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共选择理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选择理论.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一、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1为什么需要公共选择(1)私人决策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消费者偏好,决定资源用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2)集体决策 不存在市场价格体系去揭示个人的偏好时,通过政治程序将个人对公共品的偏好转化为集体偏好的过程。(3)公共选择 集体决策的一种。通过投票来取代价格机制,决定公共品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将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偏好的一种机制或过程,是一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第1页/共23页2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 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研究非市场决策的政治过程的理论(研究政治的经济学)。(2)方法论 坚持主
2、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个人主义方法论,利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政治交易过程进行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理性的个人是决策的基本单位 经济人假设:个人在政治过程中也是自利的经济人交易政治观: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一样,本质上也是个人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交易活动,都是利益的交换。第2页/共23页(3)公共选择的难题偏好显示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将个体对公共品的偏好真实地表达出来。投票作为普遍的偏好表达机制,未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偏好加总问题:当每个人对公共品给予不同的评价时(显示出不同偏好),如何将这些偏好加总起来,形成集体决策。再有效的投票规则也无法实现将个人的偏好完全真实地显示并无扭曲地加总。以上两个难
3、题,源于不完全信息和个体的利益冲突。第3页/共23页二、直接民主下的决策机制分析二、直接民主下的决策机制分析(一)投票规则1一致同意规则决议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同意才能通过的投票规则。(1)优点:能够实现帕累托效率;参与者是平等的,能够避免“搭便车”;(2)缺点:决策的交易成本过高;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 第4页/共23页2多数同意规则 决议须经半数以上的投票人同意才能通过的投票规则。分为简单多数(高于1/2)、比例多数(高于半数以上的比例:2/3、3/4)多数同意的比例取决于外部成本和决策成本的比较。(1)外部成本:决议获得通过后对反对者造成的预期损失。(2)决策成本:为取得一致而耗费的时间和努
4、力。随着决策通过所要求的成员比例的提高,决策成本也逐渐增加。(3)当总成本(决策成本外部成本)最小时,便确定了最优的投票规则。第5页/共23页第6页/共23页(4)多数同意规则的优缺点:优点:与一致同意相比,决策成本比较低,容易通过决议;缺点:存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即便达到最优的通过比例,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外部成本;当投票人规模很大时,单个投票人的选择对投票结果的影响很小,有可能影响投票人的投票积极性;可能存在投票悖论,无法得到明确的均衡结果;无法表达偏好强度。一人一票,被否决的少数人往往对决议具有强烈的偏好,但却无法表达。第7页/共23页(二)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悖论 3个投票人:甲、乙、丙
5、;3个公共品供给方案:A(小规模)、B(中等规模)、C(大规模);3个人的偏好顺序:1(最偏好)、2(中等偏好)、3(低偏好)。第8页/共23页(1)一般情况下,多数同意规则会导致均衡结果出现第9页/共23页(2)某些情况下,多数同意规则会导致“投票悖论”投票悖论:投票悖论:虽然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多数票规则却得不 到一致的集体偏好。投票悖论投票悖论构成了多数同意规则的重大缺陷: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操纵投票顺序可以控制最终的投票结果。第10页/共23页(三)阿罗不可能定理 是否存在一种决策规则能够完全消除“投票悖论”,能够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达到均衡结果并真实地反映个人的偏好。阿罗1951年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选择 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