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冠心病.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营养与冠心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冠心病.ppt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冠心病一、冠心病 冠心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阻塞导致心肌)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缺血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这些大分子的颗粒状物沉积在血管壁,造成动脉内膜脂质沉着,继之内膜结缔组织增这些大分子的颗粒状物沉积在血管壁,造成动脉内膜脂质沉着,继之内膜结缔组织增生,使得动脉管腔狭窄,以至闭塞。生,使得动脉管腔狭窄,以至闭塞。第1页/共32页第
2、2页/共32页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占全部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一些发展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占全部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渐增加中国家,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渐增加。第3页/共32页我国城市和农村冠心病发病率正逐年升高1993-2000年间,城市医院心肌梗死病人增长率高达10.9%,而县医院4.9%。与此同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仅存在而且还在增加,如经济增长、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高血脂症,膳食因素、人群超重、肥胖比例增加以及吸烟、精神压力大等,都造成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继
3、续增长,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上仍然任重道远。第4页/共32页冠心病有三大危险因素:冠心病有三大危险因素:高血脂症、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压吸烟。吸烟。其中,前两项与膳食有关。第5页/共32页动物体内重要脂肪酸动物体内重要脂肪酸 习惯名称 系统名称 碳原子数 双键数 软脂酸 十六碳脂酸 16 0 硬脂酸 十八碳脂酸 18 0 油酸 十八碳一烯酸 18 1 亚麻酸 十八碳三烯酸 18 3 -亚麻酸 十八碳一烯酸 18 3 花生四烯酸 二十碳四烯酸 20 4 五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20 5 亚油酸 十八碳二烯酸 18 2 六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22 6 项项 目目分分 类类饱和
4、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多不饱和脂肪酸肪酸第6页/共32页一、营养与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第7页/共32页1.1.血浆中的脂蛋白血浆中的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分为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分为5 5种:种: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蛋白的分离和测定常用蛋白电游法和密度心法,前者可将蛋白分为蛋白的分离和测定常用蛋白电游法和密度心法,前者可将蛋白分为-脂蛋白、脂蛋白、前前-脂蛋白、脂蛋白、-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后者可
5、将蛋白分为乳糜微粒(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后者可将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CM)、)、极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HDLHDL)。)。第8页/共32页 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能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能脂蛋白种类脂蛋白种类合成部位合成部位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M)CM)收肠粘膜细胞收肠粘膜细胞运输外源性脂类运输外源性脂类(甘油三酯)进入(甘油三酯)进入血循环血循环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肝细胞肝细胞运输内源性甘油三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至全身酯至全身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LDL)VLDLVLDL降解物降解物转运
6、胆固醇到全身转运胆固醇到全身组织被利用组织被利用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HDL)肝、肠壁、肝、肠壁、CMCM的的残体残体转运外周组织胆固转运外周组织胆固醇到肝代谢和排出醇到肝代谢和排出第9页/共32页高血脂症和高脂蛋白血症高血脂症和高脂蛋白血症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降低血浆的总
7、降低血浆的总胆固醇、胆固醇、LDLLDL、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和升高血浆和升高血浆HDLHDL的措施显示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的措施显示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及死亡率。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措施是改善血脂。(生及死亡率。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措施是改善血脂。(ox-LDLox-LDL)第10页/共32页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膳食FatFat总量(尤其是总量(尤其是SFASFA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2.膳食脂肪酸膳食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第11页/共32页FAFA的组成不同的组成不同对血脂水平影响不同对血脂水
8、平影响不同(1 1)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SFA)比例比例 高高血胆固醇血胆固醇但对但对TGTG的影响不一的影响不一 长短长短 中中、短短 链链 (C6(C60-C100-C100)0)、硬硬 脂脂 酸酸 (C18(C180)0)对胆固醇影响很小对胆固醇影响很小 豆豆蔻蔻酸酸 (C14(C140)0)、月月桂桂酸酸 (C12(C120)0)、棕棕榈榈酸酸 (C16(C160)0)血脂、血脂、血胆固醇血胆固醇第12页/共32页(2 2)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MUFA 橄榄油、茶油 血总胆固醇LDL但不HDL(3)PUFA n-3系列的EPA(205)、DHA(226)具
9、有TG(阻碍TG渗入VLDL中)、血浆总胆固醇、HDL EPA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预防血栓 流行病学研究大量食用海鱼的爱斯基摩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摄入Fat较高的西欧人第13页/共32页吃鱼较多的日本人和我国舟山群岛渔民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低。n-6系列的PUFA主要是亚油酸,大部分来源于植物油,n-3系列的PUFA主要来源于海产鱼类。PUFA适量增加可降低LDL,对HDL影响较小;而过多摄入(主要是n-6型)不仅降低LDL,还降低HDL。因此,PUFA不是越多越好。第14页/共32页(4)反式FA顺式(trans-fatty acid)其氢原子位于双键的两侧自然界中绝大多数不饱和FA均为顺式FA
10、(cis-fatty acid)食品加工中液态植物油氢化后固态人造黄油时可产生 反式FA与SFA一样可LDL、HDL流行病学研究经常摄入反式FA的妇女日后患心肌梗死危险性最高,男性也有类似结果。第15页/共32页(5 5)胆固醇)胆固醇外源性约占30-40%,内源性由肝脏合成(合成速率受激素调节摄入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制酶(3-3-羟羟基基-3-3-甲甲基基戊戊二二酰酰辅辅酶酶A A,HMG-CoAHMG-CoA还还原原酶酶)活性维持适宜胆固醇水平但小肠粘膜细胞缺乏这种调节机制大量摄入胆固醇时血胆固醇仍会。第16页/共32页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实验膳食胆固醇血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养 冠心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