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第九章全草类药材病害.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用植物第九章全草类药材病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第九章全草类药材病害.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药用植物第九章全草类药材病害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3页第八章 全草类药材病害n细辛病害n荆芥病害n藿香病害n其他病害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3页一、细辛病害n细辛叶枯病细辛叶枯病n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叶柄、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叶柄及花果。叶上病斑近圆形,直径及花果。叶上病斑近圆形,直径518毫米,毫米,具明显的同心轮纹,浅褐色至棕褐色,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浅褐色至棕褐色,病斑边缘具红褐色晕圈。发病严重时病斑汇合、边缘具红褐色晕圈。发病严重时病斑汇合、穿孔,整个叶片枯死。叶柄病斑梭形,黑色,穿孔,整个叶片枯死。叶柄病斑梭形,黑色,凹陷。花果上病斑圆形,黑褐色。高湿条
2、件凹陷。花果上病斑圆形,黑褐色。高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下病部可产生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3页n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槭菌刺、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槭菌刺 Mycocentrospora acerina Deighton),属,属半知菌亚门菌剌孢属真菌。病菌主要以分生半知菌亚门菌剌孢属真菌。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和芽孢上越冬,种苗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和芽孢上越冬,种苗可以带菌传病。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和雨滴可以带菌传病。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和雨滴飞溅传播。低温多雨有
3、利于病害流行,最适飞溅传播。低温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最适发病温度为发病温度为1520。遮阳栽培发病轻,。遮阳栽培发病轻,56月为病害盛发期。月为病害盛发期。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3页n3、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秋季植株枯萎后彻底清除秋季植株枯萎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掉,再用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掉,再用50%代森锰锌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硫酸铜倍液或硫酸铜300倍液喷床面。倍液喷床面。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林下自然遮阳栽培细辛,或挂帘遮阳栽辛以减林下自然遮阳栽培细辛,或挂帘遮阳栽辛以减轻发病;栽植前用轻发病;栽植前用50%多菌灵多菌灵500倍液浸种种倍液浸种种苗苗34小时。小时。发病初期用发病初期
4、用50%扑海因扑海因800倍倍液、液、50%速克灵速克灵1200倍液或倍液或50%万霉灵万霉灵500倍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1015天天1次,连喷次,连喷35次。次。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3页细辛菌核病细辛菌核病n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茎、叶、果、症状:主要为害根部,茎、叶、果次之。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异,仅次之。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异,仅叶片逐渐褪绿变黄,叶上出现圆形、叶片逐渐褪绿变黄,叶上出现圆形、褐色或粉红色病斑;后期则出现萎蔫,褐色或粉红色病斑;后期则出现萎蔫,此时地下根系已溃烂,根内部组织已此时地下根系已溃烂,根内部组织已腐败分解,表皮内外附有大量黑色菌腐败分
5、解,表皮内外附有大量黑色菌核。核。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3页n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细辛核盘菌、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细辛核盘菌(Sclerotinia asari Wu et CRWang),属,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在种子、病苗、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初侵核在种子、病苗、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初侵染以菌丝体为主。菌核萌发主要产生子囊盘,染以菌丝体为主。菌核萌发主要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主要从伤口侵入。该病为低温病害,子囊孢子主要从伤口侵入。该病为低温病害,低温高湿、排水不良、密植、杂草多有利于病低
6、温高湿、排水不良、密植、杂草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害的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3页n3、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建立无病种苗基地,选用无病建立无病种苗基地,选用无病苗移栽;在松林杂草少、有落叶覆盖、保水良苗移栽;在松林杂草少、有落叶覆盖、保水良好的地块实行免耕,以防止病菌扩散。好的地块实行免耕,以防止病菌扩散。早期早期及时拔除病株,挖去病穴土壤,并用生石灰消及时拔除病株,挖去病穴土壤,并用生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扩散为害。毒,防止病害扩散为害。栽种前用栽种前用50%多菌多菌灵灵200倍液或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苗倍液浸种苗35分钟;发病严重时用分钟;发病严重时用50多菌灵多
7、菌灵200倍液倍液加加50%代森锰锌代森锰锌600倍液混合浇灌病穴。倍液混合浇灌病穴。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3页细辛锈病细辛锈病n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也可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也可为害花和果。冬孢子堆叶两面生,圆形或椭圆花和果。冬孢子堆叶两面生,圆形或椭圆形。初期生于寄主表皮下呈丘状隆起,后形。初期生于寄主表皮下呈丘状隆起,后期破裂呈粉状,黄褐色至栗褐色,在叶片期破裂呈粉状,黄褐色至栗褐色,在叶片上排成圆形,叶正面比背面明显,直径上排成圆形,叶正面比背面明显,直径47毫米。冬孢子堆在叶柄上呈椭圆形或条状,毫米。冬孢子堆在叶柄上呈椭圆形或条状,可环绕叶柄使其肿胀。严重发病
8、时整个叶片可环绕叶柄使其肿胀。严重发病时整个叶片枯死。枯死。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3页n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细辛柄、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细辛柄锈菌锈菌(Puccinia asarina Kuntze),属担,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病菌越冬方式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病菌越冬方式及场所尚不清楚。冬孢子借气流及雨水及场所尚不清楚。冬孢子借气流及雨水飞溅传播,发病株多集中于树下等遮阳飞溅传播,发病株多集中于树下等遮阳处,高湿多雨及多露条件下发生严重。处,高湿多雨及多露条件下发生严重。病害始发期为病害始发期为5月上旬,月上旬,78月为发病高月为发病高峰。
9、峰。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3页n3、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秋季彻底清除田秋季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掉。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掉。发病初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降低田间菌源量;雨期摘除病叶,降低田间菌源量;雨季及时排除积水。季及时排除积水。发病期用发病期用25粉锈宁粉锈宁l 500倍液、倍液、95%敌锈钠敌锈钠300倍液加倍液加02洗衣粉或洗衣粉或6225仙仙生生600倍液喷雾,每倍液喷雾,每10天天1次,连喷次,连喷23次。次。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3页二、荆芥病害n荆芥茎枯病荆芥茎枯病n 1、症状:、症状:以茎秆受害最重,叶、叶柄和以茎秆受害最重,叶、叶柄和果穗均能发病。茎秆受害后产生水
10、渍状褐色果穗均能发病。茎秆受害后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很快向四周扩展,并环绕茎秆呈褐色病斑,很快向四周扩展,并环绕茎秆呈褐色枯茎。病部不凹陷,其以上枝叶萎蔫,最后枯茎。病部不凹陷,其以上枝叶萎蔫,最后变褐枯死。叶柄受害产生无明显界限的水渍变褐枯死。叶柄受害产生无明显界限的水渍状病斑。叶部发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呈状病斑。叶部发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呈开水烫伤状。受害穗黄褐色,不能开花。幼开水烫伤状。受害穗黄褐色,不能开花。幼苗易发病,常造成大面积植株枯死,导致产苗易发病,常造成大面积植株枯死,导致产量下降。量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3页n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11、:病原为木贼镰孢、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禾谷镰孢、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茄病镰孢和茄病镰孢(Fsolani),单独或,单独或复合侵染。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复合侵染。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5月下旬侵染荆芥后形成发病中心,病株上产生的月下旬侵染荆芥后形成发病中心,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不断扩散,又引起健株发病。病害发生分生孢子不断扩散,又引起健株发病。病害发生与气温和雨量关系密切,连续降雨与气温和雨量关系密切,连续降雨3天以上常出天以上常出现发病高峰;夏、秋季降雨量及雨日多的年份发现发病高峰;夏、秋季降雨量及雨日多的
12、年份发病重。土质黏重、播种晚、氮肥施用过多及连作病重。土质黏重、播种晚、氮肥施用过多及连作地块,病害发生较重。地块,病害发生较重。67月为盛发期。月为盛发期。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3页n3、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高地或旱地种植;与禾本排水性好的高地或旱地种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年轮作。适时早播,适时早播,以以4月下旬为宜;麦茬地种植应施足基月下旬为宜;麦茬地种植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注意氮、磷、钾配合肥,早施苗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长。施用以促进生长。发病初期喷洒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锰锌代森锰锌600倍液、倍液
13、、50多菌灵多菌灵500倍液或倍液或1:l:200波尔多液各波尔多液各1次,次,间隔间隔710天。天。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3页荆芥黑斑病荆芥黑斑病n1、症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和叶缘、症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最初产生不规则褐色小斑,以开始,最初产生不规则褐色小斑,以后扩大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后扩大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茎和顶梢受害后呈褐色,顶端下斑。茎和顶梢受害后呈褐色,顶端下垂或折倒。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垂或折倒。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为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为害严重时叶片枯死,茎秆顶端下垂或害严重时叶片枯死,茎秆顶端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植物 第九 草类 药材 病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