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知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非煤矿山安全知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安全知识.ppt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矿山危险源控制1.1矿山危险源 危险源 危险源特征:能量大、种类多,难以识别和控制 1.1.危险岩体和构筑物 危险岩体:可能导致岩体(或矿体)局部冒落、大面积岩体移动或边坡垮落等现象发生的岩体。危险岩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 1)危险顶板 (2 2)大面积空区 (3 3)危险边坡 危险构筑物:矿区内一些有缺陷的构筑物,如尾矿坝等塌垮,将直接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第1页/共92页2.2.爆破材料 矿山生产中广泛利用炸药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破碎矿岩。可能引起炸药意外爆炸、燃烧的能量有以下几种:(1 1)机械能 (2 2)热能 (3 3)电能 (4 4)爆炸能3.3.矿井水与地表水 矿井水与地表水可能
2、导致矿井透水、淹井事故、地表水可能淹没露天矿坑;一些泥石流发达的山区,泥石流可能毁坏矿区设施,伤害人员及影响生产。4.4.可燃物集中的场所5.5.高差较大的场所 矿井中的竖井巷或斜井巷,露天矿中的台阶等高差较大的场所,人员或物体都具有较大的势能。第2页/共92页6.6.机械与车辆 矿山生产中利用各种机械和车辆。机械的运动部分、运行的车辆都具有较大的动能,人员不慎与之接触可能受到伤害。7.7.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在内部介质压力下破裂,发生物理爆炸而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8.8.电气系统及电气设施供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发生绝缘破坏、接地不良等故障,使人员触电受到伤害。第3页/共92页1
3、.2矿山安全技术原则矿山安全技术主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备、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等技术手段来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方案、工艺过程,合适的原材料或能源,可以消除危险因素2.隔离和屏蔽通常一旦判明有危险因素存在,就应该设法把它隔离起来。分离:是指空间上的分离 屏蔽:是指应用物理的屏蔽措施进行的隔离。为确保隔离措施发挥作用,有时采用连锁措施。(1 1)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之间的连锁。(2 2)防止由于操作错误或设备故障造成不安全状态。第4页/共92页3.故障-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4.减
4、少故障及失误机械设备、装置等物的故障及人失误在事故致因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应该努力减少故障及失误的发生。图1-1是通过安全监测系统、增加安全系数或安全阀或增加可靠性来减少物的故障。第5页/共92页 警告 1.1.视觉警告 (1 1)亮度 (2 2)颜色 (3 3)信号灯 (4 4)旗 (5 5)标记和标志 2.2.听觉警告 听觉警告主要适用于下述情况:(1 1)在要求立即做出反应的场合,传达简短、暂时的信息;(2 2)视觉警告受到限制的场合;(3 3)唤起对某些视觉信息的注意。喇叭、电铃、蜂鸣器等是常用的听觉警告器。3.3.气味警告 气味警告是利用某些带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做的警告。4.4.触觉
5、警告 触觉警告主要利用振动和温度实现第6页/共92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1.隔离 (1 1)远离 (2 2)封闭 (3 3)缓冲 2.2.个体防护 (1 1)有危险的作业 (2 2)为了调查或消除危险状态而进入危险区域 (3 3)应急情况 3.3.接受微小损失 接受微小损失,是利用事先设计的薄弱部分的破坏来泄放能量,以小的损失避免大的损失。4.4.避难与救护 矿山事故发生后,当判断事态已经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则应该迅速避难,撤离危险区域。第7页/共92页1.3高处坠落事故及其预防坠落伤害(1)坠落事故 1m高处坠落,50%人受伤 4 4m高处坠落,100%人受伤、死亡 12
6、m高处坠落,50%人死亡 15m高处坠落,100%人死亡第8页/共92页表1-1某大型钢铁企业伤害事故类别统计表第9页/共92页(2)影响因素 坠落体质量、相对高度、施加力大小 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带等可靠性 落点的松软程度 坠落体姿势(3)事故类型 临边作业:基坑、阳台、屋面、窗台 洞口作业:通道口、楼口、井口 悬空作业:吊装物品、安装门窗、建筑装修矿山坠落事故第10页/共92页坠落事故预防(1)创造防坠落工作环境消除或减少高差:井口加盖、开口加罩、缺口加护栏 设置护栏:高度超过2m m设置围栏、扶手,固定围栏 1m m,临时围栏 0.75m m 设置安全梯:倾角、孔长和宽、蹬间距及安全均
7、应符合安全要求(2)阻止坠落:安全带须有足够强度,长度适当(4m4m都安装 安全帽:抗冲击和穿透性能好第11页/共92页1.4矿山机械、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1.静止危害 切削刀具、毛坯、设备飞边、突缘2.运动危害直线运动:撞击、挤压、升降 旋转运动:机床、砂轮、轧辊、风机3.飞物危害 飞出的机件、切削、锻件第12页/共92页4.机械伤害预防(1)能量意外释放 直接危害:表1-11-1 间接危害:构件损坏后作用于人体(2)技术措施 采用机械化、自动化 提高设备可靠性 安设安全防护装置 设置自动监测、报警、控制系统 采用冗余设计技术 设置连锁保护装置(3)管理措施 对机械设备及时保
8、养、维修、检查 指导操作人员安全使用第13页/共92页矿山车辆伤害事故1.平巷运输安全2.斜井运输安全竖井提升伤害事故预防1.防止提升钢丝绳断裂(1)钢丝绳(2)防过卷装置(3)提升装置2.防坠器第14页/共92页1.5矿山电气伤害事故及预防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伤害形式局部损伤:电灼伤、电标志、机械损伤、电光眼 全身性损伤:重要器官和系统破坏(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大小 感知电流:男子1.1mA1.1mA,女子0.7mA0.7mA摆脱电流:男子16mA16mA,女子11mA11mA,儿童8mA8mA(交流电)安全电流:直流电100-125100-125A A,50Hz50Hz,交流电 5
9、0-7050-70A A 致命电流:在极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电压500V500V,直流电比交流电危险第15页/共92页(3)电流途径 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室颤动,停止血液循环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使其失调死亡 电流通过脊髓,使人肢体瘫痪 电流由一只手入,另一只手出,或由手入脚出,最危险(4)电流伤害与体状况有关 人体电阻约为1000-20001000-2000欧姆 潮湿时,降至500-1000500-1000欧姆 妇女和儿童对电流较敏感 身体健壮的人摆脱电流较大第16页/共92页防止触电安全技术 安全电压:无特殊安全措施,安全电压为36V36V 有安全措施,安全电压为12V12V 绝缘:
10、绝缘材料电阻率要大、防止被击穿,同时要防潮、防腐、防损伤 安全屏护: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护罩、箱柜)安全间距:人物接近带电体不会发生危险的安全距离 漏电保护:电压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第17页/共92页静电危害及防止(1)静电产生:摩擦、冲流、剥离、喷雾、碰撞、溅泼都会起电(2)静电危害:引起火灾、爆炸、电击(3)防止措施避免或减少静电产生 泄放静电 安设静电消除器 静电屏护第18页/共92页1.6 1.6 起重机械事故起重机械事故 起重伤害与事故,是指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起重伤害与事故,是指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由机具、吊物等所引起的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由机具、
11、吊物等所引起的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据统计,在冶金机电、铁路、港口、建筑等生产部门,据统计,在冶金机电、铁路、港口、建筑等生产部门,起重机械所发生的事故占有很大比例,高达起重机械所发生的事故占有很大比例,高达25%25%左右,左右,其中死亡事故占其中死亡事故占15%15%起重机伤害事故类型起重机伤害事故类型 表表1-31-3是某地区各行业发生的是某地区各行业发生的108108起典型起重伤害起典型起重伤害事故类型的统计结果。事故类型的统计结果。第19页/共92页1-3 1081-3 108起典型起重伤害事故类型统计结果事故类型事故类型吊物吊物打击打击吊吊具具打打击击倒杆倒杆摔臂摔臂倾翻倾翻相相
12、撞撞挤挤压压触电触电断断绳绳绳绞绳绞坠坠落落其他其他合计合计1事故起事故起数数276946613913474108所占比所占比例例%255.68.33.75.65.6128.3123.76.53.71002死亡人死亡人数数2661046512912372102所占比所占比例例%25.55.99.83.95.94.911.88.811.82.96.91.91003受伤人受伤人数数333213412511038所占比所占比例例%7.97.97.95.334.210.52.65.313.22.62.60100第20页/共92页常见事故原因常见事故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因
13、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通过对217217名死亡事故与年龄、工龄关系见表名死亡事故与年龄、工龄关系见表1-41-4和表和表1-51-5。表表1-4 1-4 死亡事故与年龄关系死亡事故与年龄关系年龄段年龄段/岁岁2021303140415150合计合计死亡人数死亡人数779635117217所占比例所占比例/%3.2336.4129.0323.57.83100表1-5 死亡事故与工龄关系工龄段工龄段/岁岁56101115162020合计合计死亡人数死亡人数7844391640217所占比例所占比例/%35.920.318.07.418.4100第21页/共9
14、2页 几种主要事矿的原因如下:几种主要事矿的原因如下:(1)(1)挤伤事故。挤伤事故是吊载物体与地挤伤事故。挤伤事故是吊载物体与地面物体之间挤着,吊载物体旋转、翻倒,吊载面物体之间挤着,吊载物体旋转、翻倒,吊载物体撞击地面物体翻倒,被机体挤着或与机体物体撞击地面物体翻倒,被机体挤着或与机体接触等。常见的挤伤事故是桥式起重机运行中接触等。常见的挤伤事故是桥式起重机运行中将检修人员挤伤在端梁与土建结构之间;自行将检修人员挤伤在端梁与土建结构之间;自行式起重机旋转将作业人员挤伤在起重机平衡重式起重机旋转将作业人员挤伤在起重机平衡重与障碍物之间等等。与障碍物之间等等。发生事故的原因是:无联系或联系不周
15、,发生事故的原因是:无联系或联系不周,无指挥或指挥不当,危险行为或处于危险区,无指挥或指挥不当,危险行为或处于危险区,起落吊不稳,歪拉斜吊,挂吊偏得,操作不熟起落吊不稳,歪拉斜吊,挂吊偏得,操作不熟练,大、小车提升同时操作等。练,大、小车提升同时操作等。第22页/共92页 (2)(2)失落事故。失落事故包括吊物、吊具、机体构件、工具、悬臂等物体掉落事故。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是挂吊不牢、起落吊不稳、起升钢丝绳破断、吊装钢丝绳破断、吊装钢丝绳脱钩、吊物零乱或捆扎不牢、吊具损坏、挂吊位置不当、吊物摆动过大、设备缺陷、运行不稳等。(3)(3)坠落事故。坠落事故多半是从机体上坠落、被吊物碰落、
16、与输送工具一起坠落等情况。坠落事故多为从事高空作业的载人吊箱脱绳、断绳等,人与箱体同时坠落而伤人。其原因是:设备有缺陷,检修人员精神不集中。第23页/共92页3.3.常见的事故机理常见的事故机理 任何事故都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任何事故都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系列轨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引起的。如图两个系列轨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引起的。如图1-1-1818所示。所示。管理不科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设备隐患环境不良司机失误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物人事故图1-18 人物系列构成事故机理第24页/共92页吊物落放挤压司机降落吊物挂吊工进入吊物下落位置工艺布置不合理视线不清无人指挥
17、习惯作业管理不完善缺乏安全教育无人指挥习惯作业未安全第一安全教育不够图1-19 吊物挤压事故故障树分析图1-19、1-20是典型事故案例案定性分析。第25页/共92页图1-20 吊物掉落挤压事故故障树分析吊物掉落挤压卷扬机翻落撞倒备件架挂吊工正在备件架与绞车房的过道上拉环断裂近处有备件架拉环强度不足用一根钢丝绳对角线挂钩1.缺乏安全知识2.规章制度不严第26页/共92页起重机安全操作起重机安全操作 1.1.稳定性稳定性 载重稳定性载重稳定性 自身稳定性自身稳定性 2.2.负荷试验负荷试验 空载试验空载试验 静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 动负荷试验动负荷试验 3.3.捆绑钢丝绳安全要求捆绑钢丝绳安全要求
18、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曲率半径曲率半径 承载能力承载能力 第27页/共92页4.安全操作 禁止起重吊物品:重量不清、信号不明、捆绑不牢、歪拉、斜吊、埋入地下或凝(冻)在地面的物体、被吊物上有人或有物、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易燃易爆和危险品、过满钢水或其他液体、与车辆或货物相钩连的物件。第28页/共92页第二章矿山防火与防爆2.1矿山火灾与爆炸事故矿山火灾及其危害火灾:民用爆炸品 易燃气体: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易燃化学品 破坏性实验引起非实验体燃烧 机电设备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 交通工具故障引起燃烧(车、船、飞机)火灾事故: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或重伤20人以上,或死亡、重伤20人以上,或受
19、灾户50户以上,或财产损失50万元以上;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或死亡、重伤10人以上,或受灾户30户以上,或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一般火灾: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燃烧事故。矿山爆炸事故及危害第29页/共92页2.2燃烧与爆炸机理燃烧及其条件必要条件:可燃物:按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固态,按组成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助燃物:空气、氧气、氯酸钾、过氧化钠。引火源:火焰、电火花、电弧和炽热物质充分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具备一定浓度,引发能源具有一定强度。发火与引燃自然发火:无外界引火源,取决于可燃的自然点。引燃:有足够能量的引火源,取决于可燃的燃点。燃烧过程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燃
20、烧热:可燃性质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热,通常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的方式向外传播。第30页/共92页气体的燃烧与爆炸1.爆炸 轻爆:传播速度每秒数米 爆炸:传播速度每秒数十米 爆轰:传播速度每秒数千米2.气体爆炸1 1)分解爆炸:乙炔、乙烯、环氧乙烷、一氧化碳2 2)混合气体爆炸: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水源爆炸(1)爆炸界限:上限、下限(2 2)影响因素:温度:混合气体初始温度高,爆炸范围大 压力:压力增大,爆炸范围广 含氧量:混合气体中含氧量增加,爆炸上限增高 惰性气体含量:加入惰性气体,减少爆炸范围 容器材质:尺寸小,散热快,爆炸范围小第31页/共92页粉尘爆炸煤尘、面粉、饲料、硫磺、石墨、金属
21、粉尘(镁、铝)(1)爆炸过程:粉尘粒子表面受热升温,热分解析出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燃烧,使粉尘粒子加速析出可燃气体,继续燃烧(2)影响因素:粒度: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挥发分和灰分:挥发性物质越多越易爆炸;灰分多降低爆炸危险性 水分 粒子形状:比表面积大,爆炸危险性大(3 3)粉尘爆炸极限第32页/共92页2.3矿山地面室内建筑物火灾地面建筑物室内火灾发展过程初期:取决于火源类型、布置方式、通风状况 成长期:燃烧面积扩大,温度升高,热对流、辐射热增强,若氧气不足不能燃烧,一旦氧气充足迅速燃烧 最盛期:火焰呈漩涡状,室内温度几乎处处相等,可达800-1000800-1000 衰减期:可燃物基本燃烧
22、尽,温度迅速下降,长时间保持在200-200-300300第33页/共92页火灾对人的危害(1)辐射热:放射传播、火焰表面温度达1000以上。一般可燃物自燃点低于800(木材200-300200-300,炸油240-290240-290,石油沥青270-300270-300)。(2)烟气危害烟气组成:可见及不可见气体、水蒸气、固体微粒。烟气危害:一氧化碳中毒 有毒气体中毒:甲醛、乙醛、氢氯化物、氢化氰、丙烯醛等 缺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减少 高温:使人心跳加速、汗量增大、造成脱水,血压下降,毛细血管破坏,导致血液循环系统破坏第34页/共92页建筑物防火建筑物耐火性能 非燃烧体:不
23、起火、不微燃、不炭化 难燃烧体: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 燃烧体:遇火或高温立即起火燃烧耐火等级 一、二级:建筑材料均应是非燃体 三级:建筑材料砖木结构 四级:木屋顶,砖墙防火间距:保证相邻建筑物安全和扑救时的最小距离见表2-22-2。第35页/共92页建筑物火灾的人员疏散1.疏散时间影响人员疏散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人员密集程度(2)疏散路线是否合理(3)疏散通路条件(4)烟气浓度和毒性(5)疏散距离及安全出口数量第36页/共92页2.安全疏散距离 生产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厂房内最远的工作地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民用建筑:是指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以及房门到建筑物出口的距离。
24、民用建筑的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一般不许超过15-20m;从房门到建筑物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30m。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建筑物至少应该有两个安全出口。第37页/共92页2.4矿内外因火灾及其预防矿内火灾特点1.矿内火灾时的燃烧特征火灾初起期,燃烧规模小。火灾成长期,火势迅速发展。火灾末期,不完全燃烧现象十分明显,产生大量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黑烟。2.矿内火灾时消防与疏散的困难性矿内火灾形成以后,受矿井条件限制,矿内火灾的消防工作比较困难。(1)地面人员很难获得矿内火灾的详细信息,很难掌握火灾动态。(2)火灾时矿内巷道充满浓烟和热气,增加消防活动的困难性。(3)难以迅速扑灭火灾或控制火势。第3
25、8页/共92页矿内外因火灾及其预防矿内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1.1.矿内外因火灾原因分析矿内外因火灾原因分析 图图6.46.4为冶金矿山外因火熔炉原因分析的故障树。为冶金矿山外因火熔炉原因分析的故障树。(1)(1)明火。冶金矿山井下常见的明火有电石灯火焰、点燃的明火。冶金矿山井下常见的明火有电石灯火焰、点燃的香烟、乙炔焰等。香烟、乙炔焰等。(2)(2)电弧和电火花。井下电气线路、设备短路、绝缘击穿,电弧和电火花。井下电气线路、设备短路、绝缘击穿,电气开关熄弧不良等,会产生强烈的电弧或电火花。电气开关熄弧不良等,会产生强烈的电弧或电火花。(3)(3)过热物体。过热物体的高温表面是常见的矿山火灾引火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安全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