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心理治疗.pptx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郁症的心理治疗.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68页精神科医护工作者掌握心理治疗的必要性从业的基本要求精神科医师是否会成为濒危物种?精神病学的内忧外困维持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第2页/共68页 诊断和分类的混乱,“问三个精神科医生,你会得到四种答案”。患者数目激增、职业危机、其它科“入侵”传统精神病学领域并与我们展开竞争、精神科医生地位低下。研究显示,从事精神科的人员人数正在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国家,可能和上述的这些困难有关。其实精神科是否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学科存在还是个问题,那些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回报较高的分支是否会脱离精神病专业,把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工作留给那些坚守在精神病学领域的人来完成呢?全科人员的减少以及现代社会中专家
2、的增加可能促进这一情况的发展。专家团体正在试图确定“全科专家”的角色定义。这些讨论将分析造成精神病学“解离”趋势的主要原因。刮脂效应和精神科全科医师。第3页/共68页 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存在兴趣丧失、注意困难,食欲下降和有死亡或自杀观念,其他症状包括认知功能、语言、行为、睡眠等方面的异常表现。上述所有变化的结果均导致患者人际关系、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损害。第4页/共68页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适用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音乐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第5页/共68页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在选择心理治疗之前,治疗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对其抑
3、郁的程度做较准确的评估,判断心理治疗是否适用。治疗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生活事件、社会关系和行为表现。第6页/共68页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医师的态度 医师要以“心理治疗性基本态度”对待病人,其中耐心、理解、肯定和信心很重要,对患者的痛苦体验,沉默的认可比安慰更有利;对患者的抱怨诉苦,耐心倾听态度认真;对患者的自杀倾向,不回避,公开谈论面对这个问题。第7页/共68页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开始治疗的1-3次中,应以解决的问题 和制定治疗性协定,明确医师和患者在 治疗中的责任等为主要内容。第8页/共68页 支持性心理治疗又称支持治疗、一般性心理治疗,旨在加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帮助患者控制混乱的
4、思想和感情,重建心理平衡。第9页/共68页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治疗原则倾听解释保证指导与建议鼓励调整关系第10页/共68页 支持性的心理治疗疏导和宣泄避免与患者矛盾和易使患者误解的表述有耐心和信心带领患者渡过发病期接受现实,积极行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视为一种生活态度健全人格,完善自我社会支持第11页/共68页 认知行为疗法根据个体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来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近年来,临床上往往将认知和行为治疗合并起来应用,称之认知行为治疗。第12页/共68页S1S2潜意识冲动R精神动力学精神动力学S1S2黑 箱RS1S2认
5、知R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第13页/共68页认知行为治疗第14页/共68页认知行为治疗 概念: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第15页/共68页CBT的发展历史1950年代中期Albert Ellis,理性情绪行为治疗1960年代Aaron Beck,发展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1970年代1976年Beck出版了认知疗法与情绪障碍,1979年出版了抑郁症的认知治疗标志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创立。认知疗法与研究正式创刊(1977)。1980年代David Burns,80年代畅销书Feelin
6、g Good使CBT被人所知。梅肯鲍姆Mey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1989年由季建林、徐俊冕首先将认知行为治疗介绍到中国。第16页/共68页什么是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
7、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第17页/共68页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概念CBT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病人与治疗师合作,识别与目前症状、情绪状态和/或问题解释有关的情感、信念和想法类型和作用;学会识别、监控和消除与靶症状/问题有关的错误想法、信念和解释;学习一整套的针对目标想法、信念和或问题的应对技巧。第18页/共68页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帮助当事人修正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
8、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这组方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用行为治疗技术,故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第19页/共68页认知行为治疗的特点(一)认知行为治疗的特点(一)认知行为治疗基于认知模型正确的治疗性联盟强调合作和积极参与清晰、明确,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把握性的治疗目标焦点在于目前的问题,但关注人格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第20页/共68页认知行为治疗的特点(二)认知行为治疗的特点(二)教会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限时、短程认知治疗具
9、有结构性,每次会谈检查情绪,回顾本周情况,对前次治疗进行反馈,共同制订会谈主题,评价自己的想法并对其做出反应,布置新的家庭作业,结束时寻求反馈 使用不同技巧来改变思维、情绪和行为家庭作业是重要特征第21页/共68页 心理音乐疗法心理音乐治疗是现代医学模式转移过程中,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美学等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第22页/共68页 心理音乐疗法音乐对情绪的疏导作用音乐的意象联想作用音乐作用于行为每周5次每次40-60分钟,40天一个疗程第23页/共68页第24页/共68页 人际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旨在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病人常
10、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给予病人实施正确的人际心理治疗,可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状,解决病人人际关系的问题。第25页/共68页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是由Klerman等人在1970年代发展起来的,起初主要用于门诊重性抑郁病人的维持心理治疗。由于一系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IPT对抑郁症病人治疗的有效性,使其逐渐发展并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CBT)一道成为198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有肯定疗效和能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的心理治疗。第26页/共68页基于Meyer的精神生物学理论、Sul
11、livan的人际关系理论和Bowlby的依恋理论,以及当时关于生活事件和社会性支持的实证研究,Klerman等将人际心理治疗设置成一种有时间限制、基于操作手册和生活事件、诊断指向的实证性心理治疗方法第27页/共68页人际心理治疗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强调MDD是一种医学疾病,而不是患者的错误或缺陷,而且这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这个原则不仅定义了问题性质,还将病人从自责中解救出来。第二个原则是人际心理治疗的精髓,即强调生活事件和情感症状之间的关联。第28页/共68页人际心理治疗认为生活事件要么引发或者维持了情感症状,要么是情感症状的结果。这并不是要强调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将这种关联作为治疗
12、的焦点。人际心理治疗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际关系事件。人际心理治疗认为解决患者的人际危机,改善人际功能,将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解除情感症状。第29页/共68页人际心理治疗的特点1时间限制2直接、积极的观点3不同专业心理治疗师使用IPT第30页/共68页IPT是一种限时、可操作性的抗抑郁心理治疗,治疗时间可以与药物治疗相对应,对急性期的治疗通常为每周12次(每次5060分钟)的门诊治疗,共持续1220周;维持治疗每月一次,可持续几年。其治疗目标针对病人的核心症状,即情绪障碍,而非改变性格。IPT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不完全一样,它不强调病因学和因果关系,如假设不幸的社会事件引起抑郁,而是让病人学会把情绪
13、与人际交往联系起来,通过适当的人际关系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来减轻抑郁。第31页/共68页一 时间限制IPT用于急性期治疗时,要求过去习惯于长程治疗的心理治疗师作自我调整,即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和医师都不应该采取观望的态度,长时间的沉默对抑郁寡言的病人没有帮助。时间限制能给病人和医生以压力。但治疗师也不能太急躁,否则会破坏治疗联盟或扰乱病人的情绪。一般来说,治疗师经过一定的实践练习之后,都能掌握时间的合理分配。用于维持治疗时,如果抑郁已经缓解,则对时间的限制不严格。第32页/共68页二 直接、积极的观点 以采取积极鼓励、尝试多种选择,并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提供建议等方式。另外,角色扮演对病人建立新的人际交
14、往模式通常也是有帮助的。第33页/共68页三 不同专业心理治疗师使用IPT人际心理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由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治疗师操作和应用,不过,不同背景的治疗师侧重点有所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视。如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师有较好的洞察力,更容易接近病人,明确表达感觉,他们侧重于被动的观望、对先天遗传素质、内心冲突、梦和移情的解释和分析,而IPT则注重在“此时此地”。第34页/共68页不同专业心理治疗师使用IPT一些精神动力学治疗师不赞成公开地支持病人的行为。问题是抑郁病人不会客观的评价他们过去的行为,对结果和预后皆悲观。因此,治疗师对病人的进步和成功给予表扬是合理的,这并不意味着治疗师“站在病人一
15、面”。直接提供建议可能违反中立原则。大多数治疗师在治疗中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在IPT治疗中,这有时是公开的。关键是要明确:病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及有哪些办法能达到那些目的,这样能够减少治疗师直接提供建议。当病人能迅速独立地解决一个问题时,说明病人的情况是较好的。然而,有时当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明显但病人却看不出来时,可以直接给出建议。抑郁病人有时需要轻轻的推一下。这样,一个IPT治疗师不是中立的,至少在为减轻病人的精神症状而积极的工作。第35页/共68页不同专业心理治疗师使用IPT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CBT)训练的治疗师学习IPT时,应注意调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感觉,而不是自动的想法和基本的纲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抑郁症 心理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