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节日PPT春节PPT课件.ppt





《中国民俗节日PPT春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俗节日PPT春节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国民俗节日PPT春节第一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
2、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个。第二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3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农历正月十五)头牙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清明节 (节气清明节气清明)端午节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七夕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农历九月九)冬至冬至 (
3、节气冬至节气冬至)腊八节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农历腊月初八)尾牙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农历腊月十六)祭灶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农历腊月廿四)除夕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农历十二月卅日)第三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41、春节即夏历(农历)新年即夏历(农历)新年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正”即正月之即正月之“正正”)俗称俗称“过大年过大年”第四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
4、22年6月5起源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长周期称为“年年”,说文。禾部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年,谷熟也”。春。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实际上古代的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第五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6适用地区适用地区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
5、古,瑶、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第六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7习俗习俗放鞭炮放鞭炮 贴春联贴春联 拜年拜年 吃饺子吃饺子第七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8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
6、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第八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9祭灶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
7、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第九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第十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除夕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
8、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第十一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2吃年夜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
9、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第十二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3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
10、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第十三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4“年”的传说太古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它。它的形貌的形貌狰狞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磕头虫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年”的活动规律,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
11、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算准了“年年”肆虐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年关”,并且,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晚饭,熄,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年夜饭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
12、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神灵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第十四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5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第十五张,PP
13、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6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第十六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7窗花与“福”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第十七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年画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
14、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第十八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19贴门神 2、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第二十三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4立立 春春释义: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来源:为什么这么叫呢?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
15、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习俗: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立春时迎春喝“败毒膏”这种使人不长口疮的药膏。第二十四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53 3、清明节清明节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
16、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清明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多要祭扫,以此祭祀祖先。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节的凄清气氛。2008年开始,清明节被列为公众假期,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第二十五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6节日由来节日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
17、,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第二十六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7寒食节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时间:清明节前一天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来源来源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 即晋文公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
18、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 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
19、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风俗。第二十七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8节日习俗节日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第二十八张,PPT共五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29清明诗句名篇清明诗句名篇清明清明 (唐)杜牧(唐)
20、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途中寒食(唐)(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寒食(唐)韩翃(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闾门即事(唐)张继(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清明(宋)王禹(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民俗 节日 PPT 春节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