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与有机生物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ppt
《生态系统与有机生物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与有机生物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系统与有机生物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0页Outline提要提要3.1进化:种群随时间如何变化;自然选择;生命的界3.2生物群落演替:群落随时间如何变化3.3关键物种3.4有机体之间相互关系3.5共生现象共同进化;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现象:牺牲他人利益3.6捕食3.7竞争3.8生态小生境(生态位)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0页3.1Evolution:HowPopulationsChangeOverTime进进化化:种群随时间如何变化种群随时间如何变化.进化是一个物种的的生物遗传性生物遗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一位19世纪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
2、,提出进化的机制,仍然是当今科学界接受。正如你将看到,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发生在达尔文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个给定的环境中,生存的有利性状往往会被保存而继承,不利因素将被消除。其结果将是适应,进化的群体在一个给定的环境中繁殖成功。变异的积累最终可能会导致一个新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0页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进化机制是通过自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适合环境条件的个体遗传性状组合更容易生存、繁殖和增加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性状的变化频率一代接一代增加,而不利性状减少或消失。自
3、然选择由关于自然世界的四点观点组成:过度繁殖,变异,限制种过度繁殖,变异,限制种群数量增长和差异繁殖成功群数量增长和差异繁殖成功因为后代越来越像他们的父母,下一代获得父母的遗传性状适应能力最强的是那些成功繁殖的个体,而不是过早死亡产生较少或劣质的后代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0页TheKingdomsofLife生命的界生命的界Archaebacteria原始细菌原始细菌(厌氧厌氧)Eubacteria真细菌真细菌Protista原生生物原生生物Fungi真菌真菌Plantae植物植物Animalia动物动物细菌=古细菌+真细菌原核细胞原生生物,真菌,动物和植物:真核细胞结构中含有叶绿体,线粒体
4、真核生物是单细胞或相对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如藻类,原生动物,粘菌,水霉菌,被归类为原生生物界王国的成员真菌,植物和动物从不同的原生生物组独立进化真菌分泌消化酶进入他们的食物促进天然营养的吸收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动物摄取的食物,在自己的身体内消化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0页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可定义为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0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基本特征(一一)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
5、一定的外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其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二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三三)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例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但
6、其结构常常是松散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松散结构。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0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基本特征(四四)形成群落环境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即使生物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五五)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诚然,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说一些种的任意组合便是一个群落。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形成具
7、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六六)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动态特征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0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基本特征(七七)一定的分布范围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八八)群落的边界特征群落的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前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
8、情形。例如,地势变化较陡的山地的垂直带,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边界处(池塘、湖泊、岛屿等)。但两栖类(如蛙)常常在水生群落与陆地群落之间移动,使原来清晰的边界变得复杂。此外,火烧、虫害或人为干扰都可造成群落的边界。后者见于环境梯度连续缓慢变化的情形。大范围的变化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过渡带,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过渡带等;小范围的如沿一缓坡而渐次出现的群落替代等。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0页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一一)优势种和建群种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
9、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皮较大的种。群落的不同层次可有各自的优势种,比如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中优势层的优势种(此处为乔木层此处为乔木层)常称为建群种。常称为建群种。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优种群落单优种群落”。如果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如果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为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为“共优种群落共优种群落”或或“共建种群落共建种群落
10、”。热带森林,几乎全是共建种群落,北方森林和草原,则多为单优种群落,但有时也存在共优种,如由贝加尔针茅和羊草共建的草甸草原群落。应该强调,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但若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人工工优优势势种种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0页(二二)亚优势种亚优势种亚优势种(subdominant)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
11、落中,它通常居于下层,如大针茅草原中的小半灌木冷蒿就是亚优势种。(三(三)伴生种伴生种伴生种(companion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四四)偶见种或稀见种偶见种或稀见种偶见种(rarepecies)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人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人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有些偶见种的出现具有生态指示意义,有的还可作为地方性特征种来看待。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0页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
12、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例如,森林和草原之间有一森林草原地带;软海底与硬海底的两个海洋群落之间也存在过渡带;两个不同森林类型之间或两个草本群落之间也都存在交错区因此,这种过渡带有的宽,有的窄;有的是逐渐过渡,有的变化突然群落的边缘有的是持久性的,有的在不断变化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度比相邻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ed
13、geeffect)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蒋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这是因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0页演替演替:群落随时间如何变化群落随时间如何变化一个群落的生物不存在从开始直接到完全成熟,而是经过不同阶段逐渐发展,按照一定的次序。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发展在不断地进行。这涉及到某一阶段的物种被另一一物种所取代,也就是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地区的某些生物会被其他生物而替换,之后,它们本身可能也会被其他生物替换。演替(Succession:):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
14、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先锋群落(Pioneer community):演替开始最先建立起来的植物群落。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又称为原生演替。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土壤已经存在。)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目前公
15、认成熟的高潮群落不是处在一个永久平衡状态,而在一个不断被干扰的状态生态演替的时间是几十、几百或几千年,而不像参与进化的时间尺度是数以百万计的规模。裸岩上的初生演替发展到顶级的森林群落往往发生在这个序列:lichens地衣moses台藓grasses草丛shrubs灌木trees树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0页3.3KeystoneSpecies关键物种关键物种某些物种对其其生态系统的维护比其他物种更关键。这些在确定整个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结构,物种组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物种,称为关键物种。群落的其他物种受到关键物种很大的影响。关键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通常不是个体最多的物种。虽然占了相对小的
16、比例,关键物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们往往对整个生态系统中可用的食品、水或其他一些资源有很大的影响。关键物种的一个例子,是顶级的捕食者,如灰狼。狼被猎杀灭绝,鹿等草食动物的种群的爆发性增长。由于这些食草动物过度放牧,植被,大自然无法承受这样的放牧压力,许多植物物种消失。许多小动物,如昆虫也消失了,因为他们在生态系统中赖以生存的食物不足。因此,狼的消失大大减少生物多样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0页3.4InteractionsAmongOrganisms有机体之间相互关系有机体之间相互关系没有生物独立存在于其他有机体。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各种复杂的方式彼此相互作用,并各自
17、形成与其他生物的关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类型:共生,捕食和竞争共生,捕食和竞争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0页3.5Symbiosis共生现象共生现象两种不同生物紧密相联地生活在一起并相互受益的稳定状况。Mutualism互利共生互利共生: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且达到了彼此不能离开独立生存之程度的一种共生现象。Commensalism偏利共生偏利共生: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益,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的共生现象。Parasitism寄生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危害的现象。Coevolution共同进化
18、共同进化:不同物种的相互关系中伴有竞争而相互进化。蜜旋木雀,半边莲共同进化红雪松,菌根真菌互利共生附生植物偏利共生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0页寄生寄生(parastisu)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0页3.5Predation捕食捕食捕食者捕食者是以捕食为策略的消费者品种之一,捕食包括动物吃其他动物以及动物吃植物。捕食者之间存在“军备竞赛”,导致猎物警惕从而以更好的方式来逃避捕食者的捕食,更有效地协同进化协同进化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者有效地捕捉猎物,对猎物产生很强的选择压力,
19、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猎物被捕获的概率降低。猎物反过来可能成为捕食者一个强大的选择压力3.6Competition竞争竞争竞争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共用必备的常用资源,如食物,水,住房,生活空间,或阳光。因为资源往往是在有限的环境中供应,某一个体对资源的使用将减少另一个体的使用量。如果在浓密的森林中树生长得比周围的树木高,它就能够吸收更多的阳光。因此掩映在高大树木下面附近的植物通常获得更少的阳光。同种或不同种生物因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而发生的竞争分为种内竞种内竞争争和种间竞争种间竞争两种。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0页3.7生态位生态位两个近缘种不能生活在相同地方的例子很多,这从达尔文时代起就
20、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此同时,达尔文认为,在某个种占有的生活场所内,有近缘种侵入时,则往往都是前者灭亡,并且认为这两个现象之间,有共同的机制在起作用。所谓共同机制,就是生存竞争在同一种内最激烈,其次是在生存竞争在同一种内最激烈,其次是在同一属的近缘种之间近缘种围绕着共同的资源同一属的近缘种之间近缘种围绕着共同的资源(食饵、空间等食饵、空间等)而斗争,而斗争,其结果是一方或双方种群的生长、生存、分布和增殖受到不良影响,称其结果是一方或双方种群的生长、生存、分布和增殖受到不良影响,称为种间竞争。为种间竞争。在进化过程中,两个近缘种(有时为两个生态上接近的种类)的激烈竞争,从理论上讲有两个可能的发展方
21、向,其一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其一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另一个种;其二是其中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另一个种;其二是其中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地理上分隔地理上分隔),捕食不同,捕食不同的食物的食物(食性上的特化食性上的特化),或其他生态习性上的分隔,或其他生态习性上的分隔(如活动时间分离如活动时间分离),通称为生态隔离,通称为生态隔离,从而使两个种之间形成平衡而共存。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0页生态位理论生态位理论在生物群落中,若无任何竞争者和捕食者存在时,该物种所占据在生物群落中,若无任何竞争者和捕食者存在时,该物种所占据的全部空间的最大值,称为该物种的基础生态位,的全部空间的最大值,称为该物种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 有机 生物体 自然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