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统计44795.7广西广西734.55734.55黑龙江5390.85湖北湖北705.6705.6吉林4383.75重庆重庆683.4683.4山东4311.3江苏597.75河北4261.65湖南湖南361.95361.95河南4230宁夏312.75内蒙古3510天津239.7辽宁2827.35北京219.3山西2067.9广东广东215.1215.1云南云南1988.71988.7福建55.5四川四川1985.71985.7浙江38.85陕西1736.4海南26.1贵州贵州1101.91101.9江西23.4安徽安徽1057.651057.65西藏6新疆878.25上海5.4甘肃83
2、5.8青海3.15我国玉米种植分布第1页/共55页一、玉米的生育时期玉米生育时期主要有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
3、2cm左右。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第2页/共55页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2)播前整地:标准“齐、平、松、碎、净、墒”2、种子准备2、种子准备目前北方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种有三种类型。中晚熟类型:郑单958、先玉335、SC70
4、4、新玉11号、新玉21号;中熟类型:伊单8号、石单3号等;早熟类型:新玉9号、新玉15号、新玉28号、京早8号等。(2)种子精选(3)种子处理第3页/共55页(二)播种技术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2、播种方式根据收获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第4页/共55页3、播种量玉米播种量因品种、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计算公式为:亩播种量(kg)=1.52例如:亩计划留苗密度为4500株,种子千粒重为280g,种子发芽率为85,则亩播量45002801.5(1000100085)2.22kg第5页/共55页4、播种深度
5、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为宜。如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但一般不要超过8cm。应当注意,在土壤墒情、肥力较好的土壤播种过浅,会在苗期产生大量的无效分蘖。第6页/共55页(三)合理密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合理种植密度。1、根据品种株型确定密度紧凑型、半紧凑型中晚熟玉米,如SC704、郑单958、掖单22、农大108、新玉11号等,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0006000株;平展型中晚熟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同类型早熟品种亩增加5001000株。2、根据土壤肥力、质地3
6、、根据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确定。第7页/共55页(四)施肥技术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1、需肥规律(1)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6:0.84,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2)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异。第8页/共55页2、施肥技术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据玉
7、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1)深施基肥(2)用好种肥(3)分次追肥提苗肥孕穗肥花粒肥叶面喷肥3、施肥量的确定根据目前兵团玉米生产水平,一般玉米大田亩施肥量在5060kg,氮磷比在1:0.40.5之间。丰产田及制种田应根据目标产量增加施肥量。第9页/共55页缺素诊断缺氮:玉米苗期缺氮时生长缓慢,矮瘦,叶色黄绿,抽雄迟。生长盛期缺氮,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字型,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缺磷
8、:缺磷的主要症状是根系发育差,苗期生长缓慢,五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并且缺磷还会使花丝抽出速度慢,造成雌花、雄花不育,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籽粒不饱满,常出现秃顶现象,成熟延迟。缺钾:玉米缺钾时,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淡绿且有黄绿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随后干枯呈“灼烧”状,叶的中间部分仍可保持绿色,叶片却逐渐变皱,植株表现为瘦弱,易感病,易倒折,果穗发育不良,弯曲掉行,秃顶严重,籽粒中淀粉含量少。缺锌:玉米严重缺锌会出现花白苗。其主要特征是在玉米3叶5叶期,白色幼苗开始显现,新生的幼叶呈淡黄色至白色,特别是叶基部23处更为明
9、显,严重时,幼苗老龄叶出现细小的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域或坏死斑块,叶肉坏死,叶面半透明,似白绸或塑料膜,风吹易撕裂。老叶后期病部及叶鞘常出现紫红色或紫褐色,节间缩短,根系变黑,抽雄延迟,易秃顶缺粒。缺硼:玉米缺硼表现为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上部叶片脉间组织变薄,呈白色透明的条纹状,叶薄、发白,甚至枯死;生长点受到抑制,雄穗抽不出来,雄花显著退化变小,以致萎缩,果穗退化畸形,顶端籽粒空瘪。第10页/共55页(五)节水灌溉1、需水规律(1)玉米需水规律出苗拔节: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3。拔节抽雄: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2.6。抽雄乳熟: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5。乳熟成熟: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9
10、.4。(2)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实践和研究证明:玉米对水分状况的反应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耐旱,从拔节以后对水分亏缺越来越敏感,抽丝期最敏感,此后敏感性下降。抽雄散粉至抽丝是玉米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如水分供应不足,会抑制花丝伸长,推迟抽丝,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结实;若此期植株连续萎蔫8天,减产可达40;抽丝至籽粒形成期,对水分的敏感仅次于抽丝期,这个时期如植株萎蔫48天,一般籽粒减产可达30左右。第11页/共55页2、灌溉方式高产玉米栽培灌溉方式主要有:细流沟灌、自压软管、灌滴灌等方式。第12页/共55页(六)玉米的田间管理玉米的田间管理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
11、要求,做好田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对保证玉米健壮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措施。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第13页/共55页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1)主攻目标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根多、根深。(3)丰产长相出苗整齐,均匀,无空行,无断条。幼苗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植株墩实,生长整齐一致。(4)管理措施保证全苗现行中耕适时定苗苗期追肥蹲苗促壮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应及早防治。第14页/共55页2、穗期管理(拔节抽雄)(1)生育特点(2)主攻目标控秆、促穗、植株健壮,为穗大粒多
12、奠定基础。(3)丰产长相植株墩实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基部节间短,叶片宽厚、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生长集中,迅速形成大喇叭口,雌雄穗发育良好。(4)管理措施去除分蘖开沟培土适期追肥、灌水防止病虫害玉米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叶蝉等。第15页/共55页3、花粒期管理(抽穗开花成熟)(1)生育特点(2)主攻目标防止茎叶早衰,保持秆青叶绿,促进籽粒灌浆,争取粒多粒重。(3)丰产长相单株健壮,群体整齐,植株青绿,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后期叶片保绿好。成熟中后期叶面积系数应维持在34左右。(4)管理措施灌水补施花粒肥防止后期早衰防止倒伏第16页/共55页4、适时晚收玉米的成熟期可分为乳
13、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时期。完熟期籽粒达到生理成熟,体积最大,干重最高。此时适时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收获的果穗经晾晒后脱粒清选入库。一般籽粒水分要低于16才可安全贮藏。贮藏库房应干燥通风,并经常检查,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第17页/共55页5、病虫害防治播种期: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采用种子包衣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细土25-30公斤拌匀后顺垄条施,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对细砂混合后条施防治地下害虫。用50粉锈宁粉剂1公斤加水5公斤拌种60公斤,或用25%粉锈宁按03剂量拌种,防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米 种植 管理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