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





《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纲考纲点击点击1.城市化的城市化的过过程和特点。程和特点。2.城市化城市化对对地理地理环环境的影响。境的影响。考情考情播报播报1.以以贴贴近近现实现实的的图图表表为为切入点,考切入点,考查查城市化城市化进进程及程及 特点、城市特点、城市环环境境问题问题等。等。2.以案例以案例为载为载体,分析城市空体,分析城市空间间分布分布动态动态,考,考查查城城 市市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的重要性及城市与工的重要性及城市与工业业布局等布局等问题问题。3.结结合合长长三角、珠三角、三角、珠三角、环环渤海地区的渤海地区的发发展,考展,考查查 城市化与城市化与经济发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的关系。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一、城市
2、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起源的条件城市起源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2)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特别是特别是 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同农业的分工以及 的出现;的出现;(3)的出现。的出现。剩余农产品剩余农产品手工业手工业商业商业社会组织机构社会组织机构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1)产业革命前:产业革命前:城市数量少,城市数量少,功能较单一,多,功能较单一,多 以以 职能为主;职能为主;(2)产业革命后:产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扩展,城扩展,城 市成为区域市成为区域 ;(3)
3、“二战二战”以后: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专业化城市。专业化城市。规模较小规模较小政治政治功能功能经济的中心经济的中心大城市带及大城市带及二、城市化及其特点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城市化(1)概念: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其主要标志。其主要标志。(3)主要动力:主要动力:的发展。的发展
4、。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 地区地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社会经济社会经济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大大加快;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出现;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在 以上,出现以上,出现 和逆城市化现象。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表现为 人口向城市移动,国家之间人口向城市移动,国家之间 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带大城市带70%郊区
5、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乡村乡村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积极影响:积极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积极引导和推动 的城市化,是人类社的城市化,是人类社 会的进步,是国家实现会的进步,是国家实现 、节约用地及、节约用地及 的的 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不利影响(1)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及地面下沉和及地面下沉和 等生态环境问题。等生态环境问题。(2)出现城市出现城市 、交通拥挤、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就业困难、等问题。等问题。合理有序合理有序合理用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保护耕地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质恶地下水质恶化化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住房紧张
6、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秩序混乱 1.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C.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D.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解析:解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这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这是
7、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答案:答案:A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城市人口比重降低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城市人口比重降低大城市规模得到控制大城市规模得到控制大城市不断涌现大城市不断涌现A.B.C.D.解析: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带。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带。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重达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城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也大
8、大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人口迅速增加。答案:答案:D 截至截至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拥有6.07亿城镇人口。下表是我国三十年来城市数量发展的变化亿城镇人口。下表是我国三十年来城市数量发展的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情况表。据此回答34题。题。年份年份1978198319912007年末建制城市数量年末建制城市数量(个个)1932894796553.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978年以前年以前 B.1979年年1983年间年间 C.1983年年1991年间年间 D.1992年年2007年间年间解析:解析:从城市的
9、增长数量上可知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从城市的增长数量上可知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间是时间是19831991年间。年间。答案:答案:C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盐渍化就业困难,社会秩就业困难,社会秩 序混乱序混乱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交通拥堵,住房交通拥堵,住房 紧张紧张绿地减少,水旱灾害增多绿地减少,水旱灾害增多 A.B.C.D.解析:解析:城市化可能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耕地城市化可能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减少、人
10、地矛盾突出、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答案:答案:B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城市化城市化发发展展阶阶段段特征特征出出现现的的问题问题发发展展新新趋势趋势出出现现的国的国家和地区家和地区初期初期阶阶段段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较较低、低、发发展展较较慢慢问题较问题较少,少,处处于城于城市化低水平市化低水平时时期期发发展中展中国家国家加速加速阶阶段段人口和人口和产业产业向城市迅速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聚集、城市化推化推进进很快很快出出现现了了劳动劳动力力过过剩、交通剩、交通拥拥挤挤、住房、住房紧张紧张、环环境境恶恶化等化等问问题题出出现现了了郊
11、区城郊区城市化市化现现象象后期后期阶阶段段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比比较较高,城高,城市人口比重市人口比重的增的增长趋缓长趋缓甚至停滞甚至停滞中心区表中心区表现现出出衰落的迹象衰落的迹象出出现现逆逆城市化城市化现现象象发发达国家达国家3.发发达国家和达国家和发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展中国家城市化进进程的差异程的差异国家国家类类型型所所处处阶阶段段起步起步时间时间目前目前速度速度发发展展水平水平城市人城市人口比重口比重城市化城市化与与经济经济发发展展原因原因发发达达国家国家后期后期(成熟成熟阶阶段段)早早(18世世纪纪中中叶叶)缓缓高高(平均平均为为70%左右左右)大大相适相适应应农业农业向向现现代化方向
12、代化方向发发展,大展,大批批农业劳农业劳动动力向城力向城市迁移市迁移国家国家类类型型所所处处阶阶段段起步起步时间时间目前目前速度速度发发展展水平水平城市人城市人口比重口比重城市城市化与化与经济经济发发展展原因原因发发展展中国中国家家中期中期(加加速速阶阶段段)晚晚(第二第二次世界次世界大大战战以以后后)快快低低(40%左右左右)小小不相不相适适应应城市城市经经济济畸形畸形发发展,展,人口增人口增长过长过快,快,农农村村劳劳动动力力过过剩剩有关城市化的几个概念的区别有关城市化的几个概念的区别(1)城市化: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 为
13、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 中和相对分散后的绝对分散阶段后,表现为人口、工业、中和相对分散后的绝对分散阶段后,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 量下降的现象。量下降的现象。(3)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4)再城市化: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
14、、逆城市化带 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 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 城市化的现象。城市化的现象。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题。(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甲 B.乙乙C.丙丙 D.丁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
15、口比重增长率较低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解析:解析: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不同时期和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化起步晚、水平低,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但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较快。由试题所给甲、乙、丙、丁四但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较快。由试题所给甲、乙、丙、丁四条曲线在图示期间的变化趋势及城市人口比重数值可知,条曲线在图示期间的变化趋势及城市人口比重数值可知,甲、乙两条曲线在甲、乙两条曲线在2004年的城市人口比重在年的
16、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应属以上,应属于发达国家。曲线丙于发达国家。曲线丙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年城市人口比重已达40%以上,而以上,而在在2004年还未达到年还未达到50%,说明在图示时期城市化速度缓慢,说明在图示时期城市化速度缓慢,不符合我国这一时期城市化速度较快的特点。故只有丁曲不符合我国这一时期城市化速度较快的特点。故只有丁曲线符合。图示期间,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美线符合。图示期间,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已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化进程很慢。因此,我国与美国已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化进程很慢。因此,我国与美国城市化相比,具有城市化速度快的特点,表现为城市人国城市化
17、相比,具有城市化速度快的特点,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率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高的特点。由于我口增长率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高的特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人口比重低,但具有数量大的特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人口比重低,但具有数量大的特点。点。答案:答案:(1)D(2)C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 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 灭绝或减少。灭绝或减少。(2)土地质量的下降:土地质量的下降:城
18、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 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3)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 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 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到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到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4)对气候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部分 第六 单元 第一节 城市 发展 城市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