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化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化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化讲稿.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社会心理学第三关于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化章社会化第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一、社会化的定义二、社会化的途径二、社会化的途径三、社会化的历程三、社会化的历程四、社会化的内容四、社会化的内容五、社会化与个体化五、社会化与个体化第二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社会会化化是是个个体体通通过过与与社社会会的的交交互互作作用用,适适应应并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自然人自然人社会人社会人第三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社会教化社会教化(外因)(外因)l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
2、体、社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等等 社会化的执行者:社会化的执行者: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及其成员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及其成员 社会教化的分类:社会教化的分类:(1 1)有系统的、)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正规的教育 ;(2 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二、社会化的途径第四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个体内化个体内化(内因)(内因)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主观认同主观认同自我奖赏自我奖赏 第五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一)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一)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 生命历程
3、的不同阶段,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任务。任务。“少而学,壮而有为;壮而学,老而不少而学,壮而有为;壮而学,老而不衰;老而学,死而不朽。衰;老而学,死而不朽。”三、社会化的历程第六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l八个阶段八个阶段l阶段阶段1:婴儿期婴儿期,0-1岁,信任感岁,信任感不信任感不信任感 l阶段阶段2:童年期童年期,1-3岁,自主感岁,自主感羞怯疑虑感羞怯疑虑感 l阶段阶段3:学前期学前期,4-6岁,主动感岁,主动感内疚感内疚感l阶段阶段4:学龄期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岁,勤奋感自卑感自卑感
4、l阶段阶段5:青春期青春期,12-20岁,同一性岁,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l阶段阶段6:成年早期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感岁,亲密感孤独感孤独感 l阶段阶段7:成年期成年期,25-65岁,效能感岁,效能感停滞感停滞感l阶段阶段8:老年期老年期,65岁岁-,完善感,完善感失望感失望感 第七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二)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1、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哈里哈里F哈洛的实验哈洛的实验第八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第九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3、成人期的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
5、化l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包括:范的过程。包括:维持性学习维持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l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活目标的过程。包括:包括:强制性强制性、非强制性非强制性第十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4、反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反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l反社会化:反社
6、会化: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包括:程称为反社会化。包括:无理性型无理性型、有理性型。有理性型。l反向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教育者: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经常发生在地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经常发生在地理迁徙或文化巨变之后。迁徙或文化巨变之后。第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四、社会化的内容(一)政治社会化(一般社会化的核心)(一)政治社会化(一般社会化的核心)(二)道
7、德社会化(二)道德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赫斯与托尼的研究赫斯与托尼的研究儿童国家意识依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儿童国家意识依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1国家象征期:国家象征期:如国旗、国歌、国家领袖。如国旗、国歌、国家领袖。2抽象国家观念期:抽象国家观念期:如形成国家、政治群体的抽象概如形成国家、政治群体的抽象概念,权利、责任、社会活动。念,权利、责任、社会活动。3国际组织系统期:国际组织系统期:对自己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角色的对自己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角色的忠诚忠诚 第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道德社会化的理论道德社会化的理论
8、l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道德准则德准则和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会要求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的过程。的过程。l主要有三个派别:主要有三个派别:认知学派认知学派、新行为学派新行为学派和和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代表人物分别为,其代表人物分别为皮皮亚杰亚杰、柯尔伯格、班杜拉、柯尔伯格、班杜拉、和和埃里克森埃里克森。第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认知学派: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二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二阶段论 皮亚杰(皮亚杰(Piaget.jPiaget.j)强调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份)强调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份道德判断
9、。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道德判断。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的。在在儿童的道德批判儿童的道德批判中,以七八岁为界,将儿中,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 1)道德约束从道德约束从“他律他律”到到“自律自律”;(2 2)道德判断的依据从)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效果”转为转为“动机动机”;(3 3)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的惩罚。不同形式的惩罚。第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第一阶段:道德概念道德概念 强制的道德或受他律道德阶段;强制的道德或受他
10、律道德阶段;观观 点点 看一种行为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并认为人人都这么看,看一种行为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并认为人人都这么看,不能置身于他人立场;不能置身于他人立场;意意 向向 性性 倾向于从实际物质后果判断行为,而不是从动机来倾向于从实际物质后果判断行为,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判断;规规 则则 服从规则,认为它是神圣不可改变的;服从规则,认为它是神圣不可改变的;对对 权权 威威 单方面的尊敬使儿童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单方面的尊敬使儿童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人规则的义务感;惩惩 罚罚 赞成严厉的赎罚,要使受罚者痛苦,而不考虑赞成严厉的赎罚,要使受罚者痛苦,而不考虑惩罚方式与错
11、误内容的关系。认为惩罚本身惩罚方式与错误内容的关系。认为惩罚本身就说明行为的错误性质;就说明行为的错误性质;“内在公正内在公正”混淆道德法则和自然规律,认为自然事故混淆道德法则和自然规律,认为自然事故和灾害是不端行为引起的超自然力的惩罚。和灾害是不端行为引起的超自然力的惩罚。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道德概念道德概念 合作的道德或自律的道德;合作的道德或自律的道德;观观 点点 能能把把自自己己置置身身于于别别人人的的立立场场,不不做做绝绝对对的的判判断断,知道有不止一种观点的可能;知道有不止一种观点的可能;意意 向向 性性 用行为的意图而非行为的后果来判断;用行为的意图而非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规
12、规 则则 认识到规则是人制定的,可由人来改变;认识到规则是人制定的,可由人来改变;对对 权权 威威 与与权权威威和和伙伙伴伴的的互互相相尊尊敬敬使使之之较较高高地地评评价价自自己己的的意见和能力,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意见和能力,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惩惩 罚罚 赞赞成成惩惩罚罚应应是是较较温温和和、带带补补偿偿性性的的,应应当当依依错错误误的的性性质质而而决决定定,能能导导致致对对受受害害者者的的赔赔偿偿,并并帮帮助助犯犯错错误误者认识其行为的性质而使其改过;者认识其行为的性质而使其改过;“内在公正内在公正”不把自然灾祸与惩罚混淆起来。不把自然灾祸与惩罚混淆起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第二阶段:第十
13、七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认知学派: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柯尔伯格(Kohlberg.Kohlberg.l l;19581958)通过儿童对一系)通过儿童对一系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而这六大阶段是随年阶段,而这六大阶段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循序渐进的。龄的增长而循序渐进的。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前世俗水平(前世俗水平(4 41010岁)岁)儿童的道德倾向是根据惩罚和奖赏来确定的。儿童的道德倾向是根据惩罚和奖赏来确定的。A A)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怕受惩罚,认
14、为能避怕受惩罚,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的。B B)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的道德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的道德定向阶段 判断行为判断行为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己主义阶段。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世俗的水平(世俗的水平(10101313岁)岁)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法律和社会
15、习惯。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法律和社会习惯。A A)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 “好孩子定向好孩子定向”认为一个人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受到赞扬。B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社会秩序依赖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于“尽本份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守。要别人也遵守。第二十页,讲稿共六
16、十三页哦后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1313岁以后)岁以后)在这一水平上,人们开始意识到有许多比法律还重在这一水平上,人们开始意识到有许多比法律还重要的道德原则要的道德原则。A A)社会制度和良心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或习俗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B B)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
17、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两难故事示例两难故事示例l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本为200200元,但销售价却要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元。病妇
18、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l提问,汉斯应该偷药吗?他有义务和责任这么做吗?提问,汉斯应该偷药吗?他有义务和责任这么做吗?为什么?为什么?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提问?提问?l不该偷的理由
19、不该偷的理由“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如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的命去偷药”。l前世俗水平: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定向阶段前世俗水平: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定向阶段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l不该偷的理由不该偷的理由“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受重罚”。l前世俗水平:惩罚和服
20、从的道德定向阶段前世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l不该偷的理由不该偷的理由“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家人(包括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不管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l世俗水平:世俗水平: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l不该偷的理由不该偷的理由“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采取非常
21、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偷别人的东西犯法”,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偷东西是不对,可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不这样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l世俗水平:世俗水平: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l不该偷的理由不该偷的理由“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海因茨已经为救妻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海因茨已经为救妻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问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他还是
22、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题,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行为。”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海因茨不得不偷药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海因茨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l后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社会制度和良心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l不该偷的理由不该偷的理由“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
23、但他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为救人性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命去偷是值得的。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的生命最可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德义务的源泉。”l后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新行为学派: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24、社会学习论z六十年代后,班杜拉等人提出了道德社会化的社会学习论。六十年代后,班杜拉等人提出了道德社会化的社会学习论。z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道德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也可道德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1.1.模仿学习实验模仿学习实验 班都拉和麦克唐纳(班都拉和麦克唐纳(A.Bandura&F.J.McDonaldA.Bandura&F.J.McDonald,1963196319681968)给儿童道德判断的故事让其判断。)给儿童道德判断的故事让其判断。l过程过程 第一组再
25、次判断时与初测稍有不同,立即强化;第一组再次判断时与初测稍有不同,立即强化;第二组再次判断时交替附有一成人判断并对儿童给予第二组再次判断时交替附有一成人判断并对儿童给予强化;第三组有成人的判断但不给强化。然后,将儿强化;第三组有成人的判断但不给强化。然后,将儿童带到另一房间判断另十二个故事。童带到另一房间判断另十二个故事。结果结果 初测时三组成绩差不多;但第二测时,第二、三组初测时三组成绩差不多;但第二测时,第二、三组远高于第一组,第三组高于第二组;第三测时,第一组成远高于第一组,第三组高于第二组;第三测时,第一组成绩提高不大,甚至有所下降,第二组成绩略高于第三组。绩提高不大,甚至有所下降,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第三 社会化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