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专题-古代汉语单元测试.doc
《自学考试专题-古代汉语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专题-古代汉语单元测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测试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文字,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字均包括的一组是A上下吹江B日春考莫C木刃臭河D令亦大从2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A。本朱寸刃B受伐戒莫C理期衷闻D牛止日高3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A仰韶文化原始陶文B。商代甲骨文C籀文D小篆4依据文字的通行时代命名的是A甲骨文B金文C战国文字D。小篆5以书写载体命名的是A金文B隶书C。小篆D战国文字6因用途而命名的是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魏书7标志着汉字形体的演变最终完成的是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魏书8“发”的本义是A发迹B派发C射箭D发挥9。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信一伸B陈一阵C赴一讣D炮一砲10下列各字,关
2、系为异体字的是A。信一伸B泪一淚C畔一叛D管一官11下列字属于分化子的是A。信一伸B泪一淚C女一汝D管一官二、简答题古今通假有哪几种类型?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三、古文翻译题季氏将伐顓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于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求!无乃尔是过与?。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
3、用彼相矣?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四、古文标点题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五、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呜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
4、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兴后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2)有鸟止南方之阜(3)嘿然无声(4)子释之(5)不谷知之矣(6)大音希声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文。(1)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2)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单元测试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A,5C,6B,7C,8C,9A,10B,11C二、简答题1.古今通假有哪几种类型?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答:(1
5、)双声通假。如“惠”通“慧”。(2)叠韵通假。如“崇”通“终”。(3)双声叠韵通假。如“畔”通“叛”。三、古文翻译题1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2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3在位就应该尽力,不能胜任就离开。4走路不稳却不去搀扶,跌倒了也不去扶起来,那么哪里还用得着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呢?5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版与玉瑞在匣中被毁坏,这是谁的过失呢?四、古文标点题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
6、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五、古文阅读题1(1)隐:隐语,谜语。(2)阜:土山。(3)嘿然:默不作声的样子。(4)释:消除疑虑。(5)不谷:君王的自谦之辞。(6)希:寂静无声。2(1)废除弊政十项,兴办新政九项,诛杀(有罪的)大臣五人,举荐贤士六人,因而国家安定太平。(2)楚庄王不因小的过失妨碍好的品行,因此能获取大的名声;有才能而不过早表现出来,因此能建立大的功绩。单元测试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A穆公访诸蹇叔。B子为父死亡所恨。C。厉王虐,国人谤王。D下臣不幸,属当戎行。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
7、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问之。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C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D防民之口,甚於防川。3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_郑。”空格内应补人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A伐B攻C侵D袭4从理性意义上来看,“恭、敬”的差别在于A侧重点不同B程度轻重不同C性状情态不同D范围广狭不同5语言环境分析法具体有两种,置换法和A连用法B比较法C对立法D。差异法二、古文翻译题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
8、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1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2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3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4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三、古文标点题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亦尝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武侯曰未也庄王之语奈何吴起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
9、臣莫逮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问曰王朝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吾闻之诸侯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庄王之所以忧而君独有喜色何也武侯逡巡而谢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四、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供的问题。(一)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
10、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入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1)赵
11、怨臣。(2)未有以强也。(3)今之燕必经赵。(4)破城堕邑。(5)武安君难之。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2)君侯何不快之甚也?(3)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4)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人质矣。单元测试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D,4A,5B二、古文翻译题1现在臣下是个客居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的事。2臣下愿意献上一片浅簿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这就是大王连问三次而不回答的原因。3大王真能相信并采纳臣下的话,死不值得成为臣下的祸殃。流亡不值得成为臣下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
12、散发像发狂,不值得成为臣下的耻辱。4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这就是臣下最大的希望,臣下还担心什么呢。三、古文标点题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亦尝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武侯曰:“未也。庄王之语奈何?”吴起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逮,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问曰:王朝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吾闻之,诸侯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庄王之所以忧而君独有喜色,何也?”武侯逡巡而谢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四、古文阅读题1(1)怨:恨(
13、2)强:勉强(3)之:往(4)堕:毁坏(5)难:非难,反对2(1)秦国派遣张唐前往辅助燕国,想与燕国一同攻打赵国,以此扩大秦国河间的地盘。(2)您为什么这么不高兴?(3)我亲自请求他还不同意,你哪能说服他去燕国?(4)我让刚成君蔡泽侍奉燕国三年,燕国太子丹已经到我国做人质了。单元测试三一、单项选择题1论语子路从而后:“(丈人)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其中使动用法的动词是A植、芸B拱、立C止、宿D食、见2李将军列传:“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句中“苦”的用法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D名词用作状语3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故
14、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C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D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4“齐得十二焉”此句中的“十二”的意思是A十二个B十二国C十个中的两个D十分之二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中的“若属”可译为A你们B你们这些人C你D这些人二、简答题分析下列句子中“其”字的词性和用法。(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2)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3)呜呼!其信然矣!(4)吾实为之,其又何尤?(5)其然乎?其不然乎?三、古文翻译题(勾践)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
15、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关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啜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1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2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3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啜也。四、古文标点题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
16、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之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囚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五、古文阅读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逝者如斯(2)盈虚者如彼(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杯盘狼藉(7)相与枕藉乎舟中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盖将白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单元测试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C,4D,5B二、简答题答:(1)其:第三人称代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意为“她的”。(2)其:人称代词,
18、一般用于第三人称,但在本句祭告对方的情景下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的”。(3)其:句首或句中语气词,恐怕,本句中表示委婉推测语气。(4)其:句首或句中语气词,本句申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5)其:句首或句中语气词,表示推测语气。三、古文翻译题1快要分娩的人告诉官府,官府派医生去守护她。2嫡长子死了,三年內免除赋税徭役。3对贤达之士,(官府)使他们居室干净,使他们衣着漂亮,使他们能吃饱饭。4四邻来越国的士人,一定要在宗庙为他们举行迎接的礼仪。5越国在外游历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他们吃的,没有不供给他们水喝的。四、古文标点题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学考试 专题 古代汉语 单元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