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一控制系统时域分析.pptx
《自动控制原理一控制系统时域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一控制系统时域分析.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节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及性能指标瞬态响应,是指系统的输出从输入信号r(t)作用时刻起,到稳定状态为止,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可以考查系统的稳定性和过渡过程的性能。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有以下方法:1.直接求解法2.间接评价法3.计算机仿真法 本小节首先讨论典型输入信号、性能指标等内容,然后讨论一阶、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最后讨论如何处理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问题。第1页/共53页 一、典型输入信号(一)阶跃信号 阶跃信号的表达式为:(3.1)当A=1时,则称为单位阶跃信号,常用1(t)表示,如图3-1所示。图3-1 阶跃信号 图3-2 斜坡信号 第2页/共53页 (二)斜坡信号
2、斜坡信号在t=0时为零,并随时间线性增加,所以也叫等 速度信号。它等于阶跃信号对时间的积分,而它对时间的导数就是阶跃信号。斜坡信号的表达式为:(3.2)第3页/共53页(三)抛物线信号 抛物线信号也叫等加速度信号,它可以通过对斜坡信号的积分而得。抛物线信号的表达式为:(3.3)当A=1时,则称为单位抛物线信号,如图3-3所示 第4页/共53页(四)脉冲信号 单位脉冲信号的表达式为:(3.4)其图形如图3-4所示。是一宽度为e,高度为1e 的矩形脉冲,当e 趋于零时就得理想的单位脉冲信号(亦称d(t)函数)。(3.5)第5页/共53页(五)正弦信号 正弦信号的表达式为:(3.6)其中A为幅值,w
3、=2p/T为角频率。图3-5 正弦信号第6页/共53页二、系统的性能指标系统的瞬态性能通常以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情况下,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来衡量,如图3-6所示。这时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有:1 1。最大超调量sp响应曲线偏离稳态值的最大值,常以百分比表示,即 最大百分比超调量sp最大超调量说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2。延滞时间td响应曲线到达稳态值50%所需的时间,称为延滞时间。图3-6第7页/共53页3.上升时间tr它有几种定义:(1)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到90%所需时间;(2)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5%到95%所需时间;(3)响应曲线从零开始至第一次到达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一般对有振荡的
4、系统常用“(3)”,对无振荡的系统常用“(1)”。4.峰值时间tp响应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定义为峰值时间。5.调整时间ts响应曲线从零开始到进入稳态值的95%105%(或98%102%)误差带时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调整时间。第8页/共53页图3-6 单位阶跃响应返回第9页/共53页 对于恒值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恒值输出,扰动输入为主要输入,所以常以系统对单位扰动输入信号时的响应特性来衡量瞬态性能。这时参考输入不变、输出的希望值不变,响应曲线围绕原来工作状态上下波动,如图3-7所示。第10页/共53页 可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其动态过程的系统,称为一阶系统。考虑如图3-8所示的一阶
5、系统,它代表一个电机的速度控制系统,其中t 是电机的时间常数。该一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3.7)三、瞬态响应分析 (一)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图3-8 一阶控制系统 第11页/共53页 当系统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即r(t)=1(t)或R(s)=1/s,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为 (3.8)取C(s)的拉氏反变换,可得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3.9)系统响应如图3-9所示。从图中看出,响应的稳态值为 (3.10)第12页/共53页图3-9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第13页/共53页 若增加放大器增益K,可使稳态值近似为1。实际上,由于放大器的内部噪声随增益的增加而增大,K不可能为无穷大。而且,线性
6、模型也仅在工作点附近的一定范围内成立。所以,系统的稳态误差 (3.11)不可能为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 (3.12)它可定义为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63.2%所需要的时间。第14页/共53页由式(3.9),很容易找到系统输出值与时间常数T的对应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响应曲线在经过3T(5%误差)或4T(2%误差)的时间后进入稳态。t=T,c(1T)=0.632 c()t=2T,c(2T)=0.865c()t=3T,c(3T)=0.950c()t=4T,c(4T)=0.982c()第15页/共53页 如果系统响应曲线以初始速率继续增加,如图3-9中 的c1(t)所示,T还可定义为c1(t)曲线达到稳态
7、值所需要 的时间。(3.13)因此当t=T时,c1(t)曲线到达稳态值,即,所以第16页/共53页(二)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在工程实际中,三阶或三阶以以上的系统,常可以近似或降阶为二阶系统处理。图3-10是典型二阶系统的结构图,它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由上式可看出,z 和wn是决定 二阶系统动态特性的两个非常重要参数,其中z 称为阻尼比,wn称为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图3-10 二阶系统 第17页/共53页 例如图2-2中R-电路,其传递函数为 式中,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就是电路当R=0时的谐振频率;阻尼比 第18页/共53页 又如图2-3中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输出w 与电枢电压ua之间传递函数为
8、 或 式中第19页/共53页 由式(3.14)描述的系统特征方程为 (3.15)这是一个二阶的代数方程,故有两个特征方程根,分别为 (3.16)显然,阻尼比不同,特征根的性质就不同,系统的响应特性也就不同。第20页/共53页 下面分别对二阶系统在0 z z 1三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进行讨论。1.0z z 1,称为欠阻尼情况 按式(3.14),系统传递函数可写为 GB(s)=(3.17)它有一对共轭复数根 (3.18)式中 称为有阻尼振荡频率。第21页/共53页 在初始条件为零,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r(t)=1(t)时,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3.19)对式(3.19)求拉氏反变换,则得系统的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控制系统 时域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