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学心理学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学习.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一:定义:1: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学发展简史:人:2,医学心理学:二:研究范围三:学科性质:第1页/共74页第二节: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一:医学模式二:生物医学模式三:医学模式需要转变(理由)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1234第2页/共74页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行为定量二: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三:研究方法的种类: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第3页/共74页第二章:主要理论第一节:行为学习理论一:概念1:行为2:行为科学3:行为学习理论内容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
2、的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行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的各环节进行干预,就可矫正问题行为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第4页/共74页二:经典条件反射内容意义几个概念三:操作条件反射内容意义类型第5页/共74页四: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内容意义五:示范作用六:本理论小结七:局限性八: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第6页/共74页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一:驱力理论生本能、死本能二:无意识理论(潜意识):(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第一结构定位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关于潜意识浅层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梦的意义三:人格结构理论:第二结构定位理论本我、超我、自我第7页/共74页四:冲突、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冲突焦虑防御机制:五:
3、生命周期与心理成熟客体客体关系六:小结七:局限性第8页/共74页生命周期与心理成熟基本假设:客体、自体、客体关系、客体印象、自体印象1,出生前期2,0-1 口欲期:挫折与固着 口腔性格信任感与安全感 共生 共情 过得去的母亲此期发展不良者:演讲家、美食家、夸夸其谈者、酗酒嗜烟、迷恋金钱、权势、界限不清、缺乏安全感和信任能力、以摄食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症3,1-3 肛欲期:自主、规则:肛门性格(吝啬、苛刻、狭隘、控制性强、严谨、认真、守时、不屈不挠)分离焦虑建立人际界限:自恋自尊形成4,3-6 俄狄浦斯期第9页/共74页5,6-9 潜伏期6,10-20 青春期 1)10-12 青春前期:刺头、烦人的
4、年龄 2)12-14 青春早期:易激惹、自恋、追星、追求与父母的不一致第10页/共74页3)14-17 青春中期:异性、脆弱4)17-20 青春后期:整合、分离-个体化7,20-35 年轻成年期:寻找客体并建立关系、社会角色、成为新客体第11页/共74页第三节 认知理论一:认知的概念: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三:人类认知的主要特点四: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人天生就具有歪曲现实的倾向,产生问题的不是事件,而是对事件的判断和解释。非理性信念。通过纠正非理性信念,可以调整情绪,促进健康。第12页/共74页五:贝克的认知理论观点认知的层次:歪曲认知:1,选择性注意2,极化思维3,过度概括4,灾难化思维5,扩
5、大化6.人格化六:小结第13页/共74页第四节:人本主义理论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1,每个人都有积极、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潜能实现 自我实现2,人有两个自我:理想我与现实我3,积极关注的需要 无条件积极关注、有条件积极关注咨询技术的新方向:以咨客为中心、积极关注、真诚、共情第14页/共74页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观点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第15页/共74页自我实现者的特征:1,准确知觉现实2,宽容,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3,坦率、自然、不做作4,流露自己真实思想的倾向5,以问题为中心6,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7,民主、平等8,与多数人打成一
6、片,但仅与少数人保持深厚友谊9,抵制适应社会现存文化,反对常规。第16页/共74页第三章:人的心理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人的社会化第三节:认知过程1,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的特性:感觉适应、相互作用、联觉第17页/共74页2,知觉定义: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个别属性/整体属性,个别分析器/多个分析器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还要借助于经验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第18页/共74页3:记忆定义: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7、过程:识记、保持、再认与再现遗忘:4:思维定义:特点:概括性与间接性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5:想象第19页/共74页第四节:情绪情感过程一:概述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具有较明显的情景性、冲动性和外显性。情感: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不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冲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第20页/共74页二者的区别:1,情绪与生理性需要是否满足有关。情感则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有关。2,情绪是低级的,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体验。3,情绪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冲动性和外
8、部表现。第21页/共74页二者的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通过情绪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应情感的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有时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第22页/共74页情绪、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动机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适应作用:环境改变致情绪产生,出现困扰,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宣泄,帮助适应,利于工作。信号作用: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方式。通过面部表情实现。第23页/共74页情绪的内容情绪的内部体验:体验即内心的感受。人的情绪、情感的内部体验按照对立的性质配合成对,形成两极状态。具体表现为:肯定否定:如满意、不满意;快乐、悲哀;热爱、
9、憎恨等强弱:不同的等级如喜可以从适意、愉快、欢乐到大喜、狂喜;怒可以从不满、生气、愤怒到大怒、暴怒;紧张轻松:如高考前的情绪积极消极 第24页/共74页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第25页/共74页情绪状态:在特定的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分三种基本状态:1)心境: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久的基础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的就是心境。2)激情: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如:爆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等。3)应激:机体受到出乎意料的巨大精神或躯体压力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10、例如人们在遇到巨大自然灾害时的情绪状态。第26页/共74页高级社会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理智感:个人对智力活动的需要和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事物(如人的行为和艺术作品)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第27页/共74页二:情绪的生物学研究情绪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反应 在情绪状态下,机体的呼吸、心率、血压、血管容积、皮肤电反应、脑电反应及内外分泌腺反应均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情绪反应特征和强度的客观指标。第28页/共74页情绪的脑机制研究:下丘脑与情绪和动机关系密切,是情绪和动机产生的重要脑结构;OLDS等发现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刺激这些部位,
11、动物会产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脑干网状系统的功能在于唤醒,它好似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情绪的上行、下行的中转站。边缘系统是情绪体验的重要区域大脑皮层对情绪也起重要的认知调控作用:左前额皮层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感情有关,右前额皮层与消极感情和退缩有关。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多种神经递质与情绪有关。第29页/共74页情绪与健康人类的许多表情行为和生理反应是有适应意义的或有用动作的残留物(即动物的战或逃)。但是进化到人类阶段,这种残留物有可能会成为影响身体和心理功能的有害因素。情绪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密切相关。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心身健康。正性情绪如乐
12、观、开朗、心情舒畅等有利于健康;负性情绪如焦虑、悲伤、抑郁、苦闷等常常会损害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严重时可以导致心身障碍。第30页/共74页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是认识和洞察人们内心世界的窗口,它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我们应该学会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方式有:调整行为目标:让理想与现实尽可能的一致将会有利于需要的满足,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改变认知评价方式:认知决定情绪发生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认知产生的情绪性质可以完全相反。转换环境:心理防御或应对:自我控
13、制与求助:第31页/共74页EQ第32页/共74页第五节:意志过程一:概念: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与认知、情感和个性密切相关。第33页/共74页二:意志过程1,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与目的确定 需要动机行动 在意志行动初期,人的动机是多样的,人通过动机的斗争过程权衡各种动机的轻重缓急,反复比较各种动机的利弊得失,评定其社会价值。斗争的结果是某种动机居主导地位,而目的呀就确定下来。2)方法和策略的选择2,执行决定阶段该阶段是知、情、意协调的过程;克服困难的过程。第34页/共74页三: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心理学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