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PPT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5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双重血液供应双重血液供应门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和肝动脉两条输出通道两条输出通道肝静脉和胆道系统肝静脉和胆道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5页肝细胞结构特点肝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细胞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细胞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肝细胞含有繁多的酶系肝细胞含有繁多的酶系“物质代谢中枢物质代谢中枢”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
2、55页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一)合成与分泌(一)合成与分泌(二)加工与储存(二)加工与储存 (三)生物转化(三)生物转化 (四)激素灭活(四)激素灭活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5页二、肝胆疾病的主要代谢紊乱二、肝胆疾病的主要代谢紊乱(一)蛋白质代谢异常(一)蛋白质代谢异常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氨升高,血尿素降低血氨升高,血尿素降低 血浆氨基酸比例失调血浆氨基酸比例失调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5页(二)糖代谢异常(二)糖代谢异常 丙酮酸含量升高丙酮酸含量升高血糖平衡紊乱血糖平衡紊乱 血清半乳糖浓度增高血清半乳糖浓度增高(三)脂质代谢异常(三)脂质代
3、谢异常 1 1脂质的消化吸收异常脂质的消化吸收异常2 2脂质分解、合成和改造的异常脂质分解、合成和改造的异常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5页(四)胆红素代谢异常(四)胆红素代谢异常 1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 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无效红细胞生成无效红细胞生成其他含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分解其他含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分解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5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5页2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5页黄疸的定义与分类黄疸的定义与分类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
4、2umol34.2umolL(2.OmgL(2.OmglOOml)lOOml)时,可时,可出现巩膜、粘膜及皮肤的黄染,称为黄疸。出现巩膜、粘膜及皮肤的黄染,称为黄疸。黄疸按病因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按病变黄疸按病因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按病变部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按血中升高的胆红素部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按血中升高的胆红素的类型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性黄疸及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两类。的类型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性黄疸及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两类。黄疸的成因与发生机制黄疸的成因与发生机制1 1胆红素形成过多胆红素形成过多2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肝细
5、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3 3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4 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4胆红素代谢异常和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和黄疸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5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5页(五)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五)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主要有:胆酸主要有:胆酸(cholic acid(cholic acid,CA)CA)、鹅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CDCA)、脱氧胆酸、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eoxycholic acid,DCA)DCA)和少量石胆酸
6、和少量石胆酸(1ithocholic(1ithocholic acidacid,LCA)LCA)胆汁酸胆汁酸(bile acids)(bile acids)是胆汁中存在是胆汁中存在的一类的一类2424碳胆烷酸的羟基衍生物,碳胆烷酸的羟基衍生物,属内源性有机阴离子。分子内部既属内源性有机阴离子。分子内部既含有亲水基团,又含有疏水基团,含有亲水基团,又含有疏水基团,其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其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因而使胆汁酸表现出很强的界面,因而使胆汁酸表现出很强的界面活性。面活性。1胆汁酸的代谢胆汁酸的代谢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5页胆汁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
7、55页胆胆 汁汁 酸酸 的的 肠肠 肝肝 循循 环环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5页2胆汁酸的代谢异常胆汁酸的代谢异常(1)肝胆疾病胆汁酸的代谢异常肝胆疾病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1)1)急性肝炎急性肝炎 2)2)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3)3)肝硬化肝硬化 4)4)胆汁淤积胆汁淤积(2)肠道疾病中的胆汁酸代谢异常肠道疾病中的胆汁酸代谢异常(3)高脂血症时的胆汁酸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时的胆汁酸代谢异常(4)遗传性缺陷所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遗传性缺陷所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 1)1)特发性新生儿肝炎特发性新生儿肝炎2)2)脑腱性黄瘤病脑腱性黄瘤病 3)Zellweger3)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脑肝肾综合征 现
8、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5页第二节第二节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一、血白蛋白一、血白蛋白二、血二、血 氨氨 三、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三、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2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 3 3根据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根据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4 4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协助鉴别黄疸类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协助鉴别黄疸类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5页黄疸的实验室检查黄疸的实验室检查比较血、尿
9、、粪中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异常改变,比较血、尿、粪中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异常改变,可对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三种类型加以鉴可对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三种类型加以鉴别诊断别诊断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5页对于引起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肝细胞性黄疸对于引起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可联合应用反映胆道梗阻及肝和梗阻性黄疸,可联合应用反映胆道梗阻及肝细胞损伤的其他有关肝功能检验指标进一步加细胞损伤的其他有关肝功能检验指标进一步加以鉴别以鉴别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5页四、血清总胆汁酸及结合胆酸四、血清总胆汁酸及结合胆酸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反
10、映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它不仅用于临床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它不仅用于临床诊断,而且还能反映病情和估计疾病预后。而且还能反映病情和估计疾病预后。CA/CDCACA/CDCA比值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病变和肝比值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病变和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比值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比值 1 1,见于,见于胆道梗阻性病变;反之,见于肝实质细胞性病胆道梗阻性病变;反之,见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变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5页五、血清酶类五、血清酶类(一)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一)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ASTAST有两种同工酶:有两种同工酶:ASTsASTs和和ASTmASTm,分别存,分别存
11、在于可溶性的细胞质和线粒体。细胞轻度在于可溶性的细胞质和线粒体。细胞轻度损伤时损伤时ASTsASTs显著升高;而严重损伤时,血显著升高;而严重损伤时,血清中则出现大量清中则出现大量ASTm ASTm。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5页【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5页【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急性肝损害时,急性肝损害时,ALT ASTALT AST,慢性肝炎特别,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时,是肝硬化时,AST ALTAST ALT。DeRitisDeRitis比值,即比值,即AST/ALTAST/ALT之比,对于急、之比,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肝炎的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2、以及判断肝炎的转归也特别有价值。正常约为转归也特别有价值。正常约为1.151.15,急性肝,急性肝炎时炎时DeRitisDeRitis比值比值 1 3 3。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5页(二)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二)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佝偻病的重要指标。同工酶可分为同工酶可分为3 3大类,即胎盘大类,即胎盘ALPALP、肠、肠ALPALP和肝和肝骨肾骨肾ALPALP同工酶,在病理时还可能出现同工酶,在病理时还可能出现“高分子高分子”ALPALP,以及一些与肿瘤有关的变异,以及一些与肿瘤有关的变
13、异ALP ALP。【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5页(三)血清(三)血清-谷氨酰基转肽酶及其同工酶谷氨酰基转肽酶及其同工酶 -GT-GT是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主要用于胆汁淤是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主要用于胆汁淤积及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积及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GT-GT同工酶分为同工酶分为-GT1-GT1、-GT2-GT2、-GT3-GT3和和-GT4-GT4四四种。正常人只见种。正常人只见-GT2-GT2和和-GT3-GT3。重症肝胆疾病和肝癌。重症肝胆疾病和肝癌时常有时常有-GT1-GT1出现,酒精性肝坏死和胆总管结石时常有出现,酒精性肝坏死和胆总管结石时常有
14、-GT2-GT2增加。增加。-GT4-GT4与胆红素增高密切相关。与胆红素增高密切相关。【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5页(四)血清(四)血清5-5-核苷酸酶核苷酸酶 1.1.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胆结石、胆囊炎等活性增高,且与病情严重肝炎、胆结石、胆囊炎等活性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程度呈正相关。2.2.2.2.是诊断肝肿瘤及消化道肿瘤的非常灵敏的酶学是诊断肝肿瘤及消化道肿瘤的非常灵敏的酶学指标。指标。3.3.3.3.能协助判断能协助判断ALPALP升高是肝胆系统疾病还是骨骼升高是肝胆系统疾病还是
15、骨骼系统疾病系统疾病 。4.4.4 4有助于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有助于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5页(五)(五)-L-L-岩藻糖苷酶岩藻糖苷酶 1.AFU 1.AFU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其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的治疗效果、其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的治疗效果、估计预后和预测复发有极重要的意义,估计预后和预测复发有极重要的意义,甚至优于甚至优于AFPAFP。2 2用于岩藻糖苷蓄积病的诊断。用于岩藻糖苷蓄积病的诊断。【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5页(六)单胺氧化酶(六)单胺氧化酶 (
16、七)脯氨酰羟化酶(七)脯氨酰羟化酶 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指标的指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5页六、胶原及其片段六、胶原及其片段 肝脏内存在的胶原主要为肝脏内存在的胶原主要为I I、V V和和型等,其中含型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量最多的是I I、型,型,I I型之比约为型之比约为1 1。(一)(一)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1 1诊断肝硬化诊断肝硬化2 2鉴别慢性持续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鉴别慢性持续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 3 3用药监护及预后判断用药监护及预后判断4 4肺纤维化、骨髓纤维化及某些恶性肿瘤也增高肺纤维化、骨髓纤维化及某些恶性肿瘤也增高 (二)(二)型胶原及其片段型胶原
17、及其片段(7S(7S片段和片段和NCNC片段片段)1 1早期诊断肝硬化早期诊断肝硬化2 2用药疗效及预后判断用药疗效及预后判断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5页七、靛氰绿滞留率试验七、靛氰绿滞留率试验 ICGICG试验主要显示肝细胞对色素的排泄功能。试验主要显示肝细胞对色素的排泄功能。1 1诊断肝硬化诊断肝硬化2 2急慢性肝炎诊断急慢性肝炎诊断 3 3先天性先天性ICGICG排泄异常症和排泄异常症和RotorRotor综合征的诊断综合征的诊断4 4判断肝癌患者有无肝硬化存在判断肝癌患者有无肝硬化存在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5页八、利多卡因试验八、利多卡因试验 血清中利多卡
18、因肝内代谢产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血清中利多卡因肝内代谢产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MEGX)(MEGX)浓浓度不受肾功能损害的影响,能够正确反映正常肝细胞储备功能及度不受肾功能损害的影响,能够正确反映正常肝细胞储备功能及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1 1利多卡因试验对肝脏贮备功能的评价利多卡因试验对肝脏贮备功能的评价2 2用于预测移植肝的存活期用于预测移植肝的存活期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5页第三节第三节 肝胆疾病主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肝胆疾病主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一、急性肝损伤一、急性肝损伤 1 1血清酶血清酶 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
19、炎ALTALT、ASTAST均显著升高,均显著升高,AST/ALT 1 AST/ALT 1。急性肝炎时如果急性肝炎时如果ASTAST持续在高水平,提示有转为持续在高水平,提示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慢性肝炎的可能。重症肝炎时则是重症肝炎时则是ASTmASTm大量出现于血清中。大量出现于血清中。ALPALP显著升高多提示肝外梗阻性黄疸显著升高多提示肝外梗阻性黄疸 2 2胆红素胆红素 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3 3血白蛋白血白蛋白 变化不大变化不大 4 4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PT时间长短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时间长短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是急性肝损伤预后最重要的预
20、测指标是急性肝损伤预后最重要的预测指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5页二、慢性肝损伤二、慢性肝损伤 1 1血清酶检测血清酶检测 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 AST/ALT 1 AST/ALT 1 AST/ALT 1 慢性肝病有活动性病变时,诱导微粒体慢性肝病有活动性病变时,诱导微粒体酶酶-GT-GT合成增加。重症肝炎晚期或肝硬化合成增加。重症肝炎晚期或肝硬化时,时,-GT-GT合成减少合成减少 2 2胆红素胆红素 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ALT快速下降,黄疸快速下降,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不断升高的进行性加深,胆红素不断升高的“胆酶胆酶分离分离”现象。现象。3 3蛋白质蛋
21、白质 白蛋白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降低、A/GA/G比倒置。比倒置。-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及预后的演变及预后 4 4其他其他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显著延长、血氨升高,显著延长、血氨升高,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预后不佳。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预后不佳。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5页三、肝硬化三、肝硬化(一)血清酶类(一)血清酶类 1转氨酶转氨酶ALTALT和和ASTAST升高升高反映肝脏贮备能力,若明显降低提示反映肝脏贮备能力,若明显降低提示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反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及程度反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及程度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活性与
22、肝纤维化程度有关肝纤维化时其活性明显升高肝纤维化时其活性明显升高 2胆碱酯酶胆碱酯酶(ChE)3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MAO)4腺苷脱氨酶腺苷脱氨酶(ADA)5脯氨酸羟化酶脯氨酸羟化酶(PH)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55页(二)血白蛋白类(二)血白蛋白类 白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A/GA/G比倒置比倒置 (三)血清学指标(三)血清学指标 血清血清FNFN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相关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及肝功能不良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及肝功能不良早期肝硬化以早期肝硬化以型胶原沉积增多为型胶原沉积增多为主,晚期肝硬化以主,晚期肝硬化以I I型胶原沉积增型胶原沉积增多为主,随着肝
23、纤维化的进展,多为主,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晚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I I型胶原比率增大。型胶原比率增大。1纤维连接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2血清透明质酸血清透明质酸(HA)3胶原及其片段胶原及其片段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55页(四)其他(四)其他 有活动性肝炎存在或胆管梗阻时,有活动性肝炎存在或胆管梗阻时,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增高。肝性脑病时,血氨可以升高。肝性脑病时,血氨可以升高。晚期活动性肝硬化和肝细胞严重晚期活动性肝硬化和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则明显延长。损害时,则明显延长。ICGICG试验潴留率明显增高,可达试验潴留率明显增高,可达20%20%以上。以上。现在学习
24、的是第35页,共55页四、肝脏储备功能判断四、肝脏储备功能判断(一)肝细胞能量代谢测定(一)肝细胞能量代谢测定 1 1动脉血酮体比例动脉血酮体比例(AKBR)(AKBR)2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3 3胰高血糖素负荷试验胰高血糖素负荷试验(GLT)(GLT)(二)肝细胞代谢清除功能测定(二)肝细胞代谢清除功能测定 1 1氨基比林呼吸试验氨基比林呼吸试验(ABT)(ABT)2 2利多卡因试验利多卡因试验(MEGX)(MEGX)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55页(三)肝脏排泄功能试验(三)肝脏排泄功能试验 (四)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四)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1血清前白
25、蛋白血清前白蛋白(PA)的检测的检测 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1515分钟血中分钟血中ICGICG潴留率潴留率(R15ICG)(R15ICG)可间接地推测有效肝可间接地推测有效肝细胞总数,是判断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细胞总数,是判断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2胆汁酸胆汁酸(TBA)的检测的检测是唯一可同时反映肝脏分泌、合成与代谢及肝是唯一可同时反映肝脏分泌、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害三种状态的非酶学指标。细胞损害三种状态的非酶学指标。3胆碱酯酶胆碱酯酶(ChE)的测定的测定 随着肝组织炎症改变或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随着肝组织炎症改变或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Ch
26、EChE、降低。、降低。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55页根据患者积分值可将肝脏功能分为根据患者积分值可将肝脏功能分为A A、B B、C C三个等级:三个等级:Child AChild A级:级:5 56 6分;分;Child BChild B级:级:7 79 9分;分;Child CChild C级:级:10101515分。分。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55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55页一、乙醇性肝脏损害的生物化学一、乙醇性肝脏损害的生物化学(一一)乙醇在机体内的代谢乙醇在机体内的代谢乙醇氧化体系乙醇氧化体系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55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55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55
27、页(二二)乙醇代谢对机体的影响乙醇代谢对机体的影响1 1代谢物乙醛的毒性效应代谢物乙醛的毒性效应高浓度的乙醛可引起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使其呼吸功能和脂高浓度的乙醛可引起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使其呼吸功能和脂肪酸氧化能力受损。肪酸氧化能力受损。乙醛与儿茶酚胺缩合形成四氢异喹啉,为酒瘾发病的原因;此外,乙醛与儿茶酚胺缩合形成四氢异喹啉,为酒瘾发病的原因;此外,5-5-羟色胺代谢障碍,结果产生具有幻觉作用的四氢羟色胺代谢障碍,结果产生具有幻觉作用的四氢-咔啉,可引起咔啉,可引起酒后的种种精神障碍。酒后的种种精神障碍。刺激交感神经使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引起乙醇性心肌病。刺激交感神经使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引起
28、乙醇性心肌病。抑制肝和脑的辅酶抑制肝和脑的辅酶A A活性,抑制脑内活性,抑制脑内NaNa+-K-K+-ATP-ATP酶活性。酶活性。乙醛是引起慢性饮酒者维生素乙醛是引起慢性饮酒者维生素B6B6缺乏症的重要原因。缺乏症的重要原因。能引起乙醇戒断症状能引起乙醇戒断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55页2 2NADHNADHNAD+NAD+比值改变比值改变在乙醇氧化过程中在乙醇氧化过程中NADNAD+被还原为被还原为NADHNADH。造成。造成NADHNADHNAD+NAD+比值增大。使肝脏中乳酸的利用降低,丙酮比值增大。使肝脏中乳酸的利用降低,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增加,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进而酸还原成乳酸
29、增加,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进而引起肾排泄尿酸障碍,而发生高尿酸血症。引起肾排泄尿酸障碍,而发生高尿酸血症。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5页3 3对糖、氨基酸、水盐、维生素对糖、氨基酸、水盐、维生素D D及药物代谢的影响及药物代谢的影响(1)(1)对糖代谢的影响:对糖代谢的影响:酒后血糖有降低倾向,尤其在慢性酒精中毒及糖尿病患者更容酒后血糖有降低倾向,尤其在慢性酒精中毒及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乙醇性低血糖,乙醇能抑制糖异生反应,加之饮酒者摄食不足,造成肝糖原易发生乙醇性低血糖,乙醇能抑制糖异生反应,加之饮酒者摄食不足,造成肝糖原储备减低,这些均是引起乙醇性低血糖的原因。储备减低,这些均是引起乙醇性低
30、血糖的原因。(2)(2)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乙醇能抑制氨基酸氧化和氨基酸向脂蛋白的掺入作用。乙醇能抑制氨基酸氧化和氨基酸向脂蛋白的掺入作用。(3)(3)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对水盐代谢的影响:酒后利尿作用增强,并伴有脱水症状,这是由于垂体血管升压素酒后利尿作用增强,并伴有脱水症状,这是由于垂体血管升压素分泌受抑制所致,血清中各种电解质因脱水而浓缩。因乙醇代谢引起的乳酸、乙酸、酮分泌受抑制所致,血清中各种电解质因脱水而浓缩。因乙醇代谢引起的乳酸、乙酸、酮体等增加而导致血体等增加而导致血pHpH降低、重碳酸盐减少,有酸中毒倾向。降低、重碳酸盐减少,有酸中毒倾向。(4)(4)对对Vi
31、tDVitD代谢的影响:代谢的影响:在乙醇性肝损伤时,由于维生素摄取不足、乙醇作用于肠在乙醇性肝损伤时,由于维生素摄取不足、乙醇作用于肠道而引起的吸收障碍、肝中的道而引起的吸收障碍、肝中的25-25-位羟化作用减低及分泌的减少等,可导致血清中位羟化作用减低及分泌的减少等,可导致血清中25(OH)D25(OH)D降低。降低。(5)(5)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有两方面作用,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诱导生成或活性有两方面作用,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诱导生成或活性抑制。抑制。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5页(三三)乙醇性肝损伤与胎儿性乙醇综合征乙醇性肝损伤与胎儿性乙醇综合征1 1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脂
32、肪肝 一次大量摄取乙醇,通过儿茶酚胺作用引起末梢组织脂肪一次大量摄取乙醇,通过儿茶酚胺作用引起末梢组织脂肪动员增强,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的发生。动员增强,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的发生。慢性乙醇摄取,慢性乙醇摄取,NADHNADHNADNAD+比值增大,增加磷酸二羟丙酮向比值增大,增加磷酸二羟丙酮向-磷酸甘油的转化,提供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同时,乙酰磷酸甘油的转化,提供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同时,乙酰辅酶辅酶A A过剩,脂肪酸的合成和酯化增强,两者均可引起肝细胞内过剩,脂肪酸的合成和酯化增强,两者均可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合成增加。脂肪合成增加。NADNAD+NADHNADH比值缩小使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受抑。
33、比值缩小使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受抑。大量乙醇摄取时脂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减少。大量乙醇摄取时脂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减少。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5页2 2乙醇性肝炎乙醇性肝炎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损伤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损伤乙醇性肝损伤时的蛋白贮留和蛋白的分泌障碍乙醇性肝损伤时的蛋白贮留和蛋白的分泌障碍代谢亢进造成耗氧量增加,加重肝细胞坏死代谢亢进造成耗氧量增加,加重肝细胞坏死脂质过氧化损伤脂质过氧化损伤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3 3胎儿性乙醇综合征胎儿性乙醇综合征(四四)乙醇性肝病的生物化学检测乙醇性肝病的生物化学检测(五五)血液乙醇浓度测定血液乙醇浓度测定酶法、气相层析法、呼气法酶法、气相层析法、呼气法
34、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55页二、肝性脑病的临床生物化学二、肝性脑病的临床生物化学肝昏迷又称为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肝昏迷又称为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肝性脑病时脑组织并无明显的特异性形态变化,很难以脑的形肝性脑病时脑组织并无明显的特异性形态变化,很难以脑的形态变化来解释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态变化来解释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1 1氨中毒学说氨中毒学说(ammonia intoxication)(ammonia intoxication)当肝功能
35、严重受损时,清除氨的能力大大减低,血氨水平升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清除氨的能力大大减低,血氨水平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引起脑功能障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此即氨中毒学说的基本论点。碍。此即氨中毒学说的基本论点。氨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氨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通过下列几个环节干扰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可能通过下列几个环节干扰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一一)肝性脑病的生物化学机制肝性脑病的生物化学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5页氨氨 对对 脑脑 细细 胞胞 代代 谢谢 的的 干干 扰扰 环环 节节
36、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55页2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false neurotransmitter hypothesis)(false neurotransmitter hypothesis)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神经递质被假性神经递质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神经递质被假性神经递质所取代有关,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所取代有关,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导致昏迷。3 3胰岛素
37、、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胰岛素、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theory of insulin and plasma amino acid imbalance)在肝昏迷时,血浆内假性神经递质和在肝昏迷时,血浆内假性神经递质和(或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这与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这与血浆氨基酸间的比值改变有关。肝脏受损害时,血浆芳香族氨基酸血浆氨基酸间的比值改变有关。肝脏受损害时,血浆芳香族氨基酸(苯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增多,而支链氨基酸增多,而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减少。减少。(1)(1)氨基酸代谢的器官特异性在肝脏严重损伤时的表现氨基酸代
38、谢的器官特异性在肝脏严重损伤时的表现(2)(2)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55页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55页4 4短链脂肪酸中毒学说短链脂肪酸中毒学说正常从肠道吸收的短链脂肪酸正常从肠道吸收的短链脂肪酸(指指4-104-10碳原子的低级脂肪酸,碳原子的低级脂肪酸,如戊酸、己酸和辛酸等如戊酸、己酸和辛酸等)在肝内氧化分解,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在肝内氧化分解,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他们大量出现于血循环中,并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损害。他们大量出现于血循环中,并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损害。高浓度的短链脂肪酸
39、对氧化磷酸化有解偶联作用,使高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对氧化磷酸化有解偶联作用,使ATPATP生成减生成减少。少。直接与神经细胞膜或突触部位的某些成分结合,从而影响直接与神经细胞膜或突触部位的某些成分结合,从而影响神经的电生理效应。神经的电生理效应。在突触处与正常神经递质在突触处与正常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如多巴胺等)结合,干扰脑的正常结合,干扰脑的正常功能。功能。(theory of short chain fatty acid intoxication)(theory of short chain fatty acid intoxication)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55页(二)肝性脑病的生物化学诊断(二)肝性脑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 血清清蛋白减低血清清蛋白减低 低胆固醇血症低胆固醇血症 ASTAST及及ALPALP由高值转为低值由高值转为低值 血氨增高血氨增高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55页三、胆石症的临床生物化学三、胆石症的临床生物化学(一一)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1 1胆汁中化学成分的比例发生失调胆汁中化学成分的比例发生失调2 2胆汁酸组成的改变胆汁酸组成的改变3 3胆汁中磷脂含量减低胆汁中磷脂含量减低4 4胆汁微胶粒胆汁微胶粒电位降低电位降低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55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5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