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竞赛辅导必修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生物竞赛辅导必修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竞赛辅导必修二.ppt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两条染色体,一条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两条染色体,一条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两条染色体,一条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是:非同源染色
2、体的是:第第1页页/共共73页页第第2页页/共共73页页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减减减减前期前期前期前期减减减减中期中期中期中期减减减减后期后期后期后期减减减减末期末期末期末期减减减减前期前期前期前期减减减减中期中期中期中期减减减减后期后期后期后期减减减减末期末期末期末期DNADNA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大。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
3、板上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数目减半。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形成4 4个精细胞个精细胞第第3页页/共共73页页第第4页页/共共73页页精精精精 子子子子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是否经变形是否经变形是否经变形是否经变形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产生时间产生时间产生时间产生
4、时间1 1精原细胞精原细胞4 4精子精子1 1卵原细胞卵原细胞1 1卵细胞卵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不需要变形不需要变形需要变形需要变形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过程连续,历时短过程连续,历时短过程不连续,历时长过程不连续,历时长卵原卵原细胞细胞减数第一减数第一减数第一减数第一 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次级卵次级卵母细胞母细胞减数第二减数第二减数第二减数第二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初级卵初级卵母细胞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第一第一极体极体减数第二减数第二减数第二减数第二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卵细胞卵细胞第二极体第二极体2 2
5、第二极体第二极体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第第5页页/共共73页页N N2N2N4N4N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减数第一减数第一减数第一减数第一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减数第二减数第二减数第二减数第二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次分裂DNADNADNADNA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第第6页页/共共73页页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6、的区别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方法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方法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方法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方法三看识别法三看识别法三看识别法三看识别法一看染色体的数目:一看染色体的数目:一看染色体的数目: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二看二看二看二看二看同源染色体:二看同源染色体:二看同源染色体:二看同源染色体:无无无无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有有有三看三看三看三看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同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同源染色
7、体分离、同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同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同 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以上各种行为无以上各种行为无以上各种行为无以上各种行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第第7页页/共共73页页减减联会联会 四分体四分体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减减间间间间前前前前 中中中中 后后后后 末末末末第第8页页/共共73页页三、受精作用三、受精作用三、受精作用三、受精作用1 1 1 1 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精子和
8、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2 2 2 2 过程过程过程过程精子:精子:卵细胞:卵细胞:睾丸睾丸 子宫子宫 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壶腹部卵巢卵巢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伞输卵管伞 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 精子进入卵细胞精子进入卵细胞精子进入卵细胞精子进入卵细胞 精核和卵核的融合精核和卵核的融合精核和卵核的融合精核和卵核的融合卵细胞透明带上的糖蛋白:精子特异性识别的受体卵细胞透明带上的糖蛋白:精子特异性识别的受体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放射冠释放蛋白水解酶,可保证只有一个精子与
9、卵卵细胞放射冠释放蛋白水解酶,可保证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细胞结合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作用的实质动力动力:精子尾部摆动产生的向前推力精子尾部摆动产生的向前推力动力动力:输卵管伞部的收缩输卵管伞部的收缩;输卵管伞部上皮细胞纤输卵管伞部上皮细胞纤毛的协调运动毛的协调运动;卵细胞放射冠的功能。卵细胞放射冠的功能。第第9页页/共共73页页既保证了生物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又使子代具有更大既保证了生物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又使子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变异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 3 3 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10、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第10页页/共共73页页四、被子植物配子的形成四、被子植物配子的形成四、被子植物配子的形成四、被子植物配子的形成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雄配子:花药雄配子:花药雄配子:花药雄配子:花药4 4 4 4小孢子小孢子小孢子小孢子(花粉粒花粉粒花粉粒花粉粒)减数减数减数减数 分裂分裂分裂分裂营养营养营养营养细胞细胞细胞细胞生殖生殖生殖生殖细胞细胞细胞细胞有丝有丝有丝有丝 分裂分裂分裂分裂有丝有丝有丝有丝 分裂分裂分裂分裂2 2 2 2精子精子精子精子雌配子:子房雌配子:子房雌配子:子房雌配子:子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减数
11、减数减数 分裂分裂分裂分裂大孢子大孢子大孢子大孢子3 3 3 3有丝有丝有丝有丝 分裂分裂分裂分裂1 1 1 1卵细卵细卵细卵细胞胞胞胞 2 2 2 2极核极核极核极核 3 3 3 3 反足反足反足反足细胞细胞细胞细胞2 2 2 2助细助细助细助细胞胞胞胞第第11页页/共共73页页第第12页页/共共73页页雌蕊雌蕊雌蕊雌蕊:子房子房子房子房五、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五、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五、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五、被子植物的双受精雄蕊雄蕊雄蕊雄蕊:花药花药花药花药精子精子精子精子(N)(N)(N)(N)精子精子精子精子(N)(N)(N)(N)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卵细胞(N)(N)(N)(N)2 2 2 2极
12、核极核极核极核(N)(N)(N)(N)受精卵受精卵受精卵受精卵 (2N)(2N)(2N)(2N)受精极核受精极核受精极核受精极核 (3N)(3N)(3N)(3N)胚胚胚胚胚乳胚乳胚乳胚乳幼苗幼苗幼苗幼苗胚囊胚囊胚囊胚囊珠被珠被珠被珠被子房壁子房壁子房壁子房壁胚珠胚珠胚珠胚珠种皮种皮种皮种皮果皮果皮果皮果皮第第13页页/共共73页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1 1 1 1 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一、遗传物质的发现一、遗传物质的发现一、遗传物质的发现一、遗传物质的发现 萨顿对蝗虫的精子的研究发现萨顿对蝗虫的精子的研究
13、发现萨顿对蝗虫的精子的研究发现萨顿对蝗虫的精子的研究发现染色体是各具独特形态的实体;染色体是各具独特形态的实体;染色体是各具独特形态的实体;染色体是各具独特形态的实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父方;在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互分开,独立地在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互分开,独立地在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互分开,独立地在细胞减数分裂时,
14、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互分开,独立地进入配子;进入配子;进入配子;进入配子;非同源染色体进入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进入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进入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进入配子时自由组合。摩尔根的发现摩尔根的发现摩尔根的发现摩尔根的发现发现现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与孟德尔杂交发现现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与孟德尔杂交发现现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与孟德尔杂交发现现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遗传因子的行为完全平行实验中遗传因子的行为完全平行实验中遗传因子的行为完全平行实验中遗传因子的行为完全平行提出假说: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提出假说:遗传因子位于染
15、色体上。提出假说: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提出假说: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位于特定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特定的基因位于特定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特定的基因位于特定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特定的基因位于特定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第第14页页/共共73页页2 2 2 2 遗传物质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格里菲思格里菲思格里菲思结论:加热加死的结论:加热加死的结论:加热加死的结论:加热加死的S S S 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型
16、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艾弗里艾弗里艾弗里结论:结论:结论:结论:DNADNADNADNA是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和其它物质是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和其它物质是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和其它物质是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和其它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不是遗传物质。思考:加入思考:加入思考:加入思考:加入DNADNADNADNA酶处理的一组作用是什么?酶处理的一组作用是什么?酶处理的一组作用是什么?酶处理的一组作用是什么?从反面证明从反面证明从反面证明从反面证明DNA
17、DNA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第第15页页/共共73页页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论:结论:结论:结论:DNADNADNA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P P元素放射性标记元素放射性标记 S S元素放射性标记元素放射性标记亲代噬菌体亲代噬菌体3232P P3
18、535S S大肠杆菌大肠杆菌3131P P3232S S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31313131P P P P、32323232P P P P35353535S S S S第第16页页/共共73页页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结论:结论:结论:结论:RNARNARNA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第第17页页/共共73页页总结:总结:总结:总结:DNADNA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指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即指绝大多数的遗传
19、物质是即指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即指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DNDNDN。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DNADNADNADNA病毒病毒病毒病毒RNARNARNARNA病毒病毒病毒病毒RNARNARNARNA:DNADNADNADNA第第18页页/共共73页页二、二、二、二、DNADNADNADNA的分子结构的分子结构的分子结构的分子结构1 1 1 1 基本组成单位基本组成单位基本组成单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第第19页页/共共73页页2 DNA2 DNA2 DNA2 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 沃森、克里克沃森
20、、克里克沃森、克里克沃森、克里克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 DNA DNA DNA DNA分子含有两条分子含有两条分子含有两条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两条链反向平行。链反向平行。链反向平行。链反向平行。外侧是由脱氧核外侧是由脱氧核外侧是由脱氧核外侧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而糖和磷酸交替排列而糖和磷酸交替排列而糖和磷酸交替排列而成构成的基本骨架,成构成的基本骨架,成构成的基本骨架,成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之间内侧是碱基对,之间内侧是碱基对,之间内侧是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以氢键相连。以氢键相连。以氢键相连。碱基配对
21、遵循碱碱基配对遵循碱碱基配对遵循碱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互补配对原则。基互补配对原则。基互补配对原则。第第20页页/共共73页页3 DNA3 DNA3 DNA3 DNA分子的特点分子的特点分子的特点分子的特点 稳定性: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稳定性: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稳定性: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稳定性: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 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 如一个如一个如一个如一个DNADNADNADNA分子有分子有分子有分子有n n n n个碱基对,则可能出现的组合为个碱基
22、对,则可能出现的组合为个碱基对,则可能出现的组合为个碱基对,则可能出现的组合为4 4 4 4n n n n。特异性: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特异性: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特异性: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特异性: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4 4 4 4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A=T A=T A=T A=T,G=CG=CG=CG=C A+G=T+C=A+C=T+G=50%A+G=T+C=A+C=T+G=50%A+G=T+C=A+C=T+G=50%A+G=T+C=A+C=T+G=50%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则则则则 假设假设假设假设A A A A1 1
23、 1 1+T+T+T+T1 1 1 1=n%=n%=n%=n%,则则则则A A A A2 2 2 2+T+T+T+T2 2 2 2=A+T=n%=A+T=n%=A+T=n%=A+T=n%第第21页页/共共73页页三、三、三、三、DNADNADNADNA的复制的复制的复制的复制1 DNA1 DNA1 DNA1 DNA复制的时间复制的时间复制的时间复制的时间2 DNA2 DNA2 DNA2 DNA复制的场所复制的场所复制的场所复制的场所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
24、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核(主要),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主要),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主要),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主要),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3 DNA3 DNA3 DNA3 DNA复制的过程复制的过程复制的过程复制的过程 解旋解旋解旋解旋:解旋酶解旋酶解旋酶解旋酶氢键断裂氢键断裂氢键断裂氢键断裂 复制复制复制复制:DNA:DNA:DNA:DNA聚合酶聚合酶聚合酶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磷酸二酯键 4 DNA4 DNA4 DNA4 DNA复制的特点复制的特点复制的特点复制的特点 延伸延伸延伸延伸: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5、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第第22页页/共共73页页D DN NA A半半保保留留复复制制的的实实验验证证明明第第23页页/共共73页页5 DNA5 DNA5 DNA5 DNA复制的条件复制的条件复制的条件复制的条件 模板:模板:模板:模板:DNADNADNADNA的两条链的两条链的两条链的两条链 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酶:解旋酶、酶:解旋酶、酶:解旋酶、酶:解旋酶、DNADNADNADNA聚合酶聚合酶聚合酶聚合酶 能量:能量:能量:能量:ATPATPATPATP6 DNA6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竞赛 辅导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