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热学习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发热学习教程.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体温调节过程与发热概念物种进化变温动物(爬行类如蛇)恒温动物(大多哺乳类)1第1页/共42页 体温调节中枢对流经该处的血温波动及外周感受器传来的温度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调定点的标准,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二者在调定点范围内保持相对的平衡.体温调节过程2第2页/共42页中枢温度敏感神元:冷敏和热敏神经元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中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下丘脑前部 (POAHPOAH)脑干、脊髓 体温调定点产热效应器:基础产热肝脏和骨骼肌 调节产热寒战散热效应器:皮肤、肺和排泄物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体温调节中枢温度信息整合 效应器维持体温 感受器感受和传递机体与环境温度变化
2、3第3页/共42页正常成人体温腋窝 36.236.237.237.2舌下 36.536.537.537.5直肠 36.936.937.937.9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1 1。体温升高属病理状态吗4第4页/共42页 体温升高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月经前期剧烈运动应激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超过SPSP水平)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与SPSP相适应)5第5页/共42页 致热源作用、体温调节无障碍、调节性产热过多。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发热的概念及特点概 念特 点6第6页/共42页下丘脑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3、骨骼肌寒战 肝脏 产热 单核细胞发热激活物“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与Sp相适应EPEPEPEPEPEPEPEPEPEPEPEP7第7页/共42页1.1.微生物及其产物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其它 革兰氏阴性菌 内毒素,亦称LPSLPS:由O-O-特异性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 A(致热的主要成分)构成。具有存在广、耐热(160160干热2h2h)等特点。革兰氏阳性菌外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猩红热毒素肽聚糖:(胞壁骨架)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8第8页/共42页一、发热激活物 (pyrogenic activator)凡能刺激机体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物质都称为发热激
4、活物。概念:分类:1.1.微生物及其产物2.2.非微生物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其它 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ICIC 致热性类固醇9第9页/共42页 病毒 其它SARSSARS流感病毒 多数为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等(包膜中的脂蛋白血凝素(H))。1.1.微生物及其产物 立克次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致病微生物的胞壁中亦含有LPSLPS。10第10页/共42页2.2.非微生物类 抗原抗体复合物 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 致热性类固醇 抗原抗体复合物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顽固性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皮肌
5、炎等,患者循环中持续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是其主要的发热激活物。BSABSA牛血清蛋白(BSA)BSABSA正常家兔不发热敏感家兔发热血清敏感家兔发热11第11页/共42页 抗原抗体复合物 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2.2.非微生物类尿酸盐、硅酸盐 结晶单核吞噬 细胞EPEPEPEPEPEPEPEPEPEPEPEP直接刺激12第12页/共42页2.2.非微生物类 抗原抗体复合物 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 致热性类固醇 与某些不明原因的周期性发热有关,但其与人类发热性疾病的确切关系尚未最终确立。本胆烷醇酮类似于镇静剂,缓解神经紧张,多用于棋牌类运动和考试中一缓解服用者的紧张情绪。13第13页/共42页二、内生
6、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概 念 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1948,Beeson首先从中性粒细胞获取,称之为白细胞致热源(leukocyte pyrogen)进一步研究证明:LP=EP14第14页/共42页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分 类 四种细胞因子被基本确认为内生致热原,与人类的发热性疾病相关。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3.干扰素(interferon,IFN)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其它15第15页/共42页1
7、.白细胞介素-1属多肽类物质,分子量为17000,有IL-1和IL-1两种亚型。由单核、巨噬、内皮、星状及肿瘤细胞等产生。除致热作用具外,还具有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使吞噬细胞杀菌功能增强等功能。不耐热,7030min即丧失活性。16第16页/共42页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可增强分解代谢、引起负氮平衡。是内毒素和肿瘤发热主要EP。有TNF和TNF2.肿瘤坏死因子两种亚型,重组的人TNF(rh TNF)分子量为17000,rh TNF 分子量为25000,不耐热,7030min失活。17第17页/共42页3.干扰素 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有多种亚型,
8、与发热有关的是IFN和IFN不耐热,6040分钟可灭活,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18第18页/共42页 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分泌,含分泌,含18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为21000。ET、病毒、病毒、ILl、TNF、血、血小小板生长因子等都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板生长因子等都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不耐热,给家兔、大鼠等动物静脉或脑室内注射可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内生性致热原共性4.白细胞介素-619第19页/共42页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nhage inflamma
9、tory protein-l,MIP-l)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内皮素(endotheli)。其 它20第20页/共42页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LPS激活细胞的方式:LPS-LBS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EPLPSLBSEP内生致热源mCD14LPS-LBS-mCD14sCD14LPS-sCD1421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mCD14)血浆中可溶性CD14(sCD14)LPS:脂多糖LBS:脂多糖结合蛋白第21页/共42页内生致热原的产生示意图 22Toll样受体(Tol
10、l-likereceptor,TLR)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特异的-型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第22页/共42页三、EP升高体温中枢“调定点”的机制1.EP信号(EPs)进入体温中枢的途径(1)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2)通过迷走神经(3)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CNS属大分子蛋白能否透过血脑屏障?23第23页/共42页(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正调节介质负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PGE)(2)Na+Ca2+比值(3)环磷酸腺苷(cAMP)(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EP下丘
11、脑Na+Ca2+比值cAMP调定点Ca2+浓度是调定点的生理学基础,比值上升可致调定点上移,并确定其敏感区位于后下丘脑。24第24页/共42页 作用于POAH下丘脑前部 、OVLT等部位体温。抑制发热时负调节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刺激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活动产热。富含解偶联蛋白1的脂肪组织。新生儿和冬眠动物有较多的棕色脂肪组织,而成年人很少。新生儿发热时没有明显的寒战反应,产热增加主要来源于棕色脂肪组织的氧化。棕色脂肪组织(5)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正调节介质25第25页/共42页正调节介质(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负调节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
12、n,AVP)黑素细胞刺激素(a-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a-MSH)脂皮质蛋白1 (lipocortin-l)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由视上核、室旁核的大细胞神经元合成。有抑制CRH的致热作用参与抗发热。黑素细胞刺激素(a-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a-MSH)具极强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比醋氨酚(扑热息痛)大25000倍。脂皮质蛋白1 (lipocortin-l)抑制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EP26第26页/共42页 发热时的体温很少超过4141,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特
13、定范围以下的现象称为热限。体温的负反馈调节可能是其基本机制。热限 (febrile limit)27第27页/共42页1.1.应急性粗调学说:当体温达到4141C C,此机制启动 而引起散热增加;2.2.内生性解热系统:体内能产生降温或解热物质;3.3.温敏神经元闸门机制:体温升高到一定水平后,热敏神经元冲动加强,解除散热通道的抑制;4.4.体温正调节受限和负调节加强:正调节包括EPEP和发热介质,启动发热。负调节是内生降温物质(内生性致冷原)的作用。热限的成因28第28页/共42页下丘脑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骨骼肌寒战 产热 单核细胞发热激活物“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EPEPEPEPEPEPEP
14、EPEPEPEPEP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PGEPGEcAMP cAMP Na+/Ca2+Na+/Ca2+发热激活物EP“调定点”上移29第29页/共42页37 37 39 39 TiemTiemI IIIIIII体温上升期高峰期退热期IIII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热代谢特点及热型一、发热的时相30第30页/共42页二、热代谢特点体温上升期:产热 散热产热 散热下丘脑的冲动产热增加竖毛肌收缩皮肤血流减少鸡皮皮肤苍白冷感受器冷感反射散热减少寒战体温升高骨骼肌运动神经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棕色脂肪组织产热交感神经体温上升期:产热 散热高温持续期:散热 =产热体温下降期:产热 散热鸡皮皮肤苍白寒战31
15、第31页/共42页 散热产热产热 散热体温 表现: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甚至脱水。2 2高温持续期(高峰期)3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体温在高水平上保持恒定。表现:皮温上升,鸡皮消失。散热=产热产热 散热32第32页/共42页三、热 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浪热不规则热 高热39-40,39-40,持续于高水平,24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1。骤发骤退大叶性肺炎缓发缓退伤寒 高热在24小时体温波动大于1,可达2或更多,化脓性炎症、败血症等。体温突然上升达3939以上,数小时合又下降到正常,一天或数天后又再次升高,如;间日疟、三日疟。又称周期热: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或微热状
16、态,数天后又复发,呈波浪状,可见于布鲁菌病、回归热、鼠咬热等。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型变化不规则,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浪热不规则热33第33页/共42页 第四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二、生理功能改变三、防御功能改变一、物质代谢的改变1 1糖代谢 :分解代谢加强,糖原贮备减少 。产生氧债(oxygen debt)2 2脂肪代谢:分解代谢加强3 3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产生负氮平衡。4 4水、盐及维生素代谢分解代谢34第34页/共42页二、生理功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免疫系统功能改变消化系统功能改变呼吸系统功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循环系统功能改变35第35
17、页/共42页IL-1IL-1TNFTNFIFNIFNIL-6IL-6免疫系统功能改变 发热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但持续高热,免疫网络平衡关系紊乱。EPEP本身也具有免疫调控因子的作用IL-1IL-1“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可刺激T T、B 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TNFTNF 具抗肿瘤活性,增强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促进B B淋巴细胞的分化,并诱导其它细胞因子的生成。IFNIFN 抗病毒体液因子 除抗病毒外,还增强天然杀伤细胞与吞噬细胞的活性。IL-6IL-6 “B B细胞分化因子”促进B B细胞的分化、促进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诱导细胞毒淋巴细胞的生成。36第36页/共4
18、2页消化系统功能改变食欲减退 交感神经兴奋 EPs 5-羟色胺(5-HT)交感神经兴奋 唾液分泌,口干、口腔异味。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厌食、恶心。EPs下丘脑PGs 中枢直接引起厌食、恶心 5-羟色胺(5-HT)恶心生理功能改变呼吸系统功能改变加深加快血温与CO2生成呼吸中枢兴奋37第37页/共42页循环系统:心率增快 血压的改变 心率增快 体温每上升1,心率平均增加10次左右。血温窦房结兴奋心率、代谢耗氧量CO2 心率。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如何变化?为什么?血压的改变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外周血管的收缩血压;高温持续期和退热期:外周血管舒张血压;少数病人可因大汗引起脱水,
19、甚至循环衰竭。38第38页/共42页生理功能改变三、防御功能改变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抗感染能力的改变有利面:抗感染能力增强不利面:降低免疫细胞功能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一定程度的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急性期反应 是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包括: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增多 血浆微量元素浓度的改变 白细胞计数的改变39第39页/共42页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一)治疗原发病(二)发热的一般处理(三)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对于不过高的发热(体温4040)又不伴有其它严重疾病者,可不急于解热。(四)解热措施药物解热物理降温 高热(4040)心脏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40第40页/共42页1.发热的概念是什么?2.内生致热原、及与发热有关的中枢性调节介质 的种类及作用是什么?3.发热的发生机制是什么?4.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如何?5.发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有何改变?为什么?6.发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哪些情况下须及时解热?练习题:41第41页/共42页谢谢大家观赏!第42页/共4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