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农耕经.ppt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农耕经.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近几年高考真题近几年高考真题1.(2012年全国)唐太宗说:唐太宗说:“工商工商杂色之流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重农抑商2.(2012年全国)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下
2、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笑。”这反映出当地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3.(2012年安徽)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江浙行省占占3710%,江西行省占,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分析,正确的是图图4元朝行省图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
3、赋总额约占全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4.(2011年新课标)右图是依据右图是依据隋书隋书食货志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
4、丝织业迅速发展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5.(2012年福建)司马光奏议司马光奏议载,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坚持“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提出“农本商末农本商末”观点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说明保持社
5、会稳定的必要性6.(2012年新课标)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7.(2012年新课标)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明后
6、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农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