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优质课件.ppt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优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优质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优质第1页,此课件共35页哦一、家乡素描一、家乡素描二、讲我方言二、讲我方言三、乡土发现三、乡土发现四、节日探源四、节日探源五、思考讨论五、思考讨论第2页,此课件共35页哦一、家乡素描一、家乡素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向班上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第3页,此课件共35页哦二、认识方言二、认识方言第4页,此课件共35页哦 1 1、北方方言(北方话)、北方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为标准语北京话为标准语 2 2、吴方言(江浙话)、吴方言(江浙话)苏州话为标准语,苏州话为标准语,
2、以上海话为其代表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3 3、闽方言(福建话)、闽方言(福建话)厦门话为标准语厦门话为标准语 4 4、湘方言(湖南话)、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为标准语长沙话为标准语 5 5、赣方言(江西话)、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为标准语南昌话为标准语 6 6、客家方言(客家话)、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为标准语梅县话为标准语 7 7、粤方言(广东话)、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为标准广州话为标准。中国的七大方言:中国的七大方言:第5页,此课件共35页哦三、乡土发现三、乡土发现第6页,此课件共35页哦四、节日探源四、节日探源中国传统七大节日,你知道吗?中国传统七大节日,你知道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3、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第7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春节:春节:风俗习惯:春节,我国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总要以“恭贺新禧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祝君如意 等来互相祝等来互相祝福。福。第8页,此课件共35页哦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腊祭”。人们经。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
4、,用农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春节。春节的命名始于的命名始于1913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定四时节假呈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假一日。”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春节的起源:春节的起源:第9页,此课件共35页哦元元 日日王安石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
5、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把新桃换旧符。第10页,此课件共35页哦 元宵节习俗有:赏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踩高跷,舞狮子宵,踩高跷,舞狮子等。元宵节:(元宵节:(农历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 第11页,此课件共35页哦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由来 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吕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
6、山。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闹元宵”。第12页,此课件共35页哦生查子生查子元夕元夕宋宋欧阳修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
7、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第13页,此课件共35页哦青玉案青玉案元夕元夕宋宋辛弃疾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14页,此课件共35页哦四月四月5 5日左右。日左右。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拜祭祖先拜祭祖先清明节:清明节:第15页,此课
8、件共35页哦 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臣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臣介子介子推推功成身退,隐居功成身退,隐居绵山绵山。为迫使他出山做。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 介山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 3天,天,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 寒寒食节食节,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清明节起源清明节
9、起源:第16页,此课件共35页哦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民俗民俗:吃粽子,: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米代替竹筒。第17页,此课件共35页哦挂香袋挂香袋吃粽子吃粽子插插菖菖蒲蒲第18页,此课件共35页哦端午节起源:端午节起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屈原屈原为楚国忧愤为楚国忧愤跳江而亡,楚人跳江而亡,楚人为纪念屈原之死,为纪念屈原之死,把这一天作为节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日。第19页,此课件
10、共35页哦 公元前公元前278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怀沙之后,抱石投汨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
11、免遭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节起源端午节起源第20页,此课件共35页哦赛龙舟: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当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性 学习 民间 采风 优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