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国际经济学权威hap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用.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C国际经济学权威hap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国际经济学权威hap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用.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 国国际贸际贸易的起因易的起因1.1 绝对绝对成本成本论论1.2 比比较较成本成本论论1.3 相互需求理相互需求理论论v Chap.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1页/共41页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下列下列5个条件保证了在两国封闭条件相对价个条件保证了在两国封闭条件相对价格不存在差异从而贸易就不会发生:格不存在差异从而贸易就不会发生:(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两国消费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
2、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v 1.0 国际贸易的起因第2页/共41页国际贸易的起因 1放松第一条件假设,保持其他四条假设不变,这时两国间的生产技术差异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2放松第2项条件,其它条件不变,这时相对要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起因3.放松第三项假设,需求方面的差异同样可以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4当放松第4项或第5项假设条件时,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被打破。在规模效益递增成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相对价格查不再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基础。v 1.0 国际贸易的起因第3页/共41页历史背景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
3、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了其他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反映到经济思想上,古典学派兴起,重商主义衰落,古典学派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道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v 1.1 绝对成本论第4页/共41页理论的提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1776年发表了其不朽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对重商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又称“
4、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的提出标志着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真正开端。v 1.1 绝对成本论第5页/共41页对重商主重商主义的批判的批判1.ONE1.ONE斯密的斯密的论证2.TWO2.TWO假假设前提前提3.THREE3.THREEl 主要主要内内容容v 1.1 绝对成本论第6页/共41页首先,关于什么是财富的问题他认为重商主义把金银财富和真实财富混为他认为重商主义把金银财富和真实财富混为一谈了,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衡量一谈了,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数量,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数量,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关于
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商主义强调,为了增强国家力量,必须管重商主义强调,为了增强国家力量,必须管制经济;而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制经济;而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充当济作用,充当“守夜人守夜人”角色即可,即保角色即可,即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外来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并且根据货币流量调节机制证明,侵略。并且根据货币流量调节机制证明,一国无法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一国无法长期保持贸易顺差。v对重商主义的批判第7页/共41页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是交
6、换。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交换的倾向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形成分工,分工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高。例如,有一个人制针,例如,有一个人制针,18道工序都由道工序都由他自己完成,每天最多生产他自己完成,每天最多生产20枚,如枚,如果右果右10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枚v斯密的论证交换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8页/共41页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斯密认为,国家之间分工能够提高各国的斯密认为,国家之间分工能够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如果外劳动生产率,
7、使产品成本降低。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从国外进口而非自己生产这种么最好是从国外进口而非自己生产这种产品。产品。比如,苏格兰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葡萄,比如,苏格兰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如果采用建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如果采用建造温室的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造温室的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国外购买高国外购买高3倍。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倍。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政府限制进口葡萄酒,鼓励本国温室兰政府限制进口葡萄酒,鼓励本国温室种植,则是一
8、种愚蠢的行为。种植,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v斯密的论证第9页/共41页3.绝对成本论概述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的低于他国,就称为的成本绝对的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绝对优势势”。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自然优势”或已有的或已有的“获得优势获得优势”,它,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这种产品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这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更加有利
9、。贸易双方都更加有利。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绝对优势论绝对优势论”,也称也称“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又称,又称“地域分工论地域分工论”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包括自然优势(一国先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包括自然优势(一国先天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矿产等优势)和天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矿产等优势)和获得优势(一国后天取得的优势,比如生获得优势(一国后天取得的优势,比如生产某种产品的特殊技术等)产某种产品的特殊技术等)v斯密的论证第10页/共41页v斯密的论证4.绝对成本例证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生产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生铁。两种产品:小麦和
10、生铁。(1)英法分工前,各自具有不同产品上的)英法分工前,各自具有不同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每吨产品两国分别投入的劳动绝对优势,每吨产品两国分别投入的劳动量如下表:量如下表:表表1-1.英法分工前每吨产品所需劳动量英法分工前每吨产品所需劳动量生铁(吨)生铁(吨)小麦(吨)小麦(吨)英国英国50天天100天天法国法国100天天50天天第11页/共41页v斯密的论证4.绝对成本例证(2)分工后世界总产量增加)分工后世界总产量增加分工之前,英国生产每吨生铁比法国少分工之前,英国生产每吨生铁比法国少50个劳个劳动日;而生产小麦比法国多动日;而生产小麦比法国多50个劳动日。英个劳动日。英国在生产生铁方面具有
11、绝对优势,应该分工国在生产生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生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相反,法国在生产生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相反,法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表表1-2.英国和法国国际分工后总产量英国和法国国际分工后总产量生铁(吨)生铁(吨)小麦(吨)小麦(吨)英国英国(50+100)/50=30法国法国0(50+100)/50=3第12页/共41页v斯密的论证4.绝对成本例证(3)英法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英法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如果国际分工后,英法两国按照如果国际分工后,英法两国按照1
12、:1的比例进的比例进行产品交换,英国用行产品交换,英国用1吨生铁交换法国的一吨吨生铁交换法国的一吨小麦;交换后,英国得小麦;交换后,英国得2吨生铁和吨生铁和1吨小麦,吨小麦,比分工前多得以吨生铁,法国的比分工前多得以吨生铁,法国的1吨生铁和吨生铁和2吨小麦,比分工前多得一吨小麦。吨小麦,比分工前多得一吨小麦。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对双方都有好处。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对双方都有好处。表表1-3.是英法国际交换后消费水平变化是英法国际交换后消费水平变化生铁(吨)生铁(吨)小麦(吨)小麦(吨)英国英国21法国法国12第13页/共41页(1)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力。(2)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13、(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规模收益不变。(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7)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8)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9)两国生产相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10)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v假设前提第14页/共41页简评绝对成本理论说明了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分别具有绝对优势时,发生国际贸易的可能性;无法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国际贸易是否可以发生。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解决了这一问题v1.1 绝对成本论第15页/共41页理论的提出比较成本学说由英国著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学 权威 hap 古典 国际贸易 理论 实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