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大命题陷阱.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大命题陷阱.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51页第2页/共51页陷阱剖析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识别方法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第3页/共51页第4页/共51页第5页/共51页第6页/共51页陷阱剖析曲解文意,是指选项故意错误解说原文,它更换了个别词语(或说法),或直接歪曲了作者的观点,导致选项与
2、原文的意思发生偏离识别方法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与原文信息句的关键点仔细比对,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第7页/共51页第8页/共51页第9页/共51页陷阱剖析混淆时态,就是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故意把先期说成后期,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识别方法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关注“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估计、预计、必将、如果、一定、未必”等第10页/共51页第11页/共51页第12页/共51页陷阱剖析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
3、,以此迷惑考生。因果混乱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因果颠倒: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文中的“因(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条件)”。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识别方法关注表示因果的关键词,如“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关注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有”等;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第13页/共51页第14页/共51页第15页/共51页陷阱剖析颠倒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或者将作者的观点态度加以强化或弱化识别方法在阅读时注意
4、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对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圈画标注第16页/共51页第17页/共51页第18页/共51页陷阱剖析偷换概念,是指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造成选项中表述的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内涵发生改变识别方法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要特别关注,用圈点勾画和批注标注的方法做好标记。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是否与原文一致第19页/共51页第20页/共51页第21页/共51页陷阱剖析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识别方法细
5、读选项,明确解说范围;检查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内容合理推断出来第22页/共51页第23页/共51页第24页/共51页陷阱剖析张冠李戴,是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通常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具体来说,就是将甲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说成是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分析,而选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识别方法读文时,将对象标注圈画出;答题时,对选项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第25页/共51页第26页/共51页第27页/共51页第28页/共51页第29页/共51页陷阱剖析指代有误,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范围上的识别方法抓住选项中的指代词,在原文中寻找相对应的内容,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其指代内容第30页/共51页第31页/共51页第32页/共51页第33页/共51页第34页/共51页第35页/共51页第36页/共51页第37页/共51页第38页/共51页第39页/共51页第40页/共51页第41页/共51页第42页/共51页第43页/共51页第44页/共51页第45页/共51页第46页/共51页第47页/共51页第48页/共51页第49页/共51页第50页/共51页谢谢您的观看!第51页/共5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