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疾病防治.ppt





《畜禽疾病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疾病防治.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畜禽疾病防治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7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畜禽传染病的防治畜禽传染病的防治第二节第二节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第三节第三节畜禽中毒病的防治畜禽中毒病的防治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7页第一节第一节畜禽传染病的防治畜禽传染病的防治一、传染病的概念一、传染病的概念二、传染病的特点二、传染病的特点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四、四、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五、传染病的防治策略五、传染病的防治策略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7页一、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一、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1.1.感染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
2、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感染。2.2.易感性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是无抵抗力)。3.3.传染病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7页二、传染病的特点二、传染病的特点1.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2.2.具有传染
3、性和流行性;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4.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5.5.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7页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1.1.潜伏期潜伏期:由病原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由病原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现为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2.2.前驱期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是疾病的征兆阶段,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病的特征性症状
4、仍不明显。3.3.明显明显(发病)(发病)期期:在前驱期之后,该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渐表现出来,:在前驱期之后,该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渐表现出来,该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该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4.4.转归期转归期:死亡,或逐步恢复健康,但病后一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死亡,或逐步恢复健康,但病后一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毒)排菌(毒)现象存在。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7页四、四、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一)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传染源传染源)2.易感动物(机
5、体免疫力);(易感动物(机体免疫力);(易感者易感者)3.适宜入侵的外界环境条件。(适宜入侵的外界环境条件。(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7页(二)畜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二)畜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l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三个基本环节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7页传染源传染源:可排出病原体的发病动物可排出病原体的发病动物。尤其是。尤其是前驱期和症状
6、明显期的病畜,在急性过程或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畜,在急性过程或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随病种不同,其传染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随病种不同,其传染源的作用也不同。源的作用也不同。传染期传染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称为传染期。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期。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决定的。期的长短来决定的。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7页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l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病毒、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动物细菌、
7、寄生虫)的动物。l病原携带者据携带病原微生物可称为:病原携带者据携带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带毒者带毒者带菌者带菌者带虫者带虫者l病原携带者据发病时期可分为:病原携带者据发病时期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7页l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水平传播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垂直传播l预防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预防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
8、节之一切断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7页l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概念: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概念: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l水平传播方式水平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l接触性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能以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能以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传播的传染病称为接触性传触传播两种方式传播的传染病称为接触性传染。染。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7页l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
9、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舔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舔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狂犬病破伤风破伤风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7页l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多数传染病为此传播方式,如口为间接接触传播,多数传染病为此传播方式,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l间接接触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间接接触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经污染的饲料和水经
10、污染的饲料和水经污染的土壤经污染的土壤经活的媒介物经活的媒介物经使用的工具、器械经使用的工具、器械消毒!消毒!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7页l垂直传播垂直传播: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的传播。l垂直传播的类型垂直传播的类型:经胎盘传播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经产道传播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7页 掌握和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对现实的传掌握和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对现实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切断传播途径,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7页l畜群的易感性(畜群的易
11、感性(易感动物易感动物):):动物对某种传染病抵抗力的大小,抵抗力大,动物对某种传染病抵抗力的大小,抵抗力大,易感性小。易感性小。l畜群畜群易感性的决定因素易感性的决定因素畜群内在因素畜群内在因素畜群外界因素畜群外界因素畜群特异免疫状态畜群特异免疫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7页畜群的畜群的内在因素内在因素:遗传特性、不同品系、抗病育:遗传特性、不同品系、抗病育种的结果:如白来航鸡对鸡白痢抵抗力有一定的种的结果:如白来航鸡对鸡白痢抵抗力有一定的 抵抗力。抵抗力。畜群的畜群的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饲料质量,:各种饲养管理因素:饲料质量,畜舍的卫生,粪便的处理,拥挤,饥饿,隔离检畜
12、舍的卫生,粪便的处理,拥挤,饥饿,隔离检疫疫特异免疫状态特异免疫状态:流行时,易感性高个体易于死亡。:流行时,易感性高个体易于死亡。流行过后,易感性降低。幼畜,先天性被动免疫流行过后,易感性降低。幼畜,先天性被动免疫(母源抗体)畜群的免疫性:一般有(母源抗体)畜群的免疫性:一般有 7080%7080%是是有抵抗力的,就不会发生大规模流行。有抵抗力的,就不会发生大规模流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就是加强畜禽的免疫性。就是加强畜禽的免疫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7页(三)(三)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l流行过程的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散发性:少量发生散发性:少量发生地方流行型:较多(地方流
13、行型:较多(2%2%以上)以上)流行性:爆发流行性:爆发大流行:跨国、跨洲大流行:跨国、跨洲l流行过程的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与病原及媒介生物的滋生及易感动物的抵抗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与病原及媒介生物的滋生及易感动物的抵抗力下降有关力下降有关流行过程的周期性:一定时间后由于免疫力逐渐消失流行过程的周期性:一定时间后由于免疫力逐渐消失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7页(四)(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l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传染源、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的影响作用而发生的。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的影响作用而发生的。主
14、要有:主要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7页l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侯、气温、阳光、雨:主要包括气侯、气温、阳光、雨量、地形、地理环境。量、地形、地理环境。作用于传染源:作用于传染源:l一定地理条件(海、河、高山)一定地理条件(海、河、高山)-天然隔离条件天然隔离条件l季节、气侯变换季节、气侯变换-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喘气病)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喘气病)l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森林,沼泽)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森林,沼泽)作用于传播媒介:流行性乙脑(蚊类),炭疽作用于传播媒介:流行性乙脑(蚊类),炭疽(洪水)(洪水)作用于易感动物:影响动物机体
15、抵抗力。长途作用于易感动物:影响动物机体抵抗力。长途运输、过度拥挤运输、过度拥挤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7页l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力、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力、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贯彻执行法规的情况等。水平、贯彻执行法规的情况等。-有效消灭和控制疫病流行有效消灭和控制疫病流行的主要关键。的主要关键。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消灭家畜疫病的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消灭家畜疫病的重要保证。重要保证。l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制度饲养管理制度通风、饲养密度、饲料通风、饲养密度、饲料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7页
16、五、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五、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二)传染病的扑灭措施(二)传染病的扑灭措施(三)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三)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7页(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染源:加强兽医卫生监督,包括国境检疫、国内检疫、市:加强兽医卫生监督,包括国境检疫、国内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验场检疫、屠宰检验2.针对传播途径针对传播途径:加强消毒工作:加强消毒工作3.针对易感动物针对易感动物:(1)进行)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包括紧急接种(免疫血清)和预防接种(疫苗),包括紧急接种(免疫血清)和预防接种
17、(疫苗),(2)加强)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增强易感动物的免疫力:营养全面的饲料、,增强易感动物的免疫力:营养全面的饲料、干净的饮水、舒适的环节,减少人为的应激等干净的饮水、舒适的环节,减少人为的应激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7页(二)传染病的扑灭措施(二)传染病的扑灭措施1.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1)疫情报告)疫情报告(2)早期诊断)早期诊断(3)隔离病畜)隔离病畜(4)封锁疫区)封锁疫区(5)消毒:预防性、临时性、终末消毒)消毒:预防性、临时性、终末消毒2.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消毒:消毒3.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加强饲
18、养管理,避免应激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7页(三)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三)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1.特异疗法特异疗法:如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度免疫血清、痊愈血清:如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度免疫血清、痊愈血清2.抗生素疗法抗生素疗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对此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对此敏感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用于治疗3.化学疗法化学疗法:用磺胺药、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药物、黄连:用磺胺药、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药物、黄连素、大蒜素等化学合成药进行治疗素、大蒜素等化学合成药进行治疗4.对症疗法对症疗法:为了减缓或消除某些严重的症状,调节和恢复机体:为了减缓或消除某些严重的症状,调节和恢复机
19、体的生理机能而进行的内外科疗法,均称为对症疗法。如使用退热、的生理机能而进行的内外科疗法,均称为对症疗法。如使用退热、止痛、止血、镇静、兴奋、强心、利尿、轻泻、止泻、防止酸中止痛、止血、镇静、兴奋、强心、利尿、轻泻、止泻、防止酸中毒和碱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等药物以及某些急救手术和局部治毒和碱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等药物以及某些急救手术和局部治疗等,都属于对症疗法的范畴。疗等,都属于对症疗法的范畴。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7页(三)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三)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5.护理疗法护理疗法:改善饮水、饲料、通风:改善饮水、饲料、通风、拥挤等、拥挤等6.中兽医疗法中兽医疗法:传染病在祖国医
20、学属温病范畴。卫、气、营、:传染病在祖国医学属温病范畴。卫、气、营、血分别代表传染病的病期,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次血分别代表传染病的病期,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次来用解表宣肺、清气泻下、清营开窍及滋阴化淤的治则来用解表宣肺、清气泻下、清营开窍及滋阴化淤的治则施以治疗。常用的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至施以治疗。常用的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等。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抗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等。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抗毒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毒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7页l l提倡策略性用药提倡策略性用药,因为疫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性的因为疫
21、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性的l l提倡重点阶段性给药提倡重点阶段性给药,既要降低药物成本既要降低药物成本,又要有效控制疫病又要有效控制疫病l l提倡脉冲式给药提倡脉冲式给药,净化有害菌净化有害菌,保持猪群体内有效抗菌浓度保持猪群体内有效抗菌浓度l l提倡饲料与饮水给药提倡饲料与饮水给药l l要考虑耐药性要考虑耐药性,同群猪尽量不重复用同一类抗生素同群猪尽量不重复用同一类抗生素l l预防用药与治疗药物要分开预防用药与治疗药物要分开(不交叉重复使用不交叉重复使用)l l药物的选择与用法很关键药物的选择与用法很关键:剂量剂量;疗程疗程;用药途经用药途经用药原则用药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7页第二
22、节第二节 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一、寄生虫病的概念一、寄生虫病的概念二、寄生虫病的特点二、寄生虫病的特点三、寄生虫病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流行规律四、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四、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五、寄生虫病的防治策略五、寄生虫病的防治策略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7页一、动物寄生虫病概念一、动物寄生虫病概念1.寄生寄生: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生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生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2.宿主:宿主:能够为寄生物提供居留场所,满足寄生物营养需求使之
23、能够为寄生物提供居留场所,满足寄生物营养需求使之发育繁殖的一类生物。发育繁殖的一类生物。3.寄生虫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小动物(动物性寄生物)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小动物(动物性寄生物)4.动物寄生虫病:动物寄生虫病:是一些寄生虫寄生在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是一些寄生虫寄生在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有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性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7页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过程及所需的外界环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过程及所需的外界环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过程及所需的外界环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
24、全部过程及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境条件。境条件。境条件。成虫成虫(肺)虫卵虫卵毛蚴毛蚴胞蚴母雷蚴母雷蚴子雷蚴子雷蚴 尾蚴尾蚴尾蚴尾蚴囊蚴囊蚴水水(水)(水)(川川卷卷螺螺)(溪蟹、蝲蛄)(溪蟹、蝲蛄)(人、猫、犬、野生肉食动物)(人、猫、犬、野生肉食动物)(经经口口)(痰)(痰)(水)(水)童虫童虫(肌肉)(猪、野猪)(猪、野猪)例: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例: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例: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例: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7页寄寄生生虫虫直直接接生生活活史史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7页寄生虫寄生虫间接生活史间接生活史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77页*动物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动物
25、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1.掠夺营养掠夺营养2.机械性损伤(入侵机械性损伤(入侵移行移行定居定居繁殖)繁殖)3.化学性损伤(毒性作用)化学性损伤(毒性作用)4.引入病原性寄生物(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引入病原性寄生物(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诱导的免疫不如病毒、细菌的强诱导的免疫不如病毒、细菌的强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7页二、动物寄生虫病的特点二、动物寄生虫病的特点无临床症状的带虫者较多无临床症状的带虫者较多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混合感染)多寄生现象(混合感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畜禽 疾病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