辐射的探测器,如紫外、红外及复合感光)、(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火灾探测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1.火灾探测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1.火灾探测器工程中最常用的是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离子感烟、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空气采样式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线型探测器适用于特殊场合。当在宽度小于3 m的内走道顶棚上布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火灾
18、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 m,探测器周围0.5 m内不应有遮挡物。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 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 m。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 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 m;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大于45。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1.火灾探测器(1)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 500 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 1 000 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感
19、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 100 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20100 m。(2)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闷顶、夹层。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公共场合,当人工确认火灾发生时,按下按钮上的有机玻璃片,可向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显示报警按钮的编码或位置,并发出报警音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分为两种:一种为不
20、带电话插孔(见图8-14),另一种为带电话插孔(见图8-15)。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 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口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宜为1.31.5 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安装时要牢固、不倾斜,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 cm的余量。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
21、2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带消防电话插孔)的接线端子如图8-16所示。其中,Z1、Z2为无极性信号二总线端子;K1、K2为DC24 V进线端子及控制线输出端子,用于提供直流24 V开关信号;TL1、TL2为与总线制编码电话插孔或多线制电话主机连接的音频接线端子;AL、G采用BV线,截面积不小于1.0 mm2。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3.消火栓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见图8-17)的动作信号与该按钮所在报警区域的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图8-17消火栓报警按钮为联动触发信号启动消火栓泵。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
22、.2 3.消火栓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有总线和多线制两种,可直接接入控制器总线,占一个地址编码。消火栓报警按钮表面装有一个有机玻璃片,当启用消火栓时,可直接按下该玻璃片,此时按钮的红色指示灯亮,向消防控制室发出报警信息;控制器在确认消防水泵启动运行后,向消火栓报警按钮发出命令信号,点亮泵运行指示灯。编码型消火栓报警按钮占用一个编码地址,直接接入报警二总线,另需接入DC24 V电源(二线)供指示灯使用。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3.消火栓报警按钮1)LD-8403型智能编码消火栓报警按钮(总线制)LD-8403型智能编码消火栓报警按钮的接线端子如图8-18所示。其中,
23、Z1、Z2为与控制器信号二总线连接的端子,不分极性;K1、K2为无源常开触点,用于直接启泵控制时,需外接24 V电源;V+、SN为DC24 V有源回答信号,接泵控制箱,连接端子可实现泵控制箱动作,直接点亮运行指示灯。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3.消火栓报警按钮布线要求是:信号总线Z1、Z2采用RVS型双绞线,截面积不小于1.0 m2;控制线K1、K2及回答线V+、SN采用BV线,截面积不小于1.5 mm2。如图8-19所示,按下消防按钮,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发出启泵命令并确认泵已启动后点亮按钮上的信号运行灯。采用直接启泵方式需要向泵控制箱及报警按钮提供DC2
24、4 V电源。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3.消火栓报警按钮2)GST-LD-8404型智能型消火栓报警按钮GST-LD-8404型智能型消火栓报警按钮为多线制直接启泵方式(四线制),如图8-20所示。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触发装置8.2.2 3.消火栓报警按钮布线要求是:信号总线Z1、Z2采用RVS型双绞线,截面积不小于1.0 mm2;控制线K1、K2及回答线V+、SN采用BV线,截面积不小于1.5 mm2。采用这种方式时,按下消火栓报警按钮,O、G端输出DC24 V电源,可直接控制消防泵的启动;泵运行后,泵控制箱上的无源动作触头信号通过I、G端返回消火栓
25、报警按钮,可以点亮消火栓报警按钮上的泵运行指示灯。需要注意的是,当设备启动电流较大时,应增加大电流切换模式(LD8302)进行转换。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现场模块(接口)8.2.3 1.单输入模块单输入模块的作用是接收现场装置的报警信号,用电子编码器完成编码设置。单输入模块直接接入报警二总线,实现信号的传输。单输入模块适用于消火栓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70 防火阀或者280 防火阀等。单输入模块的外形和接线端子如图8-21所示。其中,Z1、Z2为与控制器信号二总线连接的端子;I1、G为与设备的无源常开触点(设备动作闭合报警器)连接的端子,也可以通过电子编码器设置常闭输入。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教学课件 模块8 建筑 设备安装工程 教学 课件 模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