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育种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植物育种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育种学习.pptx(1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杂交育种:杂交育种:通过(种或变种内遗传性不同的)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经常被人利用,利用它容易育出新品种;是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成效最大的育种方法;主要农作物品种绝大多数是杂交育成的。从定义看育出品种:产生 选择杂交变异品种是品种间杂交(亲本遗传基础差别不大,杂交能亲和,区别于远缘杂交)第1页/共119页根据其指导思想,杂交育种可分为组合育种和超亲育种两类:1、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
2、,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通过杂交基因重组能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如一个亲本抗病,另一个亲本丰产性好,通过杂交可能育成既抗病又丰产的品种。组合育种的遗传机理:主要是基因重组和互作。所涉及的性状遗传方式较简单,受主基因控制,鉴别也较容易。第2页/共119页2、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越任一亲本的类型。例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杂交,可以选出比早熟亲本更早熟的品种。在蛋白质和含油量方面也可选到超过高亲值的类型。超亲育种的遗传机理:主要是基因累加和互作。超亲育种所涉及的性状多为数量性状遗传,受微效多基因控制,鉴别也较难。第3页
3、/共119页二、杂交育种的意义(重要性)杂交育种是适用作物杂交育种是适用作物最广最广的方法。的方法。可综合双亲优良性状,并可获得超亲新性状。可综合双亲优良性状,并可获得超亲新性状。杂交育种是杂交育种是成效最大成效最大的育种方法。的育种方法。我国主要作我国主要作我国主要作我国主要作 物的推广品种,物的推广品种,物的推广品种,物的推广品种,包括一些引进品种,大部分都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包括一些引进品种,大部分都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包括一些引进品种,大部分都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包括一些引进品种,大部分都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杂交育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的作物群体。杂交育种已广泛应
4、用于不同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的作物群体。第4页/共119页1、杂交育种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现代植物育种途径很多,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其中,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是杂交育种。通常叫做常规育种。棉花是系统育种所占比重较大的作物,通过杂交选育的品种在20世纪50、60、70、80年代所占比例分别为14.8%、35.5%、45.4%、79%。由此可见,杂交育种已成为主导的棉花育种方法。19861996年山东省育成的小麦品种22个,其中17个是杂交育成的。第5页/共119页2、杂交育种与某些新的育种途径相结合。如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只有很好地与杂交
5、育种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第6页/共119页三、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1、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由于基因重组,可以把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集中于新品种。例:早熟、不抗病(AAbb)晚熟、抗病(aaBB)AaBb A_B_(AABB早熟、抗病)Aabb aaBB aabb2、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通过杂交可使互补基因相互结合而产生新性状。例:(IRRI 抗褐飞虱育种)ccPP(感)CCpp(感)C_P_(抗病)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对数量性状来说,由分散在双亲中的微效多基因累积在后代中引起。例:中抗 中抗 高抗。第7页/共119页第二节 亲本选择与选配 一、亲本选择(一)亲本选择的意义杂交亲本的
6、选配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育种目标确定之后,要根据育种目标挑选最合适的种质资源材料作亲本,并合理搭配父母本。第8页/共119页(二)亲本选择原则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明确目标性状,突出研究重点重视选用当地推广品种考虑亲本性状的遗传规律第9页/共119页二、亲本的选配(一)亲本选配的概念 亲本选配:指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杂交亲本;配制合理的杂交组合。杂交亲本的选配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杂种后代能否出现好的变异类型和选出优良品种。一个优良杂交组合往往能选育出多个优良品种。如小麦杂交组合:碧蚂4号早洋麦,分别育成济南2号、郑州24、石家庄54、北京8号等品种。第10页/共1
7、19页反之,如果亲本选配不当,即使在杂种后代中精心选育多年,也难以选出优良品种来。如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在1973年以前,曾先后选用30多个亲本,组配970多个杂交组合,因亲缘关系太近,未大面积推广。1975年选用高衣分的邢台6781和纤维优质的乌干达4号杂交,于1985年育成了抗病优质的中棉所1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可见选配合适亲本的重要性。第11页/共119页(二)亲本选配的原则 1、双亲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能互补杂交亲本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和较少的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应尽可能达到互补。亲本双方可以有共同的优点,而且愈多愈好,但不应有共同的缺点。由于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杂种后代的表现与亲本平均
8、值密切相关,故亲本优点要多。根据这条经验:可选用丰产性比较高、适应性比较强、综合性状比较好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基础亲本;选用能弥补基础亲本的某些缺点,又能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作为补偿亲本。由于双亲优点多,缺点少,又能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基因重组,就有可能将亲本的一些优良性状结合于杂种后代,克服亲本的某些缺点,从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第12页/共119页如冬小麦碧蚂1号,其亲本:碧玉麦、蚂蚱麦 在越冬性、成熟期、抗条锈病、抗倒伏和籽粒大小等性状上优缺点正好互补,碧蚂1号则综合了双亲优点,适当弥补其缺点。第13页/共119页考虑互补时要注意:性状互补应针对主要性状,尤其要根据育种目标抓主要
9、矛盾。搞突破性育种,最好双亲在这个性状上都好,而且又有互补作用。例如,克服晚熟性,应选特别早熟的品种;克服感病性,选用抗性较强或免疫的品种。亲本之间互补的性状不宜过多:以免增加分离世代,延长育种年限,也难以获得亲本缺点都能克服的后代。据报道:随互补性状数目递增,杂交育种成功的机会减少,成功率降低。如棉花徐州1818一束红杂交,由于互补的性状很多,杂种后代分离复杂,没有发现两个亲本优点结合在一起,而缺点能完全克服的植株。第14页/共119页2、杂交亲本间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有差异(双亲遗传差异性要大)选用生态类型、地理来源和亲缘关系差异较大的亲本。由于亲本间遗传差异大,有不同的优缺点,杂交后代分
10、离广,容易选出新品种。如我国杂交育成的冬小麦品种,亲本之一多数是一个国外品种,或有国外品种亲缘的品种育成的。我国棉花杂交育种的经验也表明,来源于岱字棉系统、斯字棉系统和乌干达棉系统的材料,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从各个系统中选择性状较好的品种杂交,杂种后代都表现较好。实质:是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性及互补的问题。所以,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第15页/共119页3、双亲配合力要好:杂交亲本间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如A、B、C三个搭配组合:ABF1产量高;BAF1产
11、量高 ACF1产量高;BCF1产量低 A平均值高 B平均值低所以A的一般配合力比B高。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往往会得到好的后代,育出好的品种。所以,在杂交育种中,应选用一般配合力好的材料作亲本。第16页/共119页特殊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亲本所组配的杂种的某一性状表现。在育种中,大多数高产的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双亲间的特殊配合力也较高;一个优良品种常常是一个好亲本,但并非所有的好品种都是好亲本。例如创小麦单产记录的美国小麦品种Gaines用它组配了大量杂交组合,但没有一个成功;而其姊妹系Pullmen101本身表现并不突出,却是一个很好的亲本,用它育成了多个优良品
12、种。碧蚂1号与4号是姊妹系:前者适应性及丰产性都超过后者;而作为亲本后者用的多。第17页/共119页4、亲本之一主要目标性状表现突出,且遗传力强如果亲本之一在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上存有缺点,那么选用的另一亲本在该性状应具有相应的优点,而且表现突出,遗传传递力强。例如为克服晚熟性,则选用特别早熟的亲本;为克服感病性,则选用高抗或免疫的亲本。第18页/共119页5、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推广优良品种 为了育成品种能在大面积上推广,亲本之中最好有一个是本地推广品种,使杂种后代有较好的丰产性、适应性。一般经验:最好用当地品种作母本,针对它存在的问题找父本搭配组合。因当地品种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也较好,用它作亲本
13、成功的希望较大。一个育种单位,应选定几个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作为中心亲本,并要有几套不同目标性状的常用亲本,同时注意引进新的种质资源,选择那些产量较高的材料作杂交亲本,则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实践表明:应注意利用加工改良过的材料,不必采用原始材料。第19页/共119页(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亲本过于集中:许多育种单位多选用少数几个好的亲本。如水稻矮化育种,我国的矮源主要是矮仔占和矮脚南特。造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贫乏。应收集、研究、利用更多的种植资源加以解决。2、对双亲缺乏研究:对双亲的遗传规律、生理生化等的研究缺乏,造成搭配组合的盲目性。应加强对双亲遗传规律等性状的研究。第20页/共119页第三节
14、杂交方式 杂交方式:指一个杂交组合里要用几个亲本及各亲本杂交的先后次序。它是影响杂交育种成效的另一重要因素。常用的杂交方式:单交、复交(三交、双交、四交、聚合杂交)、回交、多父本杂交。第21页/共119页一、单交单交(成对杂交):两个亲本进行一次杂交。以 A B 或 A/B 表示正交(A为母本、B为父本);BA 或 B/A 则表示反交。()遗传组成:父母本各占1/2。第22页/共119页1、特点 只进行一次杂交,简单易行。分离时间短,稳定的快。杂交的数量和杂种后代群体规模及较小。当两亲本性状的综合能满足育种要求时,尽量用单交。第23页/共119页2、单交有正反交之分,正反交是否有差异?正反交遗
15、传差异不大则考虑便于工作:如果亲本主要性状的遗传不受细胞质的控制(属核遗传性状),正反交后代性状差异不大。例如花粉量大的作父本;鉴别真假杂种时以指示性状作父本。如:水稻紫叶鞘。第24页/共119页正反交差异大,用具优良细胞质效应的品种作母本:(母本对杂种后代有较大的影响)山西吕梁农科所用抗寒的小麦华北187为母本和半冬性品种阿桑杂交,选出了晋阳829;反交组合因抗寒性差而被淘汰。有报道指出:棉花中以农艺性状好的品种(农艺亲本)为母本比用目标亲本为母本选育效果好。当两个亲本杂交性状满足不了要求,再加亲本杂交即复交。第25页/共119页二、复交 复交:选用两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称
16、为复合杂交,简称复交。一般:先将一些亲本配成单交组合;再在这些组合之间(双交)或组合与品种之间(三交)进行杂交。第26页/共119页1、复交与单交相比有二个特点:杂种的遗传基础比较复杂。能提供更多的变异类型,但杂种性状稳定较慢,所需育种年限较长。分离早,杂交的数量和后代群体规模相对大。杂交亲本至少一个是杂种,复交F1就发生分离,F1就可以选择。F1的种子要靠杂交获得,其杂交工作量要比单交大几十倍。复交后代群体的种植规模要比单交大得多,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第27页/共119页2、什么情况下应用复交?单交后代不能完全达到育种目标的要求;亲本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次杂交其缺点难以完全
17、克服。随着育种目标的提高,复交方式已被广泛采用。现在水稻、小麦等作物大多采用复交。第28页/共119页3、复交亲本在各次杂交中的先后顺序:最后一个杂交的亲本在后代的核中占有 1/2 的遗传比重。一般将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有一定丰产性的亲本,应放在最后一次杂交和占有较大的比重,以增强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如三交:(AB)农艺亲本 双交:(A农艺亲本)(B农艺亲本)第29页/共119页4、复交的方式:(1)三交:是指三个品种间的杂交。(A B)C 或A/B/C 即两个亲本先杂交得到F1,再与第三个亲本杂交。核遗传组成:(A1/4 B1/4)C1/2 C综合性状好,放在最后一次杂交,且占有较大的比重
18、(1/2)。如山农大的鲁麦1号:(矮秆丰产亲本)矮丰3号()早熟亲本(孟县201)抗病亲本(牛朱特)()第30页/共119页(2)双交-是指两个单交杂种再杂交一次。参加双交的亲本: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三品种双交:(A C)(B C)或 A/C/B/C C占1/2,表现好的亲本搭配二次。四品种双交:(A B)(C D)或 A/B/C/D A、B、C、D各占1/4。第31页/共119页核遗传组成(遗传进度)三品种三交:(A1/4 B1/4)C1/2 三品种双交:(A1/4C1/4)(B1/4C1/4);C也占1/2。由四个亲本组成的双交(A/B/C/D),F1的遗传组成各占1/4。因此,四个
19、亲本都应是综合性状好的材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二个亲本是综合性状好的,保证在后代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32页/共119页三品种双交与三交的比较:(双交比三交主动)a、可较早选择:二者的遗传比重相同,但遗传进度双交快一年。b、好的单交组合可直接选择。复交工作量大,费时,后代群体也大,故在单交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尽量用单交。第33页/共119页3、四交 四交-用四个亲本进行三次杂交。(A B)C D 或A/B/C/3/D 遗传组成:A、B各占1/8;C 占1/4;D占1/2。当选用四个亲本杂交时:双交只需杂交二次;而四交需要杂交三次。所以一般采用双交方式而不用四交。四交只是弥补三交不足时才采用。
20、如岱字棉15号就是四亲双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第34页/共119页4、聚合杂交 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在一起。例如8个品种,其聚合杂交的步骤如下:第一次杂交 (AB)(CD)(EF)(GH)第二次杂交(AB)(CD)(EF)(GH)第三次杂交(AB)(CD)(EF)(GH)例如,在小麦抗病育种中,分别用抗不同锈病的多个生理小种的品种作亲本,聚合在一起育成抗三种锈病多种生理小种的新品种。上述四种复交方式,以双交方式应用较多。第35页/共119页三、回交回交-两个亲本杂交后,子一代再与双亲之一重复杂交。(A/B)/B 或(A/B)/A 将下章中详述。回交多用于:改良推广品种
21、的个别缺点或转育某个性状等。第36页/共119页四、多父本杂交 多父本杂交-选用多个父本品种的花粉混合起来,给一个母本品种授粉。A(B+C+D)或 A/(B+C+D)其杂交方式有两种:1、多父本混合授粉:将多个父本品种花粉人工混合授给一个母本品种;2、多父本自由授粉:将母本种植在若干父本品种之间,去雄后任其自由授粉。适用于风媒花植物。第37页/共119页优点:多父本授粉比成对杂交的后代变异类型丰富,特别是棉花杂交育种应用较多,且育种效果良好。育成的棉花品种有:陕棉4号(中棉所3号/辽棉1号射洪57681)、陕棉401、辽棉3号。第38页/共119页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处理(重点与难点)杂交组合的
22、后代是一个边分离、边纯化(自交作物是自然纯化,异交作物必须人工自交纯化)的异质群体,由于分离出多种基因型,其中大部分基因型不符合育种目标的要求,必须采用适宜的方法选择目标基因型。第39页/共119页一、杂种后代的培育掌握以下原则1、保证杂种后代正常发育以供选择2、培育条件要均匀一致3、培育环境要符合杂种性状的发育规律第40页/共119页二、杂种后代的处理和选择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应用较广的有:系谱法、混合法。从两法又派生出:衍生系统法和单籽传法等。第41页/共119页系谱法(Pedigree method)系谱法是杂交育种中后代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我国推广的许多杂交育成品种,绝大多数是用此
23、法育成的。常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品种选育和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选育。系谱法的要点: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代代选单株,直到选出纯合一致、性状稳定的的系统升入产量比较试验。由于当选单株有系谱可查,故称系谱法。特点:以株建系,可查祖谱。第42页/共119页系谱法是连续多次单株选择法,加系谱观察和编号。第43页/共119页(一)系谱法的工作内容-以单交为例简介如下1、杂种一代(F1)种植F1、F2的地段称为杂种圃。(1)种植:按杂交组合为单位,单粒点播:节省用种量;加大种子繁殖系数;便于拔出假杂种等。种亲本淘汰假杂种(种在两边或地头上)。种对照品种便于比较是否优于对照(生产上的主
24、栽品种)。每隔每隔9 9或或1919个杂交组合种植一个对照品种个杂交组合种植一个对照品种种植数决定于F2群体的大小及繁殖系数。第44页/共119页(2)选择:单交F1个体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但个体间在遗传上是一致的,所以F1不选单株。主要任务:a、拔除假杂种:与母本为对照,注意标志性状;b、汰有严重缺点的组合:如早衰、病虫害严重的。c、评选出优良组合和一般组合。(3)收获:按组合混收种子:同一组合的不同单株捆成一捆,并编号。如2007-12:表示2007年杂交的12个组合。至于该组合的亲本及其杂交方式,可从田间试验记载簿上查得。第45页/共119页2、杂种二代(F2)(1)种植(同F1)按杂交
25、组合点播,适当加大株行距;田间均匀设对照以便参照临近的对照选择单株;种植亲本根据亲本及F2表现,了解亲本的性状遗传特点,为选配亲本积累经验。F2是性状分离的世代,种植的株数要多。第46页/共119页F2种植群体的大小:育种目标要求面广,则群体应大一些(如对成熟期、抗病性、抗逆性、高产等性状均有要求);采用复交的群体宜大一些;F1评定为优良组合的,群体宜大。反之,育种目标要求面窄、单交或F1表现较差但无把握淘汰的组合,群体宜小。例如稻、麦等小株植物,每个组合可播种20006000株。第47页/共119页(2)选择 F2是性状分离世代,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世代。工作重点:在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育种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