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ppt





《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学总论传染病学总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闾军闾军天花天花鼠疫鼠疫霍乱霍乱霍乱高发区Ebola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念珠菌感染性肺炎念珠菌感染性肺炎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天花鼠疫霍乱化脓性扁桃体炎念珠菌感染性肺炎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感染感染感染病原体病原体宿主宿主法国巴斯德:有机物质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本质上全在于有微小生物存在。德国Koch:创立了固体培养基染色方法和实验性动物感染,分离出炭疽结核和霍乱的病原菌。病原微生物的发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科赫法则科赫法则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
2、种病原体,但健康人身上没有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原体,并使其在培养皿内繁殖用培养皿中的病原体使实验动物患上与人同样的疾病从患病的试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病毒,并证明这种病毒能在培养皿中繁殖。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感染感染感染感染病原体病原体宿主宿主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传染病传传传传染染染染性性性性病原体(病原微生物病原体(病原微生物 Microorganisms和寄生虫)和寄生虫):朊毒体朊毒体prion病毒病毒virus衣原体衣原体chlamydia立克次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细菌细菌bacteria真菌真菌fungus螺旋体螺旋体spirochete寄生虫寄生虫par
3、asite天花鼠疫霍乱化脓性扁桃体炎念珠菌感染性肺炎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基本概念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造成流行的疾病。病原微生物 Microorganisms:朊毒体prion病毒virus衣原体chlamydia立克次体rickettsia细菌bacteria真菌fungus螺旋体spirochete寄生虫parasite(原虫、蠕虫和医学昆虫)传染性Infectivity流行性Epidemic传染病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定义:定义:病原微生物和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虫(原
4、虫和蠕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的有传染性有传染性,可,可造成流行造成流行的疾病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定义:定义:指由指由病原体病原体感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所致的疾病,包括括传染病传染病和和非传非传染性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1739年诗人师道南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坼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二人横截路。白日逢人多见鬼,黄昏遇鬼反疑人。鼠疫:鼠疫:Plague传染病现状传染病现状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新发、再发传染病仍然广泛存在。再发传染病再发传
5、染病:TB(:TB(结核结核),STD,plague(),STD,plague(鼠疫鼠疫),cholera(),cholera(霍乱霍乱)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AIDS,SARS,H5N1 influenza,A-H1N1 flu:AIDS,SARS,H5N1 influenza,A-H1N1 flu 3939种法定传染病(我国)种法定传染病(我国)EbolaEbola,West NileWest Nile等等抗病原微生物感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抗生素Antibiotics:青霉素的发现疫苗:Vaccine天花(消灭)、脊髓灰质炎(接近消灭)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明显下降)青
6、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素,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疫苗天花(消灭)、脊髓灰质炎(接近消灭)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明显下降)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1749.5.17-1823.1.26)免疫学之父,天花疫苗接种的先驱课程主要内容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2感染与免疫(五种主要表现)3传染病的发病
7、机制和流行过程(三个基本条件)4传染病的特征(四个基本特征)5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节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一一)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课程重点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Pathogensimmunity感染的基本概念感染的基本概念病原体是指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Infection)-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共生状态:微生物和人体之间达到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机会性感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转移
8、到其他寄生部位,引起宿主损伤。感染谱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称为感染谱(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清除病原体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机体防御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或特异性免疫物质所清除。非特
9、异性免疫屏障:如胃液清除少量的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主动免疫:通过疫苗或自然感染而获得的免疫被动免疫: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而获得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最常见的感染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 无症状携带,如伤寒杆菌、乙肝病毒举例分析举例分析男性,16岁,学校体检发现:肝功能正常乙肝五项: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乙肝表面抗体阴性(HBsAb-)乙肝e抗原阳性(HBeAg+)乙肝e
10、抗体阴性(HBeAb-)乙肝核心抗体阳性(HBcAb+)HBV-DNA:1.57106copies/ml家族史: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既往隐性感染,目前乙肝病毒携带显性感染(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占感染的小部分结局病原体被清除,获得稳固免疫力,如麻 疹、甲型肝炎 病原体被清除,免疫力不牢固,如菌痢 小部分可成为慢性携带者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共同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发生和持续时间分为:潜伏期
11、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急性携带者: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慢性携带者:一般3个月划分,乙肝按6个月划分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伤寒、菌痢、乙型肝炎伤寒玛丽伤寒玛丽美国医学史中的“伤寒玛丽”索柏(soper)提出“健康带菌者”。玛丽7年工作经历,更换过7个工作地点,而每个工作地点都曾暴发过伤寒病,累计共有22个病例,其中1例死亡。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某部位,机体免疫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清除,病源体长期潜伏,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再引起显性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疟原虫及结核杆菌等)。潜伏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不同在于,潜伏感染期
12、间,病源体不排除体外。五种表现(感染谱)的相关性五种表现(感染谱)的相关性病原体侵入人体病原体侵入人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清除病原体清除病原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一般来讲一般来讲 隐性感染最常见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基本概念基本概念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重复感染Repeated infection:相同病原体感染二次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混合感染Mixed infection:同时感染两种或以上病原
13、体少见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在感染一种病原体的基础上再感染另一种病原体HBV感染后再感染HDV继发性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病毒性肝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二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感染)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机体的免疫功能 致病能力(Pathogenicity)侵袭力(Invasiveness)毒力(Virulence)数量(Quantity)变异性(Variability)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定义: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侵袭途径
14、:直接侵入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黏膜表面侵入组织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进入细胞经伤口进入人体直接侵入钩端螺旋体钩虫丝状蚴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黏膜表面侵入组织志贺杆菌、结核杆菌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进入细胞病毒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经伤口进入人体破伤风杆菌、狂犬病病毒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毒力(毒力(virulence)毒力:包括毒素(toxin)和 其他毒力因子毒素(toxin):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细菌素:抑制其它细菌生长外毒素外毒素(exo
15、toxin)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起作用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破伤风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肌肉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起作伤寒杆菌、菌痢杆菌数量数量(quantity)同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传染病中,致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异很大。伤寒(Typhoid fever),10万个菌体细菌性痢疾,10 个菌体 变异性变异性(variability)病原体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病原体致病力减弱:人工多次传代BCG病原体致病力增强:宿主之间反复传播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病原体
16、抗原变异:逃逸免疫、药物HIV、HCV/HBV、Flu 等毒素: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组毒素: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组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合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合物物,可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可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在不同传染病中,可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在不同传染病中,可致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有较大差异致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有较大差异-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生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变异病病原原体体的的致致病病能能力力=毒素毒素+其他毒力因子(其他毒
17、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能力、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溶组织能力)-侵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数量数量invasivenessvirulencequantityvariability侵袭力侵袭力毒力毒力变异性变异性(三)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三)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感染(Infection)-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感染)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皮肤、黏膜、血脑屏障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 总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