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讲稿.ppt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讲稿.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托幼机构常见关于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制知识培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训第一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易发传染病简介易发传染病简介培训要点传染病防控要点传染病防控要点传染病爆发的应急处置传染病爆发的应急处置第二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目前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1、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即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2、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第三页,讲稿共三十页哦学校易发传染病种类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水痘水痘流感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麻疹第四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病原体: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传染源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
3、触等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在低年级学生中亦可发生流行。流行情况流行情况: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6月为发病高峰。第五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可出现斑、丘、疱疹。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患病学生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干燥,且不少于一周。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指导学生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生食及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第六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水痘的流行病学病原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传染染源源:
4、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患水痘学生应在结痂脱落后才返校上课)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病学生较集中时可采取该班级停课)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第七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潜伏期1416日最初以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表现,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呈向心分布的皮疹。为自限性疾病,10日左右自愈。水痘的临床表现及预防管管理理传传染染源源:患病学生应在家
5、隔离治疗至水痘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切切断断传传播播途途径径:开窗通风,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玩具等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体文体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种水痘疫苗:接种水痘疫苗:用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1周岁以上儿童。第八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流感的流行病学病原体:流感病毒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获不
6、同程度的免疫力。流行特征:流行特征: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甲型:出现新亚型时,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大流行。乙型: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大流行。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第九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潜伏期13日,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流感的临床症状及预防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患病学生应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学校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开窗通风,严密消毒。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7、。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进行接种,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建议:建议:老师和学生可至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种流感疫苗。第十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体:病原体:腮腺炎病毒传染源:传染源: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流行情况:流行情况: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可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内易造成暴发流行。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页哦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8、。起病大多较急,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及预防管管理理传传染染源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切切断断传传播播途途径径:开窗通风,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体活动。患病学生用过的食具、衣物、玩具等应进行消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主主动动免免疫疫: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建建议议:当班级内出现流腮、麻疹、风疹病例后,可组织学生至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麻腮风疫苗的应急接种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页哦麻疹的流行病学病原体:麻疹病毒。传传染染源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至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托幼 机构 常见 传染病 知识 培训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