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ppt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掌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的方法。掌握E花环形成的原理;熟悉E花环形成实验的步骤;熟悉光镜下E花环的形态第1页/共14页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人类T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CD2),能与SRBC结合形成玫瑰花环样结构,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或离心分离。第2页/共14页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取外周血取外周血绵羊红细胞绵羊红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离心离心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下观察+第3页/共14页实验材料实验材料u 肝素抗凝血2ml/组u Hanks液40ml/组u 淋巴细胞分离液2ml/组u 0.5%绵羊红细胞悬液组u 灭活小牛血清组u 200l、10l移液器各1支/组,吸头u毛细吸
2、管3支/组第4页/共14页实验步骤实验步骤肝素抗凝静脉血肝素抗凝静脉血加1.3mlHanks液稀释置于置于2ml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淋巴细胞分离液上稀释后的抗凝血稀释后的抗凝血淋巴细胞分离液淋巴细胞分离液(注意不要打乱交界液面)第5页/共14页2000rpm离心25min吸取单个核细胞层液吸取单个核细胞层液用用Hanks液洗液洗2次次(1000rpm离心10min)血浆血浆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层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层分层液分层液红细胞与粒细胞红细胞与粒细胞第6页/共14页用用Hanks液配成液配成10106 6细胞细胞加等量灭活小牛血清加等量灭活小牛血清(0.1ml)取取加入绵羊红细胞加入绵羊红细胞混
3、匀,混匀,3737温箱放置温箱放置5 5分钟分钟1000rpm离心离心5min第7页/共14页加加1 1小滴小滴1 1美蓝,用毛细吸管轻轻混匀美蓝,用毛细吸管轻轻混匀取取1 1滴于玻片上,加上盖玻片滴于玻片上,加上盖玻片高倍镜下观察玫瑰花环形成细胞高倍镜下观察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置置44冰箱冰箱5min30-45min第8页/共14页左左:(甲紫染色,(甲紫染色,800800):可见):可见2 2个被绵羊红细胞包围而形成玫瑰环的个被绵羊红细胞包围而形成玫瑰环的T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右右:(吖啶橙染色):图中可见(吖啶橙染色):图中可见3 3个染成橙黄色荧光的个染成橙黄色荧光的T T淋巴细胞被绵羊红细胞所包围。淋巴细胞被绵羊红细胞所包围。T 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淋巴细胞玫瑰花环第9页/共14页T 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扫描电镜,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扫描电镜,65006500第10页/共14页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凡能结合三个以上绵羊红细胞者为玫瑰花形成阳性细胞。正常人的花环形成率50-70%,大致可以代表周围血中T细胞的百分数。第11页/共14页测定外周血中的T细胞数,观察受检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增强剂的疗效。观察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协助进行恶性肿瘤疗效的观察及预后判断等。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第12页/共14页Thanks!第13页/共1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4页/共14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玫瑰 花环 形成 实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