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骨转移的护理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肺癌骨转移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骨转移的护理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肺癌骨转移的护理关于肺癌骨转移的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6页 骨是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骨转移的病灶以多发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为主,又常侵犯肋骨及胸椎。其原因可能与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易造成直接侵犯而累及肋骨及胸椎。另外,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也易在含红骨髓的躯干骨生长和繁殖,而较少在含黄骨髓的四肢长骨生长。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6页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发生率n n鳞癌 48%-70%n
2、 n腺癌 66%-70%n n小细胞肺癌 40%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6页目录n n概述n n骨转移瘤的主要症状 n n肺癌骨转移的治疗 n n治疗后的效果治疗后的效果n n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n n健康指导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6页一、概述n n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病人中,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病人中,86%86%为溶骨性破坏,6.9%6.9%为成骨性破坏,6.9%6.9%为混合性破坏。原发性为混合性破坏。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26%。癌患者的高钙血症。癌患者的高钙
3、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肿瘤所分泌的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肿瘤所分泌的PTHrPPTHrP(甲状旁腺素相关肽)等所致,与骨转移无关。因而在伴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并不高。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6页溶骨性破坏与成骨性破坏的区别:溶骨性破坏与成骨性破坏的区别:n n 成骨性改变有恢复伤骨的作用!比如骨折以后成骨细胞就会起作用以更快的使坏骨愈合!而溶骨性破坏指的是把那些坏死的骨细胞吞噬、消融、从机体里面排泄出去。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6页n n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
4、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约有2.3%患者以骨转移为首发的肺癌症状,约30%40%的进展期患者会发生骨转移。许多并发症也与骨转移有关,如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行为能力降低等。研究显示,50%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了骨骼相关事件。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6页二、骨转移瘤的主要症状二、骨转移瘤的主要症状 n n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癌性骨痛的特点是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癌性骨痛的特点是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
5、较白天明显,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白天明显,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晚期可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甚至出现高钙血症。如肺晚期可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甚至出现高钙血症。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的疼痛;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腰椎转移常发生沿下肢外侧腰椎转移常发生沿下肢外侧向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随咳嗽、排便等活动加重。类似骨向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随咳嗽、排便等活动加重。类似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的坐骨神经痛,应警惕。由于肺癌骨转质增生或
6、椎间盘脱出的坐骨神经痛,应警惕。由于肺癌骨转移多以溶骨为主,所以有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移多以溶骨为主,所以有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高,但其特异性较低。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高,但其特异性较低。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6页n n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癌性骨痛的特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癌性骨痛的特点是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白天明显,逐渐加重的局点是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白天明显,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晚期
7、可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甚至出现高钙部疼痛,晚期可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甚至出现高钙血症。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血症。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腰椎转移常腰椎转移常发生沿下肢外侧向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随咳嗽、排便等活动加发生沿下肢外侧向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随咳嗽、排便等活动加重。类似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的坐骨神经痛,应警惕。由于肺重。类似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的坐骨神经痛,应警惕。由于肺癌骨转移多以溶骨为主,所以有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
8、。癌骨转移多以溶骨为主,所以有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高,但其特异性较低。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高,但其特异性较低。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6页三、肺癌骨转移的治疗 n n肺癌骨转移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 1)化学治疗)化学治疗 (2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 (3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 (4 4)生物免疫治疗)生物免疫治疗 (5 5)介入治疗)介入治疗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6页(1)化学治疗n n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尤其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
9、方案效果较为显著。有些病例在复查x x线片时发现骨转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质线片时发现骨转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质形成。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形成。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还有唑来膦酸,主要就是针对骨转移治疗的。还有唑来膦酸,主要就是针对骨转移治疗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6页(2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n n 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
10、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6页(3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n n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定义: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6页(3)靶向治疗n n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其实是
11、一种肺癌骨转移的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其实是一种肺癌骨转移的靶向治疗。n n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骨质破坏、溶、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和化学治疗同用,并须定期观察白细胞变化。和化学治疗同用,并须定期观察白细胞变化。n
12、n肺癌骨转移还需结合肺癌的病症进行治疗,肺癌主要分为肺癌骨转移还需结合肺癌的病症进行治疗,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小细胞肺癌,一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两大类,一个是小细胞肺癌,一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不能使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癌不能使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和大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6页(4 4)生物免疫治疗)生物免疫治疗n n 生物免疫治疗是从人体的免疫系统入手,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癌症的免疫活性,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功能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瘤免疫应答,提高癌症对机体抗癌
13、症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癌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效应细胞,达到最终清除癌症的目的。具有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突破传统疗法“副作用大、易复发、易转移”的弊端,成为二十一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6页(5 5)介入治疗)介入治疗n n 介入治疗利用高科技大平板数字减影影像设备引导微导管从皮肤上一个2mm的切口深入患者病变部位的血管进行治疗。由于治疗精准、创伤小、见效快、并发症少,介入治疗又被人们称为“不开刀的手术”。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介入治疗患者的一直好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了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肺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经
14、导管动脉化疗灌注术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均属于微创手术。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6页(5 5)介入治疗)介入治疗n n此法的适应症:此法的适应症:n n (1)(1)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者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者;n n (2)(2)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肺癌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肺癌者;n n (3)(3)外科手术有难度的肺癌,术前进行介入治疗,以短期缩小肿瘤后进外科手术有难度的肺癌,术前进行介入治疗,以短期缩小肿瘤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减少手术难度并提高疗效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减少手术难度并提高疗效(相当于外科手术术前的新辅助化相当于外科手术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疗););n n (4
15、)(4)肺癌合并咯血者,可行灌注肺癌合并咯血者,可行灌注+栓塞术,达到抗肿瘤和止血的双重疗效栓塞术,达到抗肿瘤和止血的双重疗效;n n (5)(5)不能耐受全身静脉化疗的患者,特别是老年肺癌患者不能耐受全身静脉化疗的患者,特别是老年肺癌患者;n n (6)(6)对于可耐受全身静脉化疗剂量的患者,可行血管内介入化疗对于可耐受全身静脉化疗剂量的患者,可行血管内介入化疗+补充剂量静脉化补充剂量静脉化疗,以增加局部治疗效果并保证全身剂量疗,以增加局部治疗效果并保证全身剂量;n n(7)(7)中央型肺癌、动脉血供丰富和巨大的周围型肺癌疗效中央型肺癌、动脉血供丰富和巨大的周围型肺癌疗效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
16、,共36页四、治疗后的效果四、治疗后的效果n n 肺癌骨转移晚期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很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导致骨髓抑制,引起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病人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6页五、护理措施:五、护理措施:n n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点肺癌骨转移之后的护理工作要点:n n 1.房间的清洁与消毒消毒n n 由于患者手术及放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感染
17、,因此要,因此要保持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禁止吸烟,避免异味刺激刺激,做饭时将患者房间的门窗关好。房间温度181822,湿度,湿度50%50%60%60%为宜,但也要根据个人对温、湿度的敏感程度进行调节。地面采用湿扫,每日用0.5%0.5%8484消毒液湿擦门、窗、桌、椅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6页2.2.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情变化n n患者家属在照顾患者时,作为患者的第一接触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如有发热、咳嗽、咳血、胸闷或疼痛突然加重等异常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6页n n (1 1).大量咳血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大量咳血时,立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癌 转移 护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