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pptx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婴幼儿血管瘤的概述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白人儿童的发病率为10%-12%,亚洲及黑人儿童发病率则较低,为0.8%-1.4%。低于1000g的早产儿发病率高达22%。大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无家族性,但临床发现约10%的患儿有家族史。30%的血管瘤在患儿出生时即存在,但大多数在出生后数周内发生。第1页/共20页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鉴别诊断 血管瘤出生之后(多在一岁内)发生一年内快速增生,一年后开始消退男:女=1:35增殖:大量增生的内皮细胞和肥大细胞消退:内皮细胞凋亡,病变渐进性皱缩结构:管腔渐变少变大,出现纤维脂肪组织 脉管畸形出生时即存在,随年龄增长而缓慢扩张不发生快速增生,也从不消退男
2、:女=1:1增生:内皮细胞增殖周期正常仅见成熟的内皮细胞肥大消退:内皮细胞换代频率正常,不会自然消退结构:畸形的小静脉、静脉、毛细血管或淋巴管腔第2页/共20页脉管性疾病的病史采集程序和诊断流程 是否出生时即发病 是 否 脉管畸形 血管瘤 体积是否迅速增大 是 否 血管瘤 脉管畸形 体积是否缩小 是 否 血管瘤 脉管畸形第3页/共20页血管瘤新旧称谓对照 新称谓 旧称谓 浅表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或草莓样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 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 第4页/共20页浅表血管瘤浅表血管瘤:原发于真皮乳头的血管瘤,常常在被覆的皮肤中伸展,并表现为红色斑痣或丘状突起。这类表浅病
3、损若表现为红色斑痣而没有突起者曾被称为“毛细血管瘤”;有突起者则被称为“草莓状血管瘤”。第5页/共20页深部血管瘤深部血管瘤:病损发生于皮下,其浅表被覆的皮肤因为病变的增大而扩张伸展,但病损本身相对较深,与真皮间有胶原隔开,故其浅表的皮肤可无色泽变化或呈现青紫色,这类相对深在的血管瘤即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事实上,这种称谓的海绵状血管瘤属于深部血管瘤,其组织结构与浅表血管瘤完全一致。第6页/共20页混合型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偶有深部和浅部的病损同时并存,不管是深部或是浅部血管瘤,其组织结构完全一致,深部血管瘤和浅表血管瘤事实上是血管瘤的两种存在状态,深、浅部病损同时并存应属于混合型血管瘤。
4、第7页/共20页血管瘤的自然病程血管瘤的增生患儿出生后一年内(极少数为18个月)为增生期。出生后第一年内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具有2个快速增生期,一个为新生儿期,另一个为4-6个月。(部分文献报道亚洲患儿只有一个快速增生期)表浅的处于增生期的血管瘤表现为鲜红色的斑块,而深部病变则表现为淡蓝色或无色肿块。病变在增生期质地较硬,并随着血管瘤内的压力增大而变硬。血管瘤的消退出生一年末,血管瘤进入消退期,但此分期并非绝对,并存在重叠。消退期皮肤血管瘤的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色,灰黑色,最终病变质地变软,并从中间向周围逐渐消失。临床常以5岁为自然消退期完成的分界,5岁前为早期消退,5岁后为晚期消退;
5、学者统计,早期消退患儿38%遗留皮肤瘢痕、多余皮肤或毛细血管扩张:晚期消退这一比例则高达80%以上。综合统计,60%以上的患儿血管瘤自然消退后仍需要接受整形手术。第8页/共20页血管瘤的并发症溃疡溃疡是血管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5%溃疡多发生在快速增生期溃疡多发生在上唇、上胸部、肛周、会阴部呼吸道阻塞喉部血管瘤临床常见,可阻塞呼吸道并危及生命呼吸道阻塞大多在出生后68周,即快速增生期,少数在增生后期或者消退期出现,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呼吸喘鸣音,在患儿进食或哭闹时明显,上呼吸道感染会加重此症状,第9页/共20页血管瘤的并发症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眶周血管瘤可阻挡视线,导致废用性弱视上睑血管瘤对眼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婴幼儿 血管瘤 诊断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