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课程】-XX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培训教材.pptx
《【企业管理课程】-XX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培训教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课程】-XX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培训教材.pptx(1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体系o 第一章 知识产权管理概述o 第二章 知识产权分类管理o 第三章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o 第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o 第五章 关境知识产权管理o 第六章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3第一章 知识产权管理概述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原理第二节 知识产权战略概述4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简介5一、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概述o(一)知识产权的含义 知识产权是人们脑力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知识财富在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将知识产权定义为: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的智力活动产生的所有权利。6(二)知识产权的
2、范围和分类(二)知识产权的范围和分类78(三)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三)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o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种无形财产o2.知识产权的内容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o3.知识产权的取得必须经过法律确认(认可或授权)o4.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o5.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o6.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9有关管理的三种认识:决策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管理;过程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行为论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种主管人员设法经由他人的力量,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
3、动和行为。10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定义: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成组织的最佳目标,对组织所能支配的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求高效率运行的一种综合性活动。管理的本质:1 有组织、有目的;2 针对可支配资源;3 谋求组织的生存与发展;4 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1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目标体系“知知识识产产权权法法律律制制度度”的价值目标是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来实现秩序(发展、进步、有效益的秩序);“知知识识产产权权管管理理制制度度”的价值目标是在法律制度所建立的秩序之下来实现效益。1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价
4、值控制体系“知知识识产产权权法法律律制制度度”的价值控制体系是法律授权政府行使审查权、注册权、登记权、公告权、行政执法权、行政裁决权等项行政权利,以调控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知识产权秩序。“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价值控制体系则是行政管理机关在法律所建立的秩序之下通过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来调控、组织社会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增值。1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懂法律”意味着了解法律规范;“懂管理”意味着有能力配置资源、利用资源、开发资源、运营资源、保护资源,并最终能创造效益。14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内容o信息查询o资源配置o成果开发o成果归档o权
5、利获得o资产营运o成果保护15二、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制内涵o(一)知识产权管理定义 所谓知识产权管理,也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成组织的最佳目标,对组织所能支配的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求高效率运行的一种综合性活动。16(二)知识产权管理的类型 知识产权管理:1.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权利管理)2.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知识产权法制管理(外部性):知识产权立法机关及其授权机关对知识产权的获得、利用、收益及处分所进行的立法、司法与执法活动。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内部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对智力资源进行规划、开发、运营和利用的组织活动。17依主体分类的IP管理:依
6、对象分类的IP管理:国家IP管理企业IP管理海关IP管理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商标管理版权管理管理主体18IP法制管理依性质分类的IP管理:以方式分类的IP管理:IP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开发管理使用管理管理主体19(三)知识产权管理关系三要素管理主体:国家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专门机构、国际组织等等;管理对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作品、软件、数据库、拓扑图、域名、原产地名称、商业秘密、技术秘密、老字号等等;管理方式:战略、规划、开发、经营、转让、许可等等。20三、知识产权管理的客观必要性o(一)知识产权是一项制度o(二)知识产权是财产o(三)知识产权是规则21我国知识
7、产权管理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问题:1分散管理不适应发展趋势;2知识产权局系统的机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3地区工作开展不平衡。面临的挑战:1是否能建立有效推进科技进步的知识 产权管理制度;2是否能建立适应国际经济秩序的知识 产权管理制度。22第二节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23一、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一)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一)知识产权战略的含义 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维护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竞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全局性谋争对手,谋求最佳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和采取的重要策略和手
8、段。划和采取的重要策略和手段。24o(二)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二)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 按制定的主体不同,知识产权战略可分按制定的主体不同,知识产权战略可分为以下不同的层次:为以下不同的层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行业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25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o一是以增强综合实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激励发明创造的工作机制。o二是健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o三是编制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大纲。o四是制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计划。o五是建立完善的政策工具体
9、系与资金保障机制。26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o企业专利战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o企业商标战略。培育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o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战略。o防治知识产权流失战略。27(三)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原则:(1)符合国家与地方中长期发展目标;(2)符合国家与地方社会发展实际;(3)符合知识产权客观规律;(4)符合原则性与操作性兼顾原则;28(四)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内容:(1)指导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重点;(4)战略任务;(5)战略措施;29二、知识产权权属管理(一)职务成果管理职务成果,是指单位工作人员为了完成本职工作或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产生的智力成果。对于
10、雇员受雇期间所作出的发明创造,进行权利和利益的分配管理、契约管理、开发管理、成果管理、利用管理、让渡管理等的管理活动。30职务成果的情形职务作品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创作作品的公民仅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归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二是由创作作品的公民享有完全著作权的职务作品。除上述情形下的两种情况外的职务作品,都属于由创作作品的公民享有完全著作权的职务作品。31职务成果的权益归属:1、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单位;2、发明人享有署名的权利;3、发明人有获得奖励的权利;4、发明人有获得报酬的权利。32(二)合作成果管理 对于企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因合作开发所完成的合作成果进行管理的管理活动。331、合
11、作成果归属与分享的原则(1)发明成果归属和分享 一般原则: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各方共有。特殊原则:1)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可以优先受让其共有专利申请权;2)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可以由另 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放弃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可以免费实施该项专利。3)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34(2)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与分享一般原则:合作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利益分配办法,合作各方应在合同中约定。补充原则:合同没有约定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又不能确定的,当事人各
12、方均有使用权和转让权。补充原则:一方当事人使用和转让该成果所得收益,另一方或其他各方均无权请求分享。35(三)委托成果管理 对于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企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因委托开发或受托开发所完成的委托成果进行管理的管理活动。361、委托成果归属与分享的原则 (1)发明创造权的归属和分享 委托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但是根据平等互利原则,研究开发人应向委托人提供二项优惠:1)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项专利;2)研究开发人就其发明创造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可以优先受让专利申请权。37(2)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与分享一
13、般原则:委托开发所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利益的分配方法,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特殊原则:合同没有约定,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又不能确定的,当事人均有使用和转让的权利。38三、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直接生产知识产权产品;2、利用知识产权生产产品。39(二)许可管理 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有限期的和有限域的许可他人使用的一种制度(许可对象不具有唯一性)。40(三)转让管理 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买绝性地出让给他人的一种制度(转让对象具有唯一性)。41第二章 知识产权分类管理42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4
14、3专利法专利法商标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对象保护对象发明(technology)商标(marks)作品(express)商业秘密(trade secret)权利获得权利获得申请、审查申请、审查自动产生自动产生保密授权条件授权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显著性独创性秘密性、经济性实用性、保密措施审查时间审查时间平均23年平均12年无(后置判断)无(后置判断)程程 序序复杂复杂简单简单费费 用用高中低低权利维持权利维持高额年费年费无无保护期限保护期限20年10年(可续展)有生之年50年无保护地域保护地域授权国授权国国际公约成员国本国排他权范围排他权范围制造权、使用权、
15、销售权、许诺销售权、进口权同类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相似标志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无权利限制权利限制计划许可强制许可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合理使用44第一节 专利管理一、专利管理一般问题(一)专利文献的检索与查新(二)专利信息的分析与应用(三)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四)权利要求与保护范围(五)专利申请与审查程序45二、专利管理制度(一)专利信息管理制度(二)专利申请管理制度(三)专利开发管理制度(四)专利成果管理制度46(一)专利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两个基本系统:1、专利管理信息系统2、专利信息分析系统 471、专利管理信息系统主管副总专利部开发部市场部法务部专利数据库
16、48 专 利 数 据 库科技成果数据库拟申请专利数据库已申请专利数据库已获权专利数据库已逾期专利数据库492、专利信息分析系统(1)信息分析方法 1)参量法:A GDP参量法;B 百万人口参量法;C 国别居民参量法;D 研发投入参量法;E 年度参量法。2)密度法。3)增量法。50(2)信息分析制度制定规划技术查新技术分析权域分析分析报告建立档案专利检索审批规划实施专利规划51(二)专利申请管理制度1、申请的宏观政策控制;2、申请的微观决策措施;521、申请的宏观政策控制;国家申请管理制度:(1)数据统计;(2)现状分析;(3)政策调控。532、申请的微观决策措施企业申请管理制度:(1)进行信息
17、检索(技术、权利、产品);(2)进行市场分析;(3)建立申请流程;(4)建立申请档案。543、专利申请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1)国家层面应当加快审查、提高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地方层面应当鼓励创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3)企业层面应当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专利申请量。55(三)专利开发管理1、R&D管理体系及规范体系;2、成果开发与产业化过程。56(四)专利成果管理o成果归属o(1)政府投入的成果归属o(2)委托开发的成果归属o(3)合作开发的成果归属57(五)专利合同管理o1、国家管理层面o2、单位管理层面58第二节 著作权管理著作权管理的基本类型
18、:一、著作权行政管理;二、著作权集体管理。59一、著作权行政管理 著作权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行政行为,代表国家对著作权工作进行管理的行为。我国的国家版权局是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工作。60(一)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 行政管理机关主要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即国家版权局,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其管理行为主要通过制定方针、政策进行管理;第二级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它们管辖范围主要是本区范围内的著作权管理工作。61(二)著作权行政管理职责:
19、1、国家版权局的主要职责:(1)贯彻实施著作权法律、法规;(2)制定与著作权的行政管理有关的政策;(3)查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权侵权案件;(4)批准设立著作权管理的有关机构;(5)负责著作权的涉外管理工作;(6)负责国家享有的著作权管理工作;(7)指导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8)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著作权管理工作;(9)发放强制许可证;(10)关于处理纠纷的行政仲裁和行政处罚。622、地方版权处的主要职责:(1)按照著作权法和有关行政法规,制定本地区的著作权管理办法;(2)监督、检查本地区著作权法的实施工作。(3)负责执行国家版权局关于侵权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4)管理本行政区
20、域的著作权贸易工作,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贸易中介机构的业务活动;(5)承办国家版权局交办的其他工作。63二、著作权集体管理(一)基本定义:是指通过著作权人自愿加入的和法定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帮助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以及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处理著作权纠纷的管理活动。64(二)法律依据 我国著作权法第8条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65(三)法律性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
21、营利性信托机构,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由国务院专门规定,并由国家版权局对其实行监督和管理的特殊社团组织。66(四)法律功能 首先,它能保证著作权人实现其权利。尤其是著作权财产权,这一专门机构能代表权利人进行作品使用的谈判、签约、收取使用费以及侵权诉讼等等,使得著作权人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其次,它在著作权人与使用作品人之间建立了一个制度化处理利益关系的渠道,从而减少了作品利用的纠纷,有效协调了著作权人和使用作品的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67(五)管理职能各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主要职能:1.代表著作权人、邻接权人授权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作品;2.收取、分配使用费;3.追究侵
22、权行为,参加维权诉讼;4.维护本国权利人的域外利益。68(六)收费标准 确定使用音乐作品的收费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使用者的经营活动对音乐作品的依赖程度;2使用音乐作品行业的规模和盈利情况;3发放许可证和收取使用费操作的繁简程度;4市场环境和消费指数;5.国际惯例。69第三节 商标管理o一、商标管理基本原理70二、商标管理基本概念 (一)基本定义:是指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的注册,使用,转让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商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商标的注册管理,商标的使用管理和商标的印制管理。商标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标管理是指:国家主管机关和企业对商标注册和商标使用所依法进行管
23、理,既包括国家主管机关对商标的行政管理,也包括企业对商标的经营管理。狭义的商标管理:仅指国家主管机关对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的行政管理。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管理是指狭义的商标管理。71商标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管理类型 管理主体 管理对象 管理形式 管理目标 国家商标局 商标 起草法规 宏观管理 地方商标处 商标行为 颁布办法 实现秩序 行业协会 特殊标记 执行法律 商标 规划微观管理 社会组织 商标资源 组织 实现效益 商标行为 运营72商标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数据管理 档案化管理 惯性管理 例行性管理 内部管理 适时管理 现实性管理 (施体)流程管理 程式化管理 危机管理 对策性管理 外部
24、管理(受体)73三、商标管理基本内容(一)商品的品质与用途;(二)商标的选择与战略;(三)商标的注册与审核;(四)商标的使用与保护。74第三章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第一节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方面75 一、技术信息检索一、技术信息检索o1、科技立项查新o2、专利信息检索(技术状况、法律 状态、权益人、申请人、)o3、科技文献检索76二二、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论证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论证o1 1、科技立项、科技立项o2 2、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o3 3、技术引进、技术引进o4 4、对外贸易、对外贸易77三三、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o 根据企业产品领域、研发方向,帮助企业制定具有本企业特
25、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提出发展建议,供企业发展决策参考。(我们目前受金城集团和海军716所委托,正在为金城集团摩托车项目和716所模具、医药、化工行业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78四、知识产权预警与法律援助四、知识产权预警与法律援助 o 为行业、区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预警服务,即,为行业、区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预警服务,即,通过企业业务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企业研发和贸通过企业业务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企业研发和贸易风险,并提出改进的建设性意见。易风险,并提出改进的建设性意见。o 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即,提供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即,提供知识产权有效性论证,无效性论证,为法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管理课程 企业管理 课程 XX 知识产权 管理 培训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