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2.pptx
《药物代谢动力学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代谢动力学2.ppt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从药物进入机体至排出体外的过程称药物的体内过程,也称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过程。它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第1页/共82页一、跨膜转运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膜转运。(一)滤过滤过(filtration):药物分子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上皮细胞水性通道小(4-8):40 (60120):2030 kDa第2页/共82页(二)简单扩散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药物以浓度梯度为动力使药物通过生物膜的一种被动转运方式。特点:(1)药物
2、顺浓度差转运;(2)不耗能;(3)各药物间无竞争性抑制。第3页/共82页影响因素:1.膜两侧浓度差;2.药物的脂溶性;3.药物的解离度;4.药物的pKa及所在环境的pH。第4页/共82页HA HHA H+A+A-Ka=H+A-HApKa=pH-logA-HApH-pKa=logA-HA10pH-pKa=即HAA-离子型非离子型10pKa-pH=即BH+H+BKa=H+BBH+BH+B离子型非离子型pKa=pH-logBBH+pKa-pH=logBH+B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第5页/共82页pKa值的概念pKa值是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注意:pKa值不是药物自身的pH值。药
3、物离子化程度受pKa值及所在溶液的pH值决定。pH值较高(碱化),酸性药物解离多,碱性药物解离少。pH值较低(酸化),酸性药物解离少,碱性药物解离多 第6页/共82页(三)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跨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生理性物质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内源性物质或药物释出。特点:1.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specificity);2.饱和性(saturation):载体的数量有限;3.竞争性(competition):结构相似的药物或内源性物质可竞争同一载体而具有并可发生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4、)。部位:肾小管、胆道、血脑屏障和胃肠道第7页/共82页1.主动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载体转运方式。特点:(1)药物逆浓度差转运;(2)耗能;(3)需要载体,有特异性;(4)有饱和限速及竞争性抑制。第8页/共82页2.易化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顺浓度差的载体转运,不耗能。特点:(1)药物顺浓度差转运;(2)不耗能;(3)需要载体,有特异性。第9页/共82页(四)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因素简单扩散方式: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1-C2)面积通透系数厚度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第10页/共82页二、吸收药物的吸收(abs
5、orption)是指药物自体外或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一)胃肠道给药口服给药(per os,p.o.)第11页/共82页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内吸收的主要因素 1.物理化学因素 2.生物学因素 (1)胃肠pH (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3)胃肠食物及其他内容物3.首过消除(first-pass elimination),又称首过效应或首过代谢,它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第12页/共82页(二)舌下含服(sublingual)由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适合经胃肠道吸收时易被破坏或有明显首过消除的药物。如硝酸甘油
6、、异丙肾上腺素。第13页/共82页(三)直肠给药(per rectum)直肠中下段的毛细血管血液流入下痣静脉和中痣静脉,然后进入下腔静脉,其间不经过肝脏。第14页/共82页(四)注射给药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iv)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sc)动脉注射(intra-arterial,ia)第15页/共82页时间血中药物浓度第16页/共82页(五)呼吸道给药气体和挥发性药物经呼吸道直接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如吸入麻醉药(乙醚)等。容易气化的药物;难溶于
7、一般溶剂,水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制成气雾剂。(六)局部用药药物加入促皮吸收剂如氮酮等制成贴皮剂或软膏,经皮给药后都可达到局部或全身疗效。经皮给药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第17页/共82页三、分布分布(distribution)是指药物从体循环向组织液和细胞内液转运的过程。药物的分布速率主要取决于:1.药物的理化性质、局部的pH值;2.各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与对药物的通透性;3.药物与血浆蛋白亲和力;4.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5.一些特殊屏障。第18页/共82页第19页/共82页(一)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进入体循环后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plasma protein-binding)。特点:
8、差异性;暂时失活和暂时贮存血液中;可逆性;饱和性及竞争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型药物第20页/共82页第21页/共82页(二)组织血流量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再分布(re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首先分布到血流丰富以及与药物亲和力高的组织,然后向血流量小以及药物亲和力较低的组织转移。第22页/共82页(三)组织细胞结合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成分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这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药物分别具有选择性。碘、钙、庆大霉素、氯喹、四环素等第23页/共82页(四)体液的pH和药物pKa药物pKa和体液的pH决定药物分布重要因素,一般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pH 约7.0)
9、浓度较高,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pH 约7.4)浓度较高。利用这一原理对药物中毒进行解毒。提升血液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降低血液pH值使其向细胞内浓集。第24页/共82页(五)细胞膜屏障 1.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联接,基底膜以及星状胶质细胞构成了血脑屏障。是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第25页/共82页2.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几乎所有药物都能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只是程度和快慢不同。3.另外还有血-眼屏障(blood-eye barrier)、血-关节囊
10、屏障。第26页/共82页三、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或药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转化后的药物活性降低或失去药理活性,极性增加,易于排泄。药物代谢部位:主要在肝脏,胃肠道、肺、皮肤、肾等。生物转化与排泄统称为消除(elimination)。第27页/共82页(一)生物转化的方式、步骤 第一步:药物氧化、还原、水解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醋酸、甘氨酸,硫酸等)结合 第二步:药物或代谢物 结合产物(活性消失或降低、水溶性增加易于排出)第28页/共82页药物代谢的两相第29页/共82页代谢的结果:1、大多数药物灭活成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灭活:药
11、物经转化后活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2、少数药物仍有药理活性;(活化:药物经转化后,由无活性转变为有活性的现象。)3、药物经代谢后水溶性和极性增加。第30页/共82页(二)药物转化的酶系统1、专一性酶:专一性强,主要催化水溶性较大的药物。如AChE、MAO等。2、肝药酶(非专一性酶)是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上,可促进多种脂溶性药物的转化,其中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或者CYP)酶系统是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DH+NADPH+H+O2 DOH+H2O+NADP+第31页/共82页第32页/共82页第33页/共82页(三)肝药酶的特点:专
12、一性低。能同时催化数百种脂溶性药物的转化。变异性大。易受遗传、年龄、疾病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酶活性有限。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增强或减弱现象。第34页/共82页第35页/共82页(四)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药酶诱导剂:凡能够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下降,并可产生耐受性,应增加其他药的剂量。药酶抑制剂:凡能够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异烟肼、西咪替丁、保泰松等)。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增强,并可产生中毒,应减少其他药的剂量。第36页/共82页利福平环孢菌素伊曲康唑第37页/共82页(五)生物转化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代谢 动力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