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pptx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ppt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总论-基本概念虫媒传染病:是以吸血节肢动物为媒介的传染病简称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同一个地区内,可有许多种属的野生动物成为同一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两者在传染病流行病学上具有共性 第1页/共92页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的条件,因此可能威胁其他地区的安全疫点: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疫区: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连成片的若干个疫源地称为疫区对于传染病疫情波及范围及性质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n自然疫源地:自然条件能保证动物传染源的生存,能保证病原体在动物体内繁殖、循环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第2页/共9
2、2页哪些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呢?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几个重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甲类:鼠疫乙类: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第3页/共92页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总论-流行病学特征地区性: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及相应野生动物的分布一致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人群分布特征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多见于农民及野外作业的工人发病具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
3、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第4页/共92页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总论-传播途径和方式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及其排泄物、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疫水而被感染,例如鼠疫等生物性传播通过被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叮咬而传播,例如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丝虫病、登革热、斑疹伤寒等饮食传播 吃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尤其是未煮熟的患病动物的肉及乳汁 呼吸道传播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所污染尘埃后所形成的气溶胶而被感染,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5页/共92页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总论-传播的影响因素自然疫源地的存在自然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广泛得多,它包括传染源之外,还包括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
4、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潜在的传播因素。只有当传染源被移走(住院隔离或死亡)或传染源不再携带病原体(患者痊愈康复多数不再携带病原体),传染源播散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通过消毒、灭菌、杀虫),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也未发生新的病例时,才可以认为疫源地已经被消灭。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播途径复杂与人群免疫水平密切相关第6页/共92页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总论-预防控制措施长期监测目的在于掌握自然疫源地内宿主动物及传播媒介的种类、感染状况等资料,为采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对疫源地采取污染环境的
5、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第7页/共92页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狂犬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第8页/共92页鼠鼠 疫疫第9页/共92页2020亿只田鼠闹洞庭亿只田鼠闹洞庭第10页/共92页洞庭湖鼠灾没有爆发鼠疫疫情洞庭湖鼠灾没有爆发鼠疫疫情第11页/共92页第12页/共92页第13页/共92页鼠疫监测点:鼠疫监测点:l l常德市常德市l l桃源县桃源县l l泸溪县泸溪县l l新晃县新晃县l l江华县江华县l l攸县攸县常德市常德市桃源县桃源县泸溪县泸溪县新晃县新晃县江华县江华县攸县攸县第14页/共92页 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引起鼠疫的病
6、原体是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鼠疫耶尔森氏鼠疫耶尔森氏鼠疫耶尔森氏菌(菌(菌(菌(Yersinia PestisYersinia Pestis)。)。)。)。典型的鼠疫菌典型的鼠疫菌典型的鼠疫菌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短小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短小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短小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为革兰氏染色阴性。鼠疫菌是孢。为革兰氏染色阴性。鼠疫菌是孢。为革兰氏染色阴性。鼠疫菌是孢。为革兰氏染色阴性。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
7、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性。性。性。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鼠疫被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鼠疫被WHOWHO规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是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耶尔森氏
8、菌鼠疫鼠疫-烈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第15页/共92页u 传染源l l 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 l l 鼠鼠疫病人疫病人u 人群易感性 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都有易感性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都有易感性第16页/共92页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1 1)动物)动物)动物)动物跳蚤跳蚤跳蚤跳蚤人,蚤叮咬,人,蚤叮咬,人,蚤叮咬,人,蚤叮咬,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称为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称为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称为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称为动物型传播。动物型传播。动物型传播。动物型传播。(2 2)人)人
9、)人)人空气飞沫空气飞沫空气飞沫空气飞沫人,人,人,人,传播传播传播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其他传播途经:其他传播途经:其他传播途经:其他传播途经:1.1.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中的尘埃感染。中的尘埃感染。中的尘埃感染。2.2.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
10、,经消化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道感染。道感染。道感染。3.3.实验室感染。实验室感染。实验室感染。实验室感染。4.4.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第17页/共92页人间鼠疫流行季节人间鼠疫流行季节l l各类旱獭及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高峰在各类旱獭及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高峰在7 7、8 8、9 9月。月。(单峰型)(单峰型)l l长爪沙鼠疫源地:每年长爪沙鼠疫源地:每年4545月和月和10111011月两个高峰。(双月两个高峰。(双峰型)峰型)
11、l l南方家鼠疫源地:长年可流行。南方家鼠疫源地:长年可流行。第18页/共92页中国鼠疫疫源地类型与分布包括旱獭、黄鼠、沙鼠、田鼠、家鼠5大类型鼠疫疫源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的19个省、自治区、291个县。疫源地总面积140余万平方千米。第19页/共92页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名称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名称1.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2.2.天山山地灰旱獭天山山地灰旱獭天山山地灰旱獭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长尾黄鼠鼠
12、疫自然疫源地3.3.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4.4.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5.5.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6.6.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7.7.内蒙古高原长
13、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8.8.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9.9.滇西北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滇西北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滇西北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滇西北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0.10.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1.11.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青海田
14、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第20页/共92页第21页/共92页喜马拉雅旱獭喜马拉雅旱獭第22页/共92页长爪沙鼠长爪沙鼠长爪沙鼠长爪沙鼠第23页/共92页达乌尔黄鼠达乌尔黄鼠第24页/共92页黄胸鼠生境黄胸鼠生境黄胸鼠黄胸鼠第25页/共92页防控措施构建鼠疫防控体系构建鼠疫防控体系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组建专业鼠防队伍组建专业鼠防队伍坚持鼠间疫情监测坚持鼠间疫情监测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突发疫情应急系统突发疫情应急系统适时进行实战演练适时进行实战演练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严密监视,联防联控;严密监视,联防联控;信息灵敏,反应迅速;
15、信息灵敏,反应迅速;及时预警,依法防控。及时预警,依法防控。第26页/共92页组建专业防治队伍培养鼠防专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理培养鼠防专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力。实验室检测人员,血清学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血清学检测。鼠疫疫情应急小分队鼠疫疫情应急小分队 :处理突发疫情。:处理突发疫情。第27页/共92页鼠疫疫情处置与预防控制措施疫情报告 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和要求报告。严格控制传染源,管理患者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疫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染途径:灭蚤,加强交通及国境检疫,划定疫区范围,严密封锁疫区。
16、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个人防护。第28页/共92页疫区处理人间疫区处理:有鼠疫流行病学指征和较典型的鼠疫临床症状,不能排除鼠疫者,可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其所在地为鼠疫区,在当地党政领导、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疫情指挥部的领导下,划定大小隔离圈,封锁隔离,并对在9日内与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和预防性投药治疗,如有离开本地者,应通报追踪,就地隔离留验。在大小隔离圈内对鼠疫患者所用的各种物品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最后的处理(化学、高温、高压),尸体经消毒,焚烧后深埋,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扫和灭鼠灭蚤。以切断再传播的途径,当最后一例病人经疫区处理后9天,再无新发病人,可解
17、除隔离。动物间疫区处理:在动物鼠疫流行区包括血清学阳性的现疫流行区进行投药,彻底的灭鼠灭蚤,尤其是流行区内的居民点和交通要道周围,根据可能污染的范围,对直接接触者限制外出,监视9天。在当年有鼠疫动物病流行的地区,禁止私自猎獭和剥食,作好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第29页/共92页密切接触者管理鼠疫属甲类传染病,为防止鼠疫传播,对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对于肺鼠疫接触者必须隔离观察;其他型鼠疫的接触者应根据与病人接触的程度,确定直接接触者(指在9 9天内与鼠疫患者有过直接接触,如同室工作、生活等),并对其进行健康隔离或跟踪观察,开展预防性治疗9 9天。如已去外地
18、,应通报追索,就地隔离留验预防治疗9 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12天。第30页/共92页健康教育工作要点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 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三报三不”制度,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第31页/共92页鼠类标本蚤类标本第32页/共92页鼠疫应知识知识宣传单第33页/共92页三报三不 预防鼠疫第34页/共92页利用鼠疫防
19、治基本知识光盘开展培训第35页/共92页狂 犬 病 RabiesRabies 第36页/共92页狂犬病狂犬病狂犬病狂犬病(RabiesRabiesRabiesRabies)是由狂犬病毒()是由狂犬病毒()是由狂犬病毒()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ies virusRabies virusRabies virus,RVRVRVRV)引起的)引起的)引起的)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100%100%100%,而目前尚无
20、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取以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取以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取以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在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要宿主,在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要宿主,在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要宿主,在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狂犬病及狂犬病毒狂犬病及狂
21、犬病毒 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感染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感染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感染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感染 狂犬病毒的犬、猫、野生动物以及食虫和狂犬病毒的犬、猫、野生动物以及食虫和狂犬病毒的犬、猫、野生动物以及食虫和狂犬病毒的犬、猫、野生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的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吸血蝙蝠的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吸血蝙蝠的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吸血蝙蝠的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感染。破损处而感染。破损处而感染。破损处而感染。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狂
22、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逆转的脑脊髓炎。逆转的脑脊髓炎。逆转的脑脊髓炎。第37页/共92页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未分段的单股负链未分段的单股负链RNARNA包膜病毒包膜病毒子弹头形状子弹头形状:180 nm:180 nm 75 nm 75 nmRNARNA基因
23、组编码基因组编码5 5种蛋白种蛋白:N,NS,M,G:N,NS,M,G和和L L蛋白蛋白有一层磷脂层包被,包膜上镶嵌有有一层磷脂层包被,包膜上镶嵌有10-10-nmnm长的糖蛋白形成钉状突起长的糖蛋白形成钉状突起G G蛋白是主要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可以蛋白是主要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刺激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N N蛋白为高度保守,稳定蛋白为高度保守,稳定狂犬病毒的垂直切面狂犬病毒的垂直切面 包膜基质蛋白糖蛋白核糖核蛋白狂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狂犬病及狂犬病毒狂犬病及狂犬病毒第38页/共92页狂犬病宿主动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传染源难以根除狂犬病宿主动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传染源难以根除
24、狂犬病及狂犬病毒-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第39页/共92页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区域 主要宿主主要宿主 亚洲亚洲狗狗,狼,猫,猫鼬,狼,猫,猫鼬,非洲非洲狗狗,豺,猫鼬,狐狸,豺,猫鼬,狐狸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狗狗,蝙蝠,蝙蝠北美洲北美洲臭鼬,浣熊,狐狸臭鼬,浣熊,狐狸,蝙蝠,蝙蝠加勒比海地区加勒比海地区猫鼬猫鼬西欧西欧狐狸狐狸,蝙蝠,蝙蝠东欧东欧狐狸,狗狐狸,狗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欧美发达
25、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狂犬病及狂犬病毒-传染源传染源第40页/共92页全球98%的人间狂犬病病例由疯狗引起狂犬病及狂犬病毒-传染源传染源第41页/共92页全球各大陆均有狂犬病毒分布,但人间病例的分布极不均匀全球各大陆均有狂犬病毒分布,但人间病例的分布极不均匀狂犬病及狂犬病毒-疾病分布疾病分布第42页/共92页145个国家中,仅45个国家无狂犬病全球有人间和动物间狂犬病发生的地区全球有人间和动物间狂犬病发生的地区20052005狂犬病及狂犬病毒-疾病分布疾病分布第43页/共92页据估计,每年亚洲和非洲国家狂犬病死亡人数超过5500090%可信区间:24000-93000印度:19,000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疫源性 传染病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