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_刘志刚_第五章国际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_.docx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_刘志刚_第五章国际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_刘志刚_第五章国际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_.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国际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前面两章对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美、 FK德等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 盈利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而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震动,继而对国际银行业和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 本章将具体考察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2007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虽然 世界各国为此纷纷推出救市举措,但是危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金融业造成的影响 却是空前的:一方面一批优秀的投资银行因此轰然倒塌,独立投资银行模式被迅 速终结,一大批优秀的商业银行损失惨重,世界银行业的格局及业务模式、盈利
2、 模式因此改变;另一方面,各国为稳定经济、金融秩序,保护金融业和投资者利 益,纷纷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巴塞尔委员会也因此推出了更加严格的巴塞 尔协议 III,标志着新的银行业监管时代已经来临。 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 (一)危机的背景 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风暴最早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并通过金融 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将风险不断扩散、蔓延到全球整个金融体 系,并最终演变 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背景是美国在本世纪初 IT泡沫破灭、互联网危机全面爆 发、美国经济陷入了萧条的边缘后,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泛滥。 而在 2004年中低利率政策戛然而止,流动性逐步收紧,控制了房价飞
3、涨,使得房 价在 2006年中达到顶峰,随后逐步下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使还款能力不强的 次级借款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另外,可调整利率借款 者在经过初始的低息期后,普遍进入到利率重置阶段,还款利率的大幅度上升使 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次级贷款人还款能力不足,按揭 贷款的逾期问题浮 出水面,次贷危机随之爆发 。 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终于酿成一场波及世界范 围的大灾难。 徐学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通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72-278页。 107 (二)危机的特点 本次金融危机不同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有其鲜明的特点。 1、 发端于以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
4、域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从以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即是从美国 住房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一级市场的信贷危机转变成二级市场的债券危机。而 且,与前者对实体经济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冲击相比,后者所造成的影响在程度 和范围上都要严重很多,更让人始料未及。 20世纪 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 使金融管制逐步放松,而随着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 Glass Steagall Act) 的废除,金融创新更是层出不穷,一日千里。所以,消费信贷的普遍盛行和金融 创新带来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注定使此次金融危机不可能在 虚拟经济较低层次的股票市场上而是在次贷市场上最终爆发。美国次级按揭贷款
5、危机主要表现就是在一级市场上借贷人的违约现象。这主要是由两 个原因造成 的:其一,美联储连续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导致房贷利率上升,进一步增大了次 级贷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压力;其二,美国住房价格出现大幅下降,次级贷款 人无法通过抵押再融资来缓解还款压力,降低了其还款意愿,两者共同导致次级 贷款的违约率上升。违约率上升让很多经营次贷按揭业务的金融机构受到冲击, 从而使那些以次级贷款为标的的过度资产证券化债券(次级债券 )成为有毒资产, 并在金融市场上形成连锁反应。 2、 多维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此次危机是以一种多维度的方式在金融市场引起多米诺效应,并从次贷危机 演变为次债 危机和最终的流动性危机。
6、以往的危机通常是以一种一维的传递机制 扩散开来,而次贷危机却截然不同,它通过一系列途径,如金融交易的微观机制 甚至信心的连锁式崩溃等多维度的形式进行扩散。这些途径和机制具体如下 (1)资产负债表之外的结构投资机构 结构投资机构 ( 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SIV)是由大型的商业银行和 投资银行成立的,主要是用来购买以次级按揭贷款为资产池的债券,如 MBS和 CDO。 创建 SIV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相对独立,如果出现风险可以实现 “ 破产隔离 ” ;第二,贷款抵押支持债券 (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BS) 彭兴韵,
7、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载经济学动态 2009年第 2期。 和债务抵押债券 ( 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 CDO)属于风险资产,将其从银行 资产负债表转出到 SIV中,可以回避根据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第 三,SIV不需要自有资金,他可以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 Asset Backed Ccmimercial Paper, ABCP)从货币市场融资,然后以通过持有 MBS和 CD取得 利息现金流和到期的本金偿还,实现借短贷长。但是,当次贷违约飙升后 , MBS 和 CDO评级下调和价格骤降引起了货币市场的紧张情绪,投资者不敢投资于
8、ABCP, 于是, SIV在货币市场融资无望的情况下,就只能求助于其创立者 各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而商业银行会在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而此时有富余 资金的银行则会持币观望以备不时之需。这样的压力从货币市场传导到银行拆借 市场,当然也会逐步影响到其他信用市场。 (2) 杠杆经营和去杠杆化 ( de levering) 为追逐更高的利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采用杠杆经营的模式,即使用其 自有资本去运营规模远超其数倍的金融总资产,只要自有资本能够覆盖该金融机 构因持有总资产而承担的风险。所以当该机构所承担的风险增大时,为了能负担 风险必须去杠杆化,而去杠杆化的一个直接方法就是出售其所持有的风险资产。
9、 一般而言会分两步进行:首先出售风险最高部分的头寸,但由于这部分信用衍生 产品本身市场深度不够,一旦出售会带动市场恐慌性抛售,导致交易对手方消失; 其次,出售质量较高的金融资产,但由于大量资产同时出售必 然会压低价格,这 就会造成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机构当前持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下跌。所以去杠杆 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即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促使并引发金融机构的去杠 杆化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又会引发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然后循环往复。 (3) 保证金制度和盯市机制 保证金是缴纳用于确保履约并承担价格变动风险的那部分货币资金。而盯市 机制就是当交易者缴纳保证金后进行金融资产的买卖操作,结算部门会根据
10、每天 的结算价格计算出交易者的盈亏金额,并要求增减保证金余额。在次贷危机发生 后,随着高质量资产在短期内的大量抛售 ,价格必然下跌,采用较高杠杆率的金 融机构会出现亏损而且保证金余额下降到维持保证金以下,这样就必须按照变动 保证金数额进行补加,而保证金回补的压力又使金融机构的资金紧张加剧,引发 进一步的抛售。 (4)评级机构的顺周期性 评级机构的评级具有顺周期性的特征。当经济形势趋好、资产市场趋向繁荣、 机构所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时,像标普、穆迪、惠誉等评级机构往往会上调 评级,这样,这些机构就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外部融资,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形 势与资产市场的繁荣。反之,当经济形势趋向衰退、资
11、产市场趋于低迷、金融资 产价格大幅下跌时,评级机构就会下调评级,造成信贷紧缩,外部融资环境恶化, 导致衰退和资产价格螺旋式下跌。危机爆发后,评级机构调低了那些持有次级债 券的金融机构的评级,使其借贷成本大大增加,还款压力剧增,造成了流动性短 缺。 3、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此次危机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之广、程度之大以及金融机构的种类之多前所未 有。20世纪 30年代爆发的大萧条主要发生在北美和欧洲,而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 融危机,更是表现出极明显的区域特征,再到后来的 拉美危机和俄罗斯的危机也 往往都是发生并局限于某个区域或相邻的几个国家。然而,这一次发端于美国华 尔街的次贷危机,不但迅速波及到日
12、本、欧盟等世界经济发达的经济体,还扩散 到世界各地。所以,此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大大超过以往,全球化特征十分明 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纷纷被卷入到这场危机当中或受此次危机的严重冲击。 除此之外,此次金融危机所涉及的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种类之多也史无前例。 从商业银行、个人按揭抵押机构、保险机构,到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 债券信用担保机构,以及第三方评级机构等等;从住房按揭贷款的 一级发放市场 到次级贷的二级证券化市场(如 CDO市场)、政府及半政府债券市场,甚至美 国地方市政债券、公司债券市场 、 CDS (信用违约掉期)市场,最后乃至商 业票据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和短期货币市场 。 二、国
13、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危机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对其应有的反思仍在 继续,特别是己经或必将对后危机时代的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影 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载国际金融研究 2008年第 5期, 14-21 页。 110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更加严苛的监管和盈利模式的变革。 (一)后危机时代的银行监管变革 进入后危机时代,各国基于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及危机中所暴露的监管缺 陷,纷纷对金融监管机制进行改革,一场新的监管风暴在全球迅速刮起。 1、美国金融监管的变化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业,其金融监管同样一直居于全球领
14、先地位, 为美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的说来,美国是在一次次整治金融 危机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其金融监管制度的,每一次危机都迫使监管当局对监管重 点和监管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金融环境变化的新要求。可以说,美国在 每一次金融危机中,都会诞生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法案;而每一部金融监管法案的 诞生,都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里程碑。 上个世纪 20年代末期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 1933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 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从自由走向管制,并建立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分业经营体 制;而 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则废除了在美国实行了 66年的分业 经营制度,揭开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序幕;本
15、世纪初的金融危机则催生了后危机 时代的金融监管规则 : 多德一弗 兰克法案。 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又称多德一弗兰克法案,是由美国总 统奥巴马在 2010年 7月 21 R签署的。在这个法案中,它的核心理念旨在围绕监 管系统性风险和保护消费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是要建立有效 的、防范系统性风险来改变目前超级金融机构 “ 大而不倒 ” 的局面,另一个方面 是有效的避免消费者受到欺诈,以此来保护金融市场中的相对弱势群体。这一方 案表现出 5个特点, g卩:强干预、增权力、补缺陷、堵漏洞、护民众。 包括以下六条主要规定: 一 是要努力寻求一条解决 “ 大而不倒 ” 现象的途径。 规
16、定只要金融稳定监督 委员会 ( FSOC)和美联储投票都超过三分之二,就可以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拆分, 从而解决这一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是需要从事前和事后两个方面入手:在预 防方面,要着手建立一个系统的风险监管框架,有效的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 行机构;在事后处置方面,雷曼兄弟和 AIG (美国国际集团)的危机都是前车之 鉴, .从而使得破产清算显得尤为重要,在经营失败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对此采取 111 一定的破产清算程序来保证安全。 二是要构建一个体系来更为完整而系统的维护消费者在金融市场的利益 。 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的成立显得很有必要,能够有效的解决金融系统的不公平、 欺诈等一些有害行为。
17、同时赋予这一机构更大的权利,使其能够和其他监管机构 一样能有效的制定、检查、以及实施罚款,以上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维 护消费者的金融利益。 三是着力解决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问题。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协调金融 机构,以解决在多头监管下存在着两个大问题: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基于此,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成立由 10家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督委 员会 来进行统一的监管,从而协调不同部门的监管冲突和争端,并且向其他监管部门 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四是要进一步的明确政府的地位,尤其是在危机处理中的核心地位。在这一 法案中,明确了联邦将接管金融机构的职权,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时而 引发
18、金融市场的动荡时,监管部门就需要介入其中,来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止 其危机进一步扩大。 五是对于衍生产品以及对冲基金加强监管。由于监管中存在着漏洞,新的改 革方案就要针对这些问题着手进行解决,以达到全面的监管覆盖。主要是要求交 易的公开性,禁止银行之间以及客户之间的内 部交易。 六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并且有效的控制高管薪酬。给股东提供更多的发言权 和话语权,对于金融机构中存在的不恰当和不谨慎的薪酬方案可以允许监管机构 对其进行中止,并且要求对薪酬中的激励要素进行披露,而另一方面,如果出现 由于上市公司基于错误财务信息而发放的高官薪酬 , 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urities and
19、 Exchange Commission)拥有追索权。 该法案被称作是大萧条以来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严厉程度最高的金融业改 革法规,它的实施不仅将引起华尔街的剧变,而且还可能成为影响全球金融规则 变动的风向标。 2、英国金融监管变化 作为老牌的全球性金融中心,英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郭冬: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变化,载深交所 2010年第 6期, 43-47页。 112 因此英国也开始积极地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2000年,英国颁布了金融市场与 服务法案 ( Financial Market and Service Act 2000 ),这是英国在金融危机发 生之 前
20、就建立起来的一套相对比较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一体系旨在通过统一的机 构来全面的对金融市场实行监管。在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中,英国受到的冲击主要 来自外部,所以其改革更多地侧重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此外,由于英国的 金融市场主要以银行业为主导,所以后危机时代,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也主要以 银行业监管改革为中心。 金融危机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防范金融风险,英国政府于 2009年 2月 通过了 2009年银行法案 ( Banking Act 2009),于 2009年 7月公布了改革金 融市场 ( Reforming Financial Markets)白皮书,对金融监管进行了再一次的改 革。改革的
21、主要内容有: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强化金融稳定目标。 2009年银行法案要求在英格兰 银行在其理事会之下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 ( Financial Stability Committee, FSC), 并要求其与英格兰银行现有的货币政策委员会 ( MPC)平级;改革金融市场白 皮书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金融稳定理事会 (Council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CFS), 全面负责监控金融业的风险和稳定;赋予英格兰银行监控银行支付系统的权限、 允许英格兰银行可以在政策操作中获得更大的灵活性,举例而言,即在进行流动 性支持时,非公开的方式秘密进行也将被允许采用。 二是加强对金融
22、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白皮书提出,必须要保证金融 服务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应该高度透明,必须对投资 者和消费者提示风险;消费者有权对于给大量消费者造成损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起诉讼,追偿损失;对存款安全性提供更高的保障;更好地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三是高度重视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首 先提出提高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意识; 加强审慎性监管,强化市场约束,要求金融机构提高其风险暴露的透明度;强化 对证券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监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批发金融市场;强化 FSA 在监控、评估和降低由于金融体系中的相互关联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方面的职 能;抑制过度信用条件和风险承担行为,以降低
23、金融传染风险等。 四是加强国际和欧洲监管合作。本次英国金融危机主要是受到外源性的冲 击,为此白皮书提出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尤其是在欧洲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合 113 作 ,提出建立 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措施,旨在提高各国的金融监管水平,防止监管 套利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以金融稳定委员会为核心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进 一步加强其建设以更好的实现监管合作。 3、欧盟金融监管变化 同英国一样,欧盟的这次金融危机主要也是外源性的。因为欧洲作为美国次 贷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主要投资对象,它的大型跨国银行集团对美国次投资级别 企业的贷款比重很高,这也就导致了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下,损失尤为严重。 欧盟是一个新兴的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研究 刘志刚 第五 国际 金融危机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