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礼仪与形象设计培训教材57145.pptx





《基础礼仪与形象设计培训教材57145.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礼仪与形象设计培训教材57145.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基础礼仪与形象设计 李倩 第1章 礼仪概述上编上编 礼仪礼仪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荀子 一个人的成功,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安德鲁安德鲁卡内卡内基基 名 人 说 礼 良好的人际关系者良好的人际关系者,可使工作成功与个人幸福获得率达可使工作成功与个人幸福获得率达85%85%以上以上 1.1.针对针对1000010000人的记录进行分析人的记录进行分析,成功的因素中成功的因素中85%85%决定决定于人际关系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只占而知识、技
2、术、经验只占15%15%;2.2.某年度某地区被解雇的某年度某地区被解雇的40004000人中,不称职的占人中,不称职的占10%10%,人际关系不好者则占人际关系不好者则占90%90%;3.3.根据根据5 5年的跟踪调查,人际关系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年的跟踪调查,人际关系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等生高15%15%,比劣等生高,比劣等生高33%33%。“礼仪是你最好的名片!”1.1.1 礼仪的概念1.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1)礼仪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制度在内的国家典章制度或礼乐制度,被认为“国之基”、“君之大柄”。(2)礼仪是社会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3)礼仪指各种正式的仪式。1.1 礼
3、仪的发展与特点礼仪的发展与特点 国家典章制度或礼乐制度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大司乐 社会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弃官寻母宋代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已年七十余矣。正式的仪式 礼仪的分类物质方面:包括居住(建筑)、服饰、生产、饮食礼仪等。精神方面:包括祭祀、宗教、信仰、礼仪禁忌等。社会方面:包括家庭、节日、人生、组织、社会活动礼仪等。古代礼仪的特征维护封建帝王统治为基础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 1.1.1 礼仪的概念(1)礼仪是约定俗成的。(2)礼仪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礼仪是社会道德的
4、重要组成。2.现代礼仪的含义 1.1.1 礼仪的概念(1)礼与礼仪(2)礼貌(3)礼节(4)仪式3.礼仪与礼、礼节、礼貌、仪式 是指人们在交往时,通过是指人们在交往时,通过言语、动作言语、动作向向交往对象表示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行为的行为规范。规范。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侧重于表现人的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品质与素养。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一:礼貌 礼貌的表现形式礼貌的表现形式仪容、仪表、仪态语言、谈吐着装、服饰、发型面部表情、姿势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
5、合中,相互表示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候、问候、致意、祝愿、慰问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具有,具有形式化形式化的特点,主要指日常生活的特点,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中的个体礼貌行为礼貌行为。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二:礼节 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我们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与同学见面:自己应该主动伸手。与长辈见面:应该等长辈主动伸手。与异性朋友见面:男性应该等女性先伸手后再握手,男性只握女性手指即可;女性如果无握手之意,男性不应伸手,而以点头示意。仪
6、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如升旗仪式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如升旗仪式等,在古代这个词也有取法、仪态或者指等,在古代这个词也有取法、仪态或者指测定历日的法式制度的意思。测定历日的法式制度的意思。返回礼仪的具体表现:仪式 1.1.2 礼仪的分类根据礼仪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的不同 个人礼仪礼仪交际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民俗礼仪 1.1.3礼仪的起源与发展1.礼仪的萌芽阶段2.礼仪的形成阶段3.礼仪的变革阶段4.封建礼仪的形成、强化和衰落阶段5.现代礼仪阶段 1840 1919 古代礼仪起源与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现代古代近代我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我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立
7、于敬而源于祭”萌芽时期: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夏朝以前(公元前原始社会,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世纪前)炎、黄、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有文字记载之前。尧舜时期:拜、揖、拱手等礼节。握手礼的起源 形成时期:形成时期: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公元前公元前21世纪前世纪前771年年)。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专门制订了一套礼的形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专门制订了一套礼的形式和制度,如周代的式和制度,如周代的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礼记记,后人称之为,后人称之为“礼学三著作礼学三著作”。变革时期: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771771前前221221年年
8、)。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这一时期出现了时期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教。“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纲;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家礼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非礼勿动”。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中国礼仪的形成与发展强化和衰弱时期:强化和衰弱时期:秦汉到清末秦汉到清末(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公元公元19111911年年)。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国家政治的礼制和的礼制和家庭伦理家庭伦理两类。其共同点,礼仪是维护两类。其共同点,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礼仪 形象设计 培训教材 5714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