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秒表时间研究eop.pptx
《第七章_秒表时间研究eop.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_秒表时间研究eop.ppt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标准时间概念 一个合格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时间。它是一项作业的纯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之和,也称工时定额。概述2023/3/211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做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做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生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生产之前不能设定产之前不能设定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动作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2023/3/212第七章第七章 秒表时间
2、研究秒表时间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pp1 1 1 1.理解理解理解理解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pp2 2 2 2.明确明确明确明确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pp3 3 3 3.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测时的步骤与测时的步骤与测时的步骤与测时的步骤与方法方法方法方法。pp4.4.4.4.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掌握秒表测
3、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pp1 1 1 1.理解理解理解理解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pp2 2 2 2.明确明确明确明确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pp3 3 3 3.在理解
4、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测时的步骤与测时的步骤与测时的步骤与测时的步骤与方法。方法。方法。方法。pp4.4.4.4.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2023/3/213 1.
5、1.含义含义秒表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等计时器对操作者的秒表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等计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过程进行作业过程进行直接、连续地直接、连续地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一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的其他参数一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宽放政策,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的方法。的方法。采用的抽样技术原理;采用的抽样技术原理;l测时的观察记录的对象是测时的观察记录的对象是“工序工序”;l要求对同一工序进行重复观察和记录若干次。要求对同一工序进行重复观察和记录若干次。7.1
6、秒表时间研究概述直接时间研究或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抽样技术密集抽样技术2023/3/214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抽样技术抽样技术。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数的。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数的科学的调查方法,是科学的调查方法,是按随机的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样本进原则,抽选总体中的样本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参数的方法。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参数的方法。秒表时间研究按照秒表时间研究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是观测操作者的作业,是密集性抽样密集性抽样。2023/3/215秒表时间研究的
7、适用对象秒表时间研究的适用对象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工序为对象,主要用于对为对象,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准时间。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的操作寻求标准时间。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重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循环型式的作业,重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所需要的时间。抽样或观察所需要的时间。2023/3/2162.2.作用作用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决定标准成
8、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衡。2023/3/2173.工具(1 1)秒表(停表、马表)秒表(停表、马表)(2)观察板)观察板(3)时间研究表格)时间研究表格(4)其他工具)其他工具ABC图7-1 1010进分计秒表进分计秒表2023/3/218图7-2 记录板2023/3/2191.收集资料收集资料2.划分为单元划分为单元3.决定观测次数决定观测次数4.测时测时5.剔除异常值剔除异常值6.计算正常时间计算正常时间7.确定宽放时间确定宽放时间8.计算标准时间计算标准时间
9、7.2时间研究的步骤时间研究八步骤时间研究八步骤时间研究八步骤时间研究八步骤2023/3/21101、获取充分的资料 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息,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息,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1 1)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2 2)操作方法资料。)操作方法资料。(3 3)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4 4)设备资料。)设备资料。(5 5)操作者的资料。)操作者的资料。(6 6)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2023/3/21112.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
10、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细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细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为单位进行观测记录的,并非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为单位进行观测记录的,并非其操作的总时间。其操作的总时间。所有个别单元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所有个别单元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l 作业分解的原因作业分解的原因l 作业分解的原则作业分解的原则l 作业分解实例作业分解实例2023/3/2112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比。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比。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调整。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
11、可作较精确的调整。可将生产工作可将生产工作(有效时间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无效时间)分开。分开。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放时间的确定会更加合理。放时间的确定会更加合理。作业分解的原因每每单单元元予予以以详详细细说说明明,制制定定详详细细操操作作规规则则,且且以以后后如如某某单单元元需需更换动作,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更换动作,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整个操作说明,培训新人。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整个操作说明,培训新人。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
12、其标准时间。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2023/3/2113作业分解的原则l(1 1)单元之间界限清楚。)单元之间界限清楚。l(2 2)各各单单元元时时间间长长短短适适度度。0.04min0.04min (0.07-(0.07-0.1min)0.1min)l(3 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l(4 4)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l(5 5)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开。l(6 6)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2
13、023/3/21142023/3/2115误差界限法若要求误差控制在若要求误差控制在1010以内,取置信度为以内,取置信度为9595,则,则应观测的次数为应观测的次数为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制在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制在55以内,并取置信度为以内,并取置信度为95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3、确定观测次数2023/3/2116解解 :据据10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例例例例7-2 7-2 7-2 7-2 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
14、作单元观测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101010次,得其延续时间分次,得其延续时间分次,得其延续时间分次,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别为别为别为7 7 7 7,5 5 5 5,6 6 6 6,8 8 8 8,7 7 7 7,6 6 6 6,7 7 7 7,6 6 6 6,6 6 6 6,7 7 7 7,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5%5%5%以内,取以内,取以内,取以内,取置信度为置信度为置信度为置信度为95959595,求应观测多少次?,求应观测多少次?,求应观测多少次?,求应观测多少次?即应观测的次数为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
15、525次。次。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5 5次,或次,或1010次次均可,一般选均可,一般选1010次的较多。次的较多。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应为各单元中次数最大者。应为各单元中次数最大者。代入式(代入式(7-57-5)得:)得:2023/3/21174、测时u连续测时法连续测时法(计入(计入“R”R”栏,再计算栏,再计算“T”T”栏)栏)u 归零法归零法(计入(计入“T”T”栏,空栏,空“R”R”栏)栏)u 差值测时法差值测时法(周程测时,对单元时间甚
16、短的操作)(周程测时,对单元时间甚短的操作)u 累积测时法累积测时法(两只秒表间歇测时)(两只秒表间歇测时)2023/3/2118周程测时法周程测时法适用于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适用于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特点: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特点: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特点: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特点: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2023/
17、3/2119第一次计时,第一次计时,A=a+b+c=17 s;A=a+b+c=17 s;第二次计时,第二次计时,B=b+c+d=19 s;B=b+c+d=19 s;第三次计时,第三次计时,C=a+c+d=18 s;C=a+c+d=18 s;第四次计时,第四次计时,D=a+b+d=12 s;D=a+b+d=12 s;A+B+C+D=3(a+b+c+d)=66 s,A+B+C+D=3(a+b+c+d)=66 s,设设 X=a+b+c+d=22 sX=a+b+c+d=22 s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a=X-B=22-19=3 sa=X-B=22-19=3 s b=X-C=
18、22-18=4 s b=X-C=22-18=4 s c=X-D=22-12=10 s c=X-D=22-12=10 s d=X-A=22-17=5 s d=X-A=22-17=5 s例如,某工序划分为例如,某工序划分为例如,某工序划分为例如,某工序划分为a a a a、b b b b、c c c c、d d d d四个作业要素,四个作业要素,四个作业要素,四个作业要素,每次只记录每次只记录每次只记录每次只记录 3 3 3 3 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2023/3/2120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秒表不
19、停地连续走动,直到整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秒表不停地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终点时间读出出,记录在表格内。研究结束后,将,记录在表格内。研究结束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到操作单元实际持续时间。,即得到操作单元实际持续时间。3.3.测时(连续测时法)测时(连续测时法)12345RTRTRTRTRT5122026382023/3/2121n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照估
20、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其真实性(见下表中的第1周程)。(2)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R”行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见下表中第2周程)。2023/3/2122表表 连续计时法法外来单元周程RTRTRTRTRT符号RT说明113132714532665A33更换皮带28419104201272313912/B31更换并调整螺丝31521317119201422217C工具掉地上,拾起檫灰,并调整423816253153063221633816D535315369163871943144918E646415481175012052354118F7G185171205185A202
21、86253425394B13C222023/3/2123(3 3)如如操操作作者者没没按按照照单单元元的的顺顺序序进进行行,则则在在相相互互颠颠倒倒的的两两个个单单元元的的“R”R”行行内内分分别别划划一一横横线线,横横线线下下记记开开始始时时间间,横线上记结束时间,(见表中第横线上记结束时间,(见表中第3 3周程)。周程)。(4 4)在在观观测测过过程程中中出出现现例例外外单单元元,如如刀刀具具断断裂裂、工工具具掉掉地地等等,观观测测者者应应在在相相应应栏栏内内做做上上记记号号,并并记记录录影影响响时时间间。如如果果外外来来单单元元时时间间很很短短,理理论论上上可可以以忽忽略略,但但为为了了
22、准准确确起起见见,也也要要记记录录下下来来,以以便便分分析析。外外来来单单元元消消耗耗的的时时间间,对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2023/3/21245、剔除异常值,计算实际操作时间 剔除异常值剔除异常值 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2023/3/2125(1)剔除异常值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其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工人不按标准化的操作单元操作工人不按标准化的操作单元操作 遗漏某一操作单元遗漏某一操作单元 测时人员的疏漏或错误测时人员的疏漏或错误 外来因素的干扰等外来因素的
23、干扰等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三倍标准差法三倍标准差法三倍标准差法。2023/3/2126三倍标准差法n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x3,-xn则平均值为:标准差为:2023/3/2127正常值为x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正态分布曲线异常异常值区值区域域异常值异常值区域区域管制上限管制上限(UCL)管制下限管制下限(LCL)99.73%95.45%68.72%2023/3/2128 数值数值2828大于大于25.7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以剔
24、除。例例例例7-47-47-47-4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2121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202020次观测数据如下:次观测数据如下:次观测数据如下: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020、20202020、21212121、20202020、22222222、20202020、19191919、24242424、20202020、22222222、19191919、19191919、21212121、20202020、28282828、21212121、20202020、2
25、0202020、22222222、20 20 20 20,试剔,试剔,试剔,试剔除异常值。除异常值。除异常值。除异常值。解:解:管制上限管制上限管制下限管制下限2023/3/2129异常值剔除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异常值剔除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单元观各单元观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即为该单元的实际操作时间实际操作时间。(2)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2023/3/21306、计算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需的时间。需的时间。何谓何谓“评定评定”?评定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是指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秒表 时间 研究 eop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